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美国临床肿瘤学年会进展报道
1
作者 施秀青(综述) 袁芃(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4-160,共7页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在乳腺癌方面报道了多项近期研究进展。而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基本代表了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比如探索尝试不同化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新辅助治疗后...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在乳腺癌方面报道了多项近期研究进展。而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基本代表了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比如探索尝试不同化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non-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non-pCR)的患者的治疗策略,以及对疗效和预后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或工具的探索等。本文就2024 ASCO年会中乳腺癌不同亚型新辅助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呈现目前新辅助治疗的整体格局,并为临床决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治疗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指南(2020) 被引量:28
2
作者 吴文铭 陈洁 +26 位作者 白春梅 依荷芭丽·迟 杜奕奇 冯仕庭 霍力 姜玉新 李景南 楼文晖 罗杰 邵成浩 沈琳 王峰 王理伟 王鸥 王于 吴焕文 邢小平 徐建明 薛华丹 薛玲 杨扬 虞先濬 原春辉 赵宏 朱雄增 赵玉沛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460-480,共21页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患者的临床管理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牵头成立了由肿瘤外科、消化内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影像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多领域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回顾了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治疗相关的重要问题,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相应的诊疗建议,以期进一步改进中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诊疗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指南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中国肿瘤日间诊疗现状 被引量:15
3
作者 马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5期I0001-I0001,1,共2页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兼任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癌症中心乳腺...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兼任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健康科普专家,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协和医学院 癌症中心 医院内科 中国医学科学院 质控中心 健康科普 早诊早治 乳腺癌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发生率和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笑林 李秋月 +2 位作者 周彦君 张金辉 梁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934-2940,共7页
背景38.4%的结直肠癌患者死于非癌症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主要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0.3%。靶向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并不少见,最突出的为高血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发生率和风险。... 背景38.4%的结直肠癌患者死于非癌症疾病,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主要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0.3%。靶向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并不少见,最突出的为高血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发生率和风险。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有关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呋喹替尼治疗的单臂临床试验和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R 4.3.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涉及6项单臂临床试验、3项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级别高血压和出血的发生率为35%(95%CI=0.25~0.45)和24%(95%CI=0.10~0.37)。在高级别事件中,高血压发生率为15%(95%CI=0.10~0.20),出血发生率为1%(95%CI=0~0.02),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95%CI=0.02~0.05),心脏疾病发生率为1%(95%CI=0~0.02)。呋喹替尼与全级别、高级别高血压及全级别出血的风险增加相关,RR分别为3.93(95%CI=2.95~5.24)、12.33(95%CI=5.31~28.63)及1.84(95%CI=1.36~2.50),但与高级别的出血(RR=1.06,95%CI=0.35~3.23)、血栓栓塞事件(RR=3.35,95%CI=0.89~12.55)及心脏疾病(RR=0.62,95%CI=0.18~2.14)无关。结论呋喹替尼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心血管毒性发生率和风险增加显著相关,但主要针对的是低级别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呋喹替尼 心血管毒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贝拉唑联合托烷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文娜 林秋菊 罗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688-2691,共4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托烷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门诊化疗的非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托烷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门诊化疗的非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化疗前后及化疗过程中,试验组给予雷贝拉唑+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治疗,化疗两个周期后(每个周期为21 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在抑制恶心、呕吐、反酸及改善食欲、生活质量的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199、-2.178、-2.089、-2.283、-2.062,P<0.05);且在临床总疗效上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37,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托烷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化疗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疗效较好,可作为新一代强效止吐方案,值得临床关注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胃肠道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托烷司琼 地塞米松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厌食和恶病质研究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倩 马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02-606,共5页
癌症患者在终末期常伴发厌食与恶病质,恶病质导致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对于恶病质的研究逐渐受到了重视。现有研究表明,恶病质是一个多因素的概念,其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炎症、代谢及内分泌改变、脂肪丢失、骨骼肌丢失等。恶病质与心理情... 癌症患者在终末期常伴发厌食与恶病质,恶病质导致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对于恶病质的研究逐渐受到了重视。现有研究表明,恶病质是一个多因素的概念,其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炎症、代谢及内分泌改变、脂肪丢失、骨骼肌丢失等。恶病质与心理情绪的关系亦十分密切,二者可互为因果。目前,恶病质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食欲刺激疗法、靶向治疗、刺激肌肉蛋白合成代谢、情绪疗法、神经肽疗法等。单纯营养支持很难改善恶病质,然而药物治疗方面,除了沙利度胺之外,疗效均不尽如人意。所以,我们期待更多关于恶病质相关机制的研究结果 ,从而使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成为可能。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厌食与恶病质的研究与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 恶病质 肿瘤 研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潇衍 李峻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2117-2121,共5页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复发转移、致死率较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欠佳。对于局限期/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是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卡铂。尽管一线化疗有效率较高,但多数患者会较快复...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复发转移、致死率较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预后欠佳。对于局限期/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是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卡铂。尽管一线化疗有效率较高,但多数患者会较快复发,复发后治疗方案有限,导致患者死亡。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可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但是生存期较短。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加深对小细胞肺癌肿瘤生物学行为和分子分型的研究或许有助于在治疗上取得同样的成功。希望随着新的遗传分子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者可以发现更多驱动性突变,并选择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2017年版) 被引量:165
8
作者 石远凯 孙燕 +47 位作者 于金明 丁翠敏 马智勇 王子平 王东 王征 王孟昭 王燕 卢铀 艾斌 冯继锋 刘云鹏 刘晓晴 刘基巍 伍钢 曲宝林 李学记 李恩孝 李薇 宋勇 陈公琰 陈正堂 陈骏 余萍 吴宁 吴密璐 肖文华 肖建平 张力 张阳 张沂平 张树才 宋霞 罗荣城 周彩存 周宗玫 赵琼 胡成平 胡毅 聂立功 郭其森 常建华 黄诚 韩宝惠 韩晓红 黎功 黄昱 史幼梧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 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新疗法的迅速发展,为晚期肺癌脑转移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更多的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脑转移 原发性肺癌 平均生存时间 专家共识 转移部位 培美曲塞 手术减压 血清肿瘤标志物 颅内转移灶 吉非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鳞癌患者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梁平 李峻岭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41-647,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由于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到晚期才得以诊断。本研究旨在描述性分析晚期肺鳞癌患者的基本特征和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水平及阳性率情况,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由于发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往往到晚期才得以诊断。本研究旨在描述性分析晚期肺鳞癌患者的基本特征和多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水平及阳性率情况,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诊治的晚期肺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回顾收集相关资料,描述性分析晚期肺鳞癌患者基本特征、肿瘤标志物检测水平和阳性率。结果 26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4±9.2)岁,男性223例(85.8%),女性37例(14.2%)。203例(78.1%)有吸烟史,8例(3.1%)有癌症家族史。细胞角质蛋白19的片断(cytokerantin 19 fragment,CYFRA21-1)的检测阳性率最高(71.2%)。不同肿瘤原发灶(tumor,T)分期和淋巴结受累(node,N)分期患者五种指标检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在不同T分期的检测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35)。二联阳性率最高的为CYFRA21-1+蛋白质类的癌胚抗原(carcinogen-embryonic antigen,CEA),阳性率为82.7%,三联阳性率最高的为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CYFRA21-1+CEA,阳性率为84.6%,四联阳性率最高为CA125+CYFRA21-1+CEA+酶类标志物神经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阳性率为85.0%,五联的阳性率为86.2%。结论 CYFRA21-1的检测阳性率最高,单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灵敏度较低,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鳞癌的诊断灵敏度,首选CA125、CYFRA21-1和CEA联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临床特征 肿瘤标志物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非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常用化疗方案及剂量强度分析的真实世界研究
10
作者 色珍 次仁曲珍 +5 位作者 张梦婷 桑旦旺姆 索朗普赤 赵玉兰 马玉超 李逸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3,共5页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现状,为西藏地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23年9月藏族乳腺癌患者共233例,选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共71例,分析其分子分型、治...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现状,为西藏地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23年9月藏族乳腺癌患者共233例,选出Ⅰ~Ⅲ期乳腺癌患者共71例,分析其分子分型、治疗方案、化疗药物剂量强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51岁,肿瘤分期Ⅰ、Ⅱ和Ⅲ期分别占1.41%、47.89%和50.70%。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人表皮生长因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HER2+和TNBC分别占46.48%(33例)、26.76%(19例)和26.76%(19例)。常用化疗药物中环磷酰胺、多西他赛、紫杉醇及铂类的剂量强度均能达到各指南推荐的剂量,其中表柔比星的剂量强度较推荐剂量偏低。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63.39%)、肝功能损害(43.66%)、血小板减少(30.99%)及红细胞减少(23.94%)。结论 西藏地区乳腺癌Ⅱ~Ⅲ期的占比较高,后续需加强科普宣教及早癌筛查等,治疗方面整体方案基本符合指南规范,其中抗HER2治疗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方案应用未来可更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乳腺癌 辅助化疗 剂量强度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阳性和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抗体药物偶联物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宫文静 施秀青(综述) 孙萍(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HER2阳性和低表达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亚型,预后较差。一线抗HER2靶向联合治疗显著提高了乳腺癌治疗的效果,但耐药问题仍不可避免。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的出现为...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HER2阳性和低表达乳腺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亚型,预后较差。一线抗HER2靶向联合治疗显著提高了乳腺癌治疗的效果,但耐药问题仍不可避免。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的出现为HER2阳性和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全面介绍目前ADCs类药物在HER2阳性和低表达晚期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包括恩美曲妥珠单抗(ado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德曲妥珠单抗(DS-8201,T-DXd)等药物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并对ADCs类药物的耐药问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阐释,以期为HER2阳性和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高效、个性化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药物偶联物 HER2阳性和低表达 晚期乳腺癌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乳腺癌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佳琳 王文娜 徐兵河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6,共13页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作为乳腺癌精准治疗的突破性药物,其独特的靶向递送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抗肿瘤治疗的选择性,并降低传统化疗的非特异性毒性。近年来,ADC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尤其是在人表皮生...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作为乳腺癌精准治疗的突破性药物,其独特的靶向递送机制能够有效地提高抗肿瘤治疗的选择性,并降低传统化疗的非特异性毒性。近年来,ADC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尤其是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及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的成功应用,显著改变了疾病的治疗格局。其中,恩美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emtansine,T-DM1)是首个取代拉帕替尼+卡培他滨方案,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二线治疗的ADC类药,而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DS-8201,T-DXd)在DESTINY-Breast04研究中展现出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显著疗效,并成为首个获批用于该亚型患者的ADC。针对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hoblast cell surface antigen 2,Trop-2)靶点的ADC如戈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govitecan,SG)也已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advanced breast cancer,TNBC)及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临床获益。此外,新一代ADC技术的优化,如提高连接子稳定性、优化药物抗体比(drug-to-antibody ratio,DAR)及增强旁观者效应,进一步提升了药物的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使其成为乳腺癌精准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虽然ADC药物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仍可能伴随一定的靶点相关及载荷相关的不良反应,但随着管理策略的不断优化,其安全性已得到有效提升。HER2靶向ADC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T-DXd相关的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T-DM1的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异常,而Trop-2靶向ADC如SG的血液毒性及胃肠道反应亦需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ADC在结构优化后已显著改善其安全性,并且通过早期监测、个体化剂量调整及支持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临床上ADC治疗的毒性管理已趋向成熟,绝大多数不良反应均可通过优化治疗方案和联合支持治疗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因素、既往治疗史及伴随疾病情况,以制定最优的ADC应用策略,确保疗效与安全性的最大化。随着ADC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乳腺癌治疗将更加精准化。新型HER2-Trop-2双靶点ADC的研发为HER2低表达及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可能,而T-DXd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CDK4/6抑制剂及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的研究显示出协同抗肿瘤效应。本综述系统总结乳腺癌ADC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HER2及Trop-2靶向ADC的临床应用、安全性管理策略及新型ADC的发展趋势,旨在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药物偶联物 乳腺癌 靶向治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Tro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构建胃腺癌预后模型及免疫微环境分析
13
作者 刘毓 曾成 林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33-1439,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胃腺癌细胞衰老相关预后模型并进行免疫微环境分析。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胃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及对应的临床信息,从CellAge数据库中下载细胞衰老相关基因(CSRGs);在R软件中利用limma包筛选胃腺癌组...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胃腺癌细胞衰老相关预后模型并进行免疫微环境分析。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胃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及对应的临床信息,从CellAge数据库中下载细胞衰老相关基因(CSRGs);在R软件中利用limma包筛选胃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SRGs,利用survival包筛选影响胃腺癌患者预后的CSRGs;利用LASSO回归分析构建胃腺癌风险模型,并计算每个患者的风险得分;利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高低风险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期(OS);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后模型预测患者五年生存率的有效性;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胃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预测高低风险组患者潜在的信号通路;基于ESTIMATE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算法分析高低风险组患者肿瘤免疫微环境差异。结果:筛选出16个预后相关的差异表达CSRGs。LASSO回归分析构建了含有AGT、EZH2、NOX4和ZFP36基因的预后模型,并根据风险得分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低风险两组。生存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OS显著低于低风险组患者。ROC曲线显示预后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患者五年生存率(AUC=0.70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风险得分是胃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GSEA富集分析显示高风险组与上皮间充质转换、缺氧、血管生成等信号通路相关,而低风险组与G2M检查点、DNA修复、过氧化物酶体等信号通路相关。进一步分析显示,高风险组患者免疫细胞浸润丰度更高,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更高。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新的胃腺癌细胞衰老相关预后模型,其中高风险组患者有着更高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细胞衰老 预后模型 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S管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对乳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及心境状态的影响
14
作者 赵芳 朱姗姗 +3 位作者 余璐璐 王佳妮 付恩锋 周彦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116,共5页
目的 探讨7S管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不良反应及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疾病应对方式、心境状态(抑郁、焦虑)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 目的 探讨7S管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不良反应及心境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疾病应对方式、心境状态(抑郁、焦虑)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量表对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内科病房收治的1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80)和试验组(n=8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7S管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6个月自我护理能力、医学应对方式、心境状态评分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分、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中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MCMQ中回避、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0%)低于对照组(63.7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7S管理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应对方式,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7S管理 家庭参与式护理 心境状态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药物偶联物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乳腺癌治疗中的进展
15
作者 李巧佴 黎立喜 +2 位作者 李凤娟 王佳玉 马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8,共7页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兼具有靶向药物的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高度抗肿瘤活性,极具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正进入ADCs治疗时代,以恩美曲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等为代表的ADCs...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ADCs)是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兼具有靶向药物的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高度抗肿瘤活性,极具临床应用前景。近年来,乳腺癌的治疗正进入ADCs治疗时代,以恩美曲妥珠单抗、德曲妥珠单抗等为代表的ADCs,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此外,ADCs的出现,引入了“HER2低表达(HER2-low)”的概念,并为HER2-low的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本综述重点探讨了ADCs在治疗HER2表达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 抗体药物偶联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辅助强化治疗策略
16
作者 黎立喜 刘姝宁 +2 位作者 李巧佴 李凤娟 马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1,共5页
辅助强化治疗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逐渐展现出重要作用,尤其适用于高复发风险和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该策略通过延长治疗周期、引入新药物或采用多重治疗手段,进一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治愈率。近年来,三阴性乳腺... 辅助强化治疗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逐渐展现出重要作用,尤其适用于高复发风险和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的患者。该策略通过延长治疗周期、引入新药物或采用多重治疗手段,进一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治愈率。近年来,三阴性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强化治疗方案,如卡培他滨、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及双靶治疗等,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此外,针对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突变患者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的应用也获得了积极成果。未来,随着治疗策略的不断优化,辅助强化治疗将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本文将综述不同分子分型早期乳腺癌,如三阴性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的辅助强化治疗策略,期望有助于提高临床对早期乳腺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早期 辅助强化治疗 不同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与探索方向
17
作者 曾成 王沅怡 +1 位作者 王佳妮 马飞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在乳腺癌的不同分子分型中展现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综述系统地总结ICI在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在乳腺癌的不同分子分型中展现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综述系统地总结ICI在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其中,在HR阳性乳腺癌中,KEYNOTE-756和CheckMate 7FL研究证实,ICI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提高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阳性患者获益更明显。此外,PROMENADE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低表达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接受ICI治疗后的pCR率更接近TNBC,而非HR阳性乳腺癌。在转移性HR阳性乳腺癌中,SACI-IO和DOLAF研究提示,ICI联合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或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可能为特定亚组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在HER2过表达乳腺癌中,Keyriched-1和Neo-PATH研究显示,ICI联合抗HER2治疗可能改善HR阴性/HER2阳性患者的pCR情况。然而,Impassion-050和KATE2研究未能证明ICI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获益。在TNBC中,KEYNOTE-522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新辅助ICI联合化疗不仅提高pCR率,还能为患者带来长期的生存获益。Impassion-130、KEYNOTE-355和TORCHLIGHT等研究证实,ICI联合化疗可改善PD-L1阳性晚期TNB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此外,ICI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PARP抑制剂及ADC的治疗策略在TNBC中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ICI联合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模式,同时ICI与抗HER2治疗、内分泌治疗、ADC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联合方案亦在积极探索中。然而,ICI治疗仍面临耐药机制复杂、疗效异质性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管理等挑战。未来应进一步优化患者分层管理并探索更精准的联合治疗策略,以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长期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L1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外周血EMR3基因甲基化水平与乳腺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夏婕 雷水芳 +4 位作者 黎立喜 徐天 顾万建 马飞 杨蓉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56-1463,共8页
目的探究中国人群外周血中C19orf57、MAP9、EMR3、NEK6和PCOLCE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了25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和272名健康女性的外周血,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 目的探究中国人群外周血中C19orf57、MAP9、EMR3、NEK6和PCOLCE2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了25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和272名健康女性的外周血,并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定量检测基因上CpG位点的甲基化水平。使用logistics回归模型校正协变量分析DNA甲基化水平与乳腺癌的相关性。Spearman秩相关用于分析基因甲基化水平与年龄的关系。使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特征组别的甲基化水平差异。结果与欧美人群的乳腺癌EMR3高甲基化相反,EMR3基因的低甲基化与中国女性的乳腺癌相关,但该相关性仅存在于≥50岁的女性中(每减少10%的甲基化,EMR3_CpG_1:OR=1.40;EMR3_CpG_2:OR=2.31;EMR3_CpG_3:OR=2.76,P<0.05)。EMR3的甲基化水平与肿瘤分期、大小、淋巴转移、ER、PR、HER2、Ki67等没有或仅有弱相关。C19orf57甲基化与乳腺癌无相关性。结论外周血EMR3基因的低甲基化与中国女性乳腺癌之间存在相关性,尤其是年龄较大或绝经后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EMR3 DNA甲基化 乳腺癌 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体药物偶联物治疗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版)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兵河 +4 位作者 马飞 王佳玉 孙永琨 朱铁楠 宋玉琴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期1-15,共15页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一类通过连接头将细胞毒性药物连接到单克隆抗体的靶向生物药剂,使单克隆抗体作为载体将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以靶向方式高效地运输至目标肿瘤细胞中。深入了解ADC药物的分子特征和机制特点... 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一类通过连接头将细胞毒性药物连接到单克隆抗体的靶向生物药剂,使单克隆抗体作为载体将小分子细胞毒性药物以靶向方式高效地运输至目标肿瘤细胞中。深入了解ADC药物的分子特征和机制特点,并在ADC药物临床应用过程中根据其适应证合理用药,选择合适的剂量和疗程,有效管理不良反应,对临床医生而言十分重要,甚至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存转归。因此,本共识旨在对市面可及的ADC药物进行系统概述,从而为临床医生更好地应用和管理ADC药物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抗体药物偶联物 单克隆抗体 细胞毒性药物 安全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乳腺癌特点及内科辅助治疗现状 被引量:7
20
作者 修萌 张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733-738,共6页
老年乳腺癌的治疗面临较多困境。老年乳腺癌患者的预期寿命、共病情况、一般功能状况等因素可对治疗决策和生存情况产生影响。体健、具有一定预期寿命的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应行标准的内科辅助治疗。本文结合老年乳腺癌特点,对内分... 老年乳腺癌的治疗面临较多困境。老年乳腺癌患者的预期寿命、共病情况、一般功能状况等因素可对治疗决策和生存情况产生影响。体健、具有一定预期寿命的老年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应行标准的内科辅助治疗。本文结合老年乳腺癌特点,对内分泌治疗、化疗和抗HER-2靶向治疗的现状,及老年患者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老年女性 辅助治疗 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