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分泌肿瘤核医学精准诊疗临床指南(2025版)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 +4 位作者 朱朝晖 李思进 汪静 依荷芭丽·迟 王雪鹃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5-866,共12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的核医学精准诊疗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国NENs的核医学精准诊疗研究及应用历经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随着国际相关诊疗药物即将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国内自主研...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的核医学精准诊疗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国NENs的核医学精准诊疗研究及应用历经2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随着国际相关诊疗药物即将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国内自主研发创新药物的临床试验陆续开展,规范化的诊疗指南亟待建立。为此,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联合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基于最新研究进展和国际指南,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制定了《神经内分泌肿瘤核医学精准诊疗临床指南(2025版)》,旨在指导我国NENs核医学精准诊疗的规范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核医学精准诊疗 临床指南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多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恶性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彭晔 张旭刚 +3 位作者 王艳玲 杨秀芳 周立强 胡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2-234,共3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恶性肿瘤细胞分泌的多种免疫抑制因子之一,在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对TGF-β1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恶性肿瘤 抑制因子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Ⅱ/Ⅲ期及补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全睿 赵永强 +33 位作者 储大同 徐兵河 廖美琳 姜丽岩 徐建民 王华英 李进 侯梅 周清华 张力建 张树才 夏忠军 姜文奇 吕跃 翟明 孟凡义 王东星 王健民 陈正堂 关华军 王庆余 陈协群 刘基巍 张阳 宋善俊 刘文励 于世英 徐建明 宋恕平 徐健 李丽庆 张梅 孙红 江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5-653,共9页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 目的:汇总Ⅱ/Ⅲ期和补充多中心临床试验资料,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个试验共入组受试者276例,其中Ⅱ期试验入组63例,Ⅲ期试验入组154例,补充临床试验入组59例;其后剔除5例、脱落41例,共有230例纳入符合方案(pre-protocol,PP)数据集;所有患者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患有实体肿瘤。Ⅱ期临床试验和补充临床试验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Ⅲ期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按是否参加随机交叉对照分为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部分和非随机交叉自身对照部分。将接受rh-TPO用药的试验周期定义为用药周期,未用rh-TPO的周期定义为空白对照周期,试验期间的化疗方案和剂量均维持不变。将所有临床试验数据合并并进行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结果:意向性治疗人群(intention-to-treat,ITT)数据集及PP数据集均显示出非常显著的一致性变化(以ITT集数据为例)。与对照周期相比,rh-TPO治疗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损伤的程度[化疗后PLT下降的最低值:(63.02±46.48)×109vs(49.47±31.41)×109个/L,P=0.002],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恢复至75×109个/L以上需要的天数:(11.18±9.71)vs(17.8±10.46)d,P=0.000],大幅提高血小板恢复水平[末次随访时PLT检测值:(211.21±119.20)×109vs(138.13±71.54)×109个/L,P=0.000;化疗后PLT最高值:(262.78±162.60)×109vs(149.36±73.26)×109个/L,P=0.000;末次随访时PLT与基线的差值:(79.64±118.06)×109vs(-8.92±102.50)×109个/L,P=0.000]。rh-TPO还可降低PLT输注患者的比例(12.21%vs 19.85%,P=0.017),减少PLT输注例次(0.22±0.72)vs(0.37±0.90)次,P=0.010)和输注量[(1.66±6.09)vs(2.77±7.08)U,P=0.009];补充试验中,PLT输注患者比例减少更为显著(13.79%vs 33.93%,P=0.0082)。用药前后血红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变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76例患者中仅出现11例次不良反应,多为发热(6例)或寒战(2例)。结论:实体肿瘤患者化疗后给予国产rh-TPO可显著减轻化疗对PLT的损伤程度,缩短损伤和恢复时间,大幅提高PLT水平,降低患者PLT输注的例次和数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实体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随机对照试验 自身交叉 多中心临床试验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碱类药物治疗恶性淋巴瘤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华庆 姜文奇 +1 位作者 石远凯 马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3-198,共6页
1 长春碱类药物概况 长春花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L.)G.Don.的全草,可用于止血、止痛、清洗伤口,治疗坏血病和控制糖尿病。20世纪50年代,Beer等和Johnson等分别从长春花中提取并发现了长春花碱(Vinblastine... 1 长春碱类药物概况 长春花为夹竹桃科植物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L.)G.Don.的全草,可用于止血、止痛、清洗伤口,治疗坏血病和控制糖尿病。20世纪50年代,Beer等和Johnson等分别从长春花中提取并发现了长春花碱(Vinblastine,VLB)和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其对P1534小鼠白血病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碱类药物 恶性淋巴瘤 神经毒性 神经损伤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 被引量:27
5
作者 徐兵河 邵志敏 +1 位作者 胡夕春 江泽飞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2-720,共9页
乳腺癌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年增幅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年轻化趋势显著,约有60%的患者在诊断时仍为绝经前状态。
关键词 乳腺癌 卵巢功能抑制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时代血清β_(2)-微球蛋白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和复发的意义
6
作者 杨玉泽 许亚茹 +3 位作者 周梅 徐文艳 周立强 郭振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时代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对DLBCL患者生存和复发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患者预后的β_(2)-MG水平的最佳临...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时代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对DLBCL患者生存和复发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92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患者预后的β_(2)-MG水平的最佳临界值。Kaplan-Meier分析用于评估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Cox-logistic回归用于探讨与生存相关的潜在预后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复发的关系。结果:ROC曲线分析确定β_(2)-MG的最佳临界值为2.25 mg/L。亚组分析表明,与低β_(2)-MG(≤2.25 mg/L)组相比,高β_(2)-MG(>2.25 mg/L)组的PFS明显较差(P=0.006),OS也有恶化的趋势(P=0.053)。单因素分析显示,β_(2)-MG升高、高龄(>60岁)、分期较晚(Ⅲ-Ⅳ期)、IPI评分高(≥3分)与较差的PFS相关。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和β_(2)-MG升高是DLBCL患者复发的潜在影响因素。结论:血清β_(2)-MG可能是利妥昔单抗时代DLBCL患者生存和复发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β_(2)-微球蛋白 生存 复发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瑞滨合并顺铂(NP)加参一胶囊或安慰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双盲随机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81
7
作者 孙燕 林洪生 +9 位作者 朱允中 冯继锋 陈正堂 李攻戍 张湘茹 张宗岐 唐俊舫 史美祺 郝学志 韩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54-258,共5页
背景与目的 参一胶囊Rg3是由人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参一胶囊辅助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按GCP原则由5中心应用同一方案治疗并观察患者。所有患者纳入后均接... 背景与目的 参一胶囊Rg3是由人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参一胶囊辅助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按GCP原则由5中心应用同一方案治疗并观察患者。所有患者纳入后均接受NP化疗,并随机分入治疗组口服参一胶囊或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开盲前统一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之后统一分析生存数据。结果 共收入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115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36例;鳞癌29例,腺癌71例,腺鳞癌8例,其他7例;11期45例,Ⅳ期70例;既往曾经化疗者17例,初次化疗者98例;未经放疗者100例,曾经放疗者15例;曾经手术者23例,未经手术者92例。由于患者放弃治疗(4例)和治疗1周期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5例),共9例未能完成观察,完成疗效观察者共106例。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33.3%(17/51),对照组为14.5%(8/55)(P=0.011);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15.3月,对照组为9.7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0月,对照组为8.0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8)。结论 参一胶囊辅助化疗可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期,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随机双盲临床研究 NP方案 参一胶囊 近期客观疗效 平均生存期 中位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对比联合顺铂二线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回顾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于舒飞 王燕 +6 位作者 胡兴胜 王宏羽 郝学志 许建萍 李峻岭 张湘茹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70-475,共6页
背景与目的对初治进展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目前尚无标准的二线方案,本研究旨在比较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或联合顺铂治疗敏感复发或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诊治的1,140例小... 背景与目的对初治进展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目前尚无标准的二线方案,本研究旨在比较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或联合顺铂治疗敏感复发或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诊治的1,14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筛选二线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IN)或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C)方案化疗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入组的54例患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4.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为13.3个月,IC组的PFS为4.3个月,IN组的PFS为5.4个月(P=0.465)。两组OS分别为13.3个月和14.3个月(P=0.704)。对生存时间的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二线治疗前的PS评分(P=0.003)、二线治疗前的转移部位个数(P=0.023)、接受化疗的周期数(P=0.003)是独立预后因素。整体的不良反应可耐受,IN组血液学毒性较重,IC组腹泻发生率较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铂类是对于敏感复发和难治性小细胞肺癌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方案,伊立替康联合奈达铂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都不劣于其联合顺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伊立替康 铂类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胰腺转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段建春 万蕊 +7 位作者 沈剑钦 刘叙仪 王洁 赵军 吴梅娜 杨鹭 安彤同 郭庆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11-515,共5页
背景与目的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7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为局部晚期或晚期,多数患者伴有实性器官转移,不同部位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肺癌伴胰腺转移似有逐渐增多趋势。本研究针对肺癌胰腺转移的临床特点... 背景与目的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7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为局部晚期或晚期,多数患者伴有实性器官转移,不同部位转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肺癌伴胰腺转移似有逐渐增多趋势。本研究针对肺癌胰腺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治、预后及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肺癌胰腺转移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2017年6月于北京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就诊的35例经病理确诊的肺癌并胰腺转移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转移的患者,其中33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结果 35例患者中,小细胞肺癌28例(80%),腺癌3例(8.6%),鳞癌4例(11.4%)。初治时即存在胰腺转移者21例(60%),14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胰腺转移(40%)。在胰腺转移灶中,胰头转移者15例(42.9%),胰腺体尾部转移者20例(57.1%),单发转移23例(65.7%),多发转移12例(34.3%)。肺癌胰腺转移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本组病例中,仅4例患者在病程中出现胰腺炎症状。病理类型是影响肺癌胰腺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部分晚期肺癌患者可以出现胰腺转移,多见于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出现胰腺转移,治疗原则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病理类型是影响肺癌胰腺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胰腺转移 胰腺炎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患者应用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韩颖 李青 +7 位作者 徐兵河 张频 袁芃 王佳玉 马飞 蔡瑞刚 樊英 李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7-373,共7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患者占有较大的比例。但由于老年患者所接受的治疗不足、合并症多、身体一般状况差,预后往往较年轻患者差。本研究观察我国老年乳腺癌患者应用以紫杉类为主的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的安...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患者占有较大的比例。但由于老年患者所接受的治疗不足、合并症多、身体一般状况差,预后往往较年轻患者差。本研究观察我国老年乳腺癌患者应用以紫杉类为主的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2008年11月—2012年1月共有5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以2∶1比例(≥65岁)入TC组(4或6个周期的多西他赛75 mg/m^2和环磷酰胺600 mg/m^2,35例)和PC组(4或6个周期的紫杉醇175 mg/m^2和环磷酰胺600 mg/m^2,21例)。在化疗结束后,根据患者病情,继续进行局部放射治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结果:本研究共有50例患者按计划完成化疗,2组完成计划化疗的比例均在90%以上。中位随访33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时间均未达到。PC组和TC组2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5%(17/19)和90.3%(28/3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6.8%(30/31)。非蒽环类辅助化疗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以及Ⅰ-Ⅳ度的脱发、胃肠道反应和周围神经毒性。2组相比,PC组更易出现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76.2%vs 48.6%,P=0.044)和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毒性(9.5%vs 2.9%)。不能耐受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是患者提前终止化疗和减少化疗药物剂量的主要原因。结论:非蒽环类化疗方案的耐受性及安全性好,老年乳腺癌患者能较好地接受以紫杉类为主的化疗方案。PC方案在耐受性和安全性上与TC方案相当,为我国老年乳腺癌患者增加一个安全、低毒的化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乳腺癌 非蒽环类化疗方案 安全性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与争议 被引量:22
11
作者 江泽飞 徐兵河 +7 位作者 邵志敏 沈镇宙 杨名添 王永胜 刘荫华 段学宁 胡夕春 Angelo DiLeo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2-776,共5页
2013年4月,上海举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高峰论坛”专家讨论环节,与会的400名乳腺癌专业医师就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若干热点问题投票表决,文中问题后具体选项所列百分比为现场投票结果。讨论由江泽飞教授主持,徐兵河、邵志敏、沈镇... 2013年4月,上海举行“乳腺癌内分泌治疗高峰论坛”专家讨论环节,与会的400名乳腺癌专业医师就目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若干热点问题投票表决,文中问题后具体选项所列百分比为现场投票结果。讨论由江泽飞教授主持,徐兵河、邵志敏、沈镇宙、杨名添、王永胜、刘荫华、段学宁、胡夕春教授和来自意大利的Angelo DiLeo教授作为特邀点评嘉宾,共同讨论了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热点问题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表决结果,现整理如下,供各位同道参考。1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治疗 专家讨论 乳腺癌 循证医学证据 术后辅助治疗 高峰论坛 专业医师 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阳性胃癌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2
作者 俞悦 周爱萍 曾益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3,共5页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靶向治疗显著延长了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抑制HER2通路已成为HER2阳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基础策略。To GA研究中的曲妥珠单抗联合5-Fu/卡培他滨及顺... 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的靶向治疗显著延长了HER2阳性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抑制HER2通路已成为HER2阳性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基础策略。To GA研究中的曲妥珠单抗联合5-Fu/卡培他滨及顺铂的化疗方案是HER2阳性晚期胃癌一线化疗的标准方案。后To GA时代,曲妥珠单抗联合其它的多个化疗方案不仅在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和转化性治疗中有突出的疗效,而且在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治疗中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胃癌抗HER2治疗的研究方向是开发新的抗HER2药物,以及与其它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联合。动态的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抗HER2治疗耐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目前的临床研究在克服耐药性方面已取得进展。本文就HER2阳性晚期胃癌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晚期胃癌 曲妥珠单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4SF1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卫芳 孙燕 +2 位作者 张伟杰 朱换 王留兴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TM4SF1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的表达情况以及靶向抑制TM4SF1基因后2种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RT-PCR检测MCF-7和MDA-MB-231细胞中TM4SF1 mRNA表达情况,以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的TM4SF1 mRNA表... 目的:探讨TM4SF1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的表达情况以及靶向抑制TM4SF1基因后2种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RT-PCR检测MCF-7和MDA-MB-231细胞中TM4SF1 mRNA表达情况,以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的TM4SF1 mRNA表达作为参照;应用TM4SF1 siRNA瞬时转染MCF-7、MDAMB-231细胞,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转染效果和TM4SF1蛋白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沉默TM4SF1前后2种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MCF-7细胞中TM4SF1 mRNA表达量为(1.159±0.218),MDA-MB-231细胞中表达量为(1.396±0.199),均高于MCF-10A细胞中的表达量(0.016±0.004)(P均<0.05);且恶性程度较高的细胞MDA-MB-231高于低度恶性的MCF-7细胞(P<0.05)。特异性转染TM4SF1 siRNA后,该基因表达被抑制,同时MCF-7和MDA-MB-231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下降(P均<0.05),而细胞的增殖能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M4SF1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中高表达,并增强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4SF1 乳腺癌 转染 细胞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被引量:263
14
作者 支修益 吴一龙 +17 位作者 马胜林 王天佑 王长利 王洁 石远凯 卢铀 刘伦旭 刘德若 陈东红 杨跃 杜祥 步宏 周清华 姜格宁 韩宝惠 程刚 程颖 焦顺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77-688,共12页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
关键词 原发性肺癌 诊疗规范 肿瘤死亡率 恶性肿瘤 卫生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妥珠单抗联合含紫杉类方案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继红 徐兵河 +5 位作者 马飞 樊英 袁芃 王佳玉 李青 张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7-560,共4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发病率的升高及发病年龄的年轻化,乳腺癌越来越对女性的健康造成威胁。25%~30%的乳腺癌患者过度表达HER-2。HER-2蛋白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同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5×10^3的跨膜酪氨酸激酶。...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发病率的升高及发病年龄的年轻化,乳腺癌越来越对女性的健康造成威胁。25%~30%的乳腺癌患者过度表达HER-2。HER-2蛋白是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同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5×10^3的跨膜酪氨酸激酶。曲妥珠单抗是抗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HER-2过表达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与化疗联合显示出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 晚期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 被引量:124
16
作者 孙燕 管忠震 +20 位作者 廖美琳 于欣 王长利 王洁 牛晓辉 石远凯 支修益 刘云鹏 刘孟忠 张沂平 杨跃 沈靖南 陈公琰 周清华 周彩存 郭其森 唐丽丽 段建春 梁军 章英剑 程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72,共16页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4]。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国众癌之首,且其发病隐匿,确诊时约50%为晚期(IV期),骨转移是主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5]。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晚期肺癌... 原发性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4]。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国众癌之首,且其发病隐匿,确诊时约50%为晚期(IV期),骨转移是主要的血行转移部位之一[5]。随着治疗方法和技术的进步,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逐渐延长至1年左右[6]。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发生骨转移及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 SRE)的风险亦随之增高[7-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骨转移 专家 诊疗 癌发病率 肺癌患者 原发性肺癌 骨相关事件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例复合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罗扬 惠周光 +1 位作者 杨琳 李峻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复合型小细胞肺癌(combin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C-SCLC)的检出率逐年增高,但其相关报道仍较少,本研究探讨C-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分析其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间80例病理证实的C-SCL... 背景与目的复合型小细胞肺癌(combined small cell lung cancer,C-SCLC)的检出率逐年增高,但其相关报道仍较少,本研究探讨C-SCLC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分析其治疗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间80例病理证实的C-SCLC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结果全组的OS为0.3个月-81.4个月,中位OS为26.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治疗前卡氏评分、肿瘤直径、分期是影响OS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TNM分期是独立的影响OS的因素(P=0.015)。全组多数患者(75.0%)采取综合模式治疗,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采用SCLC的化疗方案或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案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CL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混合性癌,治疗应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TNM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32例肺腺癌脑转移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建萍 刘潇衍 +2 位作者 杨晟 张湘茹 石远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4-558,共5页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转移部位,预后欠佳。吉非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晚期NSCLC。本研究旨在探讨吉...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常见的转移部位,预后欠佳。吉非替尼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晚期NSCLC。本研究旨在探讨吉非替尼治疗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口服吉非替尼250 mg Qd,直到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结果全组3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 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 PFS)分别为24.7个月和11.2个月,有效率(response rate,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62.5%和93.8%。吉非替尼用于初治患者的mO S和m PFS分别为35.6个月和11.3个月,RR和DCR分别为75.0%和100.0%。吉非替尼用于复治患者的m OS和m PFS分别为18.6个月和6.7个月,RR和DCR分别为50.0%和83.3%。EGFR敏感性突变患者的m OS和m PFS分别为24.8个月和10.8个月,RR和DCR分别为75.0%和100.0%。EGFR突变状态不明患者的mO S和m PFS分别为35.6个月和12.3个月,RR和DCR分别为53.3%和86.7%。全组患者耐受性好,未观察到严重毒副反应。常见的毒副反应包括:皮疹15例(46.9%)、腹泻7例(21.9%)、口腔溃疡1例(3.1%)。结论吉非替尼对肺腺癌脑转移患者有效率较高且耐受性好,可以作为肺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肺肿瘤 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选择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潇衍 李峻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35-941,共7页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病因。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人们对肺癌病理组织学认识不断深入,根据病理组织分型制订了相应的化疗方案。此外随着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病因。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人们对肺癌病理组织学认识不断深入,根据病理组织分型制订了相应的化疗方案。此外随着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发现了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驱动性基因突变,并以此研发了一系列针对不同分子亚型的靶向药物。本文将结合近期一系列临床研究结果,对晚期NSCLC的临床治疗策略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维司群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佳玉 徐兵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1-475,共5页
以阻断雌激素作用通路为目的的内分泌治疗是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选择之一。氟维司群作为雌激素拮抗剂,可通过阻断并降解雌激素受体起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氟维司群每月250 mg作为一线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 以阻断雌激素作用通路为目的的内分泌治疗是晚期乳腺癌的一线治疗选择之一。氟维司群作为雌激素拮抗剂,可通过阻断并降解雌激素受体起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氟维司群每月250 mg作为一线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二线治疗方案。相比之下,氟维司群每月500 mg可获得更好的疗效,且不增加新的安全性问题。目前对于氟维司群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一线治疗以及与其他药物联用来治疗晚期乳腺癌。该文对氟维司群在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维司群 绝经后妇女 激素受体阳性 晚期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