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简介(2)──3 载脂蛋白基因异常表达引起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基因技术在研究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陈保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2期65-68,共4页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简介(2)──3载脂蛋白基因异常表达引起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基因技术在研究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因素涉及血管内膜的损伤、平滑肌细胞的...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简介(2)──3载脂蛋白基因异常表达引起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基因技术在研究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形成因素涉及血管内膜的损伤、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也涉及血液组成成分的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分子生物学 载脂蛋白 基因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研究动向
2
作者 张之南 崔毅 +3 位作者 杜涛 廖少希 李强 许彩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8-51,共4页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发生机制一直是血液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家都有兴趣的研究课题,但百余年中仅近十年才有一些较重要的发现,对今后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IG-A基因 克隆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多个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康元宝 赵元立 +3 位作者 王硕 赵继宗 曾武威 陈保生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Apo(a)结构基因(APOA)5′调控区多个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全脑动脉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90例和健康对照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浆,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目的探讨Apo(a)结构基因(APOA)5′调控区多个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全脑动脉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90例和健康对照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血浆,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AGE)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等方法,检测Apo(a)的结构基因5′调控区-1500位点五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多态性(PNR) [(TTTTA)n]、-914位点G/A、-49位点C/T、-21位点G/A等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结果两组研究对象Apo(a)结构基因的PNR共检测出8种基因型和5种等位基因,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两组研究对象的-914位点G/A多态性分布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组内分析显示-914位点G/A多态性与动脉瘤大小相关;两组研究对象均未发现存在-49位点C/T、-21位点G/A多态性。结论未发现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多个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有相关性;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914G/A等位基因可能与动脉瘤的发展相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Apo(a)结构基因5′调控区-49C/T、-21G/A的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可能并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Apo(a)结构基因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小鼠在脂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汝昆 琦祖和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转基因小鼠在脂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汝昆综述琦祖和校(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发性疾病,该病与脂质代谢紊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近年... 转基因小鼠在脂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汝昆综述琦祖和校(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多发性疾病,该病与脂质代谢紊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转基因小鼠技术在脂质代谢研究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小鼠 脂质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小鼠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靶向药物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德先 《生物产业技术》 2009年第3期38-45,共8页
肿瘤靶向药物是指与肿瘤发生、生长、转移和凋亡密切相关的分子或基因为靶点而设计的药物,应用肿瘤靶向药物治疗肿瘤是肿瘤治疗的首选策略。
关键词 肿瘤 靶分子 靶向药物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DNaseⅠ足迹法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冬冬 刘德培 +3 位作者 吕湘 徐海明 张伸 梁植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87-590,共4页
传统的DNaseⅠ足迹法程序繁杂 ,并且要求目的蛋白经过一定程度的纯化 .而固相DNaseⅠ足迹法通过结合有模板的磁珠 ,先富集序列特异的DNA结合蛋白 ,进行DNaseⅠ酶切 ,然后用测序胶分离并分析结果 .此方法简便易行 ,重复性好 ,并减少了对... 传统的DNaseⅠ足迹法程序繁杂 ,并且要求目的蛋白经过一定程度的纯化 .而固相DNaseⅠ足迹法通过结合有模板的磁珠 ,先富集序列特异的DNA结合蛋白 ,进行DNaseⅠ酶切 ,然后用测序胶分离并分析结果 .此方法简便易行 ,重复性好 ,并减少了对操作者的放射性损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DNase足迹法 磁珠 化学裂解法 NDA-蛋白质相互作用 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表皮生长因子基因在甲基营养型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秉仁 蔡良琬 +2 位作者 廖洪涛 唐申秀 周海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12-517,共6页
选用酵母菌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了编码51个氨基酸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基因.将合成基因与编码酵母α因子前导肽85个氨基酸的DNA片段融合后克隆到醇氧化酶基因启动子下游,并构建出多拷贝表达载体.此载体转化甲基营养型... 选用酵母菌偏爱密码子人工合成了编码51个氨基酸的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基因.将合成基因与编码酵母α因子前导肽85个氨基酸的DNA片段融合后克隆到醇氧化酶基因启动子下游,并构建出多拷贝表达载体.此载体转化甲基营养型酵母株GS115后筛选出整合型MutSHis+基因型菌株.高密度培养及诱导表达后该株可分泌具完好生物活性和正确物理化学性质的人表皮生长因子,产量达100mg/L,经3次柱层析纯度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 甲基营养型酵母 高效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R1基因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7
8
作者 黄涛 沈岩 吴冠芸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8-222,共5页
FMRl基因无时空特异性地表达提示它具有管家基因性质,其正常表达对于每个细胞发挥正常的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与增殖过程和表型发生过程无关。FMR1基因在某些组织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又提示,它也是一种在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的... FMRl基因无时空特异性地表达提示它具有管家基因性质,其正常表达对于每个细胞发挥正常的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与增殖过程和表型发生过程无关。FMR1基因在某些组织的时空特异性表达又提示,它也是一种在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基因,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及其它许多组织的正常发育是必不可少的,可能在细胞的迁移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FMR1基因表达一种定位于胞浆中的RNA结合蛋白FMRP。FMRP可能是一种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因子,与胞浆中的mRNA结合,在mRNA的转录后加工、转运、翻译以及细胞内定位过程中起调控作用,能够特异性地调控多种下游基因,因而该基因的表达异常能够导致脆性X综合征所具有的广泛的病理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X综合征 基因表达 FMR1基因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endoglin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江飞 张东 +4 位作者 赵继宗 陈保生 曾武威 李国平 毕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研究汉族人中endoglin基因第7内含子的插入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等方法比较9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与116例正常对照者en... 目的研究汉族人中endoglin基因第7内含子的插入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等方法比较9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与116例正常对照者endoglin基因第7内含子内插入型基因的构成。结果颅内动脉瘤组与对照组中endoglin基因第7内含子内插入型基因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36.2%)明显高于后者(12.1%)(χ2=8.553,P=0.005)。动脉瘤组中插入型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4.5%(46/188),而正常对照组为6.03%(14/232),经χ2检验,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09,P=0.000)。结论汉族人的endoglin基因异质性可能与颅内动脉瘤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glin基因 聚合酶链式反应 基因多态性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DNA甲基化的新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钰 沈岩 +3 位作者 傅四东 林田 赵艳君 吴冠芸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58-459,共2页
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对原核及真核细胞的多数研究结果表明:DNA甲基化作用能引起基因表达的抑制,二者呈反相关;在细胞发育和分化过程中。
关键词 甲基化 聚合酶链反应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EB病毒转染建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永生细胞系的方法改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涛 许彩民 +3 位作者 朱苏玲 徐文瑾 潘华珍 张之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2-285,共4页
为提高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转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异常细胞建立永生性细胞株的成功率及加快建株时间,在改进培养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性研究。根据PNH异常细胞易受氧化损伤的原理,在培养体系中加入一种抗氧化... 为提高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转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异常细胞建立永生性细胞株的成功率及加快建株时间,在改进培养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性研究。根据PNH异常细胞易受氧化损伤的原理,在培养体系中加入一种抗氧化剂AA_2保护PNH异常细胞的生存。研究结果表明:2例PNH患者细胞均建株成功,不加药对照组有1例失败;建株时间明显缩短,并且建株后CD59^-细胞百分率无明显下降。实验结果提示,氧化损伤是PNH细胞建株困难的重要原因;在培养初期加抗氧化剂可提高建株的成功率及缩短建株时间,这是一个重要的改进;因观察例数尚少,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EB病毒 永生性细胞系 CD59^-细胞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cDNA克隆、原核表达及抗血清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惠荣 曾武威 +4 位作者 周冰 申乐 吴刚 薛红 陈保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1-474,共4页
目的:克隆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cDNA序列,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人CETP,制备兔抗人CETP的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RT-PCR方法,将人CETP基因克隆到pET-30b(+)上,构建CETP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切胶纯化蛋白后免疫家兔... 目的:克隆人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cDNA序列,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人CETP,制备兔抗人CETP的多克隆抗血清。方法:采用RT-PCR方法,将人CETP基因克隆到pET-30b(+)上,构建CETP原核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切胶纯化蛋白后免疫家兔,制备CETP抗血清,以ELISA、Western blot、细胞免疫荧光方法对抗血清效价及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CETP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的包涵体中高效表达,最佳诱导表达时间为4h。将切胶纯化的蛋白免疫家兔,ELISA法测定的抗血清效价为1∶5.12×105。Western blot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抗血清可以与CETP原核及真核表达蛋白特异结合。结论:成功地将CETP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制备了高效价、高特异性的兔抗人CETP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CETP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原核表达 抗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GF1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辉 吴旭东 +1 位作者 龚燕华 阴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原核表达人表观抑制因子Polycomb家族成员PCGF1蛋白片段,并制备其鼠源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人PCGF1基因编码区部分序列(CDS区第382~567bp的DNA片段)并插入到pET-32a(+)质粒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His-PCGF1-128... 目的:原核表达人表观抑制因子Polycomb家族成员PCGF1蛋白片段,并制备其鼠源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人PCGF1基因编码区部分序列(CDS区第382~567bp的DNA片段)并插入到pET-32a(+)质粒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His-PCGF1-128/189融合蛋白(简写为His-N128/189)的原核表达。利用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中含有的6×His标签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用所获得的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分别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法筛选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用免疫双向扩散法鉴定mAb的Ig亚类。取1株杂交瘤细胞按照常规方法制备腹水,利用Millipore公司的mAb纯化试剂盒纯化mAb,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Ab的效价。结果:表达纯化了重组人His-N128/189蛋白;筛选出2株可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人PCGF1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免疫球蛋白类型均为IgG1类;通过腹水制备和纯化获得高效价(1∶6000)、高特异性的鼠抗人PCGF1 mAb。结论:原核表达的PCGF1片段融合蛋白可以被纯化,并具有足够的蛋白免疫原性,所制备的相应mAb可特异识别内源性和外源性PCGF1蛋白,可以运用于PCGF1基因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GF1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DRT-PCR技术分析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继杰 黄秉仁 蔡良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10-616,共7页
转染了P75NGFR的R2神经细胞系R2L1在去血清的培养时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此凋亡可以被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胺所抑制.利用DDRT-PCR技术比较了去血清培养的发生凋亡的R2L1... 转染了P75NGFR的R2神经细胞系R2L1在去血清的培养时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此凋亡可以被RNA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胺所抑制.利用DDRT-PCR技术比较了去血清培养的发生凋亡的R2L1细胞与有血清培养的不发生凋亡的R2L1细胞以及去血清培养的不发生凋亡的R2P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克隆了数个特异或差异表达的短cDNA片段,经Northern杂交证实其中两个片段LIAREST-1和LIAREST-2表达量在凋亡细胞中显著高于不发生凋亡的细胞中,GenBank检索表明此二片段为新的cDNA序列并给予登录号U47315和U47316.另有一个cDNA片段LIARCD-3在凋亡细胞中受到了明显的抑制,经检索为一已知的与前强啡肽原上游调控区结合的DNA结合蛋白cDNA编码区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低亲和力受体 细胞凋亡 差示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切怀念梁植权院士
15
作者 杨克恭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74-574,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系梁 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 基础医学 生物学家 中国医学 医科大学 研究员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6a对小鼠巨噬细胞IL-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项洋 姜明红 +4 位作者 王东生 高静 张亚玺 刘彦信 郑德先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探讨miR-146a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以及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Thl/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和腹腔新鲜分离的巨噬细胞分别瞬时转染miR-146a mimics、阴性对照mimics(NC m... 目的:探讨miR-146a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以及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Thl/Th2类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和腹腔新鲜分离的巨噬细胞分别瞬时转染miR-146a mimics、阴性对照mimics(NC mimics)、抑制性miR-146a(miR-146a inhibitor)和抑制性miR-146a阴性对照(NC in-hibitor)。转染后,利用real time PCR定量检测IL-18、IL-5和IL-10的表达情况。结果:RAW264.7细胞和原代腹腔巨噬细胞在转染miR-146a mimics后IL-18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转染miR-146a inhibitor后IL-18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对IL-5和IL-10的表达,两种转染形式均没有影响。结论:巨噬细胞RAW264.7及原代巨噬细胞表达的miR-146a能够负向调控Thl类细胞因子IL-18的表达,但是不能调控Th2类细胞因子IL-5及IL-10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MIR-146A TH1/TH2细胞因子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RNase保护试验检测珠蛋白基因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庆辉 刘德培 梁植权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9-362,共4页
mRNA的定量分析是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应用的重要方法.与斑点杂交、RNA印迹法相比,用RNase保护试验测定RNA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关键词 珠蛋白基因 核糖核酸酶 保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致病突变检测及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坤璂 董雪琪 +7 位作者 肖嫣 张莹 孟旭 范鹏 刘亚欣 卢超霞 张学 周宪梁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7年第6期408-412,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利用目标区域重测序技术,对一个中国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先证者的64个与遗传性心肌病相关的基因进行筛查。Sanger测序验证可疑突变位点并筛查家系成员... 目的研究中国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分析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方法利用目标区域重测序技术,对一个中国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先证者的64个与遗传性心肌病相关的基因进行筛查。Sanger测序验证可疑突变位点并筛查家系成员8例和正常个体100例,同时分析家系突变携带者4例的临床表型特点。结果本家系中包括先证者在内的4例存活家系成员携带MYBPC3基因c.1377del C突变,在100例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此突变。携带者中有2例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均表现为室间隔肥厚,另外2例为无症状携带者,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均未见异常。家系中有3例猝死,4例有晕厥史,3例发病年龄小于40岁,2例在40岁后发病。结论基因检测在肥厚型心肌病鉴别诊断和家系筛查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目标区域重测序 MYBPC3基因 基因型 表型 MYBP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嵌合抗体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其抗肿瘤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付佳 史娟 +3 位作者 张亚玺 刘士廉 刘彦信 郑德先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构建抗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2(死亡受体5,DR5)的人-鼠嵌合抗体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该嵌合抗体的细胞株,并分析嵌合抗体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扩增抗人DR5的鼠源单克隆抗体(mAb)AD5-10的重链(... 目的:构建抗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2(死亡受体5,DR5)的人-鼠嵌合抗体表达载体,获得稳定表达该嵌合抗体的细胞株,并分析嵌合抗体的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DNA重组技术,扩增抗人DR5的鼠源单克隆抗体(mAb)AD5-10的重链(HC)、轻链(LC)可变区基因片段,并将其分别插入含有人IgG重链、轻链恒定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RpCI-neo,以重、轻链表达质粒共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筛选稳定表达抗人DR5嵌合抗体(hmAD5-10)的重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检测嵌合抗体的表达量及其与抗原DR5的结合活性。采用MTS比色法检测嵌合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并对重组细胞株进行无血清培养驯化。结果:获得了2株稳定表达嵌合抗体的重组细胞株CHO-A5和CHO-B11,抗体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6±0.11)mg/L和(0.16±0.01)mg/L,嵌合抗体与DR5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对体外培养的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SVT35有显著的杀伤作用。结论: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抗DR5的人-鼠嵌合抗体,为其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 嵌合抗体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hM-CSFR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配基结合活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寿青 郑德先 +3 位作者 刘彦信 李董 饶青 吴克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43-447,共5页
从人胎盘中提取总 RNA,利用 RT- PCR技术扩增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 M-CSFR)胞外区的、具有全部配基结合活性区域的前三个免疫球样蛋白结构域的 DNA,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载体 pbluebac4.5中 ,与杆状病毒 DNA一同转导昆虫细胞 Sf9... 从人胎盘中提取总 RNA,利用 RT- PCR技术扩增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 M-CSFR)胞外区的、具有全部配基结合活性区域的前三个免疫球样蛋白结构域的 DNA,将其克隆到杆状病毒载体 pbluebac4.5中 ,与杆状病毒 DNA一同转导昆虫细胞 Sf9.经过 2轮筛选 ,获得了纯化的重组病毒 ,再用重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 ,Western印迹检测证明 srh M- CSFR得到了表达 ,它是分泌到上清液中的糖基化蛋白 .Western印迹分析了不同时间点的 srh M- CSFR表达情况 ,结果表明 srh M- CSFR的表达在 96~ 1 2 0 h时达到最大 .srh M- CSFR的产量约为 1 mg/L,EIA法进行配基结合活性分析表明 ,srh M- CSFR与 M- CSF结合的解离常数为 5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hM-CSFR 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配基 综合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