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专病数据库的建立:单中心数据库经验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珂璇 孙振 +7 位作者 邱辉忠 吴斌 林国乐 陆君阳 孙曦羽 牛备战 徐徕 肖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566-574,共9页
目的通过整理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专病数据库建立以来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示条目信息缺失情况及随访率数据,以期为单中心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专病数据库中2016年1月5日至2022年5月11日期间行手术治疗... 目的通过整理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专病数据库建立以来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展示条目信息缺失情况及随访率数据,以期为单中心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专病数据库中2016年1月5日至2022年5月11日期间行手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原发灶特征、手术与病理信息及术后并发症等33个条目,计算各条目缺失率和患者随访率。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682例结肠癌患者。其中男性981例,女性701例;平均年龄(62.75±11.97)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6%(263/1682)。该数据库包含的条目信息中,患者性别、年龄、民族等基本信息及病理分期信息均登记完全无缺失;而病变部位(12.2%)、免疫组化错配修复状态(8.0%)缺失率相对较高。33个条目的缺失率分布于0~12.2%,其中缺失率<1%的条目占比81.8%(27/33),缺失率<5%的条目占比93.9%(31/33)。随访率方面,完全失访的患者仅占比1.7%,即具备随访信息患者的比例为98.3%;2020年7月2日前入组患者(由于数据库迁移的原因,该日期后入组的患者不具有统一格式的定期随访信息)的第1、2、3、4、5年随访率分别为55.02%、70.96%、72.02%、65.42%、70.91%,2年完全随访率为19.5%。结论北京协和医院结肠癌专病数据库条目缺失率较低,几乎所有患者均具有随访信息,整体数据质量较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连续随访率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数据库 随访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八年制医学生基本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初步探索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昕 李秉璐 郑朝纪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665-668,共4页
目前,国内多所院校已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培养现代化高层次医学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基于传统“八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进行长学制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了“4+4”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配... 目前,国内多所院校已开设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培养现代化高层次医学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基于传统“八年一贯制”培养模式进行长学制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了“4+4”临床医学培养体系。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配合学制改革,根据课程设置及临床实际情况,在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4+4”试点班学生中开展基本外科临床见习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外科疾病、为后续临床实习夯实基础等方面成效显著,并初步获得学生认可。本文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介绍,以期为优化临床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4”模式 八年制 医学生 基本外科 临床见习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发展及协和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远 徐强 +2 位作者 王维斌 张太平 郭俊超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763,共6页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胰腺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成为突破胰腺癌诊治瓶颈、改善临床预后的重要手段。在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胰腺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成为突破胰腺癌诊治瓶颈、改善临床预后的重要手段。在为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的基础上,该诊疗模式有助于专科医师临床诊治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同时兼顾临床科研入组和优质病例资源共享,并推动创新药物及新型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对增加医院核心竞争力具有良好促进作用。本文就我国胰腺癌MDT模式的起源、发展现状、存在的不足进行回顾与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国内外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多学科协作诊疗 发展历史 疑难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4
作者 郭超 刘磊 +9 位作者 蔺晨 王炜 翟吉良 潘博 梁乃新 田锋 易杰 廖泉 朱惠娟 翁习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探索医学精英人才培养的新形式,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以此为依托,探索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在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2019级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和同期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 目的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是探索医学精英人才培养的新形式,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以此为依托,探索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在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2019级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和同期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的建设过程及培训效果。结果初步建立了外科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已成功培养三届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学员(共26人),其近3次年度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同期住院医师。此外,在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建立过程中,19项教学改革课题项目立项,14篇相关教学论文发表。结论操作技能进阶培养体系在外科临床医学博士后的培养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仍需进一步结合临床医学博士后的实际需求和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博士后 医学精英教育 操作技能 进阶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患者获得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基本预防措施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晓杰 徐园 +11 位作者 邓海波 郭海凌 陈亚萍 郭淑丽 刘玮楠 张毅 都菁 杨旭 张雅琴 李敏 高娜 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9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调查国内临床护理环境下外科患者获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基本预防措施的现状。方法:在患者入院24 h、术前2 d、术前1 d、手术日、术后1 d、术后2 d六个时间段,对595名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率在各... 目的:调查国内临床护理环境下外科患者获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基本预防措施的现状。方法:在患者入院24 h、术前2 d、术前1 d、手术日、术后1 d、术后2 d六个时间段,对595名外科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率在各个时间段不均衡,在患者入院后呈递增趋势,“预防血栓健康宣教”“建议健康生活方式”“指导运动”在手术日的给予率分别为96.64%、79.83%、96.81%,高于术前1 d实施率(P<0.001)。患者术前VTE基本预防措施获得率低,部分护士对VTE风险的认知不准确。结论:护士主导的VTE基本预防措施实施率整体较高,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制定适合外科患者的VTE基本预防策略,建立长效机制,将VTE基本预防的时间、内容和评价进行规范,以指导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护理 VTE基本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对急诊外科诊疗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岳强 马小睦 +7 位作者 陈伟杰 叶欣 张冠南 陆君阳 韩显林 王维斌 张太平 翁习生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315-321,共7页
目的探讨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在提高急诊外科诊疗效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1日—2021年7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接诊的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成立前后流水量、留观量及留观患... 目的探讨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在提高急诊外科诊疗效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1日—2021年7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接诊的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成立前后流水量、留观量及留观患者比例。分析基本外科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症、诊断结果、手术量、病情分级、术前准备时间、术后转入ICU病房的比例、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比例、并发症发生率),并按手术级别和病情分级比较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7945例于急诊外科就诊的流水患者。急诊手术团队成立前后的流水患者总数分别为15745例、22200例(平均每月分别为1312例、1850例),留观患者总数分别为1814例、1622例(平均每月分别为151例、135例)。急诊手术团队成立后,留观患者比例由11.6%下降至7.3%(P=0.000),术前准备时间显著缩短[(0.7±0.9)d比(1.5±0.7)d,P=0.000],术后转入ICU病房的患者比例(23.7%比37.9%,P=0.000)、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比例(0.5%比5.7%,P=0.000)均下降,中位住院时间(3 d比5 d,P=0.028)与中位住院费用(1.3万比3.4万,P=0.000)均明显减少,平均手术量增加(77例比26例,P=0.000),并发症发生率(6.0%比5.1%,P=0.548)无明显变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是降低住院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术后转入ICU病房是增加住院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诊压力,如减轻急诊拥堵程度、提高急诊手术周转率、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等,提高诊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外科 急诊外科 手术团队 急诊拥堵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RG工具开展大型公立医院病组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杰 谭旭彤 +8 位作者 蔡志玲 徐强 徐维锋 陈伊航 王亚婷 刘锦涵 陈政 周炯 马小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2-1058,共7页
目的利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数据,分析大型公立医院重点科室病组结构及变化趋势,探究科室病组干预及优化重点,进而推动科室资源合理统筹。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市某大型公立医院2个外科科室2017—2023年的DRG... 目的利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DRG)数据,分析大型公立医院重点科室病组结构及变化趋势,探究科室病组干预及优化重点,进而推动科室资源合理统筹。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市某大型公立医院2个外科科室2017—2023年的DRG数据。在2个外科科室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出现下降时,均及时采用绩效考核、科室宣教、院内公示等方式进行干预,观察CMI值变化,并分析其病组权重、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组死亡率等变化趋势。结果干预后,外科一权重较低的病组,如甲状腺大手术(KD1)收治比例明显降低,权重较高的病组,如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GB2)、胰腺恶性肿瘤手术(HB1)收治比例明显增加;外科二权重较低的病组,如化疗(RE1)收治比例明显降低,权重较高的病组,如肾、输尿管及膀胱恶性肿瘤的大手术(LA1)、肾上腺手术(KC1)、除恶性肿瘤大手术外的肾/输尿管/膀胱手术(LB1)、男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手术(MA1)收治比例明显增加,2个科室均实现了CMI值上升的目标。从效率、费用、质量指标看,2个科室的时间消耗指数与费用消耗指数均显著低于1,低风险组死亡率均为0。结论大型公立医院立足实际、结合发展目标,通过合理干预,可实现CMI值提升与病组结构优化,提高医疗效率和资源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结构调整 病例组合指数 医疗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管理专家共识
8
作者 王鸥 陈曦 +6 位作者 孙立昊 陈德才 陈丽萌 廖泉 刘建民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常见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急重者危及生命,慢性者影响生活质量,需不断提高对此类情况的识别和处置水平。来自国内外科、内分泌科和肾脏科的专家,围绕手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病理... 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常见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急重者危及生命,慢性者影响生活质量,需不断提高对此类情况的识别和处置水平。来自国内外科、内分泌科和肾脏科的专家,围绕手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和生化表现、紧急救治和长期治疗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低钙血症 术后 管理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临床前肿瘤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进展
9
作者 杜昶玮 刘悦泽 +1 位作者 曹喆 张太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5-610,共6页
本文阐述了用于胰腺癌临床前肿瘤研究的各类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进展,分析并探讨了人源性组织异种移植、条件重编程、患者来源的类器官等模型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和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从临床前模型实现临床转化的研究,指出未来可... 本文阐述了用于胰腺癌临床前肿瘤研究的各类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进展,分析并探讨了人源性组织异种移植、条件重编程、患者来源的类器官等模型的历史发展、研究现状和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从临床前模型实现临床转化的研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模型 生物学 人源性组织异种移植 条件重编程 类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诊治的进展与思考
10
作者 刘悦泽 张太平 赵玉沛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1-604,共4页
近年来,胰腺癌的规范化诊治已经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最初的治疗手段匮乏,药物效果不佳,到如今手术、化疗、放疗、免疫与靶向治疗齐头并进,多学科共同决策的综合治疗模式,胰腺癌诊治逐步走向个体化、精细化与精准化。本文... 近年来,胰腺癌的规范化诊治已经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从最初的治疗手段匮乏,药物效果不佳,到如今手术、化疗、放疗、免疫与靶向治疗齐头并进,多学科共同决策的综合治疗模式,胰腺癌诊治逐步走向个体化、精细化与精准化。本文就胰腺癌诊治中的热点话题,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探讨胰腺癌诊治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外科部分 被引量:63
11
作者 李小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
甲状腺结节特别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近年来呈高发趋势。随着患者数量以及相关研究的增加,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更新了甲状腺结节与DTC治疗指南。指南中明确提出... 甲状腺结节特别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近年来呈高发趋势。随着患者数量以及相关研究的增加,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更新了甲状腺结节与DTC治疗指南。指南中明确提出其主要目标是:减小对大多数与疾病相关的死亡、复发的风险,并降低对患者的过度治疗带来的潜在危害,而给予高危险患者恰当的治疗和监控。该文对2015年ATA《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的外科部分做一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分化型甲状腺癌 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甲状腺癌高发的病因研究进展
12
作者 谭美娟 杨诗婕 +2 位作者 刘真钻 刘雨萌 徐协群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7-963,共7页
甲状腺癌是唯一以女性发病为主的非生殖性肿瘤,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倍,但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汇总分析女性甲状腺癌患病率高的原因。本文回顾女性甲状腺癌病因研究相关文献,总结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于男性的主要原因,包括雌激素、肥胖、... 甲状腺癌是唯一以女性发病为主的非生殖性肿瘤,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倍,但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汇总分析女性甲状腺癌患病率高的原因。本文回顾女性甲状腺癌病因研究相关文献,总结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高于男性的主要原因,包括雌激素、肥胖、生殖因素、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X染色体等,为未来甲状腺癌性别二态性研究提供方向,并为甲状腺癌性别差异性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雌激素 肥胖 X染色体 女性 氧化-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2年甲状腺髓样癌文献计量学分析
13
作者 谭美娟 杨诗婕 徐协群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 分析近20年来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研究现状,以期为快速了解该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获取2000—2022年MTC相关文献(类型为论著和综述)。采... 目的 分析近20年来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研究现状,以期为快速了解该领域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获取2000—2022年MTC相关文献(类型为论著和综述)。采用VOS viewer 1.6.18软件生成高产国家(发文量≥90篇)、研究机构(发文量≥60篇)、作者(发文量≥30篇)合作网络图、热量分布图及高频关键词(出现频次≥50次)聚类网络图,采用Cite Space 5.7.R5软件对共被引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和关键词爆发性检测。结果 共检索到MTC相关文献4866篇(论著3688篇,综述918篇)。年发文量虽有波动,但整体呈逐渐增加趋势。4866篇文献共来自87个国家,涉及4250家研究机构、21 016位作者、963种期刊,其中美国(1436篇)、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139篇)、Dralle H(哈勒-维滕贝格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61篇)分别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研究机构、作者。高频关键词形成4个聚类,分别关注RET基因表达、预后因素、MTC临床管理与治疗;近年来爆发性出现的关键词为management(管理)、survival(生存)、guideline(指南)、association(联系)等。高共被引文献关注的重点领域是RET原癌基因(RET proto-oncogene)、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RET基因突变(RET mutation)等方面。结论 近20年来,MTC相关研究呈逐渐增长趋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当前研究热点是MTC的治疗、诊断、抑制剂的应用、MTC发病机制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Cite Space VOS viewer R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嗜器官性转移的双向选择与共同适应机制
14
作者 王星 肖枘伶 +5 位作者 白嘉璐 蒋德诚 周飞晗 罗稀元 唐玥萌 赵玉沛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495,共11页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最为复杂且影响深远的环节,通常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约90%的肿瘤相关死亡均与转移有关,且合并转移的实体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30%。因此,深入理解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对于揭示肿瘤转移现象的本质... 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进展过程中最为复杂且影响深远的环节,通常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约90%的肿瘤相关死亡均与转移有关,且合并转移的实体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5%~30%。因此,深入理解肿瘤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对于揭示肿瘤转移现象的本质并确立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肿瘤转移的发生需要肿瘤细胞跨越多个生物学屏障,包括脱离原发部位、侵入血管或淋巴管、在血液循环中存活、侵犯远处器官并适应局部环境等多个步骤。为了克服这些挑战,肿瘤细胞必须经历一系列表型转变、基因突变及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此外,微环境因素(如血管生成、基质重塑、免疫逃逸等)也在转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转移灶的形成和生长。嗜器官性转移是肿瘤转移的一种特殊形式。肿瘤细胞与靶器官微环境之间的双向选择与适应性演变,构成了嗜器官性转移的核心驱动因素,涉及细胞-细胞、细胞-基质等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原位肿瘤的突变位点、信号分子的释放、克服循环压力的能力及与靶器官的信号交流等因素共同调控了嗜器官性转移的选择性。与此同时,靶器官的再生能力、代谢特征、免疫监视机制及基质硬度等因素又进一步促进了转移瘤到达靶器官后的适应性重塑。因此,肿瘤细胞与靶器官之间的双向选择、适应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这为我们理解转移性肿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肿瘤转移过程中一些共性生物学特征上。然而,转移性肿瘤的形成不仅依赖于这些共性机制,还与嗜器官性转移的特性密切相关。共性与特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深刻影响着肿瘤转移的最终结果。为此,本文将概述肿瘤转移进程中共性的生物学特征,重点介绍当前对转移瘤和靶器官的双向选择、适应演变机制的认识,最后总结未发生转移的患者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现状及在合并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综合管理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旨在为揭示肿瘤转移的本质、优化临床治疗策略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嗜器官性转移 双向选择 共同适应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2022年版)》解读 被引量:15
15
作者 梁贇 吴文铭 +1 位作者 聂勇战 陈洁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少见肿瘤,具有较高的异质性,临床诊断和治疗复杂。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在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制定了首版神经内...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少见肿瘤,具有较高的异质性,临床诊断和治疗复杂。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在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制定了首版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指南。本文旨在对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并针对部分争议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诊断 治疗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在实习医生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16
作者 邱小原 白雪杉 +1 位作者 刘雨馨 林国乐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215-219,共5页
目的设计真实、全面的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模式用于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并观察该模式与传统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差异。方法将实习医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组)与对照组(传统规范化培训教学组)。试验组依据课题组... 目的设计真实、全面的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模式用于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并观察该模式与传统规范化培训的效果差异。方法将实习医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组)与对照组(传统规范化培训教学组)。试验组依据课题组编写的《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教程进行培训,对照组则依据传统教材中的方法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对学生的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进行考核,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对自我学习效果及教学方式接受度等反馈结果。结果共纳入80名实习医生,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名。试验组在外科临床技能操作考核中,消毒铺巾、切开缝合、结扎止血、换药拆线、清创、脓肿切开、胸腔闭式引流拔除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试验组对自我操作能力、自我临床思维能力、自我学习效率、教学方式接受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全要素外科模拟手术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实习医生的临床操作水平,且实习医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接受度更好,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 外科 教学 实习医生 模拟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知信行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程瑶 李敏 +1 位作者 马玉芬 王晓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1期1580-1584,共5页
目的 :调查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为今后制定术后疼痛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应用方便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术后疼痛知信行总得分为(29.22±4.58)分,处于中等水平。... 目的 :调查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为今后制定术后疼痛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应用方便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术后疼痛知信行总得分为(29.22±4.58)分,处于中等水平。疼痛知识得分(8.06±2.55)分;疼痛态度得分(16.14±2.77)分;镇痛行为得分(5.02±1.15)分,满分6分,处于高水平。术后疼痛知信行的Pearson相关分析:知识与态度、态度与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知识与行为无相关性(P>0.05)。结论 :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知识明显缺乏,其态度及行为均存在不足,应选择"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通过系统、正确的疼痛教育,使患者掌握术后疼痛控制的正确知识,鼓励并坚定其术后镇痛的信念,纠正并强化其术后自我镇痛管理行为,从而改善其术后镇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术后疼痛 知信行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胰切除术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腺癌的手术疗效和生活质量对比分析: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天宇 赵邦博 +6 位作者 李泽儒 赵宇彤 韩显林 张太平 戴梦华 郭俊超 王维斌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7-818,共12页
目的探究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与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TP(TP组)和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 目的探究全胰切除术(total pancreatectomy,TP)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治疗胰腺癌患者的术后短期并发症与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TP(TP组)和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PD(PD组)的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危险因素的不同,将PD组患者分为胰瘘高风险PD组和复发高风险P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后,比较TP组与胰瘘高风险PD组、复发高风险PD组术后短期手术疗效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 d死亡率、住院时间等)、长期手术疗效指标(总生存期)及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TP组患者32例,PD组174例(胰瘘高风险PD组99例,复发高风险PD组15例)。(1)TP组与胰瘘高风险PD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TP组患者29例、胰瘘高风险PD组患者56例。TP组无胰瘘发生,胰瘘高风险PD组胰瘘发生率为19.64%(P=0.027),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30 d死亡率等短期手术疗效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时,两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2)TP组与复发高风险PD组:由于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故TP组32例患者、复发高风险PD组15例患者均纳入分析。TP组无胰瘘发生,复发高风险PD组胰瘘发生率为20.00%(P=0.028),两组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lavien-Dindo分级、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30 d死亡率等短期手术疗效指标亦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截至末次随访,与复发高风险PD组比较,TP组中位总生存期更长(37.68个月比15.24个月,HR=2.551,95%CI:1.144~5.689,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复发高风险PD、术前合并梗阻性黄疸是胰腺癌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胰瘘高风险胰腺癌患者,TP可取得与PD相当的短期手术疗效和长期生活质量,且术后无胰瘘负担。对于复发高风险胰腺癌患者,TP可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全胰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倾向性评分 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胰腺癌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一凡 翁桂湖 +1 位作者 曹喆 张太平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750,共4页
胰腺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治疗难度高,预后差。目前,医学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被应用于胰腺癌术前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手术机器人系统,以及胰腺外科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本文回顾了医学人工智能在胰腺癌领域的最新... 胰腺癌作为一种高度恶性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治疗难度高,预后差。目前,医学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已被应用于胰腺癌术前影像学诊断、病理诊断、手术机器人系统,以及胰腺外科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本文回顾了医学人工智能在胰腺癌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以期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胰腺癌领域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人工智能 手术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胰腺手术应用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邦博 王维斌 赵玉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9-733,共5页
胰腺手术以创伤大、操作难、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高著称,微创化、精细化及标准化是胰腺手术发展的风向标。21世纪以来,机器人胰腺手术以其高精度、高安全性、更加真实清晰的操作视野等优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胰腺手术的优选方式。... 胰腺手术以创伤大、操作难、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高著称,微创化、精细化及标准化是胰腺手术发展的风向标。21世纪以来,机器人胰腺手术以其高精度、高安全性、更加真实清晰的操作视野等优势,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胰腺手术的优选方式。近10年来,中国多家大型胰腺中心开展了机器人胰腺手术并趋于成熟,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全胰切除术、胰腺肿瘤剜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等各类术式。然而,目前机器人系统在胰腺手术方面仍存在系统构建复杂、缺乏力反馈、影像学融合不充分、远程操作不成熟等问题,外科医生应继续开展机器人胰腺手术相关高质量临床研究以验证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一步促进机器人胰腺手术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胰腺手术 远程手术 临床研究 手术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