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G ODN与聚肌胞在肿瘤免疫中联合应用的研究
1
作者 张永明 刘学丽 +1 位作者 张子豫 马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861-864,共4页
目的选择两种新型的生物型免疫刺激剂CpGODN和poly(I:C)联合作为多肽抗原佐剂,通过体外及体内多种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的免疫增效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中用CpGODN和poly(I:C)单独或联合与正常小鼠脾细胞混合培养,24h后检测... 目的选择两种新型的生物型免疫刺激剂CpGODN和poly(I:C)联合作为多肽抗原佐剂,通过体外及体内多种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探讨二者联合应用的免疫增效作用。方法体外实验中用CpGODN和poly(I:C)单独或联合与正常小鼠脾细胞混合培养,24h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分泌情况;体内实验中用CpGODN和poly(I:C)单独或者联合作为MUC1多肽抗原的佐剂免疫小鼠,通过ELISA方法检测免疫血清中抗体效价及应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实验对各组间免疫水平的差别进行评价。结果CpGODN与poly(I:C)联合应用体外能有效诱导脾细胞分泌IL-12p40和TNF-α。体内实验联合组小鼠血清中TNF-α和IFN-γ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小鼠血清中抗MUC1多肽抗体效价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ityTlympho-cyte,CTL)杀伤实验显示联合组能有效杀伤靶细胞。结论CpGODN和poly(I:C)联合作为可溶性多肽MUC1的免疫佐剂,与单用相比能有效地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 ODN 聚肌胞 MUC1 免疫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外周血血浆中ENO1蛋白水平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莹 李敏 +5 位作者 刘宇 韩迺珺 张开泰 肖汀 程书钧 高燕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089-1093,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健康,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可以辅助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本研究旨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浆中烯醇化酶1(alpha-enolase,ENO1)蛋白水平,初步探讨ENO1作为肺癌相关蛋白标志物的可能性。方... 背景与目的肺癌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健康,有效的肿瘤标志物可以辅助诊断、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本研究旨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血浆中烯醇化酶1(alpha-enolase,ENO1)蛋白水平,初步探讨ENO1作为肺癌相关蛋白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16例肺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其配对正常肺组织中ENO1蛋白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42例健康体检者、34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8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三组人群血浆中ENO1蛋白水平。结果在87.5%(14/16)的肺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NO1蛋白表达量高于其配对正常肺组织;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中ENO1蛋白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P=0.031)和肺部良性疾病者(P=0.019),且ENO1蛋白在肺腺癌患者血浆中的水平高于肺鳞癌患者(P=0.023)。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组织和血浆中ENO1蛋白水平升高,提示ENO1可作为潜在的非小细胞肺癌相关血浆蛋白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烯醇化酶1 血浆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9至2008年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 被引量:216
3
作者 胡尚英 郑荣寿 +3 位作者 赵方辉 张思维 陈万青 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在1989至2008年的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制定和评价我国子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1989至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城市和农村子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粗率,以及标准化人口年龄调整... 目的探讨中国女性子宫颈癌在1989至2008年的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制定和评价我国子宫颈癌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1989至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发病和死亡数据,计算城市和农村子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粗率,以及标准化人口年龄调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采用Joinpoint软件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分析1989至2008年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全国子宫颈癌粗发病率由1989至1990年的3.06/10万上升到2007至2008年的11.87/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由4.96/10万上升到11.98/10万,农村地区由2.39/10万上升到11.77/10万。全国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由1989至1990年的2.19/10万上升到2007至2008年的3.20/10万,城市肿瘤登记地区由3.21/10万到2.56/10万,农村地区由1.82/10万上升到3.75/10万。1989至2008年子宫颈癌的粗发病率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后以平均每年14.4%和22.5%的速度递增;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后,城市地区增速变化不大,农村地区小幅降低。虽然全国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在1989至2008年总体无变化,但在1999年后粗死亡率平均每年上升8.1%;城市地区的粗死亡率和世界人口标化率在2001年后均以平均每年7.3%的速度递增;而农村地区的粗死亡率在1989至2008年平均每年上升3.9%,世界人口标化率无变化。结论近十几年来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迫切需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子宫颈癌筛查和疫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从而有效降低子宫颈癌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发病率 死亡率 肿瘤登记 趋势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的CHOP样方案治疗初治老年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桂琳 石远凯 +2 位作者 杨建良 刘鹏 秦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评价含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的CHOP样方案治疗初治老年晚期弥漫大B淋巴瘤(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共入组30例患者,中位年龄70(63~80)岁,24例(80.0%)国际预后指数≥3分;21例联合应用利... 目的:评价含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的CHOP样方案治疗初治老年晚期弥漫大B淋巴瘤(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共入组30例患者,中位年龄70(63~80)岁,24例(80.0%)国际预后指数≥3分;21例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进行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以含PLD的CHOP样方案治疗初治老年晚期DLBCL。PLD剂量为30 mg/m2,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强的松采用标准CHOP方案中的剂量。CD20阳性的患者可联合利妥昔单抗,计划完成6个周期。结果:客观缓解率为86.7%,其中完全缓解率为66.7%。中位随访20.1(0.7~38.5)个月,18个月总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4%及70.1%。主要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24例(80.0%)发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研究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清肌钙蛋白T无显著变化。4例(13.3%)在PLD输注后新发无症状性心电图异常。结论:含PLD的CHOP样方案是治疗初治老年晚期DLBCL患者毒性可接受的备选方案,缓解率较高,心脏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老年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和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锋杰 范亚光 +1 位作者 乔友林 周清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1-194,共4页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居各种癌症首位。肺癌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吸烟是其中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但不吸烟者(特别是女性)仍有一部分会...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均居各种癌症首位。肺癌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吸烟是其中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但不吸烟者(特别是女性)仍有一部分会患肺癌。许多研究认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肺癌的危险因素。然而,HPV作为肺癌的风险因素,对其进行的全面认真的评估较少。由于检测方法、地区分布、样本量等存在差异造成HPV感染和肺癌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HPV与肺癌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现将近年关于HPV和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HPV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一臻 王明荣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29-434,共6页
肺癌是绝大多数国家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以胸部X光片、螺旋CT、支气管内镜、痰液细胞学等检测手段用于肺癌的筛检和早诊已有较多报道,但鉴于以上检查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适用度等方面的局限,近年来国内... 肺癌是绝大多数国家主要的癌症死亡原因,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以胸部X光片、螺旋CT、支气管内镜、痰液细胞学等检测手段用于肺癌的筛检和早诊已有较多报道,但鉴于以上检查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适用度等方面的局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有关肺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就该领域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早期诊断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雌激素受体非配体依赖性激活对来曲唑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洪岩 刘芝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1-466,共6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转录调节变化在乳腺癌细胞对来曲唑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来曲唑耐药细胞(MCF-7-LR-1、MCF-7-LR-2)和对照细胞(MCF-7-Aro、MCF-7-T)为研究对象。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ER和磷酸化ER[pER(Ser118)]在两...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转录调节变化在乳腺癌细胞对来曲唑耐药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来曲唑耐药细胞(MCF-7-LR-1、MCF-7-LR-2)和对照细胞(MCF-7-Aro、MCF-7-T)为研究对象。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ER和磷酸化ER[pER(Ser118)]在两组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方法检测雌二醇(E2)处理前后细胞中ER与X盒结合蛋白1(XBP-1)增强子和三叶因子1(TFF-1)启动子区的结合情况。通过Real-time qRT-PCR比较XBP-1和TFF-1mRNA的表达,以及雌激素反应性基因CA2、GJA1、PGR、CTSD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来曲唑耐药细胞中pER(Ser118)水平显著增加,但ER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变化。ChIP结果表明,与对照细胞相比,MCF-7-LR-2细胞中ER在非配体激活条件下(未加E2处理)及配体激活条件下(10nmol/L E2处理45min)与XBP-1增强子区及TFF-1启动子区的结合均显著增加。qRT-PCR结果表明,与未经E2处理的MCF-7-Aro细胞相比,耐药细胞中XBP-1和TFF-1表达均显著增加;与MCF-7-T细胞相比,耐药细胞中CA2和GJA1表达增高,PGR和CTSD的表达降低。结论在来曲唑耐药的乳腺癌细胞中,ER以配体非依赖方式激活,pER(Ser118)水平增加,从而促进相关靶基因的转录,该机制在乳腺癌细胞对来曲唑耐药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雌激素 抗药性 肿瘤 X盒结合蛋白质1 三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肺癌候选癌基因RAP2B的鉴定和功能研究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付国斌 刘彦 +6 位作者 袁劲松 郑宏伟 石太平 雷文东 肖汀 高燕宁 程书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3-276,共4页
背景与目的RAP2B是我们实验室构建的中国人肺鳞癌差异表达cDNA文库中高表达的基因之一。作为具有保守结构域的Ras超家族成员,RAP2B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属未知。本文拟初步探讨RAP2B基因在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 背景与目的RAP2B是我们实验室构建的中国人肺鳞癌差异表达cDNA文库中高表达的基因之一。作为具有保守结构域的Ras超家族成员,RAP2B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属未知。本文拟初步探讨RAP2B基因在肺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27例手术切除的肺鳞癌肿瘤组织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AP2B基因的表达;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全长ORF区并转染大鼠Rat1细胞,观察转化灶形成情况;采用NF-kappaB信号通路特异的报告基因观察RAP2B基因对NF-kappaB通路的影响。结果RAP2B mRNA在约67%(18/27)的肺鳞癌配对组织中肿瘤较癌旁组织高表达;成功构建了RAP2B的真核表达质粒;平板转化实验显示转染RAP2B基因的细胞出现明显转化灶;通路报告基因分析显示RAP2B能够明显激活NF-kappaB通路。结论RAP2B基因在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高表达,在体外具有恶性转化Rat1细胞能力,提示其为候选癌基因,并且可能通过激活NF-kappaB信号通路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RAP2B基因 NF—kappa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蒋兴然 陆士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6-461,共6页
分化成熟的体细胞可在体外被重编程为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后者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似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发育多潜能性,同时避免了免疫排斥和伦理问题。患者特异性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将成为再生医学、药物筛选和毒理测试的理想工具。
关键词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体细胞重编程 发育多潜能性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染色体及基因组DNA畸变研究进展
10
作者 蒋焱熠 王明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9-525,共7页
食管鳞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进展快且预后差。由于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临床确诊的食管鳞癌大多已发展到了中晚期,治愈难度较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染色体及基因组DNA畸变均是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 食管鳞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进展快且预后差。由于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临床确诊的食管鳞癌大多已发展到了中晚期,治愈难度较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染色体及基因组DNA畸变均是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文章就食管鳞癌染色体及基因组水平异常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染色体 基因组DNA 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p53和p21^(WAF1/Cip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改变及其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0
11
作者 林德晨 史志周 +5 位作者 薛丽燕 陈微 徐昕 韩亚玲 吕宁 王明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5-460,共6页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 ous cell carcinom a,ES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临床诊治手段正逐步改进,但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目前认为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然而相关周期调节蛋白在食管癌...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 ous cell carcinom a,ES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临床诊治手段正逐步改进,但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然很低。目前认为细胞周期调控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然而相关周期调节蛋白在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改变、临床意义及其应用价值还没有明确结论。文章应用组织微阵列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TMA-IHC),对148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中细胞G1/S期调控蛋白cyclinD1、p53和p21WAF1/Cip1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yclinD1与p53蛋白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升高,p53表达阳性率与区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1)。p21WAF1/Cip1蛋白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且p21WAF1/Cip1表达阴性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短于表达阳性的患者(P=0.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21WAF1/Cip1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相对危险度为0.418,P<0.001)。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检测进一步表明45.4%的食管癌患者存在cyclinD1基因扩增。以上结果提示食管鳞癌中存在细胞周期G1/S期调控异常,p21WAF1/Cip1蛋白可能是一个有应用价值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细胞周期 免疫组化 组织微阵列 预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拷贝数变异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玉琳 刘飞 赵晓航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68-977,共10页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是指与基因组参考序列相比,基因组中≥1kb的DNA片段插入、缺失和/或扩增,及其互相组合衍生出的复杂变异.由于其具有分布范围广、可遗传、相对稳定和高度异质性等特点,目前认为,CNVs是一...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s)是指与基因组参考序列相比,基因组中≥1kb的DNA片段插入、缺失和/或扩增,及其互相组合衍生出的复杂变异.由于其具有分布范围广、可遗传、相对稳定和高度异质性等特点,目前认为,CNVs是一种新的可以作为疾病易感标志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其变异引起的基因剂量改变可以导致表型改变.最近,一种基于CNVs的新的疾病易感基因鉴定策略——CNV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开始出现,这一策略和传统的基于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关联分析具有互补性,通过认识基因组结构变异可以认识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和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拷贝数变异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标志 复杂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HPV16/18/45型DNA检测在宫颈癌初筛阳性后分流检查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静 陈汶 +4 位作者 康乐妮 陈凤 郭董平 李八一 乔友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评价careHPV16/18/45快速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阳性妇女阴道镜转诊分流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招募山西省阳城县宫颈癌高发乡镇年龄在25~65岁,符合宫颈癌筛查纳入标准的妇女。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并取样。采用第二... 目的评价careHPV16/18/45快速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阳性妇女阴道镜转诊分流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招募山西省阳城县宫颈癌高发乡镇年龄在25~65岁,符合宫颈癌筛查纳入标准的妇女。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并取样。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2)、careHPV、Avantage HPV E6和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的方法对妇女进行宫颈癌初筛;初筛阳性的妇女做第2次VIA和阴道镜检查。其中,careHPV初筛阳性者也进行careHPV16/18/45分流检测。在阴道镜下可见病变处直接取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级(CIN2)及以上病变者按照规范进行治疗。结果在自我取样和医生取样标本中,使用careHPV16/18/45分流,可使阴道镜转诊率分别下降至3.2%和3.1%;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可分别达到50.0%、97.6%和26.7%,以及63.0%、97.9%和34.0%。结论careHPV16/18/45可以作为资源欠缺地区careHPV初筛阳性妇女的转诊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eHPV16 18 45 宫颈癌 初筛 阳性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重要表面标志的表达和定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凯璇 穆洪 +1 位作者 孙玉琳 赵晓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作为其主要标志分子的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表达具有一定局限性,临床需要联合其他标志分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文中旨在探讨若干候选生物标志物在中国人源HCC... 目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作为其主要标志分子的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表达具有一定局限性,临床需要联合其他标志分子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文中旨在探讨若干候选生物标志物在中国人源HCC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采用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探讨角蛋白(cytokeratin,CK)、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1,ASGR1)和ASGR2、细胞表面分子(GPC3、CD90、CD133和EpCAM)等7种主要HCC表面标志分子在Bel-7402、Bel-7404和SMMC-7721等人HCC及正常肝细胞HL-7702的表达与定位情况。结果 CK、ASGR1和ASGR2在所有的肝来源细胞均表达;GPC3仅在HCC细胞表达。CD90、CD133和EpCAM仅在少量肝肿瘤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表达。结论 CK、ASGR1和ASGR2为肝细胞标志,GPC3是HCC相关标志;CD90、CD133和EpCAM仅在极少数肝肿瘤干细胞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生物标志 免疫荧光 肿瘤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2α过表达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晓杰 周启兵 +4 位作者 赵玫 李珅 郭红艳 吴琦 黄常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6-502,共7页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家族参与调节生长因子和激素的信号转导.为了研究SGK家族成员SGK2α在细胞中的功能,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SGK2α并瞬时转染HEK293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融合蛋白SGK2α-GFP主要定...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SGK)家族参与调节生长因子和激素的信号转导.为了研究SGK家族成员SGK2α在细胞中的功能,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SGK2α并瞬时转染HEK293细胞,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融合蛋白SGK2α-GFP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SGK2α与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存在相互作用.利用PCDNA6-V5-HisB-SGK2α质粒转染肝癌BEL7402细胞,建立稳定表达SGK2α蛋白的细胞系,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发现,SGK2α的过表达使BEL7402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倍增时间延长.裸鼠成瘤实验发现,与对照组细胞相比表达SGK2α的BEL7402细胞在裸鼠中的成瘤能力明显降低.免疫印迹实验证实,SGK2α的过表达不影响GSK3β的表达,但却使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下调.提示影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表达可能是外源性SGK2α蛋白过表达抑制BEL7402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调节蛋白激酶2α 肝癌 细胞增殖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染色体区段混合BAC探针鉴定食管癌细胞中的染色体畸变 被引量:3
16
作者 郝佳洁 王春丽 +5 位作者 顾文跃 程潇钰 张钰 徐昕 蔡岩 王明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8-565,共8页
染色体畸变是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遗传学特征,文章旨在应用BAC DNA克隆鉴定食管癌细胞中的染色体臂和染色体区段的畸变。针对染色体各区段选取5~10个1 Mb BAC DNA,分别混合制备成特定染色体区段的BAC DNA混合克隆,然后将染色体臂上覆盖... 染色体畸变是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遗传学特征,文章旨在应用BAC DNA克隆鉴定食管癌细胞中的染色体臂和染色体区段的畸变。针对染色体各区段选取5~10个1 Mb BAC DNA,分别混合制备成特定染色体区段的BAC DNA混合克隆,然后将染色体臂上覆盖所有区段的上述混合克隆进一步混合制备成特定染色体臂BAC DNA混合克隆。利用简并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Degenerate oligonucleotide primed PCR, DOP-PCR)标记染色体臂探针,利用切口平移法(Nick translation)标记染色体区段探针,并对食管癌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分析。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期染色体FISH结果显示,上述方法标记的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进一步利用染色体臂混合探针,确定了多个食管癌细胞中的染色体重排所涉及的特定染色体臂;利用染色体区段混合探针,鉴定出KYSE140的t(1q;7q)衍生染色体中1q上的断点范围位于1q32-q41。文章成功建立了1 Mb BAC DNA混合克隆探针标记技术,并鉴定出多个食管癌细胞中的染色体臂和染色体区段畸变,不仅为利用 M-FISH 技术鉴定肿瘤细胞中的染色体畸变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方法,而且还可能进一步将该法推广应用于恶性血液病的核型分析以及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畸变 BAC DNA 染色体臂和区段 荧光原位杂交 食管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携荧光素酶增殖缺陷型腺病毒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和分布 被引量:2
17
作者 孟希亭 林晨 +5 位作者 梅佳 王海娟 马飞 张金龙 张颖 钱海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研究携带荧光素酶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luciferase,Ad-Luci)经不同途径注射后小鼠体内荧光素酶的表达和分布,为肿瘤的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ANC-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Ad-Luci病毒单次或多次瘤体内注射... 目的:研究携带荧光素酶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luciferase,Ad-Luci)经不同途径注射后小鼠体内荧光素酶的表达和分布,为肿瘤的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ANC-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Ad-Luci病毒单次或多次瘤体内注射,或者肌内、尾静脉和腹腔注射Ad-Luci病毒至正常小鼠,采用IVIS Lumina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荧光素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表达,并观察Ad-Luci病毒的毒性作用。结果:单次瘤内注射Ad-Luci荧光素酶在瘤内持续表达15 d,多次瘤内注射后表达时间更长。肌内注射组荧光素酶随时间延长表达减弱,注射后48 h无荧光素酶表达。尾静脉注射组荧光素酶大部分聚集在肝脏,注射后18 d仍有表达。腹腔注射组4 h后可见荧光素酶的表达,但7 d后无表达。Ad-Luci各注射组小鼠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腺病毒携带外源基因经瘤内注射可在瘤内表达较长时间,多次注射可延长表达时间;经尾静脉注射后主要聚集在肝脏,且表达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载体 胰腺癌 荧光素酶 活体成像系统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外阴颗粒细胞瘤诊治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光文 吴令英 +1 位作者 宋艳 李晓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9-471,共3页
外阴颗粒细胞瘤较少见,而外阴不典型颗粒细胞瘤则更加罕见,确诊主要依据病理诊断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可考虑辅助放疗,化疗的效果较差。外阴不典型颗粒细胞瘤预后较好。现介绍1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外阴不典型颗粒细胞瘤病... 外阴颗粒细胞瘤较少见,而外阴不典型颗粒细胞瘤则更加罕见,确诊主要依据病理诊断首选手术治疗,术后可考虑辅助放疗,化疗的效果较差。外阴不典型颗粒细胞瘤预后较好。现介绍1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妇瘤科收治的外阴不典型颗粒细胞瘤病例,本例肿瘤在目前已报道的病例中体积较大,而患者较年轻,考虑到手术创面大,首次手术同时进行了外阴的皮瓣移植整形,治疗10个月后患者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复发,再次接受了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手术后随诊12个月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外阴 手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HMBP2过表达促进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春丽 郝佳洁 +5 位作者 吴李飞 潘蓓青 徐昕 蔡岩 王明荣 贾雪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0-366,共7页
IGHMBP2(Immunoglobulin mu binding protein 2)基因编码一种解旋酶,参与DNA的复制和修复,并且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在基因转录中发挥重要作用。IGHMBP2基因定位于11q13.2,该染色体区段在食管鳞癌中扩增频率较高。为了探讨IGHMBP2基因在食... IGHMBP2(Immunoglobulin mu binding protein 2)基因编码一种解旋酶,参与DNA的复制和修复,并且作为转录调节因子在基因转录中发挥重要作用。IGHMBP2基因定位于11q13.2,该染色体区段在食管鳞癌中扩增频率较高。为了探讨IGHMBP2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扩增情况及其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文章对本实验室前期报道的59例食管鳞癌原发肿瘤array-CGH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IGHMBP2基因扩增频率为28.9%(17/59)。进一步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Western blot技术,发现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30、KYSE180、KYSE510和KYSE150中存在IGHMBP2基因扩增/增益以及蛋白高表达。敲降IGHMBP2后,KYSE30和KYSE150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明显降低(P<0.001),侵袭迁移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升高;敲降后转染IGHMBP2质粒,回复其蛋白表达后,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又得以恢复(P<0.01)。上述结果表明,IGHMBP2过表达可能通过降低E-cadherin的表达从而增强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HMBP2 食管鳞癌 扩增 侵袭 迁移 IGHMB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曼妮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83-885,共3页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发病率居于第2位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例,居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接近80%的宫颈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随着计算机、医学影像、放射生物及物理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以正电子发...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发病率居于第2位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0万例,居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接近80%的宫颈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射治疗。随着计算机、医学影像、放射生物及物理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影像为基础的三维放疗技术开始逐步应用于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中。精确放疗的计划是在尽量保证靶区受照射剂量足够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最大程度实现两者的平衡,提高肿瘤局控率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带来长期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宫颈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受照射剂量 并发症发生率 医学影像 新发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