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8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新型温室循环农业模式种植效益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徐水县“菜/果-菌”连体温室模式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周颖 邱建军 +4 位作者 尹昌斌 李贵春 祖君鸣 杜艳芹 雷冬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9,共8页
本文开展了"菜/果菌"循环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对策研究,目的是摸清菇房蔬菜温室连体温室大棚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投入及经济效益情况,定量比较连体温室与普通温室大棚种植模式生产效益,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采用... 本文开展了"菜/果菌"循环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对策研究,目的是摸清菇房蔬菜温室连体温室大棚生产全过程的成本投入及经济效益情况,定量比较连体温室与普通温室大棚种植模式生产效益,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和农户访谈,了解菇房温室连体大棚的设计结构及栽培措施,分析产业链条结构及模式基本特征;通过跟踪监测与问卷调查,比较分析连体温室与普通温室种植模式的成本投入与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基于连体温室大棚的"菜/果菌"循环农业模式比普通温室大棚经济效益高;以单一种植茄子、青椒、西红柿和丝瓜4种蔬菜的生产模式效益做比较,连体温室大棚的年均净收益分别是传统大棚净收益的6.3倍、3.5倍、2.3倍和1.1倍,较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基于连体温室设计的种植模式是值得在我国北方推广的一种新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体温室大棚 “菜 果-菌”立体种植 循环农业模式 经济效益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庆锁 梅旭荣 《农学学报》 2017年第10期80-83,共4页
针对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体污染加剧、"水减粮增"矛盾突出、粮食生产与区域水资源分布错位、"北粮南运"难以为继等重大问题,以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实施粮食生产区域再平衡战略、强化降水利用的绿水战略... 针对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体污染加剧、"水减粮增"矛盾突出、粮食生产与区域水资源分布错位、"北粮南运"难以为继等重大问题,以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实施粮食生产区域再平衡战略、强化降水利用的绿水战略和短缺水资源的技术、非常规水、贸易替代方略,同时提出建立与水资源相匹配的种植制度,大力推进节水农业科技创新、升级节水灌溉技术、建立水资源转移补偿机制、改变膳食结构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利用方略 水资源 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制约因素与需求分析——以亚洲和非洲典型发展中国家为例
3
作者 何君 苟天来 马欣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7-81,196,共5页
本文综合国际层面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选取孟加拉国、柬埔寨、刚果(布)、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赞比亚等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为例,重点从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3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所面临的... 本文综合国际层面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选取孟加拉国、柬埔寨、刚果(布)、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赞比亚等亚洲和非洲发展中国家为例,重点从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3个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实际需求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为中国乃至国际社会与有关发展中国家开展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领域合作提供基础性借鉴和政策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农业 气候变化 制约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模型的辽宁省农业碳排放效率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天阳 谢立勇 +4 位作者 邓天乐 祖天时 赵洪亮 郭李萍 王鑫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434,共11页
为科学核算辽宁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和碳减排潜力,基于2000—2021年辽宁省农用物资投入、农地利用、土壤碳排放、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5部分20类碳源的统计数据,构建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并采用碳源系数法对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采用超效率SB... 为科学核算辽宁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和碳减排潜力,基于2000—2021年辽宁省农用物资投入、农地利用、土壤碳排放、水稻种植和畜禽养殖5部分20类碳源的统计数据,构建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并采用碳源系数法对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农业碳排放效率及其投入指标松弛量;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分解农业碳排放主要的驱动因素: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农业劳动力规模,计算其贡献值并探究其碳排放的效益值。结果表明:1)22年间辽宁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在前11年持续增长,后11年波动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波动降低。2)农用物资投入、农地利用、土壤碳排放、水稻种植、畜禽养殖导致的农业碳排放量年平均占比依次为36.72%、0.23%、11.36%、5.12%和46.58%。3)22年间,农业碳排放效率由0.19提升至1.04,主要因为投入指标的持续优化,具体表现为农业从业人数、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农膜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等松弛量均逐渐减少。4)农业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力规模,其累计碳排放效应分别为8712.01万和266.98万t,其占比分别为46.02%和1.41%;碳减排的驱动因素为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其累计碳排放效应分别为−9596.30万、−238.09万和−116.33万t,占比分别为50.69%、1.26%和0.61%。建议通过减少种植业化肥使用、优化畜禽养殖管理、提升农业技术效率、合理调整经营规模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辽宁省农业低碳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碳排放效率 驱动因素 超效率SBM模型 LMD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德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发展比较:现状和对策——中德农业政策对话工作组赴德国、荷兰调研报告 被引量:12
5
作者 冀名峰 辛国昌 +3 位作者 刘光明 谢冬生 王刚 魏莎 《世界农业》 CSSCI 2019年第2期15-19,共5页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畜牧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精准管理水平高、环境保护要求高、从业人员素质高、产业服务的市场化程度高,国家对畜牧业行业管理的重点集中在环境保护、质量安全、动物福利3个方面。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框架下,...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畜牧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精准管理水平高、环境保护要求高、从业人员素质高、产业服务的市场化程度高,国家对畜牧业行业管理的重点集中在环境保护、质量安全、动物福利3个方面。在欧盟共同农业政策(CAP)框架下,德国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政策目标清晰集中,监督机制完善有效,保障了本国农民合理收入水平、畜牧业绿色发展和畜牧业国际竞争力。德国、荷兰环境友好型畜牧业调研团就德国、荷兰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框架、主要目标、政策措施和执行情况进行深入细致地了解,结合中国畜牧业实际情况,从中国现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出发提出了相关启示,旨在为中国环境友好型畜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畜牧业政策体系 中德比较 养分管理 启示和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的胁迫 被引量:39
6
作者 费颖恒 黄艺 +2 位作者 严昌荣 晁元卿 何文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3-247,共5页
为研究集约化生产方式对农田环境的影响,实验测定了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的大田和大棚两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情况。本研究分别使用平板计数法和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及其生物碳量;采用... 为研究集约化生产方式对农田环境的影响,实验测定了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的大田和大棚两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情况。本研究分别使用平板计数法和氯仿熏蒸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及其生物碳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体内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结果显示,随大棚使用年份的增加,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而真菌数量显著减少,即细菌真菌比上升,说明大棚中农田微生物区系结构仍处于较好的状态;但同时微生物碳量明显减少,间接反映大棚土壤养分压力的增加。污染物积累方面,大棚土壤中的重金属积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均与大田情况相当。因此本研究认为,短期(20a)内的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并未产生严重的胁迫。另外,微生物作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因子,是土壤质量评价中较灵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 土壤 微生物 重金属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71
7
作者 刘振东 李贵春 +1 位作者 杨晓梅 尹昌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3068-13070,13076,共4页
论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思路及其政策建议。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入手,推进... 论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思路及其政策建议。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入手,推进生物基质产业化对于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基质化 循环利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在农业改土节水中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02
8
作者 黄占斌 朱书全 +1 位作者 张铃春 李茂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57-60,共4页
综合模拟和田间试验 ,比较研究了保水剂在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和节水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析了保水剂对不同作物效应、保水剂对马铃薯应用效果。研究表明 ,保水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保水和释水能力 ;能有效促进作物生... 综合模拟和田间试验 ,比较研究了保水剂在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和节水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析了保水剂对不同作物效应、保水剂对马铃薯应用效果。研究表明 ,保水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保水和释水能力 ;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文中还讨论了保水剂应用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改良 节水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红壤退化分区治理,促进东南红壤丘陵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波 董元华 +1 位作者 徐明岗 曾希柏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本文概述了我国东南丘陵区红壤退化现状、原因和治理意义,总结了30年来不同阶段红壤退化治理的成果,分析了红壤区域进一步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途径。论文提出针对红壤区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重目标,... 本文概述了我国东南丘陵区红壤退化现状、原因和治理意义,总结了30年来不同阶段红壤退化治理的成果,分析了红壤区域进一步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途径。论文提出针对红壤区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重目标,在常规化学农业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域水热资源优势,融合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智慧农业等模式的科学理念和优势,创新区域现代高效农业的建设原理、关键技术、配套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针对红壤退化的区域特征,开展流域尺度红壤退化的综合治理和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红壤流域智慧农业发展模式,促进红壤区域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退化 流域尺度 生态修复 高效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脆弱性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唐为安 马世铭 +2 位作者 吴必文 丁霞 徐光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3847-13849,13941,共4页
在阐明农业气候变化脆弱性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农业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研究的3种主要方法——模型模拟研究、指标评价研究和统计函数分析研究,指出农业气候变化脆弱性的评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 脆弱性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针管式降雨设备对中国西南地区降水的室内模拟研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蔡雄飞 王济 +2 位作者 雷丽 张浩 王诚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35-3637,共3页
基于贵州31年暴雨雨强统计和贵阳市1年周期内小时降水量统计,对该区域暴雨及特大暴雨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设计加工针管式降雨设备对贵阳市降水进行室内模拟。结果表明,当集水管水头高度在30-70mm之间时,雨强为27.6—49.7mm/h的大... 基于贵州31年暴雨雨强统计和贵阳市1年周期内小时降水量统计,对该区域暴雨及特大暴雨特征进行分析。通过设计加工针管式降雨设备对贵阳市降水进行室内模拟。结果表明,当集水管水头高度在30-70mm之间时,雨强为27.6—49.7mm/h的大雨;在80~130mm之间时,雨强为60.4~96.3mm/h的暴雨;在140~180mm之间时,雨强为102.6—125.5mm/h大暴雨。改进后的针管式降雨设备可以满足西南喀斯特地区暴雨雨强的降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降水 模拟 贵阳 针管式降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其长 魏灵玲 鱼亨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9-22,共4页
阐述了设施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发展现状 ,重点分析了“畜 菜 沼气”、“鱼 菜”共生型和立体互补型设施生态农业模式结构、功能及其综合配套技术 。
关键词 设施 生态农业模式 配套技术体系 综合配套技术 沼气 立体 中国 重点分析 国内外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吟隆 赵明月 +2 位作者 李阔 赵运成 王淳一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5-1170,共16页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气候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梳理气候变化的农业影响和适应的逻辑层次。影响的逻辑层次可以归结为:气候平均状态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气候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梳理气候变化的农业影响和适应的逻辑层次。影响的逻辑层次可以归结为:气候平均状态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的影响、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后果和经济社会后果等4个方面;与气候变化影响的逻辑层次相应,适应气候变化的逻辑层次可以分解为:气候变暖条件下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根据气候变暖背景下农业气象灾害发生新特征,系统调整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思路与技术路线;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增强农业气候韧性;以及农业经济社会系统整体的优化转型。在对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和已采取的适应措施系统总结回顾基础上,分析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即:气候胁迫不断加大、农业系统对于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不断加大、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适应能力薄弱等。最后提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加强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扩展气候变化农业影响评估研究领域、科学辨识农业之于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风险、揭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机理、构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加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能力研究、加强农业适应行动实施的保障能力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适应气候变化 逻辑层次 生态系统服务 粮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纸地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吕国华 白文波 +1 位作者 国金义 宋吉青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9-252,共4页
在分析我国公开专利以及发表文章的基础上,对纸基地膜的纤维类型、制浆工艺、化学助剂类型、生产工艺标准、功能评价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分析认为,纸地膜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通过工艺优化,可以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的加工流程;但是目... 在分析我国公开专利以及发表文章的基础上,对纸基地膜的纤维类型、制浆工艺、化学助剂类型、生产工艺标准、功能评价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分析认为,纸地膜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通过工艺优化,可以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的加工流程;但是目前纸基地膜的性能如干湿强度、耐破指数、降解时间等有待于进一步调整,生产成本有待于进一步降低,以促进纸地膜的推广应用。田间应用结果表明:纸地膜具有调控土壤微环境,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其推广应用不但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的危害,而且有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地膜 生产工艺 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势控制在农业灌溉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5
作者 窦超银 吕国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59,共4页
土壤水势控制在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精确灌溉控制系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土壤水势控制灌溉技术在节水灌溉、水土资源化利用和精确灌溉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基于水势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根据不同水... 土壤水势控制在灌溉水资源高效利用以及精确灌溉控制系统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土壤水势控制灌溉技术在节水灌溉、水土资源化利用和精确灌溉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基于水势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根据不同水势控制灌溉下的作物生理指标制定相应的土壤水势范围控制灌溉,一方面可以用于节水灌溉,获得较高的作物产量、质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快速高效的制定咸水和盐碱土资源化利用中作物的灌溉制度;而土壤水势与作物需水的密切关系、土壤水势传感器的精确响应和传输则为精准灌溉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最后指出土壤水势控制应用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势 控制灌溉 节水灌溉 水土资源化 精确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概况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志芳 田佳妮 +2 位作者 徐明 朱荷琴 金轲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128,共5页
吉尔吉斯斯坦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国家,农业资源丰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活动物产品和蛋奶是农业GDP的主体。吉尔吉斯斯坦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灌溉系统不健全,导致农业用水利用率却很低,仍然存在缺水问题,气候变化同样给农业... 吉尔吉斯斯坦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国家,农业资源丰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活动物产品和蛋奶是农业GDP的主体。吉尔吉斯斯坦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灌溉系统不健全,导致农业用水利用率却很低,仍然存在缺水问题,气候变化同样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特点和中国互补性贸易潜力,指出要优化和调整双边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互补。最后,根据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现状,结合其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提出了加速发展吉尔吉斯斯坦农业经济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吉斯斯坦 农业资源 农产品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13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锐敏 崔宁博 +2 位作者 胡笑涛 龚道枝 卢泽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6-24,共9页
准确评估粮食主产区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_0)时空变化特征,对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灌溉制度优化、农田水分高效利用及粮食水分生产力提高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258个气象站点逐日气... 准确评估粮食主产区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_0)时空变化特征,对灌区水资源优化调度、灌溉制度优化、农田水分高效利用及粮食水分生产力提高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粮食主产区258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1961—2013年参考作物蒸散量,通过Sen’s+Mann-Kendall法、累积距平法及气象倾向率等方法对其近53年时空变化趋势与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3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全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Ⅰ区)、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Ⅱ区)、亚热带湿润地区(Ⅲ区)及暖温带半湿润地区(Ⅳ区)ET_0年均值分别为901.90、741.89、1 077.93、940.17、847.61 mm,呈现Ⅱ>Ⅲ>全区>Ⅳ>Ⅰ区的趋势;全区及Ⅰ~Ⅳ区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季(3—10月)ET_0约占全年ET_0的87.58%、91.91%、90.05%、85.11%和83.39%;除Ⅳ(其年倾向率Y为0.002 mm/a)区外,全区及Ⅰ~Ⅲ区ET_0近53年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全区呈下降趋势的站点数达171个,占总数的61.0%,年倾斜率达到显著下降水平,其Y值为-0.288*mm/a(P<0.05);全区及各分区ET_0在20世纪90年代均呈增大趋势,其年尺度上Sen’s趋势度β全区=4.993,M-K检验值Z全区=1.978*(P<0.05),增大趋势显著,其他各年代际上趋势减小;近53年ET_0空间分布基本呈西北向东南、东北方向递减,区域性差异显著;ET_0的M-K趋势变化季节性差异显著,春季ET_0趋势自北向南增大,夏季与之相反,秋季ET_0趋势呈现中部低南北高的趋势,冬季较秋季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整体呈现由北至南、西至东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MAN-MONTEITH公式 粮食主产区 参考作物蒸散量(ET0) 趋势 MANN-KENDALL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37
18
作者 杨其长 《中国科技财富》 2011年第1期I0052-I0057,共6页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LED不仅具有体积小、寿命长、能耗低、发热低等优点,而且还能根据农业生物的需要精确调整发光光谱,显著促进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了LED...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LED不仅具有体积小、寿命长、能耗低、发热低等优点,而且还能根据农业生物的需要精确调整发光光谱,显著促进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其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了LED在农业照明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LED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指出了目前限制农用LED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促进LED农业应用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技术 农业应用 农业领域 农业生物 发光光谱 精确调整 生长发育 体积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迅速发展的光伏农业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文科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第8期54-55,共2页
“光伏农业大棚”、“农业光伏产业园”、“光伏农业基地”等等一系列字眼屡见报端,民众几乎耳熟能详。近几年,我国光伏农业发展如火如茶,据报道,山东的济宁、邹城、青岛、寿光,湖北的郧县和山西长治等地相继建成了大型光伏农业项... “光伏农业大棚”、“农业光伏产业园”、“光伏农业基地”等等一系列字眼屡见报端,民众几乎耳熟能详。近几年,我国光伏农业发展如火如茶,据报道,山东的济宁、邹城、青岛、寿光,湖北的郧县和山西长治等地相继建成了大型光伏农业项目。光伏农业作为光伏产业和农业有机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其快速发展的内在合理性、优越性和可行性,推广应用价值较高,也符合节能减排国家政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产业 农业大棚 高新技术产业 农业基地 农业发展 农业项目 现代农业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创新科技助力循环农业绿色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婧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第12期71-71,共1页
中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面源COD排放量为1324.09万吨,总氮排放量为270.4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3.7%和57.2%。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发展特定阶段的突出问题。近年来,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仍在加剧。以农业... 中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农业面源COD排放量为1324.09万吨,总氮排放量为270.4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3.7%和57.2%。农业面源污染是农业发展特定阶段的突出问题。近年来,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仍在加剧。以农业面源污染主体畜禽养殖业污染为例,2014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8956.3亿元,约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8.33%;畜产品产量达到8706.7万吨,年增长率为2%左右;人均肉制品49.8公斤,年增加率2%左右。我国畜禽养殖不仅数量增长快,年增长率为2-5%,且集约化程度高,养殖粪污排放量大,每年约38亿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循环农业 创新科技 畜禽养殖业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 农林牧渔业 集约化程度 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