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大鼠心功能改善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瀛 白小涓 王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59-865,共7页
通过对心肌胶原纤维、微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SCs)心肌内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大鼠心功能的保护机制.应用阿霉素注射法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大鼠模型,成功建模后移植4',6-... 通过对心肌胶原纤维、微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研究,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SCs)心肌内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大鼠心功能的保护机制.应用阿霉素注射法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大鼠模型,成功建模后移植4',6-二乙酰基-2-苯基吲哚(DAPI)标记的BMSSCs.分别于术后1、2、3、4周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利用免疫组化、RT-PCR技术分析心肌胶原纤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Flk-1表达的改变,以及微血管密度.结果显示,移植细胞于术后4周通过免疫荧光可检测到存活.于术后2周开始,移植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改善,表现为移植组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或下降速率(±dp/d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舒张压(LVDP)显著下降,P<0.05.移植组心肌胶原纤维沉积减少,光密度值比较P<0.05.移植组VEGF、Flt-1、Flk-1表达较同期对照组增加,并张且与其受体达峰时间不同步.4周时移植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BMSSCs移植后可通过上调受体内VEGF、Flt-1、Flk-1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减少胶原纤维沉积,从而改善受体心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扩张型心肌病 心肌细胞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