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4例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卉 葛莉 +1 位作者 张煜涵 冯瑞娥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6-762,共7页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3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诊治且有病理送检记录的34例NTM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播散性NTM病组...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3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诊治且有病理送检记录的34例NTM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播散性NTM病组(14例)和非播散性NTM病组(20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22例(64.71%,22/34)患者的致病菌为鸟-胞内分枝杆菌,6例(17.65%,6/34)患者的致病菌为龟-脓肿分枝杆菌,4例(11.76%,4/34)患者为堪萨斯分枝杆菌。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23例(67.65%,23/34)可见肉芽肿病变,其中,19例(82.61%,19/23)样本中的上皮样组织细胞排列均松散,7例(30.43%,7/23)样本中可见化脓性肉芽肿。5例(14.71%,5/34)可见富于核碎片的嗜碱性坏死,4例(11.76%,4/34)出现粉染的干酪样坏死,18例(52.94%,18/34)观察到多核巨细胞反应。5例(23.81%,5/21)抗酸染色阳性。结论:NTM病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多样,以松散的上皮样肉芽肿为主要病理改变,常伴多核巨细胞反应,且化脓性肉芽肿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病理学 临床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底腺黏膜型腺癌4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晓宇 薛晓伟 周炜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观察胃底腺黏膜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gland mucosa type,GA-FG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GA-FG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黏蛋白(MUC5AC、MUC6)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向... 目的观察胃底腺黏膜型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of fundic-gland mucosa type,GA-FG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GA-FG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黏蛋白(MUC5AC、MUC6)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向胃小凹上皮和胃底腺两种方向分化。胃小凹上皮分化部分由低度异型的高柱状肿瘤性上皮构成,可呈乳头状、绒毛状或管状形态,免疫组化标记MUC5AC阳性;胃底腺分化成分表现为向颈黏液细胞、主细胞和壁细胞分化,免疫组化标记MUC6阳性。结论GA-FGM具有独特的形态学特征,活检诊断困难,与胃底腺型腺癌形态学有重叠又有不同,需加强认识,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腺黏膜型腺癌 早期胃癌 活检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CD117、DOG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7
3
作者 王雅娟 王媛 任新瑜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23,共8页
目的 探究CD117、DOG1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0—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的TNBC患者。取其肿瘤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中CD117、DOG... 目的 探究CD117、DOG1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0—2011年北京协和医院的TNBC患者。取其肿瘤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中CD117、DOG1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分期、组织学分级、P53、Ki-67增殖指数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TNBC患者185例,其中CD117阳性24例(12.97%),DOG1阳性22例(11.89%),二者共表达率为1.62%。相较于肿瘤细胞CD117阴性患者,CD117阳性患者中高Ki-67增殖指数(87.50%比67.70%,P=0.048)、基底样TNBC(95.83%比74.53%,P=0.020)、P53弥漫强阳(33.33%比13.66%,P=0.032)的比例均更高。相较于DOG1阴性患者,DOG1阳性患者中肿瘤直径≤2 cm(22.73%比45.40%,P=0.026)、基底样TNBC(54.55%比80.37%,P=0.015)的比例均更低。中位随访时间71个月(范围:2~170个月),失访4例(2.16%),复发或远处转移66例(35.68%),死亡34例(18.38%)。生存分析显示,AJCC分期(HR=7.624,95%CI:2.187~26.576,P=0.001)及CD117阳性伴P53弥漫强阳(HR=3.942,95%CI:1.366~11.379,P=0.011)与TNBC患者总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 CD117阳性、DOG1阴性与基底样TNBC具有一定相关性,且CD117阳性伴P53弥漫强阳者总生存期更短,死亡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CD117 DOG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中Trop2、β-caten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王雅娟 王媛 任新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1-1187,共7页
目的探讨Trop2、β-catenin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TNBC按HER2-0、HER2-低表达(1+,2+FISH阴性)进一步分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石... 目的探讨Trop2、β-catenin在三阴型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TNB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TNBC按HER2-0、HER2-低表达(1+,2+FISH阴性)进一步分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Trop2和β-catenin的表达,分析Trop2、β-catenin和HER2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180例TNBC中,Trop2高表达率为60.6%(109/180),β-catenin异常表达率为71.7%(129/180),两者共表达率为48.9%(88/180),χ^( 2)检验显示与Trop2低表达者相比,Trop2高表达患者中β-catenin异常表达率更高(80.7%vs 57.7%,P<0.001)。Trop2高表达、β-catenin异常表达患者中AJCC分期晚(P=0.006,P=0.001)、远处转移比例更高(P=0.005,P=0.006);HER2-低表达比例更低(P=0.009,P=0.005)。Trop2高表达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P=0.031);年龄<50岁患者比例更低(P=0.035)。β-catenin异常表达患者中组织学分级高(P=0.014)。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9.5个月,3.3%失访(6/180),36.1%复发(65/180),19.4%死亡(35/18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Trop2高表达(P=0.017,P=0.001)、β-catenin异常表达(P=0.030,P=0.007)与Trop2(高)/HER2(0)/β-catenin(异常)均显著缩短患者的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P均<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AJCC分期晚(HR=2.543,P<0.001)、基底样TNBC(HR=3.948,P=0.024)、Trop2(高)/HER2(0)/β-catenin(异常)患者死亡风险显著增高(HR=4.452,P<0.00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30%的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0.341,P=0.044)。结论TNBC中Trop2、β-catenin与HER2表达具有相关性;Trop2(高)/HER2(0)/β-catenin(异常)可作为TNBC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Trop2 Β-CATENIN HER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局部皮质类固醇注射治疗的疗效评估——基于临床病例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5
作者 张燕娜 彭理 +3 位作者 任新瑜 茅枫 孙强 周易冬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4-1220,共7页
目的 比较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联合外用皮质类固醇与单纯外用皮质类固醇在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IGM)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治疗的IGM患... 目的 比较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联合外用皮质类固醇与单纯外用皮质类固醇在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IGM)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治疗的IGM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注射组(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联合外用皮质类固醇)和对照组(单纯外用皮质类固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获益及复发率。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78例,其中注射组51例,对照组27例。入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5(22,45)岁,注射组的病灶最大径为(8.7±2.9)cm,对照组为(7.1±2.7)cm。相较于对照组,注射组的病灶过半缓解时间更短[(2.8±0.9)周比(4.2±1.3)周,P<0.001],且完全缓解时间更短[(8.8±2.5)周比(10.1±2.7)周,P=0.043]。随访74个月,注射组2例患者出现复发,同侧和对侧各1例;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对侧复发。结论 与单纯外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相比,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联合外用皮质类固醇在保证高有效率和低远期复发率的基础上,有望更快控制IGM症状并缩短治疗时长,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皮质类固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脱水新技术在HE染色中应用效果评价
6
作者 薛晓伟 周立新 +6 位作者 谢斌 马铁 信芳杰 吴平 韩一丁 王莉 丁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评价组织脱水新技术在HE染色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实验室组织制备试剂的选择提供客观指标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8家医院病理科,使用组织脱水新技术制备的蜡块和切片,评价其优良率,同时分析造成染色不良... 目的评价组织脱水新技术在HE染色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实验室组织制备试剂的选择提供客观指标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8家医院病理科,使用组织脱水新技术制备的蜡块和切片,评价其优良率,同时分析造成染色不良事件和脱水机故障的原因。结果8家医院在蜡块和HE染色质量上表现稳定,蜡块优良率(P=0.96,χ^(2)=2.04)和染色优良率(P=0.42,χ^(2)=7.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蜡块质量与HE染色质量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0,P=0.63)。染色不良事件及脱水机故障的原因,与使用组织脱水新技术均无关。结论组织脱水新技术,在HE中表现稳定的染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脱水新技术 HE染色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家实验室EBER原位杂交室间质控结果分析
7
作者 蔡晴 郭文阳 +3 位作者 薛晓伟 王德田 王先博 周炜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8-923,共6页
目的 通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组织的原位杂交室间测评活动,分析EBER原位杂交染色中的常见问题及影响染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原位杂交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选定已确诊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石蜡切片作为... 目的 通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组织的原位杂交室间测评活动,分析EBER原位杂交染色中的常见问题及影响染色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原位杂交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选定已确诊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石蜡切片作为本次测评切片,同时玻片滴加EBER原位杂交液态细胞质控品作为测评对照。问卷收集各实验室染色信息及方法。最后收集染色后切片,由协会病理专家按照评分标准进行统一评价。结果 共有来自7个省/直辖市的38家单位参评,包括32家医院病理科和6家第三方检测机构病理实验室。染色方法有:手工染色(21家),仪器进行的自动化染色(17家)。本次室间质评EBER原位杂交染色的总合格率为94.74%(36/38),优良率为26.32%(10/38),其中自动化染色优良率(41.12%,7/17)显著高于手工染色优良率(14.29%,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2,P=0.028)。液态细胞质控品与组织对照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0.909,r=0.944)。结论 本次室间质评数据证实病理实验室EBER原位杂交技术合格,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优良率结果存在差异,推荐自动化染色作为首选染色方法;液态细胞质控品与阳性对照组织在本次质控表现中无差异;个别实验室染色技术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质控 原位杂交染色 EBER 组织阳性对照 液态细胞质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inity HE高清恒染系统在病理常规染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薛晓伟 王德田 李星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2-1073,共2页
在日常病理工作中,为保证HE染色的质量,一般染片1 500~1 800张需更换染液。由于苏木精氧化持续等因素的存在,每张切片进行染色时试剂所处的状态不一致,也无法做到每张切片着色均一。在相对固定的染色程序中寻找稳定性较高的染液,保证在... 在日常病理工作中,为保证HE染色的质量,一般染片1 500~1 800张需更换染液。由于苏木精氧化持续等因素的存在,每张切片进行染色时试剂所处的状态不一致,也无法做到每张切片着色均一。在相对固定的染色程序中寻找稳定性较高的染液,保证在一定染片数量范围内每张切片着色均一,成为病理工作者致力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Infinity高清恒染系统在常规病理染色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inity高清恒染系统 传统HE染色系统 HE染色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程化疗后仍反复梗阻的边缘区淋巴瘤一例
9
作者 韩思睿 张炎 +7 位作者 张冠南 刘珮君 施文 李文波 李融融 贾丛伟 曹剑 王为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44-1351,共8页
本文报道1例诊断和治疗均较为困难的小肠边缘区淋巴瘤病例。该患者以反复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提示多发小肠肠壁增厚、高摄取,多节段管腔狭窄伴近端扩张。病程初期胃镜、肠镜、小肠镜活检均未能明确诊断,予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亦无... 本文报道1例诊断和治疗均较为困难的小肠边缘区淋巴瘤病例。该患者以反复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提示多发小肠肠壁增厚、高摄取,多节段管腔狭窄伴近端扩张。病程初期胃镜、肠镜、小肠镜活检均未能明确诊断,予以诊断性抗结核治疗亦无效,最终在起病8个月余后再次行小肠镜活检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先后予以三种不同方案化疗,患者肠梗阻症状均无改善,影像学仍提示多节段肠壁增厚伴高摄取。此时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所示的高摄取病灶是残余的淋巴瘤组织还是纤维化瘢痕,有无必要进一步调整化疗方案,以及是否需手术切除病变。多学科讨论后认为影像学鉴别价值有限,如条件允许,应行手术治疗。患者成功完成部分小肠切除术,术后病理未发现淋巴瘤残余,而存在明显的病变纤维化。目前患者已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基本恢复至发病前。本文报道该病例的诊疗历程,旨在提醒临床医生边缘区淋巴瘤在治疗后易出现病变纤维化,而PET/CT易将其误判为淋巴瘤残余而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化疗,对于此状况,及时手术治疗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区淋巴瘤 肠梗阻 影像学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西藏地区泡状棘球蚴病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含欢 霍真 +2 位作者 王倩 尼玛 边巴扎西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506-511,共6页
目的 对西藏地区泡状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21年4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资料完整的全部AE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其临床和... 目的 对西藏地区泡状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 AE)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9月至2021年4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资料完整的全部AE患者。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结果、治疗方式以及预后等信息,并通过显微镜对病理切片进行重新阅片,总结其病理特征。结果 共纳入44例AE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36.2±12.3)岁;32例为农牧民。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最为常见(54.5%),其次为呼吸系统症状(13.6%),29.5%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CT检查示23例为单发病灶,21例为多发病灶(肝内多发病灶15例,多脏器受累6例);33例经CT检查诊断为AE。组织病理学示送检标本以巨块型为主,直径1.0~23.0 cm,切面呈蜂窝状。显微镜下可见病灶内存在大小、形状不一的小囊泡,其外层囊壁为薄层粉染角质层。囊泡以外生性方式增殖为主。早期病变可见坏死囊泡周围存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伴肉芽肿形成;晚期陈旧性病变见粉尘状钙化和大片状坏死。44例均可见早期肉芽肿性病变和晚期陈旧性病变不同程度混合存在,其中5例伴脓肿形成。31例行根治性手术,13例行姑息性手术+药物治疗,随访2~82个月,死亡3例、存活41例。结论 西藏地区AE患者以青壮年农牧民为主,女性多见。肝脏为主要受累器官,少数病例可累及肺或多脏器。临床表现与受累脏器相关,以消化系统症状较常见。影像学检查对典型病例的辅助诊断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非典型病例或合并脓肿时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病理检查可见泡状棘球蚴虫体呈球形囊泡状结构,且不同时期的病变常混合存在。经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泡状棘球蚴病 临床表现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或不伴印戒细胞成分的结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谱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良锐 陆俊良 +6 位作者 吴焕文 张志文 鲁涛 高洁 刘笑玎 王婧 梁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2-767,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方法收集101例结直肠黏液腺癌的病理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法对石蜡包埋样本中31个热点基因进行分析,并比较结直肠黏液腺癌伴和不伴印戒细胞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突变谱的差异。结果10... 目的探讨结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方法收集101例结直肠黏液腺癌的病理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法对石蜡包埋样本中31个热点基因进行分析,并比较结直肠黏液腺癌伴和不伴印戒细胞分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突变谱的差异。结果101例患者中,有15例(14.9%)有印戒细胞分化,86例(85.1%)无印戒细胞成分。两组男性均多于女性(黏液腺癌伴和不伴印戒细胞分化中男性分别为60.0%、58.1%),晚期疾病比例较高(Ⅲ、Ⅳ期疾病分别占57.1%、57.6%)。伴印戒细胞分化的肿瘤体积较小,年龄较小,好发于近端结肠,分期较高。伴与不伴印戒细胞分化的结直肠黏液腺癌,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印戒细胞分化的结肠癌KRAS突变频率明显高于有印戒细胞分化者(P=0.001)。结论黏液腺癌的伴戒细胞分化与不伴印戒细胞分化相比,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黏液腺癌 印戒细胞分化 KRAS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及会阴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MRI特征及病理学基础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孟言 王曼頔 +3 位作者 王悦 吴焕文 陆菁菁 钟定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总结发生于盆腔及会阴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特征、MRI表现及病理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AAM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资料,7例AAM均为女性,年龄12~45岁,其中5例因发现会阴区肿物就诊,2例因会阴区AA... 目的总结发生于盆腔及会阴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的临床特征、MRI表现及病理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AAM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资料,7例AAM均为女性,年龄12~45岁,其中5例因发现会阴区肿物就诊,2例因会阴区AAM外院行手术治疗后复发就诊。结果 MRI表现:7例均为单发,最大径为5.9~15.7cm;6例形态不规则,无包膜,与邻近组织或器官分界不清;1例呈长柱形,边界清楚,可见假包膜。在T1WI上,AAM呈等信号(4/7)或等、低混杂信号(3/7)。在T2WI上,AAM呈高、低混杂信号,5例内见"旋涡征"。5例行增强检查,均呈明显强化,其中4例不均匀强化(2例内见"旋涡征"),1例均匀强化。在扩散加权成像上,AAM呈均匀(3/7)或不均匀(4/7)高信号。病理检查镜下可见AAM含有大量黏液样基质,其内可见散在分布的梭形及星芒状肿瘤细胞,局部可见丰富的动脉及静脉血管,边界处见肿瘤细胞浸润周围脂肪或肌肉组织。结论 AAM的特征性MRI表现为"旋涡征",与其含有稀疏的肿瘤细胞、大量黏液样基质及局部含有丰富的血管等病理特点相对应,对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 盆腔肿瘤 会阴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染色病理图像的非炎性主动脉中膜变性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汪昊 孙中杰 +7 位作者 陈东 万涛 梁智勇 连国亮 董方 龚珊珊 季君予 秦曾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4期590-596,共7页
目的探讨建立非炎性主动脉中膜变性(medial degeneration,MD)患者多种染色病理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治胸主动脉瘤及夹层患者非炎性病变的主动脉手术标本病理切... 目的探讨建立非炎性主动脉中膜变性(medial degeneration,MD)患者多种染色病理图像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诊治胸主动脉瘤及夹层患者非炎性病变的主动脉手术标本病理切片。将其以400倍率扫描为全视野数字图像(whole slide image,WSI)后由2名病理科医师对病变进行标注。按6∶1的比例将标注后的WSI图像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训练集数据对SE-EmbraceNet进行训练,构建多种染色病理图像MD多分类[包括层内型黏液样细胞外基质聚集(intralamellar mucoid extracellular matrix accumulation,MEMA-I)、穿透型黏液样细胞外基质聚集(translamellar mucoid extracellular matrix accumulation,MEMA-T)、弹力纤维断裂和/或缺失(elastic fiber fragmentation and/or loss,EFFL)和平滑肌细胞核缺失(smooth muscle cell nuclei loss,SMCNL)]模型,并采用准确率、灵敏度、精确率、F1值对模型的分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胸主动脉瘤及夹层患者非炎性主动脉病变手术标本病理切片530张。总提取5265组图像,每组均包含同一病变部位HE染色、特殊染色(弹力纤维/VanGieson、Masson、阿辛蓝/过碘酸雪夫)及平滑肌肌动蛋白5种染色病理图像。其中,训练集图像4513组,包括SMCNL 987组、EFFL 2013组、MEMA-I 1337组及MEMA-T 176组;测试集图像752组,包括SMCNL 166组、EFFL 335组、MEMA-I 222组及MEMA-T 29组。模型在测试集中显示出良好的MD分类性能,整体准确率为96.54%(726/752)。其中,对EFFL的识别能力最强,准确率、灵敏度、精确率和F1值均≥98.51%,其次为SMCNL,各评价指标均≥97.59%,亦具有较好的分类能力。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基于多种染色病理图像MD分类模型具有较高的分类准确性和较好的泛化能力,有望应用于非炎性主动脉病变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诊断 多种染色病理图像 非炎性主动脉病变 中膜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突变Cowden综合征相关单侧多中心乳腺癌及同时性、异时性双侧乳腺癌3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姚儒 杨旭 +8 位作者 屈洋 连杰 张家慧 黄欣 陈畅 任新瑜 潘博 周易冬 孙强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920,共5页
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可引发PTEN错构瘤肿瘤综合征(PTEN hamartoma tumor syndrome,PHTS),常被称为Cowden综合征,是较为罕见的... 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可引发PTEN错构瘤肿瘤综合征(PTEN hamartoma tumor syndrome,PHTS),常被称为Cowden综合征,是较为罕见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其与早发性、多发性乳腺癌高度相关。本文报道3例PTEN基因突变相关单侧多中心乳腺癌及同时性、异时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并总结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治经验及随访情况,旨在为临床医生更好地诊治PTEN基因突变相关乳腺癌及Cowden综合征人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基因突变 乳腺癌 双侧乳腺癌 Cowden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肠道非肿瘤性疾病的诊断思路及实践
15
作者 周炜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消化道是与体外相通的器官,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相对其他系统,消化系统非肿瘤性疾病的发生更为常见。肠道总面积大,相比食管和胃,可发生更多种类的非肿瘤性疾病。虽然大多数非肿瘤性疾病在短时间内不危及患者生命,但可能影响全身的营养状... 消化道是与体外相通的器官,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相对其他系统,消化系统非肿瘤性疾病的发生更为常见。肠道总面积大,相比食管和胃,可发生更多种类的非肿瘤性疾病。虽然大多数非肿瘤性疾病在短时间内不危及患者生命,但可能影响全身的营养状况,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干扰正常的生活,也需要临床给予积极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非肿瘤性疾病 病理特征 诊断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钙血症—甲状腺结节—肾功能不全—双肺结节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雪晨 齐文婷 +4 位作者 王鸥 卢琳 黄慧 毛歆歆 段炼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57,共6页
本文报告1例67岁女性,因“纳差、乏力6个月余,发现血钙升高4个月”于2023年8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临床表现高钙危象且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被抑制,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双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多系统受累。经... 本文报告1例67岁女性,因“纳差、乏力6个月余,发现血钙升高4个月”于2023年8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临床表现高钙危象且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被抑制,同时伴有肾功能不全、双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多系统受累。经筛查除外肿瘤等其他非PTH依赖性高钙血症病因,结合外院甲状腺手术病理组织学特征诊断为结节病。住院期间予鲑鱼降钙素和地舒单抗降血钙,待诊断明确后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病,随访监测患者血钙持续正常,贫血纠正,肾功能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钙危象 甲状腺肿物 肾功能不全 结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合并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宁 杨晨皓 +5 位作者 周良瑞 孙晓红 刘晓红 康琳 李骥 李海龙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6-412,共7页
本文报道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合并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例。该患者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毛发及指甲脱落,皮肤色素沉着。内镜检查见胃、十二指肠及结肠黏膜呈弥漫性、大小不一、密集分布的息肉样改变。病程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本文报道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合并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例。该患者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毛发及指甲脱落,皮肤色素沉着。内镜检查见胃、十二指肠及结肠黏膜呈弥漫性、大小不一、密集分布的息肉样改变。病程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经中等剂量泼尼松治疗后,患者毛发恢复生长,皮肤色素沉着减退。本文总结该患者的诊疗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提升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GATA-3和H3K27m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尼玛卓玛 肖雨 +6 位作者 罗含欢 多布啦 王寒 达珍 斯朗江村 郭平平 廖瑞倩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3-959,共7页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患者膀胱组织中GATA-3和H3K27m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2月间行膀胱癌手术的BU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病理组织,以...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患者膀胱组织中GATA-3和H3K27me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1年12月间行膀胱癌手术的BU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病理组织,以经尿道膀胱黏膜活检术获取的正常膀胱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BU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GATA-3和H3K27me3的表达水平,同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GATA-3和H3K27me3在藏族BUC患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共入选BUC患者7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0.5±12.0)岁,收集同期正常膀胱组织标本20份,均来自于藏族患者。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GATA-3在BUC及正常膀胱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70.0%(49/70)和100%(20/20),GATA-3高表达与男性、病理分级低、组织非浸润相关(P均<0.05);H3K27me3在BUC及正常膀胱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45.7%(32/70)和20.0%(4/20),H3K27me3高表达仅与男性相关(P=0.011)。结论GATA-3在西藏地区BUC患者膀胱组织中表达下调,且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表达显著下调,提示GATA-3可能参与BUC发生、发展并与其恶性程度相关,为临床诊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提供了参考。H3K27me3在西藏地区BUC患者膀胱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H3K27me3有望成为诊断BUC的新型免疫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膀胱尿路上皮癌 临床病理特征 GATA-3 H3K27m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文波 张波 +5 位作者 朱庆莉 姜玉新 孙健 张青 杨萌 李建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6,共7页
背景与目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PDA)是一种新的血流成像技术,但在甲状腺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该研究观察甲状腺结节的3D-PDA特征,探讨3D-PD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 背景与目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PDA)是一种新的血流成像技术,但在甲状腺领域的研究尚不多见。该研究观察甲状腺结节的3D-PDA特征,探讨3D-PDA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3D-PDA对甲状腺结节及周边血流进行三维重建。分析血流分布、血管数量、血管走行是否规则、空间分布是否对称、结节内是否存在局限性血流丰富及周边实质是否存在局限性血流丰富。分析甲状腺结节的3D-PDA特征,比较良恶性结节之间的差异。结果:在103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50个(48.5%),恶性53个(51.5%)。在3D-PDA中,血管走行不规则、空间分布不对称、结节内局限性血流丰富及周边实质局限性血流丰富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分别为64.2%、56.0%、54.7%和60.4%,特异度分别为96.0%、88.0%、96.0%和94.0%。3D-PDA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3.0%、94.0%、93.6%、83.9%和90.3%。结论:3D-PDA可以更好地观察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分布及走行情况,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及其临床意义:一项来自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鲁涛 李强 +9 位作者 李岚 杨凯珍 周丹菲 高洁 陈闽江 徐燕 钟巍 王孟昭 梁智勇 赵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59-1065,共7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检测缺乏病理质控,导致对检测结果解释及指导临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使用造成困惑。因此,提出质控标准,并...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腔积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检测缺乏病理质控,导致对检测结果解释及指导临床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使用造成困惑。因此,提出质控标准,并按此标准进行胸水EGFR突变检测尤为重要。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按照严格病理质控标准进行的胸水沉渣切片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以及据此结果指导EGFR-TKIs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2012年1月-2018年6月收到的胸腔积液标本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具有临床资料相对完整,且按照制定的质控标准进行了胸水沉渣石蜡包埋切片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患者132例。根据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不同组别使用EGFR-TKIs的疗效。结果胸腔积液经离心后,沉渣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镜下观察,若肿瘤细胞数目≥100个,即满足病理质控标准,可用于后续EGFR基因突变检测。132例患者中,72例(54.5%)患者胸水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72例突变阳性患者中,69例患者使用了EGFR-TKIs。60例EGFR突变阴性患者中,仅15例使用EGFR-TKIs。EGFR突变阳性组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5.8%,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1个月;EGFR突变阴性组的DCR为0%,中位PFS为1个月,两组患者DCR和PFS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病理质控的胸水沉渣包埋切片可用于EGFR基因突变检测,其结果可指导临床EGFR-TKIs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腔积液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治疗 病理质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