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OF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放射治疗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唐玲荣 李光 +2 位作者 党军 纪天龙 姚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3-908,912,共7页
目的探讨人类第一雄性缺失(hMOF)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放射治疗(简称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对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和90例放疗前食管癌活检组织中hMOF蛋白的表达情况,按染色评分分为低表达和高表达组,... 目的探讨人类第一雄性缺失(hMOF)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放射治疗(简称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对食管癌及癌旁正常组织和90例放疗前食管癌活检组织中hMOF蛋白的表达情况,按染色评分分为低表达和高表达组,分析hMOF蛋白表达水平与放疗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正常食管组织及食管癌组织中均有hMOF蛋白表达,hMOF蛋白在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显示hMOF蛋白表达水平、化疗情况是食管癌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患者同期放化疗1、3、5年生存率高于序贯化疗及单纯放疗,hMOF蛋白高表达的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结论 hMOF蛋白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放疗预后有关,可作为评价食管癌放疗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第一雄性缺失蛋白 食管癌 放射治疗预后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放射治疗中或放射治疗后并发食管穿孔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唐玲荣 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39-442,共4页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中及放疗后并发穿孔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并发放疗中或放疗后穿孔。采用Fisher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穿孔的相关因素,总结治疗...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中及放疗后并发穿孔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并发放疗中或放疗后穿孔。采用Fisher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穿孔的相关因素,总结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结果 22例并发穿孔患者中,放疗中穿孔5例,放疗后穿孔17例;气管食管瘘19例,食管纵隔瘘2例,食管胸膜瘘1例;统计分析显示T4为食管癌放疗中、后穿孔的相关危险因素。10例患者给予支架植入术,1例(食管胸膜瘘)行食管内支架植入及胸腔引流术,4例植入胃空肠营养管鼻饲,7例因高龄、重症感染、一般状态差等因素行肠外营养支持。穿孔患者全部死亡,从穿孔至死亡的时间为0.6~6个月,中位生存时间2个月,在穿孔后3个月内死亡者占72.7%。结论 食管癌放疗中或放疗后并发穿孔预后差,在临床治疗中要高度重视T4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穿孔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级CT系统对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摆位误差的评估 被引量:14
3
作者 贾春雷 乔俏 +3 位作者 韩凝 张妙 李光 杨雪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87,88-90,共4页
回顾分析我科室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例采用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校准摆位误差。应用van Herk公式计算摆位误差均值、系统摆位误差、随机误差及最佳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 回顾分析我科室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例采用根治性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的校准摆位误差。应用van Herk公式计算摆位误差均值、系统摆位误差、随机误差及最佳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界。患者摆位的左右、头脚及上下误差分别为(-0.81±1.31)mm、(-0.58±1.55)mm和(1.21±1.7)mm。IGRT是提高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准确性的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推荐行IGRT的鼻咽癌患者校准摆放误差PTV外扩3 mm,而未行IGRT治疗的患者PTV外扩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调强放射治疗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品管圈活动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 被引量:30
4
作者 柏兴华 臧爽 韩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对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的皮肤损伤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及实施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患者护理...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对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减轻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的皮肤损伤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要因分析,拟定对策及实施等步骤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品管圈实施后患者护理知识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8.7%提高到96.2%,护理服务满意度由89.6%提高到99.1%;患者皮肤损伤分级情况实施后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P<0.01)。Ⅱ级及以上皮肤损伤发生率35.8%,低于目标值。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程度,提高了其放疗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出开展品管圈活动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皮肤损伤 品管圈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唐秋 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观察新的抗肿瘤药多西紫杉醇 (Doxtaxol)细胞毒性和对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应用克隆形成分析多西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作用研究采用药物浓度为半数抑制剂量 (ID5 0 )。常规照射剂量 2Gy... 目的 :观察新的抗肿瘤药多西紫杉醇 (Doxtaxol)细胞毒性和对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应用克隆形成分析多西紫杉醇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和体外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作用研究采用药物浓度为半数抑制剂量 (ID5 0 )。常规照射剂量 2Gy时的放射增敏比 (SERSF2 )定义为 2Gy时对照存活分数 (SF)和药物处理组SF。 结果 :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ID5 0 为 3 .2× 10 - 8mg/ml。当 3 .2× 10 - 8mg/ml多西紫杉醇作用 3 ,6,12和 2 4h ,各时间点均可见放射增敏效应。相应的放射增敏比SERD0 分别为 1.2 7,1.44,1.53和 1.58;SERDq分别为 1.40 ,3 .2 0 ,5.0和 7.5;SERSF2 分别为 1.3 8,2 .2 ,3 .0和 3 .4。结论 :多西紫杉醇的细胞毒性呈剂量依赖性 ,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鼻咽癌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f激酶抑制蛋白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冲 于洋洋 +2 位作者 党军 姚雷 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89-793,共5页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6例放射治疗前NSCLC组织中RKIP蛋白的表达。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放射敏感性相关因素。结果RKIP表达与NSCL...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KI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放射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6例放射治疗前NSCLC组织中RKIP蛋白的表达。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放射敏感性相关因素。结果RKIP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临床分期及RKIP表达水平与NSCLC的放射敏感性具有相关性(P<0.05),临床分期早、RKIP表达水平高的患者放射敏感性高。RKIP表达是NSCLC放射敏感性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RKIP是评价NSCLC放射敏感性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RAF激酶抑制蛋白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通过靶向CXCL17激活AMPK信号通路下调PD-L1抑制EB病毒感染诱导的胃癌免疫逃逸 被引量:5
7
作者 韩超 胡晓云 +1 位作者 刘畅 于洋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420,共7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BV阴性和EBV阳性胃癌细胞中CXCL17表达。将CXCL17 siRNA转染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延胡索提取物(2、4、8μg/mL)处理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将CXCL17过表达质粒转染延胡索提取物(8μg/mL)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和p-AMPK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沉默CXCL17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延胡索处理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过表达CXCL17逆转了延胡索处理对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05);过表达CXCL17还降低了延胡索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p-AMPK表达(P<0.05)。结论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延胡索通过下调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免疫逃逸,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胃癌 EB病毒 免疫逃逸 CXCL17 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脉压及肾小球滤过率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 被引量:25
8
作者 李梦 胡健 +2 位作者 方慧娟 樊新 吴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 (MA)与脉压、肾小球滤过率 (GFR)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7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采用99mTc 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 ,同时...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 (MA)与脉压、肾小球滤过率 (GFR)等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7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采用99mTc 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GFR ,同时测定血清肌酐、血压等。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脉压、收缩压明显升高、GFR显著下降。UAER与脉压、收缩压、血清肌酐、体重指数 (BMI)分别呈正相关 ,与GFR呈负相关。脉压和GFR是与UAER显著相关的因素。结论 :MA与脉压、GFR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是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 ,对脉压增大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适时治疗是保护肾功能的有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微量白蛋白 脉压 肾小球滤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常见肿瘤患者初治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15
9
作者 贡鸣 何天宇 +1 位作者 裘敬平 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探讨肺癌、食管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直结肠癌和乳腺癌患者行放化疗前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特征,对比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免疫状态。方法收集治疗初期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肿瘤患者信息,留取其检测外周血,检测CD4+... 目的探讨肺癌、食管癌、鼻咽癌、子宫颈癌、直结肠癌和乳腺癌患者行放化疗前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特征,对比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免疫状态。方法收集治疗初期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肿瘤患者信息,留取其检测外周血,检测CD4+、CD8+和CD3+T细胞的数量和百分比,以及CD4+/CD8+比率,同时对照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人群的T细胞亚群结果,应用秩和检验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种常见肿瘤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8+比率和CD3+T细胞绝对值较正常人显著下降,以子宫颈癌患者下降最明显。结论肿瘤患者在行放化疗前即存在外周血T细胞亚群数量减少,为肿瘤疾病早期进行免疫支持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食管癌 鼻咽癌 子宫颈癌 直结肠癌 乳腺癌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延莉 胡雁 +5 位作者 谢忠飞 李红丽 李小寒 王爱平 刘宇霞 吴子敬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检索头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美国国立指南库、加拿大安大略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澳大利亚癌... 目的检索头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方法系统检索美国国立指南库、加拿大安大略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卫生和临床技术优化研究所、苏格兰校际指南网络、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澳大利亚癌症协会、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头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管理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包括指南2篇、专家共识3篇,最终在头颈癌放疗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支持、营养监测与随访等三个方面,总结出17条最佳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可应用最佳证据开展营养管理的实践变革,提高头颈癌放疗患者营养管理的科学性,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癌 营养管理 循证护理 放射治疗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冲洗液BNIP3基因甲基化与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及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银玲 王亿龙 +3 位作者 王齐晖 李花 周立平 李富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4-936,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中腹腔冲洗液游离细胞BNIP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胃癌腹膜微转移及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及术中腹腔冲洗液。用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方法检测BNIP3基因启动子... 目的探讨胃癌术中腹腔冲洗液游离细胞BNIP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与胃癌腹膜微转移及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0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及术中腹腔冲洗液。用甲基化特异的聚合酶链式反应(MSP)方法检测BNIP3基因启动子区异常高甲基化。结果胃癌组织的BNIP3甲基化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腹腔冲洗液游离细胞BNIP3甲基化阳性率在胃癌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SP法检测腹腔冲洗液游离细胞BNIP3基因异常甲基化可用于预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及评估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IP3 甲基化 胃癌 微转移 腹腔冲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浓度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晶 王志宇 商文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8-479,共2页
目的:了解贫血程度与宫颈癌局部控制率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放疗,初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14例.放疗前及放疗中测定血红蛋白浓度,观察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关系.结果:教疗前血红蛋白浓度≥120g/L、90~119g/L... 目的:了解贫血程度与宫颈癌局部控制率的关系.方法:采用体外照射加腔内后装放疗,初治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14例.放疗前及放疗中测定血红蛋白浓度,观察血红蛋白浓度变化与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关系.结果:教疗前血红蛋白浓度≥120g/L、90~119g/L和60~89g/L的CR分别为83.6%、53.3%和21.4%,P<0.01.放疗中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组和降低组的CR分别为84.5%和44.2%,P<0.01.结论:血红蛋白浓度与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有关.放疗期间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影响宫颈癌的放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血红蛋白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磁共振波谱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疗疗效评价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贺政 李光 +1 位作者 张宏伟 张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探讨~1H磁共振波谱(~1H-MR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放疗疗效评价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接受立体定向放疗(SRT)联合全脑照射(WBRT)的56例NSCLC脑转移患者在治疗前应用~1H-MRS进行检查,测量Cho/Cr的比值,比较治疗前Cho/Cr比值高组... 目的探讨~1H磁共振波谱(~1H-MRS)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放疗疗效评价中的预测价值。方法接受立体定向放疗(SRT)联合全脑照射(WBRT)的56例NSCLC脑转移患者在治疗前应用~1H-MRS进行检查,测量Cho/Cr的比值,比较治疗前Cho/Cr比值高组与Cho/Cr比值低组间疗效的差异,分析~1H-MRS在NSCLC脑转移放疗疗效评价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Cho/Cr比值中位值为1.989。治疗前Cho/Cr比值高组(>1.98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9.3%(95%CI:11.3%~47.3%)、0%、0%,平均生存时间为9.77个月(95%CI:7.50~12.04个月)。Cho/Cr比值低组(<1.989)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95%CI:53.3%~87.7%)、22.3%(95%CI:6.6%~38.0%)、1.8%(95%CI:0~8.1%),平均生存时间为24.67个月(95%CI:17.69~31.66个月)。治疗前Cho/Cr比值高组与Cho/Cr比值低组比较平均生存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H-MRS对NSCLC脑转移放疗的疗效评价具有预测价值,治疗前Cho/Cr比值高组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磁共振波谱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放射疗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护理学会《老年人误吸的预防》团体标准解读 被引量:7
14
作者 孟鑫 孙龙凤 +4 位作者 张晓春 王延莉 谢忠飞 张语诺 王爱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1期1642-1646,共5页
2023年1月,中华护理学会发布了《老年人误吸的预防》团体标准,文章对此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包括对老年人误吸的风险识别和预防的基本要求及措施进行阐释,以期帮助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护士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该标准预防老年人误吸。
关键词 老年人 误吸 风险识别 预防 团体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携带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柏兴华 臧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448-245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携带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为乳腺癌患者化疗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12月在我院放疗期间携带PICC的患者21例,进行...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携带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为乳腺癌患者化疗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12月在我院放疗期间携带PICC的患者21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材料。结果通过访谈归纳出5个主题,包括PICC选择及决策、PICC留置期间患者的就医问题、患者放疗期间的担心与顾虑、PICC留置期间是否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整个留置过程对PICC最满意的环节及最不满意的环节。结论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自身治疗及特点选择合适的化疗给药方式,同时为患者制定系统的护理方案,以消除患者在PICC留置期间的疑虑,从而保证其治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疗法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8例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连爽 赵俊华 +3 位作者 赵玉霞 门桐林 曹丽艳 范增慧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为临床的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经手术切除的5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和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68例中男∶女为2.17∶1(389/179),周边型肺癌∶中心型肺癌为1.35∶1(326/242),发...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为临床的诊治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经手术切除的56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类型和部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68例中男∶女为2.17∶1(389/179),周边型肺癌∶中心型肺癌为1.35∶1(326/242),发生在右肺上中下叶的分别为26.2%、7.9%和24.5%,左肺上、下叶分别为22.5%和18.9%,右肺多于左肺,上肺叶多于下肺叶;肺鳞癌为36.1%、肺腺癌为50.4%,肺小细胞癌为7.0%、其他类型肺癌占6.5%;在女性患者中腺癌占71.5%、男性患者中鳞癌为45.0%。男女病理类型构成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吸烟者326例(57.4%),不吸烟者242例(42.6%)。在肺鳞癌、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中,吸烟者分别占71.2%、45.1%和65.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中以男性、周边型为多,肺腺癌处于所有病理类型的首位,吸烟者易患肺鳞癌,以中心型肺癌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癌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史、体征、血常规的食管癌预后评分系统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裘敬平 党军 +1 位作者 蔡峰 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史、体征、血常规化验结果,筛选预测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的预后因素,并初步建立预后评分系统。方法收集75例不可手术的接受调强放疗及同步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分析体质量下...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史、体征、血常规化验结果,筛选预测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的预后因素,并初步建立预后评分系统。方法收集75例不可手术的接受调强放疗及同步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分析体质量下降>5%、进食困难、返黏液、饮水呛咳、音哑、胸痛、咳嗽、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家族肿瘤史、放疗前及放疗结束时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化验指标的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并选择相关因素构建评分系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拟合度。结果纳入的75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下降>5%、不良饮食习惯、白细胞显著下降与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的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P=0.047、0.074、0.074),进行COX多因素分析并建立预后评分系统,体质量下降>5%计为1.5分,存在不良饮食习惯计为1.0分,白细胞显著下降(>2.0×109/L)计为1.0分,总得分>2.25为高死亡风险,敏感度为0.559,特异度为0.805。结论本研究通过简单、实用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预后评分系统,可以大体预测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后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放化疗 预后 体质量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基因CDC20、CCNB2和CDC45 被引量:3
18
作者 龙焕屏 李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6-850,855,共6页
目的鉴定与肺腺癌(LUAD)预后相关的基因及潜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中选取基因芯片GSE33532、GSE32863和GSE43458。通过GEO2R和Venn diagram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在线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 目的鉴定与肺腺癌(LUAD)预后相关的基因及潜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中选取基因芯片GSE33532、GSE32863和GSE43458。通过GEO2R和Venn diagram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在线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通过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使用MCODE软件进行模块分析。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在线数据库进行预后分析。使用基因表达谱互动分析网站(GEPIA)验证基因在LUAD和正常肺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结果共获得331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68个下调基因和263个上调基因)。鉴定出13个核心基因与LUAD预后显著相关并在LUAD中高表达,其中3个基因CDC45、CCNB2和CDC20显著富集在细胞周期途径中,并且显著影响不同临床和病理特征肺癌患者的预后。结论CDC45、CCNB2和CDC20与LUAD预后不良有关,可能是LUAD潜在的治疗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差异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