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2(cyc lin G2)表达在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口腔鳞癌组织和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cyc lin G2的表达,通过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阳性率和平均积分光密度值的改变。结果:...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2(cyc lin G2)表达在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口腔鳞癌组织和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cyc lin G2的表达,通过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阳性率和平均积分光密度值的改变。结果: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高、中和低分化鳞癌组织中cyc lin G2的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95%(19/20)、84.6%(11/13)、80%(12/15)和36.4%(4/11),差异显著(P<0.05);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1321.36±25.41、927.15±10.37、854.72±12.86和327.11±13.57,差异显著(P<0.05)。结论:cy-c lin G2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是提示肿瘤恶性度的生物学指标之一。展开更多
目的定量分析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在成骨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表达,从而了解骨形成的进程,为正畸治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用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骨折模型,并从新生的C57BL/6J小鼠头盖骨提取初级成骨细胞,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目的定量分析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在成骨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表达,从而了解骨形成的进程,为正畸治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用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骨折模型,并从新生的C57BL/6J小鼠头盖骨提取初级成骨细胞,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Northern blot法及Real Time PCR(定量PCR)法对骨形成过程进行体内体外形态学及ALP、OC表达的分析。结果骨折后ALP和OC的表达逐渐增加,第10天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体外初级成骨细胞培养发现ALP和OC的表达于第14天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但至21 d时,两者仍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结论ALP和OC在新骨形成过程中并不是无止境的增加,其表达随成骨细胞的不断分化而逐渐增加并随成熟骨细胞的增多而下降。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G2(cyc lin G2)表达在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口腔鳞癌组织和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cyc lin G2的表达,通过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其阳性率和平均积分光密度值的改变。结果: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高、中和低分化鳞癌组织中cyc lin G2的表达阳性率逐渐降低,分别为95%(19/20)、84.6%(11/13)、80%(12/15)和36.4%(4/11),差异显著(P<0.05);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1321.36±25.41、927.15±10.37、854.72±12.86和327.11±13.57,差异显著(P<0.05)。结论:cy-c lin G2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是提示肿瘤恶性度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文摘目的定量分析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OC)在成骨过程中不同时期的表达,从而了解骨形成的进程,为正畸治疗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用雄性C57BL/6J小鼠建立骨折模型,并从新生的C57BL/6J小鼠头盖骨提取初级成骨细胞,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Northern blot法及Real Time PCR(定量PCR)法对骨形成过程进行体内体外形态学及ALP、OC表达的分析。结果骨折后ALP和OC的表达逐渐增加,第10天达高峰,其后开始下降;体外初级成骨细胞培养发现ALP和OC的表达于第14天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但至21 d时,两者仍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结论ALP和OC在新骨形成过程中并不是无止境的增加,其表达随成骨细胞的不断分化而逐渐增加并随成熟骨细胞的增多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