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汉族人群TNF-α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
作者 杨佳 刘舒媛 +6 位作者 王莹莹 李盈甫 马千里 李玙 王永蓉 李传印 谭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6-628,共13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探讨TNF-α基因多态性与云南省汉族人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背景与目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探讨TNF-α基因多态性与云南省汉族人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云南省425例汉族人群NSCLC病例和438名健康体检者,采用TaqMan探针基因分型法对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1799964(-1031T>C)、rs1800630(-863C>A)、rs1799724(-857C>T)、rs1800629(-308G>A)和rs361525(-238G>A)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等位基因、基因型及所构建的单倍型在NSCLC病例及健康对照者中的频率差异。结果:TNF-α基因启动子5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NSCLC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层分析发现,rs1799724(C>T)的T等位基因在腺癌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OR=1.56,95%CI:1.11~2.19),在显性模式下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TT+CT)患肺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P=0.007,OR=1.66,95%CI:1.15~2.42)。rs1800630(C>A)的A等位基因在腺鳞癌及其他类型肺癌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OR=2.15,95%CI:1.16~3.96)。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rs1799724T-rs1800629G在腺癌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8,OR=1.42,95%CI:1.00~2.01)。结论:位于TNF-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SNP位点rs1799724(C>T)等位基因T和基因型TT可能是云南省汉族人群NSCLC中腺癌发生的风险性因素。SNP位点rs1800630(C>A)等位基因A可能是云南省汉族人群NSCLC中腺鳞癌及其他类型肺癌发生的风险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苷酸多态性 相关性 云南省汉族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恒河猴线粒体DNA控制区遗传多态性研究
2
作者 禹文海 黄芬 +6 位作者 杨凤梅 鲁帅尧 赵远 王俊斌 陈丽雄 李艳艳 和占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0-35,共6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云南地区恒河猴遗传多样性,为今后开展恒河猴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借鉴和背景资料。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云南地区恒河猴96份样品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用Mege 4.0和DNA SP软件对变异位点数、简约信...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云南地区恒河猴遗传多样性,为今后开展恒河猴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利用提供借鉴和背景资料。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测定云南地区恒河猴96份样品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用Mege 4.0和DNA SP软件对变异位点数、简约信息位点数、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核苷酸多样度等遗传信息进行分析,基于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小进化法(minimum-evolution,ME)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在96份样品中,共检测出了149个多态性位点,定义了46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68±0.007,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20。结论云南地区恒河猴存在着较丰富的遗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线粒体DNA 单倍型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柯萨奇病毒A组4型云南株的全基因组分析
3
作者 陈俊薇 冯昌增 +4 位作者 楚昭阳 刘煜菡 张名 李丽 马绍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1-1069,共9页
目的了解中国云南2022年分离到的一株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探讨CVA4系统发育特征。方法对CVA4分离株194R3/YN/CHN/2022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序,并应用Mega 7.0、Geneious 9.1.4及Simplo... 目的了解中国云南2022年分离到的一株柯萨奇病毒A组4型(Coxsackievirus A4,CVA4)病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探讨CVA4系统发育特征。方法对CVA4分离株194R3/YN/CHN/2022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扩增测序,并应用Mega 7.0、Geneious 9.1.4及Simplot 3.5.1等软件拼接比对,构建CVA4分离株系统进化树,分析其全基因组序列特征。结果194R3/YN/CHN/2022分离株为CVA4,属于C2基因亚型,与我国近年的优势基因亚型一致。重组分析显示,在P2、P3非结构编码区,CVA4病毒分离株可能与EVA114原型株V13-0285、CVA16原型株G-10、CVA14原型株G-14发生过重组。结论云南分离的194R3/YN/CHN/2022属于CVA4中国流行的C2基因亚型,但发生了一定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4型 全基因组序列 系统进化分析 194R3/YN/CHN/20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s在甲基苯丙胺成瘾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永旺 李娟 +5 位作者 周一卿 赵祥月 杨根梦 张柠 曾晓锋 李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6-1060,共5页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成瘾是机体长期接触METH后,中枢神经系统在分子、细胞、神经环路功能和脑结构等层次发生的代偿性适应,该过程有多种途径和多种机制共同参与。miRNAs作为一种新型基因转录后调控分子和突触的调节因子,...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成瘾是机体长期接触METH后,中枢神经系统在分子、细胞、神经环路功能和脑结构等层次发生的代偿性适应,该过程有多种途径和多种机制共同参与。miRNAs作为一种新型基因转录后调控分子和突触的调节因子,大量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miRNAs在METH成瘾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文对miRNAs在METH成瘾机制中的表达特征及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并将与METH成瘾相关的miRNAs分子以及各miRNAs分子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差异性表达部位进行归纳整理,为进一步研究miRNAs分子在METH成瘾中的作用及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MICRORNAS 甲基苯丙胺 成瘾机制 调控作用 差异性表达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与部分实验动物RETN基因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鲁帅尧 龙海亭 +4 位作者 禹文海 和占龙 赵远 杨凤梅 李鸿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5期69-73,共5页
目的分析人类与部分实验动物的RETN基因同源性,为人类RETN基因相关疾病及基因功能研究对理想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提取猕猴、大鼠、小鼠和树鼩的脂肪组织总RNA,用相应的RETN引物进行RT-PCR,对其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同时在GenBank... 目的分析人类与部分实验动物的RETN基因同源性,为人类RETN基因相关疾病及基因功能研究对理想实验动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提取猕猴、大鼠、小鼠和树鼩的脂肪组织总RNA,用相应的RETN引物进行RT-PCR,对其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同时在GenBank中查询人类、猪、牛的RETN基因序列;再运用ORF Finder软件调取其ORF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用DANMAN软件对所获得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其同源性。结果人类RETN的核苷酸序列与猕猴、小鼠、树鼩、大鼠、猪、牛的同源性分别为95.4%、65.4%、65.4%、66.4%、81.0%、81.0%;氨基酸序列分别为91.7%、55.6%、55.6%、53.7%、75.9%、72.2%。;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就RETN基因而言,人与猕猴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基于同源性分析结果,在RETN的进化上猕猴与人类存在较近的亲缘关系,是研究人类RETN生物学功能及其相关疾病的最佳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N 同源性 人类 实验动物 小鼠 大鼠 树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NSP5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洋 林晓晨 李鸿钧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74,共3页
轮状病毒(RV)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婴幼儿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RV基因组由11个分节段的双链RNA组成,分别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VP2、VP3、VP4、VP6和VP7)和6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NSP4、NSP5和NSP6),其中第11基因片段编码非结... 轮状病毒(RV)是世界范围内导致婴幼儿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体,RV基因组由11个分节段的双链RNA组成,分别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VP2、VP3、VP4、VP6和VP7)和6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2、NSP3、NSP4、NSP5和NSP6),其中第11基因片段编码非结构蛋白NSP5。NSP5蛋白较大,NSP5在病毒感染细胞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是一个高度磷酸化的蛋白,可与轮状病毒其他非结构蛋白或结构蛋白相互作用,具有RNA结合活性,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主要通过与NSP2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发挥功能。对轮状病毒的相关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十分必要,近年来,对轮状病毒的非结构蛋白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结构、表达、功能及免疫学性质方面,现就目前国内外对轮状病毒NSP5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结构蛋白 非结构蛋白 NSP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柯萨奇B2病毒感染恒河猴模型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段素琴 杨亚平 +5 位作者 杨凤梅 李艳艳 刘权 赵远 马绍辉 和占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2-60,共9页
目的通过对人柯萨奇B2病毒经口腔感染恒河猴婴猴的感染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为人柯萨奇B2病毒恒河猴感染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方法及技术支持,为后续开展其感染机制、病理生理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柯萨奇B2病毒经口腔感染方式感染3~4... 目的通过对人柯萨奇B2病毒经口腔感染恒河猴婴猴的感染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为人柯萨奇B2病毒恒河猴感染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方法及技术支持,为后续开展其感染机制、病理生理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柯萨奇B2病毒经口腔感染方式感染3~4月龄的恒河猴婴猴,观察记录恒河猴临床症、体温;采集血液检测生理生化指标;血样和疱疹检测病毒;疱疹组织进行病理检测。结果恒河猴感染后2~5 d出现手、足、口疱疹;动物出现精神沉郁、活动及饮食量减少的情况;体温呈现稽留热曲线图;疱疹液和血样中都可检测到柯萨奇B2病毒;血常规检测出现白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加、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粒细胞数量增加、嗜酸性细胞增加、嗜碱性细胞减少的情况。血液生化检测发现肝功、肾功、心肌酶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升高;疱疹组织病理学显示恒河猴疱疹呈鳞状上皮增厚,表面角化过度,局部坏死伴炎细胞浸润,脓肿形成。结论人柯萨奇B2病毒感染婴猴后出现一系列较为特征的手足口疱疹、临床症状、生理生化、病毒血症等情况,表明经口腔感染方式恒河猴婴猴可以成功构建柯萨奇B2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建立的相关检测方法和技术是可行的,为后续建立开展恒河猴柯萨奇B2病毒感染模型、发病机制研究、药物及疫苗的评价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人柯萨奇B2病毒 恒河猴模型 口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NSP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林林 周艳 +4 位作者 林晓晨 杜静 刘洋 汪艺 李鸿钧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6,共5页
研究轮状病毒(Rotavirus,RV)非结构蛋白5(NSP5)在体外对RV复制的作用。以质粒pEGFP-N2为载体构建出可特异性表达重组蛋白NSP5的真核表达载体后,将重组质粒转染MA104细胞并分别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NSP5在转染后不同时间的表... 研究轮状病毒(Rotavirus,RV)非结构蛋白5(NSP5)在体外对RV复制的作用。以质粒pEGFP-N2为载体构建出可特异性表达重组蛋白NSP5的真核表达载体后,将重组质粒转染MA104细胞并分别通过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NSP5在转染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差异。随后,重组质粒转染组及对照组细胞分别接种相同剂量的RV,一定时间后根据GFP分布来确认重组蛋白NSP5在细胞内的迁移变化情况,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RV复制能力差异。结果发现,NSP5蛋白在重组质粒转染细胞48 h后表达达到顶峰。此外,GFP也显示NSP5蛋白随RV的感染从弥散状转变为点状聚集,且转染该重组质粒的细胞内RV复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细胞。说明了轮状病毒NSP5对病毒的复制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这也为深入了解RV的感染、复制及致病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NSP5 真核表达载体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miR-125a-3p慢病毒载体的构建、鉴定以及功能研究
9
作者 刘雅琳 周艳 +4 位作者 耿盼盼 解裕萍 乔洪图 孙茂盛 李鸿钧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构建携带miR-125a-3p过表达与抑制表达shRNA的慢病毒,研究miR-125a-3p对轮状病毒感染乳鼠导致的腹泻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miR-125a-3p对轮状病毒增殖过程中的影响及探究其机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设计miR-125a-3p前体序列及其反向互补序列... 构建携带miR-125a-3p过表达与抑制表达shRNA的慢病毒,研究miR-125a-3p对轮状病毒感染乳鼠导致的腹泻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miR-125a-3p对轮状病毒增殖过程中的影响及探究其机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设计miR-125a-3p前体序列及其反向互补序列,与慢病毒骨架质p LVshRNA-EGFP(2A)Puro载体进行酶切连接,构建过表达与抑制表达miR-125a-3p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利用HEK293Ta细胞包装慢病毒颗粒,测定病毒滴度后,将获得的miR-125a-3p过表达慢病毒颗粒感染MA104细胞和灌胃感染乳鼠,检测miR-125a-3p的表达。同时对乳鼠进行轮状病毒攻毒试验,观察腹泻情况。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及抑制miR-125a-3p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获得高效的过表达及抑制miR-125a-3p的慢病毒颗粒,成功感染MA104细胞,以及在乳鼠小肠组织有表达。同时发现miR-125a-3p过表达慢病毒感染乳鼠后对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a-3p 慢病毒 过表达载体 抑制表达载体 乳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肺中阴沟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艳 禹文海 +8 位作者 杨凤梅 刘权 陈丽雄 王俊斌 马进 徐鸿界 杨亚平 赵远 和占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对死亡的恒河猴肺脏炎症组织采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确诊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指导疾病诊疗、预防和临床用药。方法解剖柜条件下解剖死亡猴,分别采集肉眼病变明显和正常肺组织,用灭菌接种环在肺切面部位采样,接种... 目的对死亡的恒河猴肺脏炎症组织采样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确诊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指导疾病诊疗、预防和临床用药。方法解剖柜条件下解剖死亡猴,分别采集肉眼病变明显和正常肺组织,用灭菌接种环在肺切面部位采样,接种在SS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时间24 h观察细菌生长情况,进行生化鉴定和8种药敏试验。结果菌落呈白色或乳白色、圆形、湿润、不透明,进一步分离培养,经梅里埃微生物生化鉴定,确定该细菌为阴沟肠杆菌,ID:99.9%,T:0.71,ID编码:35074753311;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中等敏感;对诺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噻肟敏感。动物实验表明该分离菌对实验小鼠具有致病性。结论该恒河猴肺部感染阴沟肠杆菌,头孢哌酮,头孢噻肟等药物可作为治疗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恒河猴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恒河猴血清RETN与血脂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艳艳 和占龙 +5 位作者 赵远 杨凤梅 禹文海 陈丽雄 王俊斌 鲁帅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恒河猴血清抵抗素(RETN)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高脂血症恒河猴和健康恒河猴各8只,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清RET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高脂血症...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恒河猴血清抵抗素(RETN)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高脂血症恒河猴和健康恒河猴各8只,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测定其空腹血清RET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高脂血症恒河猴血清RETN水平与血脂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的血清RETN水平、TC、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TG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HDL-C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RETN与TC、LDL-C正相关,与TG负相关,与HDL-C无相关性。结论高脂血症恒河猴血清RETN水平与血脂存在相关性,可为人类高脂血症研究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恒河猴 抵抗素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未成熟朗格汉斯细胞的分选及鉴定
12
作者 王建斌 王丽春 +3 位作者 柳蕾 吴化叶 程继帅 李琦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77-582,共6页
目的分离并鉴定健康人皮肤组织内未成熟状态的朗格汉斯细胞(LC)。方法把取得的人包皮组织剪成特定大小后采用分散酶Ⅰ(dispaseⅠ)消化过夜,分离表皮和真皮;Ⅰ型胶原蛋白酶在37℃消化表皮组织2 h并结合摇床振荡制成单细胞悬液,通过特异... 目的分离并鉴定健康人皮肤组织内未成熟状态的朗格汉斯细胞(LC)。方法把取得的人包皮组织剪成特定大小后采用分散酶Ⅰ(dispaseⅠ)消化过夜,分离表皮和真皮;Ⅰ型胶原蛋白酶在37℃消化表皮组织2 h并结合摇床振荡制成单细胞悬液,通过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应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人CD3^-CD14^-CD1a^+CD45^+LC,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207的表达对其进行鉴定,并用台盼蓝染色检测其活力。结果分选得到未成熟LC,纯度为91. 31%,平均存活率为93. 16%。结论成功分选获得活力好、纯度高的未成熟人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朗格汉斯细胞 流式细胞仪 免疫荧光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婴猴离乳阶段行为观察及分析
13
作者 李艳艳 陈丽雄 +6 位作者 乞素冬 王俊斌 杨凤梅 赵远 鲁帅尧 禹文海 和占龙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35-41,共7页
目的了解婴猴离乳期的行为特点及规律,初步探讨婴猴早期断奶后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意取样和时间记录法对2012年出生的290只婴猴离乳后的行为进行6个月的观察记录。结果离乳后1个月内出现团抱、吸手指、吸同伴身体3种行为,团抱... 目的了解婴猴离乳期的行为特点及规律,初步探讨婴猴早期断奶后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意取样和时间记录法对2012年出生的290只婴猴离乳后的行为进行6个月的观察记录。结果离乳后1个月内出现团抱、吸手指、吸同伴身体3种行为,团抱、吸手指行为在第2、3月显著上升(P<0.05),吸同伴身体行为在第2月显著上升(P<0.05);第2个月,新增的踱步、吸生殖器的行为于第3个月显著上升(P<0.05),爬跨行为随时间的延长无明显变化;第3个月新增吸脚趾行为的比例未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其中,雌性同笼发生团抱的比率显著高于异性及雄性同笼(P<0.05);雄性婴猴较雌性婴猴更易发生踱步行为;雄性婴猴吸手指及吸同伴身体的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雌性(P<0.05);吸脚趾行为雌、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观察婴猴离乳后的行为,观察到团抱、踱步、吸脚趾、吸手指、吸生殖器、吸同伴身体和爬跨7种行为,且各行为均随时间的变化而递增。团抱行为反映了恐惧心理;吮吸行为代表了生理需求及防卫心理;踱步行为初期是无目的,逐渐变成焦虑心理的体现。为研究人类婴幼儿早期断奶后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开展心理学、行为学等方面的评估实验提供研究思路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乳 婴猴 行为 恒河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ipsin腺病毒载体构建及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磊 周艳 +4 位作者 闫姗姗 解裕萍 耿盼盼 孙茂盛 李鸿钧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8-62,共5页
脂肪因子adipsi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类细胞信号蛋白,其在刺激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重组腺病毒系统作为载体,将adipsin转移至Zucker Diabetic Fatty(ZDF)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对大鼠进行基因治疗探索,为进一步... 脂肪因子adipsin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类细胞信号蛋白,其在刺激胰岛素分泌、控制血糖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重组腺病毒系统作为载体,将adipsin转移至Zucker Diabetic Fatty(ZDF)2型糖尿病大鼠体内,对大鼠进行基因治疗探索,为进一步研究脂肪因子adipsin与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等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前期的基础。首先,通过构建携带adipsin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 Ad Easy-CMV-adipsin,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包装出重组腺病毒Ad-adipsin;其次,通过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ADIPSIN蛋白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最后,测定重组腺病毒Ad-adipsin滴度,并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将重组腺病毒Ad-adipsin导入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评价脂肪因子adipsin的基因治疗作用。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ZDF(fa/fa)的空腹血糖值(FPG)、空腹胰岛素值(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与注射重组腺病毒Ad-lac Z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并且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Ad-adipsin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ZDF大鼠的糖、脂质代谢紊乱,对大鼠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psin ZDF大鼠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bd3基因shRNA慢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15
作者 闫姗姗 周艳 +4 位作者 李溪 张磊 孙茂盛 解裕萍 李鸿钧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5-20,共6页
研究构建靶向抑制人Mbd3表达的sh RNA慢病毒颗粒,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Mbd3稳定下调的细胞系,为进一步探讨Mbd3在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研究根据Gene Bank中公布的Mbd3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 研究构建靶向抑制人Mbd3表达的sh RNA慢病毒颗粒,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用嘌呤霉素筛选获得Mbd3稳定下调的细胞系,为进一步探讨Mbd3在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形成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研究根据Gene Bank中公布的Mbd3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si RNA干扰序列并合成可产生sh RNA的双链DNA,经双酶切后克隆至p LVsh RNA-EGFP(2A)Puro载体上构建慢病毒重组质粒,转化DH5α大肠杆菌PCR检测筛选阳性质粒,利用HEK293Ta包装产生含有Mbd3sh RNA的慢病毒颗粒。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后Mbd3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情况,进一步检测重组慢病毒对Mbd3的沉默效果并筛选出最佳抑制效果的sh RNA慢病毒载体。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并筛选出下调Mbd3的最佳慢病毒干扰载体,慢病毒感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48h后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经嘌呤霉素筛选9 d后,RT-PCR检测Mbd3表达显著降低,Western blot检测Mbd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说明构建的sh RNA重组慢病毒包装成功,具有较高的感染活性,可有效抑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bd3的表达,为后续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跨胚层分化打下前期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d3基因 基因沉默 慢病毒载体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源轮状病毒SA11株Balb/c乳鼠动物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乔洪图 周艳 +5 位作者 尹娜 陈林林 刘洋 苏婷 孙茂盛 李鸿钧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6,共5页
建立轮状病毒(rotavirus,RV) SA-11株Balb/c乳鼠动物模型,研究其发病机制,为后续疫苗保护性评价奠定基础。用不同剂量的SA11毒株单次灌胃感染7 d龄的Balb/c乳鼠,于感染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其腹泻、活动能力及精神状态等生理指标,并解剖乳鼠... 建立轮状病毒(rotavirus,RV) SA-11株Balb/c乳鼠动物模型,研究其发病机制,为后续疫苗保护性评价奠定基础。用不同剂量的SA11毒株单次灌胃感染7 d龄的Balb/c乳鼠,于感染后不同时间点观察其腹泻、活动能力及精神状态等生理指标,并解剖乳鼠,取其心、肝、脾、肺、小肠及肾等组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轮状病毒抗原分布,HE染色观察小肠形态学改变,组织细胞原位凋亡检测观察攻毒后小肠绒毛细胞的凋亡情况。研究发现,高剂量和中剂量攻毒组在攻毒24 h后全组乳鼠即可发生明显腹泻,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乳鼠无腹泻发生。攻毒72 h后解剖乳鼠,高、中剂量攻毒组的乳鼠肠道可见明显充血及肠胀气,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小肠绒毛发生大量空泡变性及小肠绒毛顶端破损,小肠绒毛原位凋亡检测可见其顶端细胞发生大量凋亡,免疫荧光检测发现在乳鼠的小肠绒毛顶端及肾脏的肾小球位置均有RV抗原分布。成功构建了猴源轮状病毒SA11株Balb/c乳鼠动物模型,研究发现轮状病毒除感染乳鼠小肠绒毛导致其病变破损发生腹泻外,还可感染肾脏等肠道外器官,引起肠道外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动物模型 Balb/c乳鼠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GⅡ.4型诺如病毒VP1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构建与鉴定
17
作者 施鹏 林晓晨 +7 位作者 周艳 李娇春 宋泽鑫 鲁辰星 谭银珍 胡晓青 陈蓉 李鸿钧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1,共5页
人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在体外难以培养,不宜采用经典疫苗的方式进行疫苗研发,以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腺病毒疫苗为诺如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另一种路线选择。构建表达人GⅡ.4型诺如病毒VP1蛋白的重组腺病毒为该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奠定... 人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在体外难以培养,不宜采用经典疫苗的方式进行疫苗研发,以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腺病毒疫苗为诺如病毒疫苗的研发提供另一种路线选择。构建表达人GⅡ.4型诺如病毒VP1蛋白的重组腺病毒为该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奠定基础。首先使用PCR扩增诺如病毒VP1片段,通过酶切、连接、转化,克隆含VP1基因的pshuttle-CMV-VP1穿梭质粒,再与腺病毒骨架质粒进行同源重组,重组质粒鉴定正确后使用PacⅠ酶切线性化,转染至HEK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包装成复制缺陷型的完整腺病毒颗粒命名为rAd-VP1,病毒传代后进行滴度测定,并感染HEK29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方法鉴定重组腺病毒外源蛋白VP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包装传代后的重组腺病毒浓缩后滴度达到CCID_(50)=5×10^(9)/mL,并且能在HEK293细胞成功表达VP1蛋白。研究为rAd-VP1的动物免疫评价和诺如病毒的疫苗研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主要结构蛋白VP1 腺病毒载体 同源重组 病毒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