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626
1
作者 胡付品 朱德妹 +31 位作者 汪复 蒋晓飞 孙自镛 陈中举 胡志东 李金 谢轶 康梅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王传清 王爱敏 倪语星 孙景勇 俞云松 林洁 储云卓 田素飞 徐元宏 沈继录 单斌 杜艳 卓超 苏丹虹 张泓 孔菁 魏莲花 吴玲 胡云建 艾效曼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5-374,共10页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6所教学医院(14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6所教学医院(14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 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2013年1—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菌共84 5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 863株,占27.0%,革兰阴性菌61 709株,占73.0%。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5.2%和73.5%。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MRSA中有92.2%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敏感;MRCNS中有87.4%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葡萄球菌属中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试的抗菌药物(氯霉素除外)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A型或vanB型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和儿童株中青霉素敏感和中介株(PSSP和PISP)所占比例较2012年均略有降低,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的检出率有所升高。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平均为54.0%、31.8%和16.5%。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7.0%。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9.2%)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2.8%和59.4%。与2012年相比,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耐药株的检出率有所降低。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和广泛耐药菌株在某些病区内的流行播散对临床构成严重威胁,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的感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多重耐药菌 广泛耐药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 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碳青霉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囊性纤维化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亭威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07-281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囊性纤维化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及基因变异。方法对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Medline数据库检索的26例中国囊性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转归。结果 26例患者均有反... 目的探讨中国人囊性纤维化的发病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及基因变异。方法对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Medline数据库检索的26例中国囊性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转归。结果 26例患者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伴营养不良20例,肝肿大且合并黄疸4例,存在慢性腹泻6例;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汗液电解质检查和尸检,其中10例经基因分析发现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有突变,其中9例为少见突变。26例患者中死亡12例。结论中国人囊性纤维化临床表现与白种人表现相似,但是CFTR基因突变部位可能与白种人不同;囊性纤维化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汗液电解质检查和尸检;该病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化 诊断 鉴别 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 体征和症状 DNA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患者肠球菌182株的分布与耐药性 被引量:9
3
作者 李静波 褚云卓 李丽云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年第4期225-226,236,共3页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感染的肠球菌分布与常用抗生索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本院1997年1月- 2000年12月各科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82株肠球菌,以K-B纸片法测定其对万古霉素等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临床感染的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2株肠球菌...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感染的肠球菌分布与常用抗生索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本院1997年1月- 2000年12月各科临床标本分离出的182株肠球菌,以K-B纸片法测定其对万古霉素等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及其临床感染的特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2株肠球菌标本中粪肠球菌占 97.5%,屎肠球菌占 2.5%,其中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占 7.7%,耐庆大霉素肠球菌占46.7%,肠球菌在各类感染性标本中的分布:尿液标本 40.7%,胆汁标本 17.6%,伤口分泌物 15,4%,半数以上的感染分别在糖尿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脑血管病等基础上发生。结论:粪肠球菌是肠球菌中引起医院内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菌,肠球菌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最多见。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呈高度耐药,万古霉素对肠球菌仍具有显著抗菌活性。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这种细菌感染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肠球菌 细菌分布 耐药性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业管理:医院后勤改革的新途径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系仁 《中国医院》 2007年第4期38-39,共2页
从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物业管理机构和制度两个方面论述了医院后勤实施物业化管理的操作模式,指出医院实施物业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即提高认识,改变观念,适应改革;正确处理物业管理部门与医院的关系;坚持为医疗工作... 从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物业管理机构和制度两个方面论述了医院后勤实施物业化管理的操作模式,指出医院实施物业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即提高认识,改变观念,适应改革;正确处理物业管理部门与医院的关系;坚持为医疗工作和职工、患者生活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业管理 医院后勤 医院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及实施问题的分析和讨论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壮 《中国医院管理》 2000年第12期12-12,共1页
我院于1996年10月开始与IBM公司合作,全面引进IBM公司的医院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根据我院的管理和医疗工作的实际需求,按照我院综合改革的总体布置,进行本地化和实用化开发。经过近两年来的艰苦努力,我院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取得初步... 我院于1996年10月开始与IBM公司合作,全面引进IBM公司的医院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根据我院的管理和医疗工作的实际需求,按照我院综合改革的总体布置,进行本地化和实用化开发。经过近两年来的艰苦努力,我院的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其中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门诊信息系统和病房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并巳已稳定运行了一年多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HIS 系统建设 上线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合理用药及安全性 被引量:25
6
作者 单海燕 刘骜 +3 位作者 何旖旎 吴瑛 韦晓洁 于晓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362-4364,共3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疾病,需服用多种药物。然而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及药效学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增加。本文...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疾病,需服用多种药物。然而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及药效学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增加。本文就老年人药效学和药动学特点、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为保障老年人生命健康和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药代动力学 药物毒性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 DSA、3D DSA与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孙玲玲 冯博 +4 位作者 李松柏 钟红珊 张斌 朱玉森 徐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比较评价2D DSA、3D DSA(MIP、SSD、VR)及CTA(SVR)几种方法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经常规DSA、3D DSA及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28例,检出动脉瘤33个。回顾性分析对比2D DSA、3D DSA及CTA几种方法对3... 目的比较评价2D DSA、3D DSA(MIP、SSD、VR)及CTA(SVR)几种方法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经常规DSA、3D DSA及CTA检查诊断颅内动脉瘤28例,检出动脉瘤33个。回顾性分析对比2D DSA、3D DSA及CTA几种方法对33个动脉瘤的显示情况,分别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和动脉瘤颈的可见度及与载瘤血管位置关系进行评价。结果就动脉瘤检出情况,2D DSA与CTA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D DSA的SSD、VR与CTA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于瘤颈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的显示,2D DSA与CTA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D DSA的SSD、VR与CTA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2D DSA与CTA在动脉瘤的检出率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瘤形态、瘤颈及与载瘤血管的关系方面,CTA优于2D DSA。3D DSA在瘤的检出率、瘤颈及与载瘤血管的显示方面均较CTA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三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8
8
作者 高丽涛 柳力敏 +3 位作者 张媛媛 刘磊 胡悦东 陈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2-744,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危险因素,以探索DR的防治策略。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8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确诊为糖尿病且每年能够进行健康体检的3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危险因素,以探索DR的防治策略。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8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确诊为糖尿病且每年能够进行健康体检的3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一般情况和疾病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检查,并进行常规眼科检查,结合免散瞳眼底照相,筛选出患有DR的患者,分析其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43例糖尿病患者中,DR者131例,患病率38.19%。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收缩压、舒张压、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尿微量白蛋白是DR发生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糖尿病病程是DR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t=3.98,P<0.01)。性别、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肌酐、尿素氮等因素未成为DR发生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其DR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是DR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病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3
9
作者 丛德刚 兰心刚 +2 位作者 胡永校 赵惠儒 张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survivin基因在76例NSCLC肿瘤组织、30例病灶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正常肺组织不表达,7...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SP)法,检测survivin基因在76例NSCLC肿瘤组织、30例病灶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正常肺组织不表达,76例肺癌组织中,46例表达阳性,占60.5%。survivin基因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survivi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对NSCLC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基因可能成为NSCLC新的诊断标志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SURVIVIN 肺癌 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0
10
作者 柴文戍 翟声平 +1 位作者 武素琳 陈佰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Fas/FasL表达以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6只)、模型组(16只)以及灯盏花素组(16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次日灯盏花素组每日腹腔...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Fas/FasL表达以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6只)、模型组(16只)以及灯盏花素组(16只),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次日灯盏花素组每日腹腔内注射灯盏花素注射液10mg.kg-1,于d7及d28每组分别处死8只大鼠,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率、Fas/FasL表达,用TAB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丙二醛含量以及肺组织匀浆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炎症期和纤维化期大鼠肺组织细胞凋亡率增加,Fas/FasL表达增多,丙二醛及羟脯氨酸含量增高(P<0.01),而灯盏花素能明显降低肺组织的凋亡率,降低丙二醛及羟脯氨酸含量,下调Fas/Fasl的阳性表达。结论灯盏花素能减慢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对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肺纤维化 细胞凋亡 FAS/FASL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分期及其护理进展 被引量:103
11
作者 周玉洁 杨美玲 +3 位作者 张洪君 洪涛 张军 朴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7期683-686,共4页
本文介绍压疮的分期、压疮的评估以及压疮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表明:美国压疮专家咨询组2007年更新的压疮分期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压疮分期系统之一;可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面部等级评分表等工具评估成年压疮患... 本文介绍压疮的分期、压疮的评估以及压疮发生后的处理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表明:美国压疮专家咨询组2007年更新的压疮分期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压疮分期系统之一;可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面部等级评分表等工具评估成年压疮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压疮愈合计分表评价压疮的愈合效果具有很好的信度、效度和内部一致性;应用生理盐水或饮用水定期清洗伤口;根据患者的病情、坏死组织的类型、性质和部位、治疗目标、可利用的资源及患者意愿选择适宜的清创方式;敷料的选择应基于伤口床的情况、伤口周围皮肤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分期 护理评估 伤口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人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ADM耐药逆转及凋亡诱导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22
12
作者 赵园园 金锋 +4 位作者 梁军 陈波 姚如永 尚庆军 王舒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系(SGC7901/ADM)的耐药逆转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PV法)测定不同剂量的As2O3用药前后细胞内mdr-1基因产物P-gp的表达变化;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对以上各组细胞进... 目的:探讨中药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系(SGC7901/ADM)的耐药逆转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PV法)测定不同剂量的As2O3用药前后细胞内mdr-1基因产物P-gp的表达变化;同时用流式细胞仪对以上各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解析和凋亡率的测定。结果:As2O3在0.10~0.75μmol/L浓度范围内能够逆转SGC7901/ADM细胞内P-gp的表达,并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诱导细胞凋亡(P<0.01),其作用随As2O3剂量增加而增大。结论:在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ADM中,As2O3具有耐药逆转和凋亡诱导双重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胃癌 三氧化二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信号通路调控结肠癌Caco-2细胞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晓晶 王甦 +2 位作者 刘云鹏 候科佐 王舒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479-1482,共4页
目的探讨EGFR信号通路与人结肠癌Caco-2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调控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Caco-2细胞增殖和体外侵袭能力;采用RT-PCR方法检测MMP-2、MMP-9、TIMP-1、TIMP-2基因转录水平;采用W este... 目的探讨EGFR信号通路与人结肠癌Caco-2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调控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Caco-2细胞增殖和体外侵袭能力;采用RT-PCR方法检测MMP-2、MMP-9、TIMP-1、TIMP-2基因转录水平;采用W estern b lot法检测P-EGFR和P-ERK蛋白表达。结果外源性EGF(10μg/L)增加P-EGFR和P-ERK蛋白表达同时使24 h细胞生长率提高了23.35%(P<0.01),使过膜细胞数由(208±3)上升到(241±5)(P<0.01)。当用AG1478(20μmol/L)和PD98059(40μmol/L)分别阻断EGFR和ERK/MAPK后,EGF作用消失,Caco-2细胞生长明显抑制(P<0.01),但无时间效应关系;Caco-2细胞体外侵袭力明显减弱(P<0.01)。RT-PCR测定显示,EGF能增加Caco-2细胞MMP-2、MMP-9 mRNA的表达和减少TIMP-1和TIMP-2 mRNA的表达;而AG1478能逆转EGF的作用,使MMP-2、MMP-9 mRNA的表达下降,TIMP-1和TIMP-2 mRNA的表达上升,结果MMP-2/TIMP-2比值和MMP-9/TIMP-1比值均下降(P<0.01)。结论EGFR-ERK/MAPK信号通路通过改变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其抑制剂mRNA比值调控人结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侵袭 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蜍灵对顺铂耐药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晔 田昕 +5 位作者 刘云鹏 曲秀娟 杨向红 侯科佐 滕月娥 张敬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8-500,514,共4页
目的探讨蟾蜍灵(bufalin)对顺铂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CDDP)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bufalin对SGC7901/CDDP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 目的探讨蟾蜍灵(bufalin)对顺铂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CDDP)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bufalin对SGC7901/CDDP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Bufalin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SGC7901/CDDP细胞增殖,24、48、72h的IC50值分别为106.3、53.8、10.9nmol/L。选取10、50、100nmol/L的bufalin作用SGC7901/CD-DP细胞24h,凋亡率分别为7.3%、12.6%和26.4%,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SGC7901/CDDP细胞经10、50、100nmol/L的bufalin处理后,促凋亡基因Bax表达逐渐上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逐渐减弱。结论 Bufalin在体外能够抑制对顺铂耐药的胃癌细胞(SGC7901/CDDP)的增殖,且通过调控Bcl-2、Bax的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蜍灵 胃癌 细胞增殖 凋亡 顺铂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廓清范围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洲 殷洪年 +1 位作者 张林 马传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89年1月~1999年1月,淋巴结廓清术后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结转移(pN2)137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pN2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纵隔淋巴结CT扫描阴性时(cN0-1)pN...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89年1月~1999年1月,淋巴结廓清术后病理证实的纵隔淋巴结转移(pN2)137例。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pN2的关系,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纵隔淋巴结CT扫描阴性时(cN0-1)pN2有意义的预测指标;总结不同位置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方式。结果:NSCLC无论病理类型和临床状态如何,均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生。纵隔淋巴结增大(cN2)和cT2或cT3腺癌患者转移的发生率较高(65.0%,75.0%)。纵隔淋巴结转移多为区域性(80.9%),跨区域纵隔淋巴结转移多数伴有隆凸下淋巴结受累。结论:对NSCLC应行纵隔淋巴结廓清,尤其对cN2和cT2、cT3腺癌。多数患者单独廓清区域纵隔淋巴结即可达到目的。建议手术中对肺门和隆凸下淋巴结冰冻病理检查,无转移时可不必廓清非区域纵隔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廓清术 转移方式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全胃切除术7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朱海涛 吴云飞 +3 位作者 安家祥 杨建伟 单吉贤 徐惠绵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3例胃癌全胃切除术中,淋巴结转移率为83.6%,转移度为35.7%。每例患者...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3例胃癌全胃切除术中,淋巴结转移率为83.6%,转移度为35.7%。每例患者平均检取淋巴结数29.03枚,平均转移淋巴结数10.44枚。随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浆膜受侵面积的增加,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依次呈递增趋势(P<0.01);在不同的浆膜反应类型、大体分型、生长方式、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分型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度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胃癌全胃切除术而言,应按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淋巴结清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全胃切除术 临床病理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7
17
作者 何志新 王家璧 +3 位作者 冯永山 白义杰 马成林 宋勇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皮炎湿疹 氟芬那酸丁酯 丁苯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增强柔红霉素杀伤人类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晔 曲秀娟 +4 位作者 刘云鹏 杨向红 侯科佐 滕月娥 张敬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对白血病细胞的耐药逆转及其对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PARP)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类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柔红霉素(DNR)耐药株K562/DNR及其敏感株K562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对白血病细胞的耐药逆转及其对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PARP)和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类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的柔红霉素(DNR)耐药株K562/DNR及其敏感株K562细胞,采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其对β-榄香烯的药物敏感性及耐药逆转,采用流式细胞术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药物累积,Western blot检测蛋白PARP和P-gp的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β-榄香烯明显抑制K562和K562/DNR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依赖关系。低毒剂量(5μg/mL)β-榄香烯作用K562/DNR细胞,显著提高了柔红霉素的细胞毒作用,IC50降低至(0.68±0.43,P<0.05),逆转倍数为1.91倍。与柔红霉素单药组相比,加入低毒剂量β-榄香烯后,细胞药物蓄积明显增加(P<0.05)。β-榄香烯作用后诱导PARP裂解,同时下调了P-gp蛋白表达。结论β-榄香烯部分逆转K562/DNR细胞对柔红霉素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与增加细胞内药物的蓄积、诱导PARP裂解及降低P-gp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Β-榄香烯 多药耐药 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 柔红霉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NO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景全 高丽红 +2 位作者 刘闺男 齐国先 周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 观察短期氟伐他汀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日口服氟伐他汀 4 0mg共 8wk ,服药前后测量患者血清的TC、TG、LDL C和HDL C以及NO和NOS值 ,及用彩色多... 目的 观察短期氟伐他汀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35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日口服氟伐他汀 4 0mg共 8wk ,服药前后测量患者血清的TC、TG、LDL C和HDL C以及NO和NOS值 ,及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经氟伐他汀 8wk治疗后 ,血清的TC、TG、LDL C明显下降 ,血清的HDL C以及NO和NOS值明显增加 ,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扩张程度明显增加 ,这些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 氟伐他汀短期治疗能使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改变 ,NO和NOS值增加 ,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氟伐他汀 血管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中T、B细胞表面Fas和bcl-2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晓非 蒋莉 +2 位作者 张晓莉 李惠刚 赵丽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7-258,共2页
目的探讨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T、B细胞表面Fas和bcl-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B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表面Fas和bcl-2的表达,并同时测定患者血中T、B细胞的凋亡。结果①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 目的探讨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T、B细胞表面Fas和bcl-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T、B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T、B细胞表面Fas和bcl-2的表达,并同时测定患者血中T、B细胞的凋亡。结果①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中B细胞及CD8+T细胞表面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人(分别为P∨0.05和P∨0.01);CD4+及CD8+T细胞表面Fas的表达高于正常人(分别为P∨0.05和P∨0.01);B细胞表面Fas的表达降低(P∨0.01);CD4+T细胞bcl-2的表达下降(P∨0.01)。②活动期SLE患者血中B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下降,CD8+T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增加,CD4+T细胞低于常人(分别为:P∨0.01、P∨0.05和P∨0.01)。结论SLE患者体内淋巴细胞凋亡的异常与T、B细胞表面Fas和bcl-2基因表达的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 T细胞 B细胞 FAS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