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动力疗法对牙菌斑生物膜内致龋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常秀明 邹朝晖 阴慧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03-305,309,共4页
目的:探讨以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ether,HMME)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牙菌斑生物膜内致龋菌的杀灭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嗜酸性乳杆菌和粘性放线菌为实验菌株,建立... 目的:探讨以血卟啉单甲醚(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ether,HMME)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牙菌斑生物膜内致龋菌的杀灭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嗜酸性乳杆菌和粘性放线菌为实验菌株,建立牙菌斑生物膜模型。实验分为4组:HMME-PDT组、HMME-PDT加叠氮钠组、西吡氯铵处理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平板菌落计数观察牙菌斑内致龋菌的活力,并测定不同处理前后pH的变化值(⊿pH)观察其对致龋菌产酸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HMME-PDT组和西吡氯铵组牙菌斑内致龋菌的数量(CFU/mL)显著下降(P<0.05),其杀菌率分别为94.92%和51.86%;而HMME-PDT加叠氮钠组牙菌斑内致龋菌数量无显著性差异,杀菌率仅为9.47%。⊿pH值测定结果显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0~24h),与生理盐水组相比,HMME-PDT组牙菌斑内致龋菌的产酸能力显著下降。结论:PDT可有效杀灭菌斑生物膜内的致龋菌,并抑制其产酸,同时单线态氧在PDT杀菌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菌斑生物膜单线态氧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rker编码激励在眼科高频超声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盛 王晓春 +2 位作者 计建军 杨军 王延群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71-678,共8页
为了平衡医学高频超声成像中纵向分辨率和探测深度这两项指标之间的矛盾,本研究提出了在眼科超声成像中,采用13位Barker数字编码激励并结合失配滤波解码压缩方法替代传统的单脉冲激励的方法。在对比各种编解码方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构... 为了平衡医学高频超声成像中纵向分辨率和探测深度这两项指标之间的矛盾,本研究提出了在眼科超声成像中,采用13位Barker数字编码激励并结合失配滤波解码压缩方法替代传统的单脉冲激励的方法。在对比各种编解码方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构建了眼科超声成像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失配滤波解码技术的输出信号主副比是匹配滤波的9.7倍。与传统的单脉冲成像在安全性、分辨率、探测深度等方面比较,编码激励技术能有效地改善眼部组织超声成像的效果,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ker码 超声 编码激励 解码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00 Speller中基于AdaBoost SVM的导联筛选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綦宏志 许敏鹏 +3 位作者 明东 万柏坤 刘志朋 殷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85-990,共6页
P300 Speller是目前少数可以用于临床残疾人功能补偿的脑-机接口系统,P300 Speller的字符识别效率与脑电信号采集的头皮表面电极位置密切相关,过多的电极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不适感,且易引入噪声干扰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并发展了... P300 Speller是目前少数可以用于临床残疾人功能补偿的脑-机接口系统,P300 Speller的字符识别效率与脑电信号采集的头皮表面电极位置密切相关,过多的电极不但增加了使用者的不适感,且易引入噪声干扰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采用并发展了一种基于AdaBoost SVM(adaptive boost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特征筛选方法,对脑电导联进行优化筛选,通过对6位受试者的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不显著影响识别效率的基础上降低导联数量76%以上。另外,相较于经典的SVM-RFE特征筛选方法,该方法极大降低了计算复杂度,更适用于训练数据庞大的脑电特征优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自适应增强 支持向量机 字符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GA/O-CMC载药纳米微粒的体外降解及释药行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胡云霞 原续波 +2 位作者 郭毅 常津 宋存先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2-497,共6页
本研究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和自行制备的O羧甲基壳聚糖(OCMC)为原料,以5氟尿嘧啶(5FU)为抗癌药物模型,采用自身设计的改良复乳法制备了载药纳米微粒。微粒平均粒径为98.5nm,粒径分布指数为0.192,粒子表面ξ电位为61.48eV,载药率... 本研究以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和自行制备的O羧甲基壳聚糖(OCMC)为原料,以5氟尿嘧啶(5FU)为抗癌药物模型,采用自身设计的改良复乳法制备了载药纳米微粒。微粒平均粒径为98.5nm,粒径分布指数为0.192,粒子表面ξ电位为61.48eV,载药率高达18.9%。然后用SEM动态监测载药纳米粒子降解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并连续追踪粒子降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和降解介质的pH变化。载药纳米粒子在PBS中的释药行为研究表明,(1)前12h的释药动力学符合Huguchi方程,具有一级释放特性;(2)在20d内的释药动力学符合零级释放特性。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载药纳米粒子对TJ905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羧甲基壳聚糖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纳米微粒 抗癌药物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磁性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程绍玲 杨迎花 +1 位作者 梁峰杰 魏树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101-3105,共5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Ala和Phe为模板分子,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为共聚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Fe3O4为磁性载体,制备了对两种氨基酸有特异性识别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Ala-MMIPs和Phe-MMIPs。研究了两种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吸附...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Ala和Phe为模板分子,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为共聚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Fe3O4为磁性载体,制备了对两种氨基酸有特异性识别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Ala-MMIPs和Phe-MMIPs。研究了两种印迹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he在其印迹聚合物上的最大吸附量和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231.62μmol/g和0.21L/mmol;而Ala在它的印迹微球上的最大吸附量和吸附平衡常数分别为179.16μmol/g和0.12L/mmol。说明Phe与Phe-MMIPs有3个作用位点,Ala与Ala-MMIPs之间有2个作用位点,因此吸附能力前者大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分子印迹聚合物 氨基酸 模板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蛋白涂层支架用于小型猪冠状动脉质粒介导下转基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钱杰 高润霖 +8 位作者 史瑞文 宋来凤 祁哲 李永利 魏英杰 孟亮 袁卫民 司文学 汤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评价在质粒介导下 ,金属蛋白涂层支架向血管内局部转基因的可行性、效率和选择性。  方法 :金属支架由 316 L不锈钢丝编织而成 ,其涂层是通过把支架放入有交联剂的明胶溶液中浸泡而成。基因载体为Pc DNA2质粒 ,并携带有β-半乳... 目的 :评价在质粒介导下 ,金属蛋白涂层支架向血管内局部转基因的可行性、效率和选择性。  方法 :金属支架由 316 L不锈钢丝编织而成 ,其涂层是通过把支架放入有交联剂的明胶溶液中浸泡而成。基因载体为Pc DNA2质粒 ,并携带有β-半乳糖苷酶标记基因 ,该基因编码核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首先将蛋白涂层支架分别固定在3.0 mm或 3.5 mm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球囊上并在浓度为 8μg/μl的基因原液中浸泡 3分钟 ,然后通过 8F大腔引导导管将支架送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 (转基因组 ,n=3) ,另外把没有浸泡过基因的支架也送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 (对照组 ,n=3)。在支架植入后 7天处死动物。β-半乳糖苷酶表达由 X- Gal染色评估。  结果 :所有转基因动物均有基因表达。转基因表达出现在内膜、中层和外膜。中层平滑肌细胞转染率为 3.0 %。远处器官和对照组冠状动脉均未显示核特异性β-半乳糖苷酶阳性表达。  结论 :蛋白涂层支架在质粒介导下向血管内转基因有效、可行 ,因此 ,它有可能成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基因治疗的有效转基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疗法 金属蛋白涂层 支架 转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鱼壳水溶性基质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梁红宝 郭葳 +4 位作者 董声雄 伍久林 彭臻菲 刘志彬 张其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3-116,共4页
考察鲍鱼壳水溶性基质(WSMA)抗氧化活性。利用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层析法(IEC)对WSMA进行纯化。以珍珠水溶性基质(WSMP)及VC为对照,通过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 考察鲍鱼壳水溶性基质(WSMA)抗氧化活性。利用DEAE-Sephadex A-25离子交换层析法(IEC)对WSMA进行纯化。以珍珠水溶性基质(WSMP)及VC为对照,通过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的研究考察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WSMA与WSMP具有相似的Fe3+还原能力和O2·清除能力,而对DPPH·和·OH无清除作用。通过IEC纯化得到的AⅡ组分为主要活性成分,当质量浓度为1.0mg/mL时,对O2·清除率达80%,与0.1mg/mL的VC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壳 水溶性基质 抗氧化性 离子交换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化壳聚糖修饰的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红丽 唐红波 +6 位作者 杨文智 陈汉 王银松 梅林 张彤 熊青青 张其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682-1687,共6页
合成了生物素化壳聚糖(Bio-CS),并通过核磁共振(1HNMR)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质谱法(ICP-MS)对其进行结构确证.采用溶剂挥发法(W1/O/W2)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醇酸(PLGA)纳米粒,并通过共价交联法对纳米粒进行Bio-CS表面修饰.未修饰的PLGA纳... 合成了生物素化壳聚糖(Bio-CS),并通过核磁共振(1HNMR)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质谱法(ICP-MS)对其进行结构确证.采用溶剂挥发法(W1/O/W2)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醇酸(PLGA)纳米粒,并通过共价交联法对纳米粒进行Bio-CS表面修饰.未修饰的PLGA纳米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呈规则球状形态,平均粒径为(248.4±21.0)nm,Zeta电势为-(21.21±2.13)mV,Bio-CS修饰后的PLGA纳米粒保持球状形态,平均粒径为(268.3±23.4)nm,Zeta电势为(25.45±2.59)mV.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试剂盒对纳米粒表面生物素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经过Bio-CS修饰后的纳米粒表面含有N,S元素,生物素取代度为31%的Bio-CS修饰的PLGA纳米粒,其表面生物素含量为(1.36±0.34)μmol/100mg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聚乳酸-羟基乙醇酸 生物素化壳聚糖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与B超整合的中医取脉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杨杰 牛欣 +3 位作者 司银楚 牛淑冬 朱庆文 沙洪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6期44-46,61,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中医取脉装置,该仪器探头由B型超声仪与压力传感器耦合,仪器还包括光电容积传感器、心电传感器,采集的多维信号经计算机数据处理后,得到复合的含有脉象的信息,以利于脉诊客观化。方法:对该装置采集的桡动脉运动变化数...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中医取脉装置,该仪器探头由B型超声仪与压力传感器耦合,仪器还包括光电容积传感器、心电传感器,采集的多维信号经计算机数据处理后,得到复合的含有脉象的信息,以利于脉诊客观化。方法:对该装置采集的桡动脉运动变化数据,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应用仪器探测正常寸口桡动脉的声像图,测量其远桡骨小头处与皮肤之间的距离、内径、血管运动的变化,与彩色多普勒成像结果进行比较,可靠性强。不同时段图象分析,其稳定性好。结论:新型中医取脉装置,操作简便,提供更丰富的信息量,可靠性及稳定性好,可以实时直观观察寸口桡动脉运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脉诊仪 脉象研究 中医现代化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EDTA进行根管消毒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靳晓兰 邹朝晖 +1 位作者 张亚男 阴慧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EDTA联合应用进行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75颗人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建立感染根管模型,随机均分为5组,A组:PDT处理组;B组:EDTA处理组;C组:PDT联合EDTA处理组;D组:NaClO阳性对照组;E组:...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与EDTA联合应用进行根管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75颗人单根管离体前磨牙建立感染根管模型,随机均分为5组,A组:PDT处理组;B组:EDTA处理组;C组:PDT联合EDTA处理组;D组:NaClO阳性对照组;E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各组处理前、处理后分别用纸尖在根管内取样,进行平板菌落计数。回复实验中在根管内注满无菌液体培养基,培养7d后用纸尖取样,统计检出细菌的根管个数。结果:PDT联合EDTA组杀菌率达100%,明显高于其余4组(P<0.05)。回复实验中PDT联合EDTA组检出细菌根管数为4个,明显少于其余4组(P<0.05)。结论:PDT联合EDTA可有效进行根管消毒,有望为临床提高根管消毒效率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消毒 光动力疗法 粪肠球菌 单态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水溶性卟啉类光敏剂A1光动力治疗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波 刘天军 牛聪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水溶性卟啉类光敏剂A1光动力疗法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的体外及体内抑瘤效应及其相关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激光照射组、单纯光敏剂组及不同剂量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组。MTT法检测... 目的探讨新型水溶性卟啉类光敏剂A1光动力疗法对人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的体外及体内抑瘤效应及其相关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激光照射组、单纯光敏剂组及不同剂量光敏剂的光动力治疗组。MTT法检测光动力疗法对A375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A1在A375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利用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坏死情况。检测A1光动力治疗后,A375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变化。建立黑色素瘤荷瘤小鼠模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体外实验表明,单纯给药或光照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无或很小影响,而A1-PDT治疗组能明显抑制A375肿瘤细胞增殖。Hoechst 33342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1-PDT治疗组可以明显诱导A375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A1-PDT治疗组可以明显增加A375细胞中ROS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化合物A1主要定位在肿瘤细胞的溶酶体中。体内实验显示,光动力疗法可以明显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皮下移植瘤生长。结论光敏剂A1介导的光动力疗法对黑色素瘤细胞及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光动力疗法以细胞凋亡为主,其机制可能与光敏剂A1定位在肿瘤细胞的溶酶体,增加A375细胞中ROS含量,降低谷胱甘肽(GSH)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衍生物 水溶性光敏剂 A375细胞 光动力疗法 细胞凋亡 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rwell范式诱发ERP的身份识别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晶 白艳茹 +5 位作者 许敏鹏 殷涛 何峰 周鹏 綦宏志 明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6,共6页
人体脑电特征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识别特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事件相关电位是否可用于身份识别尚未得到充分论证。本研究采集了含有55名被试者的较大数据集,对Farwell范式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的个体间差异性与个体内一致性进行分析,... 人体脑电特征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识别特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事件相关电位是否可用于身份识别尚未得到充分论证。本研究采集了含有55名被试者的较大数据集,对Farwell范式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的个体间差异性与个体内一致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取ERP波形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身份识别。结果显示靶刺激诱发的ERP特征对55位被试的身份识别正确率可达到96.36%,而非靶刺激诱发的ERP特征识别率可达到98.18%。本研究证实了Farwell范式诱发的事件相关电位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识别特征,在身份识别或认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相关电位 身份识别 脑-机接口 Farwell范式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抑制鼠移植静脉内膜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菁 宋存先 郎晓讴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92-1198,共7页
用美国FDA批准使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载p27kip1基因的纳米粒子.用激光光散射法测定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88.9nm,粒径呈窄分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表面光滑.DNA含量为3%.包封效率为86%.观察p... 用美国FDA批准使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制备载p27kip1基因的纳米粒子.用激光光散射法测定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88.9nm,粒径呈窄分布,扫描电镜观察纳米粒子表面光滑.DNA含量为3%.包封效率为86%.观察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的体外释放情况,发现DNA体外最初释放速度较大,约1周后释放速度开始减缓,可维持平稳释放15天以上.体外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到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对细胞周期进程的抑制作用.建立自体静脉移植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三组进行试验:p27kip1基因纳米粒子组,空白纳米粒子组,单纯静脉移植组.分别于给药后3天、7天、14天、28天取材,HE染色及Verhoeff染色检测内膜厚度,蛋白质印迹检测P27抑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移植静脉内膜PCNA、E2F表达.动物模型试验中转基因组内膜平均厚度较其他组明显减少(P<0.01);转基因组PCNA的表达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1);转基因组E2F的表达7 ̄14天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及单纯静脉移植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纳米粒子作为p27kip1基因载体能够有效抑制自体静脉移植后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KIP1基因 再狭窄 纳米粒子 静脉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化普鲁兰多糖纳米颗粒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艳萍 李学敏 +2 位作者 陈宝泉 黄玉萍 张其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合成生物素化普鲁兰多糖衍生物(BP),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颗粒(BPNS),考察制备条件对纳米颗粒性质影响,为进一步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基础。通过酯化反应将生物素羧基与普鲁兰多糖连接,生成的衍生物BP通过FI-IR和61H—... 合成生物素化普鲁兰多糖衍生物(BP),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纳米颗粒(BPNS),考察制备条件对纳米颗粒性质影响,为进一步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提供基础。通过酯化反应将生物素羧基与普鲁兰多糖连接,生成的衍生物BP通过FI-IR和61H—NMR表征,取代度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ICP)确定;BPNs进行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仪和ζ电位仪表征与检测,颗粒表面生物素采用Quant*Tag^TM Biotin Kit生物素测定试剂盒测定。获得取代度21(BP1),46(BP2),81(BP3)3种衍生物,其中BP2和BP3能够制备纳米颗粒(LBPNS,HBPNS)。纳米颗粒呈球形,表面光滑规整,平均粒径100~300nm,水中ζ电位在-17mV左右。制备过程中,粒径随BP浓度(10~50mg/ml)增加而增加((136.2±46.8)nm,(190.8±89.6)nm和(254.5±140.0)nm)。调整水相组成为水:无水乙醇(v/v)1:1和1:2时粒径分别为(170.7±30.4)nm和(158.8±21.0)nm。HBPNS和LBPNS表面的生物素量为衍生物的(1.9±0.03)%和(2.0±0.04)%。生物素化普鲁兰多糖衍生物通过纳米沉淀法能制备出纳米颗粒,颗粒表面存在有生物素,颗粒性质受制备条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普鲁兰多糖 纳米颗粒 纳米沉淀法 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脑机接口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小刚 陈菁菁 +1 位作者 刘冰川 高小榕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55-1366,共12页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旨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交流与控制通道,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脑机接口的初衷是帮助运动障碍患者利用其意图直接控制辅助设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旨在大脑与外部环境之间建立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交流与控制通道,从而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脑机接口的初衷是帮助运动障碍患者利用其意图直接控制辅助设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重拾生活信心。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应用已拓展至游戏娱乐、学习教育、智能家居和军事等领域。作为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的重要部分,脑机接口已成为多个国家的科技战略重点。随着脑科学、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快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的进步步伐加速,脑机接口已成为全球科技前沿热点。脑机接口技术主要涉及硬件、软件和算法,其中硬件主要包括脑信号采集与处理器件,是保障脑机接口性能的前提;软件的优化将降低脑机接口系统的使用门槛,惠及更多人群;算法则主要是对脑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以又准又快地解读用户意图。脑机接口在硬件、软件和算法三方面的技术进步不仅推进脑机接口从实验室演示走向实际应用,同时也将拓宽脑机接口的应用范围。因此,本文从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等方面着手对2022年脑机接口领域的研发热点进行回顾和梳理,以期增进脑机接口研究现状的了解。同时,对当前脑机接口技术发展进行总结与展望,希望能够为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硬件 软件 算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电阻抗方法胃动力测量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舒 沙洪 任超世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建立多通道电阻抗信号与胃收缩传导过程的关系,明确生物电阻抗方法检测胃动力的测量机制。应用COMSOL软件建立圆柱容积导体模型,模拟胃环行肌收缩传导过程,进行电磁场正问题仿真计算,获取边界测量电压波形。设计专用实验装置,制作了不... 建立多通道电阻抗信号与胃收缩传导过程的关系,明确生物电阻抗方法检测胃动力的测量机制。应用COMSOL软件建立圆柱容积导体模型,模拟胃环行肌收缩传导过程,进行电磁场正问题仿真计算,获取边界测量电压波形。设计专用实验装置,制作了不同电导率的三层琼脂模型,模拟胃部和胃收缩扰动,完成盐水槽动态模拟实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轴向和径向激励模式下,边界测量电压波形清晰显示了胃收缩发生的部位及传导过程,相邻通道间存在明显的相位差。模拟实验结果中,对于电导率为1.35 S/m的被测琼脂模型,轴向激励模式各测量通道出现双波谷的时间差约为9 s;径向激励模式各测量通道出现双波谷的时间差约为6 s,与各测量通道的电极安放位置和间距正好相对应。胃内容物为高电导率和低电导率情况下,边界电压波形的变化趋势相同,方向相反。参数δ,珚U和Umax/Umin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靠近激励电极的测量通道,电压敏感性和均值较高。多个通道测量的电阻抗信号,能够有效地反映胃内容物电导率的变化、胃不同部位的收缩、以及胃运动传导的时相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 胃动力 多通道测量 胃收缩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治疗大鼠大面积创伤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占娟 李世杰 +2 位作者 徐泽华 商亚贞 刘天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47,共5页
探讨新型卟啉类光敏剂PA1介导的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大鼠大面积创伤感染的效果。体外培养创面易感染的3种菌株,有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杆菌(E.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探讨3种细菌对PA1的吸收量、光照PA1的最小... 探讨新型卟啉类光敏剂PA1介导的光动力抗菌疗法治疗大鼠大面积创伤感染的效果。体外培养创面易感染的3种菌株,有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杆菌(E.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探讨3种细菌对PA1的吸收量、光照PA1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取清洁级雄性Wistar大白鼠40只,建立皮肤大面积创伤感染模型,创面滴加光敏剂PA1,用650 nm激光照射治疗,检测各实验组的创面愈合率、不同时相点创面下的菌落数。结果表明,上述3种细菌对PA1的最大吸收量都发生于前30 min,以后趋于平稳。光照PA1对3种细菌均有灭活作用,对MRSA和E.coli的最低杀菌浓度为31μM,对P.aeruginosa的最低杀菌浓度为62.5μM。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高剂量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优于中、低量治疗组(P<0.01),为临床治疗大面积创伤感染积累一定的实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抗菌疗法 创伤感染 光敏剂 卟啉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拉曼光谱技术对伴2型糖尿病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娟 刘依萍 +3 位作者 曹士盛 李欣 董晓曦 李宏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应用拉曼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比较并区分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以及健康成人的龈下菌斑。方法应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获取20例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A组)、23例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成人(C组... 目的应用拉曼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比较并区分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以及健康成人的龈下菌斑。方法应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获取20例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A组)、23例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B组)以及23例健康成人(C组)龈下菌斑的拉曼光谱图像,采用8种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对3种类型龈下菌斑的拉曼光谱进行比较和区分。结果区分3种类型龈下菌斑拉曼光谱的最优模型是线性判别分析,区分A组和B组、A组和C组、B组和C组的最优模型分别是线性判别分析、极限树、线性判别分析。结论拉曼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分类模型可区分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以及健康人的龈下菌斑,未来可作为筛查或诊断工具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2型糖尿病 龈下菌斑 拉曼光谱 机器学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声成像系统矩阵特征值差异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任 周晓青 +2 位作者 张顺起 殷涛 刘志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4-731,共8页
磁声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场及超声场耦合成像的技术,能以超声分辨率来显示生物组织电特性分布参数。为具体分析一些检测条件对磁声成像系统重建的影响,获取高分辨率电导率图像,对磁声成像系统矩阵特征值差异性进行仿真研究。从磁声... 磁声成像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场及超声场耦合成像的技术,能以超声分辨率来显示生物组织电特性分布参数。为具体分析一些检测条件对磁声成像系统重建的影响,获取高分辨率电导率图像,对磁声成像系统矩阵特征值差异性进行仿真研究。从磁声成像声源产生原理出发,分析磁声声源的特性,并分别针对不同声换能器个数、不同磁声信号接收采样角度及不同带宽换能器的条件,建立磁声成像系统矩阵模型;以矩阵模型为基础,分别计算系统矩阵的特征值,利用截断奇异值方法对各条件下获取的磁声信号进行图像重建。结果表明,换能器个数及换能器带宽特性对电导率信息的重建影响很大,而接收角度对接收电导率信息影响不大,但接收角度会影响求解域,从而造成磁声信号接收不全,重建的电导率图像失真。本研究将对磁声成像实验设计和后续应用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声成像逆问题 特征值 系统矩阵 电导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常见经筋病灶点剪切波弹性模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闫鑫 潘晶晶 +9 位作者 陈菲 修宇 王延珍 李珩 周明 张文鹏 何志玲 张书昊 崔峰 吴金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68-4776,共9页
目的 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观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常见经筋病灶点的弹性模量。方法 对41例KOA患者与40名健康受试者,8个经筋病灶点部位进行超声检测,对其弹性模量值进行采集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的筋结点相比,KOA观察组... 目的 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观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常见经筋病灶点的弹性模量。方法 对41例KOA患者与40名健康受试者,8个经筋病灶点部位进行超声检测,对其弹性模量值进行采集和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的筋结点相比,KOA观察组经筋病灶点的弹性模量值均增大(P<0.05);与正常对照组的筋结点比较,患者X线不同分级组经筋病灶点的弹性模量值均增大(P<0.05);X线不同分级患者间的弹性模量值比较,髌内下Ⅰ级组的弹性模量值低于Ⅱ级组和Ⅳ级组;髌外下Ⅰ级组的弹性模量值低于Ⅱ级组;阳陵次Ⅰ级组、Ⅱ级组和Ⅲ级组的弹性模量值低于Ⅳ级组;委中次Ⅱ级组的弹性模量值低于Ⅲ级组(P<0.05);KOA患者髌内下(r=0.417,P=0.007)、成腓间(r=0.431,P=0.005)、阳陵次(r=0.465,P=0.002)和委中次(r=0.426,P=0.005)的弹性模量值与X线分级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SWE可以量化经筋病灶点的硬度特征,从客观的角度反应了KOA患者病灶点与正常人筋结点的硬度存在差异且显著增大,可为中医触诊提供客观指标,为KOA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剪切波弹性超声 经筋病灶点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