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性疼痛神经调控治疗进展
1
作者 甘宇 万峻阁 +2 位作者 李忠华 李帅 韩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共7页
中枢性疼痛由中枢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程度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药物治疗作用有限,近年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脊髓电刺激术和运动皮质电刺激术。本文从二者的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展开... 中枢性疼痛由中枢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程度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传统药物治疗作用有限,近年神经调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中枢性疼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脊髓电刺激术和运动皮质电刺激术。本文从二者的原理、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展开综述,并分析未来研究方向,旨在指导神经调控技术在中枢性疼痛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电刺激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占强 李叶丹 +4 位作者 李春宇 张极星 王全才 贾春红 张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187-2189,共3页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英文及中文)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同时手工检索《中华神经病学》等10种杂...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中国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英文及中文)和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同时手工检索《中华神经病学》等10种杂志。研究年限为1999年1月—2009年7月。语种不限,研究人群限制为中国人。资料选择:纳入内容涉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复发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对照研究。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局评价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合并统计,总体效应检验发现统计学上的差异〔OR=2.44,95%CI(1.66,3.61)〕,进行敏感性分析后〔OR=2.20,95%CI(1.60,2.00)〕仍有统计学上意义。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国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影响脑梗死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脑梗死 复发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铎 董欣明 +1 位作者 关俊宏 王成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手术入路,影响全切除的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颅咽管瘤手术病例4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障碍、下丘脑功能障碍、尿崩症。分别采用经翼点20例(43.5%)、经额下12...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手术入路,影响全切除的因素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颅咽管瘤手术病例46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视野障碍、下丘脑功能障碍、尿崩症。分别采用经翼点20例(43.5%)、经额下12例(26.1%)、经胼胝体-透明隔间腔-穹隆间入路3例(6.5%),经前额纵裂入路5例(10.9%),经额叶皮层造瘘-侧脑室室间孔入路2例(4.3%)、翼点联合侧脑室室间孔入路4例(8.6%)切除肿瘤。结果:全切除+次全切除31例(67.4%)、大部切除15例(32.6%),围手术期死亡1例(2.2%)。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崩症、血电解质紊乱及癫痫。结论: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术者娴熟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及术中对下丘脑及重要穿支血管的保护、术后并发症积极防治是影响颅咽管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外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预后分析
4
作者 聂放 蔡恒 +3 位作者 唐伟 李进伟 付开磊 李志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6-502,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效果和预后,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2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与治疗的31例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经过,通过术后即... 目的探讨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血管内治疗效果和预后,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2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与治疗的31例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经过,通过术后即刻DSA评估静脉窦再通情况,选择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期间病死率和末次随访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多项标准评价患者预后。结果采用多种血管内治疗技术联合应用方式,术后即刻达到静脉窦完全再通者7例(22.58%)、部分再通24例(77.42%)。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6.45%(2/31),无新发脑梗死。平均随访(6.60±3.40)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末次随访时预后良好(mRS评分≤2分)者28例(90.32%)。结论血管内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病死率并改善预后,但治疗需基于个体化评估,严格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危重病 血栓切除术 血栓溶解疗法 抗凝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对活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宝林 尚宾 +5 位作者 刘世庆 陈洋 陈爱山 孙威 殷红专 苏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8-430,共3页
目的调查医院工作人员对活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按工作部门和职业种类对医院工作人员分层,随机选取600人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于当地社区随机抽取1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方式对医院工作人员及对照组进行调查。应用S... 目的调查医院工作人员对活体器官捐献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按工作部门和职业种类对医院工作人员分层,随机选取600人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于当地社区随机抽取1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方式对医院工作人员及对照组进行调查。应用Student’s 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医院工作人员比当地居民更愿意进行活体器官捐献(75.0%vs 55.6%,P=0.000)。医院工作人员对活体器官捐献的态度与以下3类因素相关:(1)心理社会因素;(2)家庭因素;(3)与其他形式的捐献器官或接受捐献器官相关的因素。结论与居民相比,医院工作人员更愿意进行活体器官捐献。家庭因素、利他主义行为和互助合作精神与此种态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活体供体 器官移植 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髓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欣明 刘云会 +1 位作者 王成林 潘蔚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2-363,共2页
分析脊髓髓内肿瘤42例临床资料,总结归纳临床表现、手术方法、技巧及经验,提出早期诊断及肿瘤全切的必要性。
关键词 脊髓 脊髓内肿瘤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滕浩 李振 +4 位作者 车东方 曲圣涛 李明山 薛一雪 刘云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5-186,共2页
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及其治疗效果。对我科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2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1例肿瘤达到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死亡2例;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均得到缓解。35例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的患者... 探讨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入路及其治疗效果。对我科2010年1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2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1例肿瘤达到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死亡2例;术后颅内压增高症状均得到缓解。35例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的患者有29例得到缓解;21例内分泌异常者,改善16例;术后出现尿崩及离子紊乱13例,同侧动眼神经瘫痪6例,高热3例,癫痫发作1例。术后随访(21.15±2.63)个月,肿瘤复发6例,经伽马刀放疗,效果良好。显微外科手术是颅咽管瘤的最佳治疗方式,术前依据影像资料选择合适的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膈疝的外科诊治决策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新 刘丹 贾慧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2-14,共3页
小儿先天性膈疝已列入新生儿高危疾病行列,其早期诊断有了新的突破,产前规范检查及有效宫内干预使其发病率降至 1 /5000 -2500[1].但仍约有 44%的先天性膈疝患儿合并多种畸形[2].其死亡率 仍 高 达 50% -60%,后 期 治 愈 率 仅 60% -70%... 小儿先天性膈疝已列入新生儿高危疾病行列,其早期诊断有了新的突破,产前规范检查及有效宫内干预使其发病率降至 1 /5000 -2500[1].但仍约有 44%的先天性膈疝患儿合并多种畸形[2].其死亡率 仍 高 达 50% -60%,后 期 治 愈 率 仅 60% -70%[3,4].规范诊疗流程,延长预后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仍是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外科诊治 小儿 高危疾病 早期诊断 诊疗流程 生存时间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44
9
作者 卢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9-381,共3页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我科住院的重症行气管切开术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患者设定为常规护理组(60例),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入住的重症行气管切开术患者设定为品管圈组(62例),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气道损伤率、重... 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我科住院的重症行气管切开术未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患者设定为常规护理组(60例),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入住的重症行气管切开术患者设定为品管圈组(62例),比较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气道损伤率、重新置管率、肺炎发生率、Ⅲ度痰汁形成率以及导管痰痂堵塞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并比较实行品管圈模式前后护士的综合能力。结果显示,品管圈组气道损伤率、重新置管率、肺炎发生率、Ⅲ度痰汁形成率以及导管痰痂堵塞率均要小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品管圈组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品管圈组护士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因此认为品管圈活动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 气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致高氨血症脑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栾云 孙菲 滕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3,共4页
丙戊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高氨血症,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发严重的高氨血症脑病。丙戊酸钠致高氨血症脑病(VHE)是一种严重但可逆的不良反应,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甚至导致死亡。... 丙戊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高氨血症,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发严重的高氨血症脑病。丙戊酸钠致高氨血症脑病(VHE)是一种严重但可逆的不良反应,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甚至导致死亡。本文报道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VHE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诊治过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为VHE的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高氨血症脑病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6届全国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纪要
11
作者 袁正伟 白玉作 王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79-79,共1页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6届全国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4日至9月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议由辽宁省医学会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收到学...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第6届全国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4日至9月6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会议由辽宁省医学会与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56篇,内容涵盖小儿肛肠、肝胆、新生儿外科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现简要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研讨会纪要 新生儿外科 小儿外科 肛肠 肝胆 中国医科大学 中华医学会 省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12
作者 王伟 白玉作 钟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全国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10至1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以“合作、创新、发展”为...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广东省医学会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承办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全国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9月10至1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议以“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注册代表693名,收到论文1433篇,经过专业学组评审,599篇论文进行了交流。本次大会同时举行了小儿外科青年医师优秀论文比赛和青年医师手术录像大奖赛。有26名青年医师获优秀中青年学术论文奖;6名青年医师获全国中青年医师手术录像大奖赛优秀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会议中心 小儿外科 学术研讨会 外科青年医师 中华医学会 中青年医师 儿童医疗中心 广东省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第十二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纪要
13
作者 郭新奎 白玉作 +7 位作者 董倩 郑珊 吴荣德 吴烨明 莫绪明 郭源 高亚 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18-520,共3页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陕西省医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十二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于2016年9月7至10日在西安陕西宾馆隆重召开,注册代表1001名,规模为历届之最。会议收到论文1707篇,经过专...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陕西省医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第十二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于2016年9月7至10日在西安陕西宾馆隆重召开,注册代表1001名,规模为历届之最。会议收到论文1707篇,经过专业学组评审,653篇论文进行了发言交流。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医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领导到会讲话,并由王维林教授和孙宁教授代表中华小儿外科分会为我国小儿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德高望重的张金哲院士颁发终身成就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小儿外科 学术年会 十二 学分 西安交通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 省医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精准医学发展及其在小儿外科的应用
14
作者 王维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基因组学为基础、个性化治疗为目标的临床决策体系。 即根据病人特征,在整合病人遗传、分子或细胞学信息的基础上,对疾病诊治进行个体化的制定,包括基 因筛查:(测序)、建立数据库(建库...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以基因组学为基础、个性化治疗为目标的临床决策体系。 即根据病人特征,在整合病人遗传、分子或细胞学信息的基础上,对疾病诊治进行个体化的制定,包括基 因筛查:(测序)、建立数据库(建库)、云计算分析(分析)、制定个体化方案(方案)等步骤,最终实现“在正确的时机将正确的治疗施予适合的个体”(delivering the right treatment at right time to the right person)。一、 精准医学的起源与发展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2016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表示,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精准医学研究列入2016年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优先项目,成为“十三五”国家战略计划的重要部分。此前,2015年3月科技部召开国家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宣布,到2030年前精准医疗领域将投入600亿元。同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专家们预测,精准医疗将改变现有的诊断与治疗模式,为医学发展带来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发展 小儿外科 计划生育委员会 个性化治疗 基因测序技术 个体化方案 医疗领域 专家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电极植入脊髓电刺激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樊梦 鲍民 +3 位作者 周蓬勃 沈延艳 王保圈 张晨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探讨外科电极植入脊髓电刺激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保守药物治疗无效和(或)血运重建手术无效的糖尿病足患者17例,采用外科电极植入脊髓电刺激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 探讨外科电极植入脊髓电刺激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保守药物治疗无效和(或)血运重建手术无效的糖尿病足患者17例,采用外科电极植入脊髓电刺激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皮肤温差和颜色改变。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PSQI评分、创面颜色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患者双腿和双脚皮肤温度均升高。因此认为电极植入脊髓电刺激治疗糖尿病足,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升高皮肤温度,促进足部创伤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电极 脊髓电刺激 糖尿病足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功能性微创理念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玉作 刘书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近几十年来,微创内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各个领域,微创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势,但手术切口的微创并不等于功能上的微创。本文旨在评述功能性微创的理念及其在儿童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通过与精准医疗、新技术... 近几十年来,微创内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各个领域,微创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势,但手术切口的微创并不等于功能上的微创。本文旨在评述功能性微创的理念及其在儿童外科领域的临床应用,通过与精准医疗、新技术应用以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结合,实现以最小创伤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功能性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肿型胆道闭锁的产前产后一体化鉴别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童明欣 谢华 +12 位作者 唐维兵 刘翔 杨合英 李英超 潘永康 詹江华 吕志宝 任红霞 高志刚 冯杰雄 陈琦 虞梅 张志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5-1132,共8页
目的囊肿型胆道闭锁(cystic biliary atresia,CBA)是产前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的特殊类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容易与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相混淆,二者早期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CBA与CC患儿产前超声... 目的囊肿型胆道闭锁(cystic biliary atresia,CBA)是产前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的特殊类型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容易与胆总管囊肿(choledochal cyst,CC)相混淆,二者早期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旨在探讨CBA与CC患儿产前超声影像特征、出生后2周内结合胆红素(conjugated bilirubin,CB)及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水平对于CBA和C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内地13个儿科研究中心产前发现的肝门区囊肿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入选新生儿的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并于出生后2周内每周检测血CB和TBA水平各1次。根据手术结果或最终临床结局将患儿分为CBA组和CC组,对比两组产前超声影像特征以及出生后2周内CB和TBA的差异,并通过统计分析评估上述指标对于CBA和CC的鉴别诊断效能及临界值。结果共143例产前发现肝门区囊肿的患儿纳入研究,其中CBA组37例,CC组106例,初始诊断时间为孕(25.29±6.07)周。两组囊肿初始体积和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组囊肿体积增长速度显著高于CBA组,至产前末次超声检查时,CC组囊肿体积平均增长8.34倍,而CBA组仅增长1.48倍。当囊肿体积增长临界值设为3.90倍时,诊断CBA的AUC、灵敏度分别为0.828(95%CI:0.728~0.929)、83.3%。CBA组患儿的CB和TBA水平自出生后第1周开始显著升高,第2周继续升高。当出生后第1周CB(CB1)临界值为24μmol/L、出生后第2周TBA(TBA2)临界值为20.9μmol/L时,鉴别诊断CBA和CC的约登指数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880和0.826,对应AUC分别为0.902和0.860。结论经系列产前超声检查提示囊肿体积增加倍数<3.90的新生儿患CBA的风险较高。胆囊形态异常对于CBA的产前诊断有重要意义。出生后2周内CB和TBA水平可用于鉴别诊断CBA和CC,当CB1≥24μmol/L和TBA2≥20.9μmol/L时,提示CBA的患病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型胆道闭锁 胆总管囊肿 诊断 鉴别 产前诊断 超声检查 产前 产后期 诊断 结合胆红素 总胆汁酸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CPT1A/ERK信号转导通路共同调节乳腺癌恶性行为的机制研究
18
作者 姜丹 宋国庆 王晓丹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50-658,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相关,且能促进线粒体对脂肪酸的利用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三磷酸腺苷(triphosphate,ATP)产量。然而,CPT1A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仍不... 背景与目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A,CPT1A)的高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相关,且能促进线粒体对脂肪酸的利用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三磷酸腺苷(triphosphate,ATP)产量。然而,CPT1A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癌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CPT1A/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转导通路共同调节乳腺癌恶性行为的机制。方法:分别使用慢病毒系统和shRNA工具在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中过表达或敲低CPT1A,将细胞分为NC组、CPT1A组和shCPT1A组。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ERK1/2和CPT1A蛋白的表达。采用线粒体红染色分析MDAMB-231和MCF7细胞系的线粒体形态,并通过耗氧率分析线粒体呼吸能力。结果:与表达对照载体的细胞相比,CPT1A过表达导致MCF7细胞和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增强(P<0.05),shCPT1A敲低导致细胞侵袭能力降低(P<0.05)。与NC组相比,CPT1A组MDA-MB-231和MCF7细胞中线粒体分支长度显著变短(P<0.05),ERK1/2、PGC-1α表达显著增加(P<0.05),shCPT1A组MDA-MB-231和MCF7细胞中线粒体分支长度显著变长(P<0.05),ERK1/2、PGC-1α表达显著降低(P<0.05)。此外,与NC组相比,CPT1A组MDA-MB-231细胞基础和最大呼吸能力以及ATP产量显著增加(P<0.05),而shCPT1A组MDA-MB-231细胞基础和最大呼吸能力以及ATP产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CPT1A激活的ERK1/2-PGC-1α信号转导通路在线粒体分裂介导的乳腺癌细胞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线粒体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恶性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多步骤虚拟筛选方法发现具有新母核的GABAA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
19
作者 孔维恺忻 廉靖靖 +10 位作者 彭超 朱杰 郑钰琳 黄巍然 张博文 段桂芳 马琳 彭晓东 马维宁 朱素杰 黄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3,共2页
GABAA受体主要介导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信号传递,是镇静催眠药的关键靶点。在寻找具有新母核的镇静催眠药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这项研究中,首先,我们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子对接模型和... GABAA受体主要介导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信号传递,是镇静催眠药的关键靶点。在寻找具有新母核的镇静催眠药的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方法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这项研究中,首先,我们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分子对接模型和分子力学广义玻恩比表面积(MMGBSA)方法筛选了来自于商业数据库中的41112种化合物。经过筛选,我们得到了16个化合物,然后我们通过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学实验验证了4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确实为有效的GABAA受体正性变构调节剂。其中,化合物GPR120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都得到了实验验证。在重组表达α1β2γ2型受体的皮层神经元中,在10和50µmol∙L^(−1)浓度下,GPR120可将GABA EC3-10电流分别增强71.5%和163.8%。通过全分解贡献分析和点突变实验,我们发现GPR120与GABAA受体结合的关键位点是H102,与阳性药物地西泮相似。为了进一步验证GPR120在动物水平上的功能,我们进行了运动活动测试和翻正反射消失(LORR)实验。GPR120对小鼠的运动活动有抑制作用,6 h后可恢复,说明GPR120是一种中度镇静剂。在戊巴比妥钠(PB)诱导的翻正反射消失实验中,与生理盐水组相比,GPR120(20 mg∙kg^(−1))可显著缩短开始LORR的时间并延长LORR的持续时间。综上所述,通过联用多种虚拟筛选方法,我们发现了GPR120是一种具有新型母核的中度强度镇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离子通道 分子对接 虚拟筛选 GABA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RNA CDR1-AS通过靶向miR-1277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王頔 郭兆刚 +1 位作者 亢野 徐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9-944,共6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circRNA)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反义转录物(CDR1-AS)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癌旁组织、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为对照,qRT-PCR检测肺癌组织、肺癌细胞系(NCI-H23、H1299、NCI-H4... 目的:探究环状RNA(circRNA)小脑变性相关蛋白1反义转录物(CDR1-AS)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癌旁组织、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为对照,qRT-PCR检测肺癌组织、肺癌细胞系(NCI-H23、H1299、NCI-H446)中CDR1-AS、miR-1277表达。以肺癌H1299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转染CDR1-AS小干扰RNA(si-CDR1-AS)、miR-1277模拟物或共转染si-CDR1-AS与miR-1277抑制剂后,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克隆形成数、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免疫因子(TNF-α、IFN-γ)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DR1-AS与miR-1277的调控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或BEAS-2B细胞比较,肺癌组织或细胞系(NCI-H23、H1299、NCIH446)中CDR1-AS表达升高(P<0.05),miR-1277表达降低(P<0.05)。沉默CDR1-AS或过表达miR-1277后,H1299细胞活性、克隆形成数及TNF-α分泌量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IFN-γ分泌量升高(P<0.05)。CDR1-AS靶向结合miR-1277,且沉默CDR1-AS的H1299细胞中miR-1277表达升高(P<0.05)。下调miR-1277逆转沉默CDR1-AS对H1299细胞增殖、凋亡及免疫因子表达的影响。结论:CDR1-AS在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沉默其表达可通过靶向上调miR-1277抑制肺癌H1299细胞增殖及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CDR1-AS miR-1277 增殖 凋亡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