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科研管理与耗散结构理论
1
作者 姜莉 李琦涵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10-311,313,共3页
医学科研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以协调为特征的实践活动,它的目的是保持医学科研系统的有序状态。而逐步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原则指导医学科研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不仅可揭示其性质及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可促进管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科学化。
关键词 科研管理 耗散结构理论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在不同细胞中适宜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范东瀛 陈俊英 +2 位作者 张新文 李卫东 廖国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索流感病毒在细胞中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采用MEK细胞、FRhK-4细胞、MDCK细胞分别接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H3N2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疫苗毒株,观察3种毒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病变、血凝滴度。结果3株流感病毒接种细胞在33℃培养... 目的探索流感病毒在细胞中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采用MEK细胞、FRhK-4细胞、MDCK细胞分别接种甲型流感病毒H1N1型、H3N2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疫苗毒株,观察3种毒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细胞病变、血凝滴度。结果3株流感病毒接种细胞在33℃培养72h后出现拉网、圆缩、脱落等现象;FRhK-4细胞和MDCK细胞对流感病毒较敏感。胞龄为48h的细胞,在NaHCO3的终浓度为1.4‰,TPCK-胰酶浓度为1.0μg/ml的病毒维持液培养流感病毒为最适条件。结论寻找到了细胞流感病毒的适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细胞培养 血凝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学与人类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3
作者 张永彪 褚嘉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6-472,共7页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对表观遗传疾病的机理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疾病与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以及非编码RNA调控这4个表观遗传过程相关。这4个过程通过调节染色质结构,在染色体或基因簇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异常调控导... 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对表观遗传疾病的机理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疾病与染色质重塑、基因组印记、X染色体失活以及非编码RNA调控这4个表观遗传过程相关。这4个过程通过调节染色质结构,在染色体或基因簇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异常调控导致复杂的突变且表现为出生前后生长发育和神经功能的异常。对这些疾病的探讨为表观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进而有助于生物医学的研究。文章就表观遗传学和表观遗传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组蛋白修饰 DNA甲基化 基因组印记 X染色体失活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感染成年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嘉琦 刘晓 +2 位作者 熊新宇 陈瑜娜 陈元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研究成年昆明种小鼠对实验感染人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敏感性。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用A组人Wa和恒河猴SA11株RV感染成年昆明种小鼠,观察小鼠的临床反应和排毒情况。结果成年昆明种小鼠感染Wa和SA11RV第二天后出现明显的临床腹泻症... 目的研究成年昆明种小鼠对实验感染人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敏感性。方法在实验条件下,用A组人Wa和恒河猴SA11株RV感染成年昆明种小鼠,观察小鼠的临床反应和排毒情况。结果成年昆明种小鼠感染Wa和SA11RV第二天后出现明显的临床腹泻症状,第四天达到高峰;至少在感染后连续6天的动物大便中可检测到较高滴度的RV抗原。结论成年昆明种小鼠对RV感染有很高的敏感性,可做为动物模型,在RV感染的药物治疗效果评价和疫苗保护性效果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小鼠 轮状病毒感染 RV 成年 SA 大便 感染后 腹泻症状 实验感染 高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胺切割Neurturin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产物纯化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鸿钧 马雁冰 +1 位作者 戴长柏 孙茂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9-142,共4页
Neurturin (NT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 ,是 GDNF家族的成员之一 .将 5′端引入了羟胺切割位点的 h NTN基因克隆到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 p Thio His A,在宿主菌 BL2 1中获得了稳定、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在变... Neurturin (NTN)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 ,是 GDNF家族的成员之一 .将 5′端引入了羟胺切割位点的 h NTN基因克隆到硫氧还蛋白融合表达载体 p Thio His A,在宿主菌 BL2 1中获得了稳定、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在变性条件下经羟胺切割、柱层析纯化后复性 ,获得纯度达 90 %以上的 rh NTN.经鸡胚背根神经节 (DRG)培养法测定具有生物学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TURIN 融合蛋白 羟胺切割 鸡胚背根神经节 纯化 生物活性 基因表达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制备甲肝病毒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明波 李国良 +5 位作者 李卫东 张丽旌 徐其武 匡祥晶 姜述德 廖国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40-741,共2页
目的 研究用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制备甲肝病毒W株的可行性。方法 Vero细胞悬浮吸附HAVW株后 ,接种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 ,用微载体进行培养 ,对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及病毒的增殖进行分析。结果 经四周的培养 ,病毒收获时 ,细胞密度... 目的 研究用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制备甲肝病毒W株的可行性。方法 Vero细胞悬浮吸附HAVW株后 ,接种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 ,用微载体进行培养 ,对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及病毒的增殖进行分析。结果 经四周的培养 ,病毒收获时 ,细胞密度达 1.4× 10 6 ml,甲肝病毒抗原滴度达 1∶64。结论 W株已适应于Vero细胞中 ,用生物反应器培养产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培养 VERO细胞 制备 甲肝病毒 灭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原核表达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琦涵 赵红玲 +3 位作者 和绍清 王丽春 赵树栋 王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833-835,共3页
随着对细胞前早期基因认识的深入,一组在多个种群中具有较高同源性的前早期基因家族——CCN(CTGF,Cyr61/Cef10,Nxov)得到了人们的注意[1]。其产物在细胞受到创伤刺激时产生,并具有促进和调节创伤修复的功能.其中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 随着对细胞前早期基因认识的深入,一组在多个种群中具有较高同源性的前早期基因家族——CCN(CTGF,Cyr61/Cef10,Nxov)得到了人们的注意[1]。其产物在细胞受到创伤刺激时产生,并具有促进和调节创伤修复的功能.其中的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由于对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 生长因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长类动物电子病历管理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3
8
作者 肖革新 代解杰 +3 位作者 王斌 王宝金 孙晓梅 唐东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6期122-124,共3页
为了实现对病猴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科学的分析 ,系统结构模型采用C/S模型 ,后台数据库SQLServer 2 0 0 0 ,编程语言Delphi7.0 ,成功地开发了灵长类动物电子病历管理版软件 ,实现对病猴信息的输入 ,根据不同条件进行快捷查询病猴... 为了实现对病猴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科学的分析 ,系统结构模型采用C/S模型 ,后台数据库SQLServer 2 0 0 0 ,编程语言Delphi7.0 ,成功地开发了灵长类动物电子病历管理版软件 ,实现对病猴信息的输入 ,根据不同条件进行快捷查询病猴相关记录。实践证明 ,该系统运行良好 ,安全稳定 ,易维护 ,实现整个局域的信息共享 ,提高了兽医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因此 ,建立该系统对于加强灵长类动物的疾病治疗、预防和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动物 电子病历 管理软件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陈瑾 代解杰 孙晓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59-62,共4页
肝炎的的大范围流行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甲肝、乙肝虽已有疫苗,但不能忽视未来由于病毒变异所带来的威胁。丙肝目前尚未发现非常有效的疫苗,且丙肝的病理学机制也尚未完全清晰,主要原因是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树... 肝炎的的大范围流行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甲肝、乙肝虽已有疫苗,但不能忽视未来由于病毒变异所带来的威胁。丙肝目前尚未发现非常有效的疫苗,且丙肝的病理学机制也尚未完全清晰,主要原因是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树属于低等灵长类动物。研究发现,他对很多人类疾病易感,所以建立肝炎树动物模型成为现在肝炎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各型肝炎主要是甲、乙、丙型肝炎研究中建立树动物模型的国内外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胸 模型 动物 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转基因小鼠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仁 陈淑范 +3 位作者 罗其胜 王庆玲 易红昆 詹琼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0-75,共6页
目的验证PVRTg21转基因小鼠是否可作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动物模型。方法应用3个不同毒力的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株(Sabin-3,Vaccine321和Leon株)对能编码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的转基因小鼠(PVRTg... 目的验证PVRTg21转基因小鼠是否可作为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动物模型。方法应用3个不同毒力的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株(Sabin-3,Vaccine321和Leon株)对能编码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的转基因小鼠(PVRTg21)进行感染性实验。结果经脊髓接种,均可引起临床麻痹和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损伤。其表现随毒力的不同而不同,3个毒株的小鼠半数致麻痹剂量(PD50)分别为10 ̄1.1,10 ̄2.6和10 ̄4.97TCID_50,接种不同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学损伤也有明显的差别。结论PVRTg21转基因小鼠有可能成为评价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疫苗的神经毒力,研究病毒的变异和实施流行病监视的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转基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猴对两种日粮常规营养成分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鲁帅尧 赵远 +3 位作者 和占龙 杨亮宇 陈丽雄 王俊斌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了解实验猕猴对常用的两种日粮营养成分的消化能力 ,掌握实验猕猴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特点 ,为以后设计和筛选幼猕猴的日粮配方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健康的 10只自繁幼猕猴 ,分为 2组 ,每组 5只 ,雌雄搭配 ,单笼饲养 ,采... 目的 了解实验猕猴对常用的两种日粮营养成分的消化能力 ,掌握实验猕猴对营养物质的消化特点 ,为以后设计和筛选幼猕猴的日粮配方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健康的 10只自繁幼猕猴 ,分为 2组 ,每组 5只 ,雌雄搭配 ,单笼饲养 ,采用全收粪法对两种日粮进行 5d消化试验 ,测定两种日粮的 8种常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 Ⅱ组日粮的消化率除粗纤维 (CF)和磷 (P)外 ,其他养分与Ⅰ组的相当 ,Ⅱ组的总能 (GE)、粗蛋白(CP)、粗脂肪 (EE)、粗纤维 (CF)、无氮浸出物 (NFE)、灰分 (CA)、钙 (Ca)和磷 (P)的平均表观消化率 (% )分别为90 4 2、86 4 4、71 96、5 7 2 4、93 4 7、4 2 15、30 4 9和 2 9 89,Ⅰ组分别为 89 31、83 2 4、70 15、33 2 5、92 6 3、4 0 35、30 6 2和10 5 7;通过t检验 ,Ⅱ组粗纤维 (CF)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1) ,Ⅱ组的磷 (P)的表观消化率也显著高于Ⅰ组 (P≤ 0 0 1)。结果表明 ,幼猕猴对饲料Ⅱ的粗纤维 (CF)和磷 (P)的表观消化率相对较高 (P≤ 0 0 1)。结论 幼猕猴对两种日粮的营养成分都具有较好的消化性 ,但由于对钙 (Ca)、磷 (P)的利用率较低 ,且钙磷比 (Ca∶P)对钙(Ca)、磷 (P)的消化吸收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猴 日粮 营养成分 消化率 消化系统 营养价值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克隆表达和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红岩 马雁冰 +5 位作者 李智华 姬秋彦 李健峰 周丽 郭仁 戴长柏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研究人IL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人IL6cDNA,用pBV220载体对IL6基因进行了表达调控研究,用阴离子交换柱和凝胶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用MT... 目的:研究人IL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人IL6cDNA,用pBV220载体对IL6基因进行了表达调控研究,用阴离子交换柱和凝胶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用MTT法测定rhIL6的活性。结果:表达调控研究发现,当SD序列到ATG之间的距离为6bp和10bp时在SDS-PAGE胶上未见明显表达,而当距离为5bp、7bp、8bp、9bp时均可获高效表达,最高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6%。表达产物经变性复性及纯化后产品纯度达98%,比活性为11×108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6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赵文华 夏雪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0期85-87,共3页
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存在于机体的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机体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LRs还是连接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目前TLR1-9研究的较清楚和详尽。不同TLRs识别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各不相同。TLRs介导的... 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存在于机体的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机体天然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LRs还是连接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目前TLR1-9研究的较清楚和详尽。不同TLRs识别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各不相同。TLRs介导的机体信号传导途径分为MyD88依赖性和非MyD88依赖性。多种生物TLRs已被克隆和表达,通过进化分析,脊椎动物的TLRs可被分为6大基因家族,识别相似PAMP的TLRs聚为一簇。TLRs编码序列和功能是高度保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S 天然免疫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信号传导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杨萍 聂建云 +5 位作者 李鸿钧 周艳 金从国 周永春 刘馨 张一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7-782,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的研究热点和治疗难点,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乳腺癌中的研究热点和治疗难点,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本研究旨在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对TNBC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针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deacetylase,HDAC)的治疗对TNBC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HDACI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uberoylanilidehydroxamiC acid,SAHA)作用于TNBC细胞MDA-MB-468,用MTS比色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术(the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凋亡情况,以及P21、14-3-3σ、Cyclin D1和Cyclin A2蛋白的表达状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以上4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TS比色法显示,MDA-MB-468在加入SAHA 24 h后出现细胞生长抑制并逐渐凋亡,于72 h达高峰;FCM检测显示,在加入SAHA 48 h后MDA-MB-468出现S期细胞比例下降,细胞内Cyclin A2蛋白的表达量下降,Cyclin D1、P21和14-3-3σ蛋白的表达量上升,细胞凋亡率上升,与MDA-MB-468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DA-MB-468在SAHA加入48 h后Cyclin A2蛋白表达量下降,P21、14-3-3σ及Cyclin D1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SAHA是TNBC细胞增殖的高效抑制剂并促进其凋亡,其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时效关系;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21、14-3-3σ蛋白和周期素Cyclin D1、Cyclin A2参与了SAHA对细胞增殖周期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 三阴性乳腺癌 P21 14-3-3σ CYCLIN A2 CYCLIN 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轮状病毒NSP4蛋白131和133位氨基酸变异对毒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琳 蒋立虹 +6 位作者 孟明耀 庞伟 王萍 李亚雄 陈智豫 刘建生 侯宗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0-313,共4页
目的研究两株A组人轮状病毒NSP4蛋白131位和133位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对毒力的影响。方法从昆明地区2002年和2005年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流行期不同程度腹泻患儿中分离得到两株轮状病毒流行株02k38和05k44,RT-PCR扩增NSP4全长基因,进行cDNA序... 目的研究两株A组人轮状病毒NSP4蛋白131位和133位氨基酸位点的变异对毒力的影响。方法从昆明地区2002年和2005年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流行期不同程度腹泻患儿中分离得到两株轮状病毒流行株02k38和05k44,RT-PCR扩增NSP4全长基因,进行cDNA序列测序。通过pGEX-5X-1载体,转化E.coliBL21以谷胱苷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两株病毒的NSP4蛋白C-端86~170位氨基酸(GST-NSP486-170);并酶切融合头纯化得到两种NSP486-170蛋白,在ICR乳鼠中比较这两种蛋白致小鼠腹泻的差异。结果两种NSP486-170蛋白毒性无差异。结论两株轮状病毒131位和133位氨基酸位点的变异不影响毒力的改变,其致腹泻活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NSP4蛋白 腹泻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大笼群养猕猴科学饲养管理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鲁帅尧 代解杰 +1 位作者 段保忠 毕正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39-242,共4页
大笼繁殖是目前人工繁育体系的最常用方式 ,在原有饲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昆明的地理环境和猕猴本身的特征 ,相应地实行固定饲喂时间、调整日粮结构、注重微量元素成分的补充、疾病控制和监测环境温湿度 ,从而增强猴群体质 ,提高繁... 大笼繁殖是目前人工繁育体系的最常用方式 ,在原有饲养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昆明的地理环境和猕猴本身的特征 ,相应地实行固定饲喂时间、调整日粮结构、注重微量元素成分的补充、疾病控制和监测环境温湿度 ,从而增强猴群体质 ,提高繁殖力。通过长时间的饲养管理和观察 ,实践证明以上管理方法对大笼群养猕猴十分重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养 饲养管理 科学饲养 日粮结构 饲喂时间 猕猴 繁殖力 疾病控制 观察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状病毒出血热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现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一彤 曲京华 赵玫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丝状病毒(包括马尔堡与埃波拉病毒)被发现已有40余年,对其自然流行病学尚不清楚。综述了该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丝状病毒出现的频率,地理生态学分布,及病毒生物学特性,为该病流行因素提供了信息与框架。然而,对病毒宿主,传入人类的... 丝状病毒(包括马尔堡与埃波拉病毒)被发现已有40余年,对其自然流行病学尚不清楚。综述了该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丝状病毒出现的频率,地理生态学分布,及病毒生物学特性,为该病流行因素提供了信息与框架。然而,对病毒宿主,传入人类的起源、地理分布、具体区域等流行生态学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病毒 血清流行病学 地理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饲养条件下恒河猴病理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代解杰 谢晋 和占龙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9年第1期34-38,共5页
作者对本所近6年(1991~1997年)来饲养中死亡的328例恒河猴进行尸体剖析,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死亡病因统计,呼吸系统病最高(396%),消化系统为第二位(271%),合并症次之(140%);全年中1~... 作者对本所近6年(1991~1997年)来饲养中死亡的328例恒河猴进行尸体剖析,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死亡病因统计,呼吸系统病最高(396%),消化系统为第二位(271%),合并症次之(140%);全年中1~4月份为猴子死亡高峰,占全年死亡率的434%。按死亡猴年龄统计,幼年猴中雄性猴死亡率(642%)高于雌性猴(358%),青年猴中雄性猴死亡率(566%)略高于雌性猴(434%),但成年猴中雌性猴死亡率(734%)高于雄性猴(266%)。本文根据恒河猴饲养的环境条件,死亡猴的病理变化,对动物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恒河猴 诊断 治疗 临床病理分析 幼年 死亡病因 人工饲养条件 动物疾病 环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外膜糖蛋白gp^(120)和gp^(160)在重组痘苗病毒中的表达及其抗原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元鼎 RodolfoGarcia FranciscoBaralle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其主要抗原是病毒外膜糖蛋白gp160(gp120+gp41)。本文报道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在噬菌体T7启动子或痘苗病毒启动子P7.5控制下,在重组痘苗病毒系统中构建和表达HIV-1gp120和... 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体,其主要抗原是病毒外膜糖蛋白gp160(gp120+gp41)。本文报道运用遗传工程技术,在噬菌体T7启动子或痘苗病毒启动子P7.5控制下,在重组痘苗病毒系统中构建和表达HIV-1gp120和gp160。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此系统中表达的重组HIV-1gp120和gp160以糖蛋白形式存在,保留着病毒在自然状况下的抗原表位构象,可同病毒特异性中和单克隆抗体反应,可作为重要的候选重组疫苗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性 重组痘苗病毒 艾滋病毒 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猕猴巨细胞病毒(RhCMV)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璋琼 叶尤松 +1 位作者 陈瑜 孙晓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猕猴巨细胞病毒(Rhesus Cytomegalovirus,RhCMV)是一种种属特异性极强的疱疹病毒,猕猴是其自然宿主,它的许多特征与人巨细胞病毒(Congenital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相似.感染RhCMV时,猕猴呈现出许多和人感染HCMV一样的病理症状,... 猕猴巨细胞病毒(Rhesus Cytomegalovirus,RhCMV)是一种种属特异性极强的疱疹病毒,猕猴是其自然宿主,它的许多特征与人巨细胞病毒(Congenital 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相似.感染RhCMV时,猕猴呈现出许多和人感染HCMV一样的病理症状,在病原学、免疫抑制、胎儿畸形等研究中可作为人类HCMV模型,引起了各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对RhCMV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就猴群中广泛存在的RhCMV的特征、致病机理、免疫学特征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做一概述。为加速开发治疗人类疾病的新方法,促进临床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评价平台,同时也为猕猴自身物种保护提供有效预防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巨细胞病毒 病毒感染 灵长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