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正确使用“事业基金”进行会计核算的探讨
1
作者 于柏玲 秦月清 于润吉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6-67,共2页
文章分析了医院"事业基金"使用的三大难点,在此基础上对事业基金存款较多的医院及历年亏损本年有结余的医院如何正确使用事业基金,形成了比较统一的意见,有利于医院会计行为规范化。
关键词 医院 事业基金 会计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医院中的新机构——医学工程部
2
作者 张长中 《中国医院管理》 1984年第2期41-42,共2页
一、医学工程部的产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的现代化仪器设备逐日增多,所涉及的学科和技术既广泛又复杂,过去的一般医技人员和仪器维修工人已很难掌握。因此,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医院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文献报导,现... 一、医学工程部的产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的现代化仪器设备逐日增多,所涉及的学科和技术既广泛又复杂,过去的一般医技人员和仪器维修工人已很难掌握。因此,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医院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据文献报导,现在美国大多数中等规模的医院和所有大医院都设有医学工程部,而且各医院必须成立电气安全委员会,否则医院资格审定联合会便不予承认。目前,我国大医院中都拥有多种国内外生产的精密仪器设备,而且逐年增加。这些仪器设备无论在医疗、教学、科研中所起的作用,还是在医院财政收支中所占的比重,都是举足轻重的。若不能做到正确引进和充分利用,必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医、教、研工作的开展。基于上述原因,一些医院的领导者已认识到工程技术人员在医院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现代化 医学工程 医技人员 精密仪器设备 现代医学发展 现代工程技术 文献报导 现代化仪器 仪器维修 电气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35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06
3
作者 侯刚 尹燕 +10 位作者 孙丽丽 李久荣 韩丹 张明娜 曹亮 苏红见 杨会兰 韩宇 蔡睿 王秋月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831-1833,共3页
目的了解沈阳部分社区35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COPD社区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中山社区和桂林社区35~8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 目的了解沈阳部分社区35岁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COPD社区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中山社区和桂林社区35~8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检测,取资料完整的2 194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调查资料完整且肺功能检查合格的2 194例人群中,男903例,女1 291例,平均年龄为55.8岁。COPD患病率为5.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6.5%,女性患病率为4.1%,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被调查人群的吸烟率为37.1%,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者中COPD的患病率为10.33%,显著高于非吸烟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人群中吸烟率为7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年龄、低体质指数、6个月以上的燃煤应用史是COPD的可能危险因素,而良好的家庭收入和文化水平是COPD的保护因素。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年龄是COPD的危险因素。结论沈阳市部分社区35岁以上人群COPD患病率为5.1%,吸烟和年龄是COPD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了吸烟和年龄以外,低体质指数、6个月以上的燃煤应用史、经济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也是COPD的可能危险因素。控烟、改善经济状况和提高文化素质将有利于COPD的社区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吸烟 患病率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朱志图 郁云龙 +3 位作者 王锴 李恩泽 刘阳阳 刘云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841-845,共5页
背景与目的蟾蜍灵是从中药蟾酥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其抗肿瘤作用已经在许多体外肿瘤细胞中得到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蟾蜍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绘制细胞增殖抑制曲线;瑞... 背景与目的蟾蜍灵是从中药蟾酥中提取出来的有效成分,其抗肿瘤作用已经在许多体外肿瘤细胞中得到证实,本研究旨在探讨蟾蜍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绘制细胞增殖抑制曲线;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流式细胞仪通过PI染色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凋亡判定;Westernblot法检测Livin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蟾蜍灵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549细胞增殖,48h、72h及96h抑制细胞增殖50%的药物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56.14±6.72)nmol/L、(15.57±4.28)nmol/L及(7.39±4.16)nmol/L;蟾蜍灵能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形态学表现为出现凋亡小体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的亚二倍体凋亡峰,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蟾蜍灵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下调Livin蛋白表达(P<0.01),同时活化Caspase-3蛋白。结论蟾蜍灵能够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抑制凋亡抑制蛋白Livin的活性及活化Caspase-3可能在其抑癌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肺肿瘤 凋亡 LIVIN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DNA-PKcs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郝艳艳 胡雪君 +4 位作者 温华 康健 刘云鹏 金波 侯科佐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26-230,共5页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ERCC1、DNA-PKcs是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因子,在肿瘤发生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DNA修复因子ERCC1,DNA-PKcs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6例非小... 背景与目的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ERCC1、DNA-PKcs是重要的DNA损伤修复因子,在肿瘤发生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DNA修复因子ERCC1,DNA-PKcs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1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2例癌旁正常肺组织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CC1、DNA-PKcs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各因素的关系。结果116例NSCLC组织中ERCC1、DNA-PKc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47/116)、75%(87/116),ERCC1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DNA-PKcs在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0)。ERCC1的表达与肺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ERCC1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53.2%)高于阴性表达组(26.1%)(P=0.014),但ERCC1表达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DNA-PKcs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无关。结论ERCC1阳性者预后较好,提示其表达对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组织芯片 预后 ERCC1蛋白 DNA-PKcs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症患者血清IL-2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6
作者 袁双龙 蒋莉 +3 位作者 张晓莉 李舒帆 段宏梅 王晓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与pSS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关系以及其在pS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2002年修订的pSS国际分类标准的40例初诊pSS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干燥综合症(pS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水平变化与pSS患者其他实验室检测指标关系以及其在pS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2002年修订的pSS国际分类标准的40例初诊pSS患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该组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21的水平。同时,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的甲状腺情况包括FT3、FT4、TSH、TgAb、TPOAb。抗SSA和抗SSB抗体、ESR、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分别采用免疫双扩散法、魏氏法、全自凝胶法。并与患者的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SS患者血清IL-21水平为(1051±335)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466±90)ng/L,P<0.05]。特别是pSS患者中抗体阳性组、有腮腺肿痛组、皮疹组、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血清IL-21水平均高于各自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pSS患者中IL-21水平与γ-球蛋白及血沉存在明显正相关(r=0.715,P<0.05;r=0.740,P<0.05)。结论pSS患者血清IL-21水平明显升高,且与γ-球蛋白及血沉存在明显正相关,提示IL-21可能参与pSS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白细胞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河地区胃癌综合防治初期效果的流行病学评价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海强 周宝森 +1 位作者 关鹏 袁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评价辽宁省庄河地区胃癌高发现场“九五”期间所实施的胃癌一、二级综合防治措施的初期效果。方法 跟踪随访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胃癌死亡的详细情况 ,计算两组人群的胃癌累积死亡率和累积减寿率 ,以及... 目的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评价辽宁省庄河地区胃癌高发现场“九五”期间所实施的胃癌一、二级综合防治措施的初期效果。方法 跟踪随访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人群胃癌死亡的详细情况 ,计算两组人群的胃癌累积死亡率和累积减寿率 ,以及干预组相对对照组死亡和减寿的RR值和AR %值 ,并计算首次检出胃癌患者的 3年生存率 ,综合这些指标对干预试验的初期效果作出流行病学评价。结果 综合干预措施对人群胃癌死亡的RR值为 :0 5 70 6 (95 %CI:0 370 5~ 0 8789,P <0 0 5 ) ,AR %值为 42 94% ;对人群胃癌减寿率的RR值为 :0 6 5 5 0 (95 %CI:0 5 35 6~ 0 80 10 ,P <0 0 5 ) ,AR %值为 34 44 % ;检出胃癌患者的 3年生存率达 72 6 7%。结论 庄河地区实施的胃癌综合防治显著降低了试验干预人群的胃癌死亡和胃癌对人群寿命的影响 ,提高了胃癌患者的生存率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综合防治 减寿分析 生存率 相对危险度 归因危险度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脑组织Nav1.5钠通道新外显子的克隆、鉴定和分布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军 宗志红 +4 位作者 欧绍武 王运杰 任成涛 林毅 孟晓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5-259,共5页
Nav1.5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被认为是心肌的特异性通道,但最近的研究发现,该通道在脑组织尤其是边缘系统中亦广泛分布.此前,在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钠通道的基因克隆中,发现Nav1.5/SCN5A基因的第6A外显子参与编码该通道.采用人及鼠脑组... Nav1.5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被认为是心肌的特异性通道,但最近的研究发现,该通道在脑组织尤其是边缘系统中亦广泛分布.此前,在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钠通道的基因克隆中,发现Nav1.5/SCN5A基因的第6A外显子参与编码该通道.采用人及鼠脑组织,通过RT-PCR法对Nav1.5钠通道基因进行克隆发现:Nav1.5/SCN5A基因中的第6A外显子参与编码了该通道,而心肌等其他组织却是第6外显子参与编码该通道.人Nav1.5/SCN5A基因的第6A和第6外显子都定位于3号染色体,共有92个碱基,都可以编码产生30个氨基酸,但却有7个氨基酸不同.人和鼠脑组织Nav1.5/SCN5A基因的第6A外显子仅有一个碱基不同,却产生相同的氨基酸序列.RT-PCR法证实第6A外显子在鼠脑的不同部位表达不同,第6外显子在大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也不同,这为深入研究不同系统中Nav1.5钠通道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6A外显子 第6外显子 基因克隆 Nav1.5钠通道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16
9
作者 姜树东 王彦辉 +1 位作者 李想 朱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B07期53-57,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横断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MP治疗组,每组20只,MP治疗组在横断T10脊髓组织后30min经尾静脉给予MP治疗,损伤组和... 目的:研究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横断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和MP治疗组,每组20只,MP治疗组在横断T10脊髓组织后30min经尾静脉给予MP治疗,损伤组和对照组未予任何治疗。MP治疗组和脊髓损伤组大鼠于脊髓损伤后8h、24h、3d和1周取材,采用透射电镜、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Fas、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8和caspase-3在SCI前后的变化情况,采用改良Tarlov评分方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结果:SCI后24h大鼠后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MP治疗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优于损伤组,7d后尤其明显。TUNEL染色和电镜检查证实SCI后8h即有凋亡细胞出现,其中既有神经元也有胶质细胞;3d凋亡细胞数达到高峰;7d仍有凋亡细胞存在,但已明显减少;各时间点治疗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损伤组(P<0.05)。治疗组和损伤组在SCI后8h可以检测到少量的Fas和caspase-8阳性神经元及胶质细胞,Fas和caspase-8的表达在SCI后3d达到高峰,7d表达下降,各时间点治疗组的Fas和caspase-8灰度值明显大于损伤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和损伤组caspase-3的表达在SCI后8h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7d达到高峰,治疗组灰度值大于损伤组,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P能抑制大鼠脊髓横断性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凋亡,但不能推迟细胞凋亡出现的高峰时间;MP抑制细胞凋亡的途径可能通过非特异性抑制Fas和caspase-8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凋亡 甲基强的松龙 FAS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半胱氨酸蛋白酶-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和COX-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娜 赵志龙 +3 位作者 刘云鹏 孙丽华 张林 胡雪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背景与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survivin和COX-2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8例NSCLC及5例正常肺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背景与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survivin和COX-2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8例NSCLC及5例正常肺组织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COX-2的表达。结果survivin胞质和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3%和79.5%,COX-2阳性表达率为71.6%,而正常肺组织均为阴性,NSCLC中的survivin和COX-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05)。survivin胞核阳性表达率在吸烟者中明显升高(P=0.002)。COX-2在女性、不吸烟者、腺癌和淋巴结转移阳性者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COX-2表达与患者生存有密切关系(P=0.014),而survivin表达与生存未见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survivin和COX-2均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urvivin检测可能有助于NSCLC的诊断;COX-2阳性表达者预后差,可能在预后判定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环氧合酶2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重建CT与X线测量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道位置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波 白希壮 +3 位作者 郜玉忠 董宝铁 韩晓锐 李锡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3D-CT)和X线测量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骨道位置的准确性。方法:2005年5月至10月,15例ACL损伤患者采用单切口股骨和胫骨单骨道方法重建ACL。术后采用3D-CT观察骨道口与临近骨性解剖标志;观察Endobutton、Endo...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3D-CT)和X线测量前交叉韧带(ACL)重建后骨道位置的准确性。方法:2005年5月至10月,15例ACL损伤患者采用单切口股骨和胫骨单骨道方法重建ACL。术后采用3D-CT观察骨道口与临近骨性解剖标志;观察Endobutton、Endopearl、骨块、可吸收界面挤压螺钉和骨道位置,以及重建后ACL是否与髁间窝撞击。分别使用X线和3D-CT测量骨道位置,胫骨骨道位置测量采用Klos推荐的方法,股骨骨道测量采用Bernard的“四格法”。结果:3D-CT可直观地观察到ACL重建后骨道及相关情况。3D-CT测量胫骨骨道内口位置为43.53%±2.16%(30.0%-59.1%),X线测量胫骨骨道内口位置为41%±6.25%(25%-62%),两种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CT测量股骨骨道内口位置为37%±4.56%(23.3%-48.1%),X线测量股骨骨道内口位置为34%±7.31%(21%-54%),两种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D-CT与X线骨道位置测量结果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骨道 3D-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检出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原发癌灶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颖 李亚明 +1 位作者 尹雅芙 李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93-2196,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检出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原发癌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以腹腔积液为首发症状、在腹腔积液中发现肿瘤细胞并最终检出原发癌灶的患者51例,其中胃癌14例,肠癌7例(乙状结肠癌1例,降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3...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检出恶性腹腔积液患者原发癌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以腹腔积液为首发症状、在腹腔积液中发现肿瘤细胞并最终检出原发癌灶的患者51例,其中胃癌14例,肠癌7例(乙状结肠癌1例,降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3例,直肠癌2例),卵巢癌22例,胰腺癌6例,肝癌2例,均接受体部18F-FDG PET/CT扫描,并经进一步检查或3~13个月随访证实;分别统计PET/CT及单独CT查找原发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51例中,PET/CT检查发现原发灶40例,其中胃癌10例,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1例,升结肠癌2例,直肠癌1例),卵巢癌19例,胰腺癌5例,肝癌2例,检出率为78.43%(40/51);11例PET/CT检查未发现原发灶,5例仅为腹膜增厚、代谢增高,3例仅为大网膜增厚、无代谢异常,3例仅提示腹腔积液。CT提示原发病灶31例,其中胃癌6例,肠癌3例,卵巢癌18例,胰腺癌3例,肝癌1例,检出率为60.78%(31/51),占PET/CT发现原发灶的77.50%(31/40)。结论对于在不明原因腹腔积液中发现肿瘤细胞者,PET/CT查找其原发病灶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腹腔积液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AFF和IL-21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晓非 袁双龙 +5 位作者 蒋力 张晓莉 李舒帆 郭韵 吴春玲 陈涓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41-1042,1049,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AFF和IL-21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ELISA)对血清中两种物质进行检测。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AFF和IL-21高于对照组;狼疮肾炎肾活检组中BAFF随病理改变加重而升高,IL...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AFF和IL-21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ELISA)对血清中两种物质进行检测。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AFF和IL-21高于对照组;狼疮肾炎肾活检组中BAFF随病理改变加重而升高,IL-21在Ⅱ、Ⅲ型、Ⅳ型狼疮肾炎中有升高,但在Ⅳ型中改变最明显;狼疮伴干燥综合症改变组BAFF和IL-21均增加明显;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周后的患者血清BAFF和IL-21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以BAFF下降最明显;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AFF和IL-21的变化与患者体内的主要免疫指标变化相关;在Ⅳ型狼疮肾炎患者中BAFF和IL-21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BAFF和IL-21均增加,T、B淋巴细胞异常功能及协同作用在不同脏器的损伤和不同的病理过程中,各自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白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Na^+通道mRNA在5个不同发育阶段大鼠16种组织中表达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军 王运杰 +1 位作者 欧绍武 宗志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56-666,共11页
电压-门控Na^+通道由1个可单独发挥作用的α亚单位和2~4个起辅助作用的β亚单位构成,在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采用RT-PCR法对5个不同发育阶段(P1、P9、P40、P80、P120)Wistar大鼠16种不同组织的9种Na^... 电压-门控Na^+通道由1个可单独发挥作用的α亚单位和2~4个起辅助作用的β亚单位构成,在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采用RT-PCR法对5个不同发育阶段(P1、P9、P40、P80、P120)Wistar大鼠16种不同组织的9种Na^+通道α亚单位及1种β亚单位的mRNA进行检测发现:同种类型Na^+通道mRNA在大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不同,不同类型Na^+通道mRNA在大鼠同一组织中的表达不同.其中,神经系统和心肌组织中Na^+通道mRNA的表达最高,随着日龄的增加,Na^+通道mRNA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变化趋势不同.Na^+通道在全身组织中的广泛分布及随发育周期的不同变化趋势,为离子通道病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门控Na+通道 Α亚单位 Β亚单位 WISTAR大鼠 表达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再狭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28
15
作者 滕皋军 徐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87-91,共5页
关键词 治疗 TIPS 再狭窄 门静脉高压症 并发症 门腔分流术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介入技术 经颈静脉肝内 首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蒿内酯对原代和传代培养豚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内钙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滕赞 封瑞 +4 位作者 魏文娟 赵金生 于秀华 王嫘 李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滨蒿内酯(scoparone,Scop)对原代及短期传代培养的豚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cells,ASMCs)内钙的影响,同时,比较原代与传代ASMCs在形态、生长曲线及内钙释放受Scop及caffeine影响的异同。方法细胞计数法绘制原代... 目的探讨滨蒿内酯(scoparone,Scop)对原代及短期传代培养的豚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cells,ASMCs)内钙的影响,同时,比较原代与传代ASMCs在形态、生长曲线及内钙释放受Scop及caffeine影响的异同。方法细胞计数法绘制原代及传代培养ASMCs的生长曲线,应用Fluo-3/AM为细胞内Ca2+示踪剂,通过倒置荧光纤维镜观察和记录原代及短期传代培养的ASMCs的细胞形态及其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改变。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ASMCs的倍增时间分别为(31.89±1.24)h和(22.91±6.82)h,传代培养ASMCs的倍增时间明显缩短(P<0.05),传代培养的ASMCs相对原代培养ASMCs体积增大。在细胞外液无钙条件下,不同浓度的Scop(10-6、10-5、10-4mol.L-1)可降低静息状态下培养的ASMCs的[Ca2+]i,并与给药浓度有关,原代与传代培养的ASMCs比较,对不同浓度的Scop的降钙反应无明显异同(P>0.05);不同浓度咖啡因(caffeine,10-4、10-3、10-2mol.L-1)在10-4mol.L-1Scop存在下,可升高ASMCs的[Ca2+]i,传代培养的ASMCs[Ca2+]i较原代对caffeine的反应下降(P<0.01)。结论Scop可降低培养的ASMCs的[Ca2+]i,并且不受细胞传代影响。短期传代培养的ASMCs相对于原代细胞,形态及内钙释放通道特性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蒿内酯 气道平滑肌 细胞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肺及纵隔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侯刚 王玮 +1 位作者 李振华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13-2514,2518,共3页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及纵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内未见肿物及明显外压但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直接涂片...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在肺及纵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常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内未见肿物及明显外压但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进行纵隔淋巴结针吸活检,直接涂片后送检。TBNA完成后,再以毛刷在穿刺点处刷检,如果可见局部黏膜增厚或充血水肿需另行活检。比较TBNA与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诊断率,评价TBN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5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经TBNA确诊34例,诊断率为60.7%,高于支气管黏膜活检联合刷检的16.1%的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NA诊断率受淋巴结大小影响,直径大于2 cm的淋巴结的TBNA诊断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TBNA诊断率还受淋巴结部位影响,7组淋巴结的TBNA阳性率为76.9%,高于非7组淋巴结46.7%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NA并发症少,绝大多数患者仅穿刺点有少许出血。结论 TBNA是一项有效、安全的检查手段,对支气管管腔外病变或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管腔通畅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 纵隔淋巴结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瘦素、性激素水平与呼吸调节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玮 孔德磊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5-1087,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中雌二醇、睾酮、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呼吸调节的关系。方法选取OSAS患者45例(分为5≤AHI<40组和AHI≥40组)和健康对照15例,测定并比较各组间吸气开始后0.1 s时的口腔阻断压(P0.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中雌二醇、睾酮、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呼吸调节的关系。方法选取OSAS患者45例(分为5≤AHI<40组和AHI≥40组)和健康对照15例,测定并比较各组间吸气开始后0.1 s时的口腔阻断压(P0.1)、低氧通气反应(HVR)及雌二醇、睾酮、瘦素水平。结果 OSAS患者瘦素水平增高,雌二醇、睾酮水平只在重度OSAS患者有变化。相关分析示5≤AHI<40组P0.1与瘦素、雌二醇、睾酮相关(r值分别为0.62、0.57和-0.43,P<0.05),HVR与瘦素负相关(r=-0.89,P<0.01);AHI≥40组只有瘦素、雌二醇与P0.1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和0.43,P<0.05)。结论 OSAS患者体内瘦素、雌激素、睾酮水平发生了改变,且随病情程度而变化,这些变化在疾病早期可能通过呼吸调节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瘦素 性激素 低氧通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v1.5/SCN5A基因新的变构体编码人脑组织Nav1.5 Na^+通道 被引量:6
19
作者 欧绍武 宗志红 +1 位作者 王军 王运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5-944,共10页
河豚毒-抵抗性(TTX-R)Nav1.5 Na+通道是心肌的特异性Na+通道,虽然研究发现神经元中也存在河豚毒-抵抗性Na+电流及Nav1.5/SCN5A mRNA的表达,但其确切的cDNA序列尚不清楚.采用RT-PCR法对人脑组织Nav1.5/SCN5A基因cDNA进行克隆发现:人脑组... 河豚毒-抵抗性(TTX-R)Nav1.5 Na+通道是心肌的特异性Na+通道,虽然研究发现神经元中也存在河豚毒-抵抗性Na+电流及Nav1.5/SCN5A mRNA的表达,但其确切的cDNA序列尚不清楚.采用RT-PCR法对人脑组织Nav1.5/SCN5A基因cDNA进行克隆发现:人脑组织Nav1.5/SCN5A基因cDNA有2种变构体,hB1和hB2(accession number EF629346,EF629347),其中hB1全长6201个碱基,其开放读码框架(ORF)参与编码2016个氨基酸,和人心肌Nav1.5 Na+通道氨基酸序列相同率高达98%,共有28个不同的氨基酸,其中7个集中位于第6A外显子与第6外显子编码区.与人心肌Nav1.5/SCN5A基因cDNA不同的是,在对人脑组织Nav1.5/SCN5A基因cDNA的克隆中未发现该基因第18外显子的选择性剪接,但却发现其第24外显子的选择性剪接,2种选择性剪接体(hB1和hB2)在脑组织中基本同时表达,表达比率接近1∶1,但在心脏中二者的表达比率却与年龄有关.人Nav1.5/SCN5A基因的第24外显子定位于染色体3P21区,共有54个碱基,参与编码18个氨基酸.RT-PCR法证实第24外显子的选择性剪接也可发生在大鼠心脑之外的其他组织中,竞争性PCR法证明,不同组织中2种选择性剪接体的表达比率不同,且随着周龄的增加,2种选择性剪接体在各组织中表达的变化趋势不同.此外,RT-PCR法还发现Wistar大鼠全身16种组织中均可检测到Nav1.5/SCN5A mRNA的表达.上述实验结果说明,Nav1.5 Na+通道在全身组织中分布广泛,但编码人脑组织Nav1.5 Na+通道与心肌组织该离子通道的cDNA序列不同,是Nav1.5/SCN5A基因的2种变构体,这为深入研究不同组织中Nav1.5 Na+通道的功能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v1.5/SCN5A基因 基因克隆 选择性剪接 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梗塞体积及超微结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鹏琴 周杰 +1 位作者 刘若实 李敬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眼针组,改良的线栓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眼针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为施加因素;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眼针组,改良的线栓方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取眼针上焦区、下焦区、肝区、肾区为施加因素;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测量梗死体积;电镜下观察缺血半暗区脑组织超微结构;结果:眼针组与模型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梗死体积均有显著差异(P<0.01);电镜下观察到眼针组缺血半暗区脑组织神经细胞元、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等结构均较模型组损伤轻。结论:眼针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缩小脑梗死体积,改善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从而对脑缺血再灌注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眼针疗法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