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外豆科牧草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生物技术在豆科牧草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夏兰琴 郭三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11,共6页
豆科牧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主要从豆科牧草遗传资源鉴定、保存和利用及豆科牧草育种方法和育种策略两个大的方面阐述了生物技术在国外豆科牧草研究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体细胞杂交、胚拯救和分子标记技术。
关键词 豆科牧草 生物技术 遗传育种 体细胞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与农业——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德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7-10,共4页
一、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0%,但必须养活占世界约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到下个世纪初,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供给任务更加艰巨,因此,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是摆在... 一、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农业大国,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0%,但必须养活占世界约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到下个世纪初,我国的人口将达到16亿,粮食供给任务更加艰巨,因此,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是摆在全中国人民面前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相当大的差距,这除了人为因素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农业 农业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迎接21世纪农作物生物技术的挑战 被引量:62
3
作者 范云六 张春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6,共6页
近些年,农作物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已培育成功。与此同时,其产业化步伐在各国政府的大力参予下正在加快,预计在下个世纪初期将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近些年,农作物生物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一批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已培育成功。与此同时,其产业化步伐在各国政府的大力参予下正在加快,预计在下个世纪初期将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并在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粮食安全、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效益衰减等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本文综述了农作物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下一世纪该学科的发展动态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生物技术 21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性 被引量:29
4
作者 贾士荣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9,共6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遗传工程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以下简称GMOs)及其产品的环境释放安全性及食品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各国及国际机构均在制订相应的条例,以便在促进生物技术发展的同时,保障环境安全及人类...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遗传工程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以下简称GMOs)及其产品的环境释放安全性及食品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各国及国际机构均在制订相应的条例,以便在促进生物技术发展的同时,保障环境安全及人类健康。本文主要讨论生物技术产品作为食品的安全性评价问题,转基因植物环境释放的安全性评价参见贾士荣等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仪器安全性 转基因植物 转基因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肝病毒融合抗原基因NS_3-C定点整合入衣藻叶绿体基因组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中林 山松 +4 位作者 陈曦 苏宁 吴祥甫 钱凯先 沈桂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6,共6页
用PCR 方法从丙型肝炎病毒(HCV) cDNA 文库中克隆了两段DNA 片段,即HCV 基因组非结构NS3区抗原基因(约0.7 kb)和核心抗原C区抗原基因(约0.6 kb)的cDNA 片段。在两段cDNA 间加入连接肽S... 用PCR 方法从丙型肝炎病毒(HCV) cDNA 文库中克隆了两段DNA 片段,即HCV 基因组非结构NS3区抗原基因(约0.7 kb)和核心抗原C区抗原基因(约0.6 kb)的cDNA 片段。在两段cDNA 间加入连接肽Ser- Pro- Gly- Ser 的密码子序列,构建成融合抗原基因NS3- C。将该融合基因与衣藻叶绿体基因atpA 的启动子和rbcL 基因的3′末端连接,得到丙肝病毒融合抗原基因NS3- C表达盒,再将该表达盒与选择标记基因aadA 表达盒和衣藻叶绿体基因组同源片段连接,构建成衣藻叶绿体转化载体pSS6。基因枪法转化衣藻叶绿体,经壮观霉素筛选获得转化再生的单藻落,对转基因衣藻的PCR 和Southern 杂交分析表明,融合抗原基因NS3- C已整合到衣藻叶绿体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融合 叶绿体转化 aadA基因 衣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肝病毒融合抗原基因导入烟草叶绿体及转化株同质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山松 张中林 +1 位作者 吴祥甫 沈桂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基因工程领域的一个新生长点。本实验用 PCR方法 ,从丙型肝炎病毒 c DNA文库中克隆了非结构 NS3区基因片段及核心抗原 C区基因片段 ,并在两段基因间加入连接肽 SPGS的密码子序列 ,构建成融合抗原基因 NS3... 植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基因工程领域的一个新生长点。本实验用 PCR方法 ,从丙型肝炎病毒 c DNA文库中克隆了非结构 NS3区基因片段及核心抗原 C区基因片段 ,并在两段基因间加入连接肽 SPGS的密码子序列 ,构建成融合抗原基因 NS3- C。将该融合基因转入烟草叶绿体转化及表达载体中 ,通过基因枪转化法得到转基因植株。对 NS3- C融合基因转化植株进行 PCR及 Southern杂交试验分析 ,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叶绿体基因组中 ;对转化植株的 Southern杂交试验还表明 ,通过不断地分化筛选培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融合抗原基因 烟草 叶绿体表达体系 同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遗传转化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焦改丽 郭三堆 +2 位作者 李淑君 陈志贤 赵俊侠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2-85,共4页
利用农杆菌〔GUS基因(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为选择基因〕,用共培法对棉花下胚轴切段直接转化。在0.1mg/L2,4-D和0.1mg/L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加头孢霉素500mg/L... 利用农杆菌〔GUS基因(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为选择基因〕,用共培法对棉花下胚轴切段直接转化。在0.1mg/L2,4-D和0.1mg/L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加头孢霉素500mg/L和50~100mg/L卡那霉素的上述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70~80天计算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并用组织化学定位法检测GUS基因的表达,统计转化频率。结果表明:平均出愈率为40%左右,最高达60%以上。愈伤组织转化率平均为30%左右,最高达70%。再生植株转化频率一般在30%左右,最高达60%。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对DNA分子杂交检测结果,证实BT基因已整合到转化棉株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下胚轴 出愈率 转化率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84-15的细胞胚胎学研究——兼论无融合生殖问题 被引量:7
8
作者 时光春 倪丕冲 +2 位作者 宋家祥 母锡金 梁铁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57-660,T003,共5页
对1390个水稻84-15子房系统的细胞胚胎学研究表明,84-15约97.3%的子房内,大孢子发生及其胚囊的发育过程与普通水稻品种相似,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四分体,绝大多数四分体成线型排列,少数成T型排列。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消失,合... 对1390个水稻84-15子房系统的细胞胚胎学研究表明,84-15约97.3%的子房内,大孢子发生及其胚囊的发育过程与普通水稻品种相似,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四分体,绝大多数四分体成线型排列,少数成T型排列。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消失,合点端的一个为具功能的大孢子,经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典型的八核蓼型胚囊。在受精、胚及胚乳的发育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约2.7%的子房内有珠心细胞、胚囊及幼胚败育等细胞退化现象发生,在细胞退化前后,未见任何珠心细胞分化形成无融合生殖原始细胞。故据我们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84-15不是任何类型的无融合生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融合生殖 水稻 细胞胚胎学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因枪法将Bt杀虫基因导入水稻愈伤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贝丽霞 王守德 +2 位作者 史芝文 徐仲 郭三堆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0-94,共5页
从水稻成熟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可以产生大量的胚性愈伤组织。本研究采用基因枪法转化上述胚性愈伤组织 ,在附加羧苄青霉素 (5 0 0 μg· m L-1)和卡那霉素 (5 0 μg·m L-1)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 ... 从水稻成熟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可以产生大量的胚性愈伤组织。本研究采用基因枪法转化上述胚性愈伤组织 ,在附加羧苄青霉素 (5 0 0 μg· m L-1)和卡那霉素 (5 0 μg·m L-1)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抗性愈伤组织的筛选 ,在附加羧苄青霉素 (5 0 0 μg· m L-1)和卡那霉素 (2 5 μg· m 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抗性芽。GUS酶活性检测和对基因组 DNA作 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证明外源目的基因 (Bt)已在寒地水稻抗性愈伤组织中整合并表达。抗性再生植株的 GUS酶活性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因枪 BT基因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基因在叶绿体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国昌 张中林 +1 位作者 钱凯先 沈桂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综述了叶绿体表达系统的特点,及国内外此方面的研究动态,提出了外源基因在叶绿体中表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 叶绿体 外源基因 表达体系 同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生产动物疫苗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国昌 山松 +1 位作者 钱凯先 沈桂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4,共3页
转基因植物生产动物疫苗的研究及应用范国昌1,2山松1钱凯先2沈桂芳1(1.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1)(2.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杭州310027)ResearchandApplicatio... 转基因植物生产动物疫苗的研究及应用范国昌1,2山松1钱凯先2沈桂芳1(1.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81)(2.浙江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杭州310027)ResearchandApplicationonTransgenicPl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 动物疫苗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房注射法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植株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震林 倪万潮 +4 位作者 郭三堆 束春娥 崔洪志 张保龙 徐英俊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 p BI1 2 1 .1上的 Bt杀虫基因导入棉花品种石远 3 2 1、中植3 72、82 2和辽棉 90 0 1中 ,获得 8株转基因植株。经温室抗虫性鉴定 ,8株转基因植株对棉铃虫都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同时对这 8棵棉株叶片... 采用子房注射法将构建在植物表达载体 p BI1 2 1 .1上的 Bt杀虫基因导入棉花品种石远 3 2 1、中植3 72、82 2和辽棉 90 0 1中 ,获得 8株转基因植株。经温室抗虫性鉴定 ,8株转基因植株对棉铃虫都表现出较好的抗性。同时对这 8棵棉株叶片进行的 PCR检测结果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BT杀虫基因 棉铃虫 抗虫 子房注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位酶标记快速鉴定杂交水稻种子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方宣钧 牟同敏 +1 位作者 卢兴桂 孙梅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8期41-45,共5页
应用改进的淀粉凝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21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获得32个位点,47个等位酶基因,筛选出5个杂交水稻组合特异性等位酶标记,辅助标记鉴定标记9个,可对供试的9个杂交水稻组合进行真伪及纯度鉴定。应用该项技术每天每人可测... 应用改进的淀粉凝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21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获得32个位点,47个等位酶基因,筛选出5个杂交水稻组合特异性等位酶标记,辅助标记鉴定标记9个,可对供试的9个杂交水稻组合进行真伪及纯度鉴定。应用该项技术每天每人可测定160个样品,每个样品检测成本在0.5元人民币左右。因此,应用等位酶标记适用于大样本量逐粒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的真伪及纯度,并可初步区分混杂的原因,是一套可用于杂交水稻种子商业化鉴定的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产稻 等位酶标记 纯度鉴定 淀粉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神经毒素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毛立群 郭三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6,共6页
本文描述了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的来源和特性,概述了在昆虫神经毒素基因工程方面已取得的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神经毒素 蝎子 昆虫杆状病毒 转基因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FTIR和NMR研究短梗霉多糖分子结构 被引量:8
15
作者 方宣钧 张英 洪少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短梗霉多糖是出芽短梗霉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具有极好的成膜、成纤维、阻气、粘接、易加工、无毒性等特性,是微生物多糖中最令人瞩目的多糖之一.本研究应用FTIR和NMR技术对由出芽短梗霉胞外产生的短梗霉多糖进行了分析.短梗... 短梗霉多糖是出芽短梗霉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具有极好的成膜、成纤维、阻气、粘接、易加工、无毒性等特性,是微生物多糖中最令人瞩目的多糖之一.本研究应用FTIR和NMR技术对由出芽短梗霉胞外产生的短梗霉多糖进行了分析.短梗霉多糖的红外光谱(4000~400cm-1),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吸收峰,证明多糖是由α-D-吡喃葡萄糖残基组成.应用先进的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在绝对温度343K下获得短梗霉多糖1H-NMR谱和13C-NMR谱,确证短梗霉多糖的结构单元是α-1,4麦芽三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霉多糖 分子结构 FTIR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宁 孟昆 沈桂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叶绿体基因的表达在许多方面与原核基因表达相似,所以最早的理论认为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原核相似,是在转录起始水平上的调控,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是在不同水平上进行的如:转录水平的调节、转录后调节与修饰、翻译和... 叶绿体基因的表达在许多方面与原核基因表达相似,所以最早的理论认为叶绿体基因的表达与原核相似,是在转录起始水平上的调控,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叶绿体基因表达调控是在不同水平上进行的如:转录水平的调节、转录后调节与修饰、翻译和翻译后修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叶绿体基因组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冬梅 李兆亮 桂明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01-405,共5页
以哈尔滨地区推广的“戈雪拉”和“小实”草莓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荧光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草莓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其结果如下:1.草莓属于多心皮离生单雌蕊,柱头较小,表面有栅状排列的乳突细胞,... 以哈尔滨地区推广的“戈雪拉”和“小实”草莓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荧光技术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草莓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其结果如下:1.草莓属于多心皮离生单雌蕊,柱头较小,表面有栅状排列的乳突细胞,花柱细长,中央可见有较发达的引导组织,子房内1枚横生胚珠,单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利用荧光法可清楚看到落在柱头上的花粉萌发,花粉管的延伸途径,即由柱头一花柱引导组织—子房内壁—胎座—胚珠表面—进入珠孔。2.胚的发育过程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先后经历了合子—二细胞原胚—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等阶段,胚发育属紫菀型,胚的形态呈直立型。3.草莓属核型胚乳,先后经历初生胚乳核—胚乳游离核—胚乳细胞—胚乳逐渐被胚吸收等过程,戈雪拉品种幼胚发育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胚乳 发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农作物生物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18
作者 范云六 张春义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1期28-33,共6页
20世纪末的农业生物工程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植物转基因技术在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综述了农作物生物工程的发展现状,并对下一世纪该学科的发展动态作了展望。
关键词 农作物 生物工程 抗逆育种 转基因植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抗晚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9
作者 李汝刚 伍宁丰 +1 位作者 范云六 宋伯符 《马铃薯杂志》 1997年第4期243-250,共8页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转基因技术获得耐盐烟草植株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云洲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0-44,共5页
构建了 Imtl(Inositol methyltransferase,肌醇甲基转移酶)基因的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DH0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将收获的转基因 F_1烟草种子,发芽后以1.5%NaCl溶液浇灌,转Imtl基因烟草后代具有明显的耐盐能力... 构建了 Imtl(Inositol methyltransferase,肌醇甲基转移酶)基因的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DH0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将收获的转基因 F_1烟草种子,发芽后以1.5%NaCl溶液浇灌,转Imtl基因烟草后代具有明显的耐盐能力,在株高、单株鲜重、生长势等指标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肌醇甲基转移酶 转基因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