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四五”期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演变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
1
作者 卓富彦 张熠玚 +2 位作者 郭永旺 刘慧 鄂文弟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其病虫害防治工作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在对2016年至2024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回顾了“十四五”期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征、造成的危害损失以及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系统梳...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其病虫害防治工作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在对2016年至2024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回顾了“十四五”期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特征、造成的危害损失以及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同时,系统梳理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模式创新成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水稻绿色安全生产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水稻等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病虫害 发生规律 绿色防控 集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国家植物生物安全治理路径研究
2
作者 姜丽华 冼晓青 +2 位作者 贾涛 邱明慧 张宏斌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21,共7页
植物病虫疫情是全球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威胁。英国较重视植物安全治理,较早开始布局相关政策,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分析与综合、比较研究等方法,围绕英国面临的植物安全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英国在战略规... 植物病虫疫情是全球粮食生产安全的重大威胁。英国较重视植物安全治理,较早开始布局相关政策,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分析与综合、比较研究等方法,围绕英国面临的植物安全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英国在战略规划、治理体系、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英国政府把植物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统筹植物生物安全组织体系,制定国际先进水平的安全制度,构建有生物安全保障的植物供应链,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开展全民科学,对我国生物安全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纵观英国植物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做法,本文对我国植物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物安全 英国生物安全 植物健康 生物安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i技术在植物寄生线虫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于敬文 黄凌 +5 位作者 赵俊丽 仝允正 刘雅琴 陈燕雪 陈新娟 黄文坤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79-84,共6页
植物寄生线虫寄主范围广,严重危害作物根系,防治十分困难。RNAi技术能够使植物寄生线虫关键靶标基因的表达下调,具有特异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植物与线虫互作过程中,RN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线虫的特定基因功能及防控技术研究。本文从R... 植物寄生线虫寄主范围广,严重危害作物根系,防治十分困难。RNAi技术能够使植物寄生线虫关键靶标基因的表达下调,具有特异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植物与线虫互作过程中,RNAi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线虫的特定基因功能及防控技术研究。本文从RNAi技术的起源及作用机制、植物寄生线虫RNAi靶基因的选择以及dsRNA防控植物寄生线虫的递送策略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RNAi在植物寄生线虫防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以期为植物寄生线虫病害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植物寄生线虫 dsRNA递送策略 线虫与植物互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防虫网+的热区豇豆病虫害生态调控策略 被引量:7
4
作者 王硕 吕宝乾 +3 位作者 王树昌 吴圣勇 谢文 张起恺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27-35,共9页
豇豆是海南重要冬季瓜菜之一,生产受蓟马、斑潜蝇和枯萎病危害严重。目前海南豇豆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使得蓟马等抗性增强、农药残留超标,当地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对海南豇豆病虫害的现状及其防控中技术单一、滥用农药等... 豇豆是海南重要冬季瓜菜之一,生产受蓟马、斑潜蝇和枯萎病危害严重。目前海南豇豆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使得蓟马等抗性增强、农药残留超标,当地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影响。对海南豇豆病虫害的现状及其防控中技术单一、滥用农药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功能植物的引入、景观设计优化、农业管理的改进以及生物防治与科学用药4项主要生态调控技术,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海南豇豆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防控 生态调控 防虫网+ 功能植物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病虫害防治药剂剂型研发策略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丽 黄啟良 陆宴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6,共10页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受病虫害危害最严重的农作物之一。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棉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技术。新疆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主产区,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干旱、多风、昼夜温差大等特...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受病虫害危害最严重的农作物之一。目前化学防治仍是棉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技术。新疆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主产区,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光照充足、夏季高温干旱、多风、昼夜温差大等特殊气候特点,农药药液喷施过程中容易发生蒸发、飘移、降解等损失,严重影响药剂的防治效果。本文综述了温湿度、风、光照等环境因子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对提升药剂防治效果采取的调控措施,并结合新疆棉田的特殊气候条件提出了剂型研发的新策略。在提升产品理化稳定性的前提下,还需综合考虑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棉花叶片的结构及润湿特性、施药器械等多种因素。结合农药学、植物保护学、界面化学、有机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知识指导,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载体材料研发环境响应型、靶向高效的农药剂型,结合配套使用技术及措施,探索农药高效利用及减量调控途径,为实现农药减量增效、引领棉花产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气候条件 病虫害 化学防治 剂型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麦条锈病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陈万权 《植物医学》 2025年第2期1-11,共11页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经过40多年的全国协作研究,已揭示了小麦条锈病在中国的大区流行规律,并制定了菌源基地的综合治理策略。成功研发出抗病基因合理布局、作物多样性利用、退麦改种、适期晚播以及自生麦苗清除... 小麦条锈病是中国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经过40多年的全国协作研究,已揭示了小麦条锈病在中国的大区流行规律,并制定了菌源基地的综合治理策略。成功研发出抗病基因合理布局、作物多样性利用、退麦改种、适期晚播以及自生麦苗清除等一系列生态调控关键技术,构建了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的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并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菌源基地 生态调控 抗病基因布局 适期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与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被引量:10
7
作者 卓富彦 陈学新 +5 位作者 夏玉先 傅强 王甦 徐红星 胡飞 张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7-1213,共7页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着粮食稳产增产。本文在对2013年至2022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回顾了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和特点、发生面积和为害损失等情况,分类梳理了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挽回损...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水稻病虫害防治直接关系着粮食稳产增产。本文在对2013年至2022年全国植保专业统计资料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回顾了水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和特点、发生面积和为害损失等情况,分类梳理了水稻病虫害防治面积、挽回损失以及主要措施应用等防控概况,尤其是针对近年来生态调控、天敌保护和利用等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总结,同时分别从技术覆盖、内容集成等角度分析探讨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发展成效,并对下一步绿色防控工作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旨在为我国未来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发生特点 绿色防控 技术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bileNet的轻量级外来入侵植物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鸿飞 刘万学 +2 位作者 冼晓青 赵梦欣 姚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6,共12页
外来入侵植物防治的首要任务是准确识别入侵植物种类,然而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存在类间同质和类内异质现象,给技术人员甄别与防治外来入侵植物带来了挑战。为了准确、实时和高效地识别外来入侵植物,本文提出基于改进MobileNet的轻量... 外来入侵植物防治的首要任务是准确识别入侵植物种类,然而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存在类间同质和类内异质现象,给技术人员甄别与防治外来入侵植物带来了挑战。为了准确、实时和高效地识别外来入侵植物,本文提出基于改进MobileNet的轻量级外来入侵植物图像识别模型(MobileNet-LW)。以专业人员鉴定得到的113种11 628幅外来入侵植物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6∶2∶2的比例划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通过Retinex、旋转和高斯噪声等方法对图像进行数据增强。为了减少类间同质现象对模型误检的影响,在模型MobileNet基础上添加了SE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深度连接注意力网络,提高网络对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为了降低模型计算消耗和内存消耗,采用通道剪枝方法对网络瘦身;为了弥补剪枝后造成模型准确率降低,采用教师网络-助教网络-学生网络的形式对剪枝后的网络进行知识蒸馏,学生网络通过软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识别外来入侵植物的准确率。通过消融试验测试模型的性能,利用平均准确率、平均召回率和平均F1值3个评价指标,对现阶段经典模型与改进后模型MobileNet-LW所获得的识别结果进行评价。消融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数据集条件下,所有改进点对模型的性能都有所提升,且改进后算法在外来入侵植物图像识别中准确率提高了5.4百分点,模型参数量减少了约53%;模型对比试验表明,EfficentNet、DBTNet、ResNet-101、ConvNext和MobileNet-LW 5个模型平均准确率分别为72.3%、74.9%、76.1%、79.7%和86.1%,表明改进后的网络提高了外来入侵植物的识别准确率。基于改进MobileNet的轻量级外来入侵植物识别模型对113种外来入侵植物识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模型具有轻量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智能识别 通道剪枝 知识蒸馏 注意力机制 Mobile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2018年-2022年 被引量:26
9
作者 陆宴辉 刘杨 +9 位作者 杨现明 荆玉谱 胡高 栾军波 郭兆将 马罡 闫硕 梁沛 刘杰 肖海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166,共22页
近5年来,我国在害虫变态发育与生殖调控、害虫滞育调控、害虫迁飞、害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害虫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害虫对植物抗虫性的适应、害虫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响应、害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农业害... 近5年来,我国在害虫变态发育与生殖调控、害虫滞育调控、害虫迁飞、害虫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害虫与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害虫对植物抗虫性的适应、害虫对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的响应、害虫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等农业害虫发生新规律新机制解析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同时推进了抗虫作物、RNA农药、行为调控和生态调控等害虫防控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提出迁飞性草地贪夜蛾分区治理、多食性盲蝽区域防控、地下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和抗性麦蚜精准化学防控等害虫绿色防控新模式新体系。根据国内外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科技发展趋势和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我国需进一步重视农业昆虫交叉学科前沿和新兴技术领域,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强化害虫防控基础理论创新,创制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创新集成区域绿色防控和跨区协同治理技术体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植保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害虫 灾变规律 监测预警 综合防治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菌孢子捕捉和监测—助力植物病害管理
10
作者 王奥霖 范洁茹 +7 位作者 徐飞 陈莉 曹世勤 王万军 孙振宇 刘伟 胡小平 周益林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农业生态系统中所有类型的植物均会受到病原菌的长期威胁。许多高风险植物病原菌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甚至可随高空气流完成跨区域的远距离扩散。因此,为了控制气传病害管理中的杀菌剂投入,需密切监测空气中的病原菌孢子。病菌孢子捕捉技... 农业生态系统中所有类型的植物均会受到病原菌的长期威胁。许多高风险植物病原菌能够通过空气传播,甚至可随高空气流完成跨区域的远距离扩散。因此,为了控制气传病害管理中的杀菌剂投入,需密切监测空气中的病原菌孢子。病菌孢子捕捉技术作为监测空气中病菌孢子量的有效手段,可为种植者或相关政府部门提供病害风险的早期预警信息,辅助病害管理决策。近年来,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其在植物病害管理中的应用范围。本文主要从植物病害流行病学、病原体生物学、空气动力学等方面,对病菌孢子捕捉技术,以及利用该技术获得的数据改善病害管理策略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了应用病菌孢子捕捉和监测技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整合新技术和改善数据获取、分析、解释、共享效率,实现病菌孢子捕捉的监测预警技术网格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新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流行学 空气生物学 病菌孢子捕捉 植物病害监测预警 病害管理决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农业入侵害虫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11
作者 姚若楠 王玉生 +1 位作者 张桂芬 谭琳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共10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异名Phthorimaea absoluta)是一种多食性的重大农业入侵害虫,主要危害番茄、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可造成番茄减产50%~80%,甚至绝产绝收,有“番茄埃博拉病毒”之称,2017年首次在我国新疆被发现,已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番茄潜叶蛾常隐蔽发生,且在我国的适生区广泛,主要随番茄苗及果实的销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进一步扩散势头明显。因此,亟需研发高效低成本的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和方法,进而实现对重大入侵物种的及早发现和提前预警,降低农业经济损失。目前,用于番茄潜叶蛾的检测鉴定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等,本文综述了番茄潜叶蛾检测鉴定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旨在为延缓番茄潜叶蛾传播扩散与对靶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形态学鉴定 分子检测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转录因子在线虫与寄主互作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敬文 周向平 +9 位作者 于清 赵津田 余曦玥 吴文翠 刘雅琴 郭利娟 仝允正 张改平 黄凌 黄文坤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共11页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胁迫。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目的基因特异结合并进行转录调控的蛋白质,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线虫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的转录因子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的表达...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生物胁迫。转录因子是一类能够与目的基因特异结合并进行转录调控的蛋白质,在植物响应生物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线虫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的转录因子通过调控其靶标基因的表达对线虫侵入作出响应。本文对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的发生和危害、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线虫与寄主互作中的功能进行综述,并对响应线虫侵染的植物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前沿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深入开展线虫与寄主植物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寄生线虫 植物转录因子 功能分析 线虫与寄主植物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无义介导的RNA降解与病毒的制衡
13
作者 陈雅琳 周雪平 李方方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9,共7页
无义介导的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RNA decay,NMD)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保守的RNA质量控制(RNA quality control,RQC)机制,可调节异常和正常RNA转录本的积累。研究发现,在遭遇病毒侵染时植物能够通过NMD限制病毒的侵染,NMD是植物防御... 无义介导的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RNA decay,NMD)是一种在真核生物中保守的RNA质量控制(RNA quality control,RQC)机制,可调节异常和正常RNA转录本的积累。研究发现,在遭遇病毒侵染时植物能够通过NMD限制病毒的侵染,NMD是植物防御病毒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病毒和寄主植物的军备竞赛中,病毒也已经进化出多种策略来避免、对抗或操纵NMD,成功地在寄主细胞中实现增殖。本文综述了NMD途径的基本信息、植物中NMD途径的独特性、植物通过NMD抵抗病毒侵染的作用方式以及病毒如何抵抗植物的NMD,展望了该研究方向的未来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义介导的RNA降解 植物病毒 抗病毒反应 反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黄曲条跳甲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肖勇 吴雨洪 +2 位作者 靖湘峰 张杰 李振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31,64,共11页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十字花科作物害虫,遍布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暴发成灾,并逐步向北扩张,给我国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概述了黄曲条跳甲生物学特征、寄主...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十字花科作物害虫,遍布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暴发成灾,并逐步向北扩张,给我国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概述了黄曲条跳甲生物学特征、寄主植物偏好性特点和抗药性现状等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包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行为调控和抗药性治理在内的黄曲条跳甲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并根据目前研究现状和困难,提出了未来黄曲条跳甲研究重心和方向,为黄曲条跳甲可持续治理以及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十字花科 综合治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豇豆蓟马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被引量:22
15
作者 吴圣勇 谢文 +7 位作者 刘万才 雷仲仁 王登杰 任小云 张起恺 吕宝乾 贺振 唐良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豇豆Vigna unguiculata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 豇豆Vigna unguiculata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豇豆产业的种植情况和以蓟马为主的病虫害问题及豇豆蓟马研究现状,并从农艺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性治理角度总结了豇豆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后,从构建豇豆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产品开发、建立科学用药和农药监管制度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豇豆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蓟马 防控技术 IP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作物病虫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23
16
作者 封洪强 姚青 +7 位作者 胡程 黄文江 胡小平 刘杰 张云慧 张智 乔红波 刘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9-242,共14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传感器、遥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性诱捕器、昆虫雷达、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智能识别App等现代智能农作物病虫监测装备及重大病虫害实时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面...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传感器、遥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性诱捕器、昆虫雷达、无人机遥感、卫星遥感、智能识别App等现代智能农作物病虫监测装备及重大病虫害实时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本文综述了我国近5年在利用光谱遥感、昆虫雷达、图像识别等技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各类技术存在的不足与难点,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充分利用空天地多源数据实现农作物病虫害精准预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虫害 监测预警 光谱 卫星遥感 无人机 昆虫雷达 智能虫情测报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设施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
17
作者 杨玉文 孟永红 +2 位作者 李磊 关巍 赵廷昌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6-209,共4页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冬春季甜瓜生产基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危害设施甜瓜的生产。结合海南当地企业的生产实践,建立了一套涵盖甜瓜全生育期的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一体的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可为田间生产提供...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冬春季甜瓜生产基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严重危害设施甜瓜的生产。结合海南当地企业的生产实践,建立了一套涵盖甜瓜全生育期的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一体的细菌性果斑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可为田间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甜瓜 海南省 细菌性果斑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在我国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雨轩 王瑞 +2 位作者 郝丽芬 袁海滨 林克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44,共11页
外来植物长刺蒺藜草的入侵已对我国北方草原和农牧交错带造成了极大危害。已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刺蒺藜草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等,但是其在我国发生的入侵和扩散蔓延规律、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不清楚。基于此,以标本、文献、... 外来植物长刺蒺藜草的入侵已对我国北方草原和农牧交错带造成了极大危害。已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长刺蒺藜草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等,但是其在我国发生的入侵和扩散蔓延规律、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并不清楚。基于此,以标本、文献、实地调查等数据重建长刺蒺藜草在我国的入侵历史过程;通过空间分析等方法揭示其空间分布格局和扩散蔓延的时空异质性;基于主成分分析对8种环境因子进行筛选,识别影响分布和扩散格局的关键因素。长刺蒺藜草最早于1963年入侵辽宁省锦州市,此后扩散至邻近的内蒙古东南部和吉林西部,目前在这里已经形成了入侵聚集区且还处在扩散蔓延阶段,同时于2010年扩散至内蒙古西部并形成了新的聚集区。长刺蒺藜草在辽宁省的扩散呈各向异性,主要向北向西扩散,而基本没有向西南方向扩散。长刺蒺藜草于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市朝阳区和河北省秦皇岛有分布记录,但此后基本没有扩散。长刺蒺藜草传入辽宁和北京后扩散方向和范围的异质性可能是由于传入后不能定殖导致的。传入和定殖区间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碳酸钙含量、年平均降水量、表层土壤沙子含量以及表层土壤碳氮比是影响传入后能否定殖的关键因子。未来进行风险评估时应该考虑长刺蒺藜草种群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全面解析不同环境中的繁殖生长特性和入侵能力,为精准识别定殖风险区、制定高效监测与防控措施,抑制进一步扩散蔓延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长刺蒺藜草 分布格局 扩散蔓延 种群建立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发现重大农业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及其确证
19
作者 詹金钰 张欢欢 +5 位作者 郭建洋 吕志创 吴蓓蕾 赵铭菲 王文峰 刘万学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
2024年6-7月,先后在西藏林芝市(察隅镇)、昌都市(卡若镇、如美镇)的番茄及马铃薯上发现一鳞翅目幼虫潜食植物叶片并驻食果实,为害严重。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确证该虫为我国重大农业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 2024年6-7月,先后在西藏林芝市(察隅镇)、昌都市(卡若镇、如美镇)的番茄及马铃薯上发现一鳞翅目幼虫潜食植物叶片并驻食果实,为害严重。利用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确证该虫为我国重大农业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这是南美番茄潜叶蛾在西藏自治区首次发现并报道。本研究概述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及在西藏自治区的发生危害特点,讨论了经由印度通过国际农产品贸易或经由国内已发生区域(四川、云南等)通过种苗调运传入西藏自治区的可能性,并研判了该虫扩散趋势。目前,南美番茄潜叶蛾在西藏自治区由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扩散趋势明显,因此,需加强对农产品贸易或种苗调运的检验检疫工作,阻断扩散途径,严防该物种持续传入与扩散危害,并及时开展该物种在全区的全面调查研究,明确其主要发生规律、危害程度以及分布范围等,为西藏自治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预警与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番茄潜叶蛾 重大农业入侵害虫 西藏 物种鉴定 扩散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中真菌毒素、农药残留污染及风险控制研究进展
20
作者 魏龙兵 潘兴鲁 +3 位作者 吴小虎 徐军 董丰收 郑永权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9,共12页
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是玉米及其加工产品中的主要安全隐患,施用化学农药是防治玉米病虫草害和减轻真菌毒素污染的重要手段,但不合理地施用农药会导致农药残留问题。本文对我国防治玉米病虫草害的农药登记、使用情况及农药残留污染现状,... 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是玉米及其加工产品中的主要安全隐患,施用化学农药是防治玉米病虫草害和减轻真菌毒素污染的重要手段,但不合理地施用农药会导致农药残留问题。本文对我国防治玉米病虫草害的农药登记、使用情况及农药残留污染现状,玉米典型真菌毒素来源、特征及污染现状,病虫草害和污染物之间的关系,农药残留对真菌毒素的影响及国内外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等内容展开系统综述,从不同视角提出了相关建议:基于现有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污染控制技术,加强对真菌毒素污染的关键因子控制,构建符合我国产区特征的玉米真菌毒素与农药残留协同防控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提升我国玉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药残留 污染监测 毒素防控 玉米穗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