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调蛋白突变体D130V与心肌CaV1.2通道IQ基序的相互作用
1
作者 唐路红 刘忆芳 +3 位作者 潘雪婷 邢英美 郝丽英 苏敬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CaM)突变体D130V与心肌CaV1.2通道IQ基序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折叠识别建模、同源建模和蛋白对接方法预测突变体CaM-D130V与IQ基序的结合;利用42℃精确热击法将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诱导GST融合蛋白表... 目的探讨钙调蛋白(CaM)突变体D130V与心肌CaV1.2通道IQ基序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折叠识别建模、同源建模和蛋白对接方法预测突变体CaM-D130V与IQ基序的结合;利用42℃精确热击法将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诱导GST融合蛋白表达;超声破碎法提取蛋白,GS-4B beads纯化、PreScission蛋白酶切除GST标签;利用SDS-PAGE检测蛋白纯度;GST pull-down实验检测CaM-D130V与IQ基序的相互作用。结果蛋白对接结果表明,CaM-WT、CaM-D130V与心肌CaV1.2通道IQ基序均具有结合作用,但与CaM-WT相比,突变体CaM-D130V与IQ基序的结合位点减少,且结合构象发生变化,结合能减小(|S|由48.0866 kcal/mol下降至47.3095 kcal/mol)。GST 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在2 mmol/L Ca^(2+)浓度下,与CaM-WT相比,CaM-D130V与IQ基序的结合量显著减少(P<0.01),亲和力显著降低。结论CaM-D130V与心肌CaV1.2通道IQ基序的结合能力降低,可能导致CaV1.2通道功能改变,为探讨CaM突变体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调蛋白 突变体 心肌CaV1.2通道 结合能力 长QT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通过靶向CXCL17激活AMPK信号通路下调PD-L1抑制EB病毒感染诱导的胃癌免疫逃逸 被引量:5
2
作者 韩超 胡晓云 +1 位作者 刘畅 于洋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420,共7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BV阴性和EBV阳性胃癌细胞中CXCL17表达。将CXCL17 siRNA转染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延胡索提取物(2、4、8μg/mL)处理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将CXCL17过表达质粒转染延胡索提取物(8μg/mL)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和p-AMPK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沉默CXCL17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延胡索处理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过表达CXCL17逆转了延胡索处理对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05);过表达CXCL17还降低了延胡索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p-AMPK表达(P<0.05)。结论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延胡索通过下调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免疫逃逸,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胃癌 EB病毒 免疫逃逸 CXCL17 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_(1-42)质粒的构建及其与钙调蛋白的结合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齐爽 孙旋旋 +4 位作者 王绮萱 贺意婷 李佳睿 苏敬阳 郝丽英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_(1-42)(Aβ_(1-42))与钙调蛋白(CaM)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取阿尔茨海默病(AD)异常表达的核心基因,预测AD防治的潜在靶蛋白;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GST-Aβ_(1-42)重组质粒并进行DNA测序;琼脂糖凝...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_(1-42)(Aβ_(1-42))与钙调蛋白(CaM)的结合作用。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获取阿尔茨海默病(AD)异常表达的核心基因,预测AD防治的潜在靶蛋白;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GST-Aβ_(1-42)重组质粒并进行DNA测序;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提取纯化GST-Aβ_(1-42)融合蛋白,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是否纯化成功;GST pull-down检测质粒表达的GST-Aβ_(1-42)蛋白与CaM的结合作用。结果获取连接度排名前20的核心基因,将CaM作为靶蛋白;质粒的DNA测序结果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酶切后的片段与Aβ_(1-42)片段分子量大小理论值符合,进一步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GST-Aβ_(1-42)蛋白能够与CaM结合,并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Aβ_(1-4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且与CaM具有结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质粒构建 钙调蛋白 结合能力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阿尔采末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24
4
作者 赵琳 魏敏杰 +3 位作者 何苗 金万宝 赵海山 姚维凡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D-gal与NaNO2联合腹腔注射和AlCl3灌胃两种造模方法建立AD模型小鼠,灌胃给予TMP(100mg.kg-1)观察疗效,检测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脑组织... 目的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D-gal与NaNO2联合腹腔注射和AlCl3灌胃两种造模方法建立AD模型小鼠,灌胃给予TMP(100mg.kg-1)观察疗效,检测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脑组织AChE、SOD活性、MDA含量及大脑皮层Aβ、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TMP可使D-gal与NaNO2联合诱导的AD模型鼠与AlCl3诱导的AD模型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②TMP可使D-gal与NaNO2联合诱导的AD模型鼠与AlCl3诱导的AD模型鼠脑组织中,AChE活性分别降低16%和19%;使SOD活性分别提高50%和39%;使MDA含量分别降低27%和34%;上述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TMP可明显降低两种AD模型鼠脑组织中Aβ、NF-κB的表达(P<0.05)。结论TMP可改善化学诱导的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可能与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AChE活性、降低脑组织中Aβ、NF-κB的表达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阿尔采末病 小鼠模型 化学药物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碱、β-细辛醚和去甲乌药碱对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和细胞膜钙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32
5
作者 侯平 杨丽 +1 位作者 刘宁 陈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1-203,216,共4页
目的初步筛查麻黄细辛附子汤的活性单体麻黄碱、β-细辛醚、去甲乌药碱对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的作用,探讨3种活性单体对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Fluo-3/AM荧光探针测定麻黄碱、β-细辛醚、去甲乌药... 目的初步筛查麻黄细辛附子汤的活性单体麻黄碱、β-细辛醚、去甲乌药碱对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的作用,探讨3种活性单体对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Fluo-3/AM荧光探针测定麻黄碱、β-细辛醚、去甲乌药碱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利用电生理片钳技术的全细胞电压钳方法测定心肌细胞内高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钙电流(IC)a的变化。结果 (1)麻黄碱使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而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为零时则无此现象。同时,麻黄碱使心肌细胞ICa峰电流密度显著增大;(2)β-细辛醚和去甲乌药碱分别使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ICa峰电流密度也呈轻度减弱趋势。结论麻黄碱能够增强ICa峰电流密度,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因而具有兴奋心肌细胞的作用,此作用与高电压门控性钙通道开放有关;β-细辛醚和去甲乌药碱可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轻微阻断钙离子内流而起到保护心肌细胞作用,避免钙超载的损害。麻黄碱、β-细辛醚和去甲乌药碱3者对心肌细胞内钙浓度和功能的影响符合中药方剂学的相反相成、补偿控制配伍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碱 Β-细辛醚 去甲乌药碱 细胞内钙浓度 钙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被引量:20
6
作者 孙明立 魏敏杰 +2 位作者 金万宝 王爽 杜娃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2-134,F0002,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动物作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模型各自的优势,为实际应用中恰当选择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二硝基氯苯(dinitrochlorobenzene,DNCB)作为致敏剂,以腹部致敏、背部激发的方法分别... 目的比较两种动物作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模型各自的优势,为实际应用中恰当选择动物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二硝基氯苯(dinitrochlorobenzene,DNCB)作为致敏剂,以腹部致敏、背部激发的方法分别建立豚鼠(连续激发4次)和小鼠(1次激发)两种ACD动物模型,并以丙酮作为对照。激发后0~96h,对激发部位进行动态分级。激发后96h,H-E染色观察激发部位皮肤病理变化,并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动态评分结果显示:豚鼠激发后72h红斑程度最强,临床分级以3级为主,并于72~96h保持不变;小鼠激发后24h红斑程度最强,临床分级以4级为主,48h后红斑程度减轻。病理结果显示:两种模型激发部位皮肤内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脾指数和胸腺指数计算结果显示:两种动物模型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通过上述方法分别成功建立了豚鼠和小鼠ACD动物模型。豚鼠红斑程度较弱,且出现较晚,持续时间较长;小鼠红斑程度较强,出现较早,持续时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小鼠 二硝基氯苯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乳腺癌中影响BRCA1蛋白失表达的参数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任婕 魏敏杰 +4 位作者 金锋 米小轶 王麟 冯婉玉 金万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散发性乳腺癌中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蛋白表达的因素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散发性乳隙癌组织中BRCAl、ERa和HER-2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和... 目的:探讨影响散发性乳腺癌中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蛋白表达的因素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散发性乳隙癌组织中BRCAl、ERa和HER-2的表达.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和校正的Peamson 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良性乳腺病变组织中,BRCA1和ERα蛋白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20/20)和80.0%(16/20).HER-2在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15.0%(3/20);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和ERα蛋白在细胞核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88/153)和64.1%(98/153),HER-2在细胞膜阳性表达率为34.0%(52/153);与良性乳腺病变组织比较.乳腺癌组织中BIICA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ERα和HER-2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表达相关分析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表明:BRCA1失表达与ERα失表达相关、与HER-2过表达相关.ERα失表达与HER-2过表达相关:在HER-2过表达、ERα失表达的癌组织中BRCA1失表达率最高;BRCA1失表达与患者高发病年龄、腋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乳腺癌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结论:在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蛋白失表达与ERα失表达、HER-2过表达、患者年龄较高及伴有腋淋巴结转移等相关,BRCA1蛋白失表达参与散定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CA1 散发性乳腺癌 ERΑ ITF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刺猴头菌醇提物防治化学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作用与机制初探 被引量:8
8
作者 何苗 魏敏杰 +2 位作者 赵琳 赵海山 姚维凡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研究小刺猴头菌醇提物(EHC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给小鼠连续15d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mg·kg-1和亚硝酸钠90mg·kg-1,以制备AD小鼠模型,在造模7d后,连续45d给实验组小鼠按1g.kg-1灌胃10%的E... 目的研究小刺猴头菌醇提物(EHC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给小鼠连续15d腹腔注射D-半乳糖120mg·kg-1和亚硝酸钠90mg·kg-1,以制备AD小鼠模型,在造模7d后,连续45d给实验组小鼠按1g.kg-1灌胃10%的EHCP。通过Morris水迷宫、酶学检测及NGF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HCP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脑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的影响。结果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联合诱发的AD模型鼠寻找潜伏期明显延长、AchE活性及N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EHCP可使AD模型鼠的寻找潜伏期分别由第3d的(48.7±35.5)s和第4d的(49.5±32.1)s缩短至(18.5±7.2)s和(15.4±9.2)s(P<0.05);酶学检测结果表明EHCP可升高AD模型鼠脑内AchE活性(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HCP可增加其脑内NGF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EHCP可有效的提高AD小鼠的判断及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HCP保护神经细胞及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小刺猴头菌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延迟外向钾电流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孙涛 姜大庆 +1 位作者 宋志国 李金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延迟外向钾电流(IK)的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式,设保持电位-90mV,刺激电位为-60~+60mV,步阶脉冲10mV,波宽200ms,刺激间隔3s,刺激频率为2Hz。结果:随着多西紫杉醇的浓度增加,MCF-7细...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延迟外向钾电流(IK)的作用。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式,设保持电位-90mV,刺激电位为-60~+60mV,步阶脉冲10mV,波宽200ms,刺激间隔3s,刺激频率为2Hz。结果:随着多西紫杉醇的浓度增加,MCF-7细胞IK电流电压曲线斜率减少,多西紫杉醇对IK通道具有关闭作用;在同一指令电压下,IK随着多西紫杉醇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具有剂量依赖性,当指令电压为+60mv时,多西紫杉醇浓度从1×10-7mol·L-1增加到1×10-5mol·L-1时,IK从(124.03±8.43)pA/pF,减少到(75.16±9.10)pA/pF,每个浓度的IK与给药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多西紫杉醇对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延迟整流K+通道具有关闭作用,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西紫杉醇 钾离子通道 延迟整流钾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金刚激活NGF/TrkA信号通路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障碍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维范 刘明妍 +4 位作者 钟欣 杨时伦 杜可 毛瑞琨 魏敏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3-480,共8页
目的考察NGF/TrkA信号通路在美金刚(memantine,MEM)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被动避暗试验及自主活动试验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脑内Aβ1-42表达水平,ELISA法及比... 目的考察NGF/TrkA信号通路在美金刚(memantine,MEM)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Morris水迷宫、被动避暗试验及自主活动试验观察动物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脑内Aβ1-42表达水平,ELISA法及比色法考察其脑内ChAT及AChE活性,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NGF的水平及其特异性受体TrkA下游ER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EM明显改善APP/PS1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并明显降低其脑内Aβ1-42蛋白沉积。MEM可上调NGF表达水平,继而激活NGF-TrkA通路,明显增加TrkA、c-raf、ERK1/2及其下游效应蛋白CREB的磷酸化水平;同时,增强其脑内ACh生成酶ChAT并降低其水解酶AChE活性。结论 MEM可能通过增加NGF的表达,激活TrkA信号通路,降低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Aβ1-42蛋白沉积,从而改善其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NGF TRKA 学习记忆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己烯酸对自发性癫痫大鼠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聂宏光 蔡际群 姚维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研究氨己烯酸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方法通过在自发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和皮质部位安插电极,观察口服氨己烯酸后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脑电图的影响。结果口服氨己烯酸(100mg·kg-1)后3、4、5h癫痫小发作的出现... 目的研究氨己烯酸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方法通过在自发性癫痫大鼠大脑海马和皮质部位安插电极,观察口服氨己烯酸后对自发性癫痫大鼠的脑电图的影响。结果口服氨己烯酸(100mg·kg-1)后3、4、5h癫痫小发作的出现频率分别下降到给药前的(54±5)%、(41±9)%和(34±4)%(P<0.01)。氨己烯酸使大发作的出现频率分别下降到给药前的(68±13)%、(39±13)%和(21±6)%(P<0.01)。氨己烯酸的抑制效应能被GABA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荷包牡丹碱拮抗。结论氨己烯酸具有明显的对抗自发性癫痫大鼠的小发作和大发作的作用,对癫痫大发作的抑制效应是通过GABAA受体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己烯酸 自发性癫痫大鼠 癫痫小发作 癫痫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81a对乳腺癌耐药蛋白表达调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姝 焦旭阳 +1 位作者 赵琳 魏敏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探讨miRNA-181a对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及其介导的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预测BCRP mRNA-3'UTR与miR-181a的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检测miR-181a与BCRP mRNA-3'UTR的结合作用;qRT-PCR和Western ... 目的探讨miRNA-181a对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及其介导的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预测BCRP mRNA-3'UTR与miR-181a的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检测miR-181a与BCRP mRNA-3'UTR的结合作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阴性转染组比较,miR-181a mimic与PGL3-BCRP 3'UTR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miR-181a mimic转染到MCF7/MX细胞48 h后,与阴性转染组相比,导致原本miR-181a低表达的MCF-7/MX细胞中miR-181a的表达增加(P<0.05),BCR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MRP、P-gp、LRP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无明显改变(P>0.05);MCF-7细胞在miR-181a inhibitor转染48 h后,与阴性转染组相比,miR-181a的表达降低(P<0.05)。同时,BCRP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MRP、P-gp、LRP的mRNA和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miR-181a可通过靶向作用于BCRP mRNA-3'UTR区,调控BCRP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药耐药 转染 耐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小鼠肺泡上皮液体清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湧 聂宏光 +1 位作者 田阿勇 聂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28-1329,共2页
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fluidclearance,Arc)对肺脏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液体平衡,如肺水肿、急性肺损伤和成人呼吸窘迫症,均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肺泡上皮细胞顶侧膜的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sodiumchannel,ENaC)是影响ArC的主要... 肺泡液体清除率(alveolarfluidclearance,Arc)对肺脏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液体平衡,如肺水肿、急性肺损伤和成人呼吸窘迫症,均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肺泡上皮细胞顶侧膜的上皮钠通道(epithelialsodiumchannel,ENaC)是影响ArC的主要决定因素…。氯胺酮是一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能抑制神经元和骨骼肌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旧0,其四聚体结构与ENaC相似。因此我们推测氯胺酮可能通过抑制ENaC而降低Arc。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B.受体激动剂能改善肺泡Na’和液体的重吸收,增加AFCl3J。本研究旨在探讨氯胺酮与AFC之间的关系,明确氯胺酮是否对肺泡上皮Na’转运有抑制作用,以及使用B一受体激动剂后能否拮抗氯胺酮对AFC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肺水肿 肺泡液体清除率 阿米洛利 钠通道 Β2肾上腺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LP1/MNAR:一种新的核受体辅助调节因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麟 赵琳 +2 位作者 孙宏丽 金万宝 魏敏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雌激素受体非基因组活性辅助调节因子(proline-,glutamic acid-,leucine-rich protein 1/modulator of nongenomic activity of estrogen receptor,PELP1/MNAR)是一种新近发现的核受体辅助活化因子,具有... 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雌激素受体非基因组活性辅助调节因子(proline-,glutamic acid-,leucine-rich protein 1/modulator of nongenomic activity of estrogen receptor,PELP1/MNAR)是一种新近发现的核受体辅助活化因子,具有较为复杂的分子结构,在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与先前发现的核受体辅助调节因子不同的是:作为一种支架蛋白,PELP1/MNAR既参与核受体调控靶基因转录的基因组作用,又参与了核受体激活激酶信号系统的非基因组作用,并且可能在核受体信号与生长因子信号串话(cross talk)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PELP1/MNAR在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中均有异常表达和分布,在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耐药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可望成为内分泌依赖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 雌激素受体非基因组活性辅助调节因子 核受体辅助调节因子 激素依赖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韵 曹旭 +8 位作者 高山红 李雪芹 张晶 王淑真 周玲 张福利 章新华 洪洋 王怀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观察腺苷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纯种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组、腺苷低剂量组、腺苷中剂量组、腺苷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硝酸异山梨酯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80 min后恢复血流... 目的:观察腺苷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纯种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5组:生理盐水组、腺苷低剂量组、腺苷中剂量组、腺苷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硝酸异山梨酯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80 min后恢复血流,并持续灌注40 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分别于结扎40 min后经股静脉静滴腺苷114、228、456μg.kg-1.min-1、硝酸异山梨酯3μg.kg-1.min-1,生理理水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记录不同时点的肢体Ⅱ导联和体表各导联的心电图,观察各组在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心电图ST段的变化,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的百分比,评价腺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腺苷和硝酸异山梨酯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但腺苷明显减轻ST-T段的抬高,同时使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并呈剂量依赖性,药效与硝酸异山梨酯相似。结论:腺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体内5-氟尿嘧啶的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钱瑾 吴慧哲 詹丽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5-氟尿嘧啶(5-Fu)的血药浓度。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酸:水(3:0.1:96.9,V/V/V),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5-氟尿嘧啶(5-Fu)的血药浓度。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酸:水(3:0.1:96.9,V/V/V),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50m/L(r=0.9995,n=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专一性好,可用于5-Fu的血药浓度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糖浓度中大鼠DRG神经元相关蛋白表达及Ca2+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炎 那存乌力吉 +3 位作者 阎雪晶 姚维凡 赵海山 陈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95-1098,共4页
目的观察高糖对背根神经节(DRG)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TRPV4)和蛋白激酶Cε(PKCε)的表达以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DRG神经元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中糖... 目的观察高糖对背根神经节(DRG)中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TRPV4)和蛋白激酶Cε(PKCε)的表达以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DRG神经元分成正常对照组(C组)、中糖组(M组)和高糖组(H组)。48 h后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DRG神经元TRPV4和PKCε的表达水平,并通过共聚焦显微镜测定DRG神经元[Ca2+]i的水平。结果 TRPV4、PKCε蛋白的表达上调且呈浓度依赖性。C组、M组、H组TRPV4蛋白分别为0.33±0.05、3.20±0.40和7.69±0.60;PKCε蛋白分别为0.88±0.04、1.08±0.08和1.97±0.35。在TRPV4激动剂4α-PDD的作用下,与C组比较,H组[Ca2+]i显著升高(P<0.05),且呈浓度依赖。结论高糖可以上调DRG神经元中TRPV4、PKCε蛋白的表达,增加神经元内Ca2+浓度。TRPV4、PKCε对DRG神经元内Ca2+起到了协同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4 蛋白激酶CΕ 钙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亚型在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旭 王钢 +3 位作者 王怀良 章新华 宗志宏 邢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动脉蛋白激酶C(PKC)亚型的表达。方法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大鼠肺动脉四种PKC亚型(PKCα、... 目的研究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肺动脉蛋白激酶C(PKC)亚型的表达。方法建立野百合碱诱导的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应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大鼠肺动脉四种PKC亚型(PKCα、PKCβⅡ、PKCδ和PKCε)的表达变化。结果PKCα、PKCβⅡ和PKCδ亚型在正常和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均有表达,而PKCε亚型未检测到。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大鼠肺动脉胞浆和胞膜组分表达的PKCα均逐渐上升,到第14天达到高峰后略有下降,且胞膜表达量的升高远比胞浆明显。胞浆PKCβⅡ和PKCδ表达量均在第8天达最高,而胞膜中二者均表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PKCα、PKCβⅡ和PKCδ亚型可能参与了慢性“炎症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其表达变化可能与其转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PKC 野百合碱 蛋白质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唐宏涛 魏敏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34-237,共4页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制备方法及研究目的的不同,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移植性、转基因性及乳腺癌骨转移等动物模型,每种动物模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 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在研究人类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制备方法及研究目的的不同,乳腺癌实验动物模型可分为自发性、诱发性、移植性、转基因性及乳腺癌骨转移等动物模型,每种动物模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马曲坦诱发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爽 章新华 +3 位作者 高山红 宋丹 周兆丽 王怀良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研究舒马曲坦诱发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基因转染等方法,通过MTT及流式细胞仪等检测舒马曲坦及ERK1/2的反义寡核苷酸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舒... 目的:研究舒马曲坦诱发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基因转染等方法,通过MTT及流式细胞仪等检测舒马曲坦及ERK1/2的反义寡核苷酸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舒马曲坦明显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脂质体成功介导了寡核苷酸在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转染。反义寡核苷酸明显抑制舒马曲坦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增殖率由(164.67±6.67)%降至(76.67±10.17)%,SPF指数由(11.67±0.33)%降至(3.33±0.33)%,增殖指数由(27.33±0.33)%降至(22.00±0.58)%(P均<0.01),正义和随机寡核苷酸对舒马曲坦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则无抑制作用。结论:舒马曲坦通过5-HT1B受体促进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有丝分裂,其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为ERK1/2 MAPK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马曲坦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外信号转导激酶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