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1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研单位所办种业公司“去”与“留”——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为例
1
作者 黄殿成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0期42-44,48,共4页
1985年我国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农业科研单位开始成立种业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总体而言,种业公司可以复制的成功经验并不多。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为例,指出农业科研单位所办种业公司存在优秀经营人才匮乏,事企管理界限模糊,产权不... 1985年我国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农业科研单位开始成立种业公司。经过多年发展,总体而言,种业公司可以复制的成功经验并不多。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为例,指出农业科研单位所办种业公司存在优秀经营人才匮乏,事企管理界限模糊,产权不清、权责不明,激励机制失衡,职称晋升困难等问题,探讨国家政策对于中央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功能定位,提出中央级农业科研单位对所办种业公司实行完全剥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单位 种业公司 历史进程 问题 定位 建议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五十年科研回顾 被引量:1
2
作者 喻树迅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农业科学研究所 科研 河南安阳 中棉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百年棉花改良史的见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总场沿革
3
作者 冯文娟 宋晓轩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1期42-46,共5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成立60余年来,以促进我国棉花生产为己任,解决了不同时期棉花生产遇到的产量低、品质差、枯萎病和棉铃虫危害,以及小麦与棉花争地等重大问题,持续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促进粮棉双...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成立60余年来,以促进我国棉花生产为己任,解决了不同时期棉花生产遇到的产量低、品质差、枯萎病和棉铃虫危害,以及小麦与棉花争地等重大问题,持续提高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促进粮棉双丰收;培育的棉花品种广布于黄河两岸、长江之滨、天山南北的各主产棉区,其种植面积最高时曾占全国植棉面积的50%,享“独揽半壁江山”之盛名,为满足纺织工业高品质棉花需求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出巨大贡献;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并形成了“艰苦奋斗、勤于实践、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中棉所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棉面积 试验农场 产棉区 粮棉 国家技术发明 棉花产量 中棉所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建所初期来访的前苏联专家及其工作简介
4
作者 冯文娟 宋晓轩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共2页
回顾了1958-1960年前苏联有关专家在安阳等棉区、科研单位的科学考察、学术活动,归纳分析了他们针对当时我国棉花生产和科研提出的主要建议。
关键词 棉花 前苏联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在盐碱地改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俊娟 阴祖军 +7 位作者 王帅 陆许可 陈修贵 王德龙 郭丽雪 赵兰杰 陈超 叶武威 《中国棉花》 2025年第7期20-26,共7页
我国盐碱地面积近年来不断增加,改良盐碱地刻不容缓。棉花是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盐碱地植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棉花通过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应答盐分胁迫,通过提高种子吸水率、降低植株细胞膜透性及合成小分子有机物质等... 我国盐碱地面积近年来不断增加,改良盐碱地刻不容缓。棉花是盐碱地改良的先锋作物,盐碱地植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棉花通过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应答盐分胁迫,通过提高种子吸水率、降低植株细胞膜透性及合成小分子有机物质等缓解渗透胁迫对细胞的伤害;通过吸收盐分并将盐离子在不同器官进行再分配,以及部分品种通过腺体的泌盐效应将盐分带出体外达到降低土壤盐分含量的目的;同时,盐碱地植棉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等,从而达到实现盐碱地改良的目的。未来可通过对早熟棉花品种(系)生育早期的耐盐性进行筛选,以及通过早熟棉花品种(系)-麦类等两熟轮作的方式实现盐碱地植棉效益最大化,助力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盐碱地 改良 吸盐效应 泌盐效应 生理生化机理 分子机理 植棉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6
作者 魏欣 张要朋 +9 位作者 潘占磊 李鹏程 孙桂兰 王剑 李军宏 翟梦华 赵文琪 汤秋香 张正贵 王占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45-1260,共16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棉花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巨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丰富多样的利用方式。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棉花秸秆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棉花生产节本增效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之一,棉花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巨大,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丰富多样的利用方式。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棉花秸秆资源,实现资源高效利用、棉花生产节本增效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解析并总结了我国棉花秸秆五化(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的利用方式及研究进展。研究发现,在肥料化方面,棉花秸秆可通过还田、发酵以及高温热解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在饲料化方面,经过适当处理后棉花秸秆可作为反刍动物的饲料;在燃料化方面,可通过发酵等方式将棉花秸秆转化为清洁能源;在基料化方面,棉花秸秆可用于栽培基质;在原料化方面,棉花秸秆可用于生产纸制品、板材等工业原料。然而,当前棉花秸秆利用仍存在收集困难、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产业链不完善和农户对棉秆综合利用认识不足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构建“技术-产业-政策”协同体系,通过加强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研发、优化产业链结构以及完善政策支持等改进措施,推动棉花秸秆资源高效利用。本研究可为棉花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为我国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潜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秸秆还田 多样化利用 作物增产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ER机制下中国棉花碳信用潜力及其经济价值
7
作者 蔡路 张正贵 +3 位作者 兰雅琦 贾雨鑫 王占彪 高雷 《棉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93,共15页
【目的】研究中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机制下棉花碳信用开发,量化评估棉花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能够参与到CCER机制的部分,预测其可以产生的经济价值,并探讨棉花碳信用开发通过额外性... 【目的】研究中国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CER)机制下棉花碳信用开发,量化评估棉花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能够参与到CCER机制的部分,预测其可以产生的经济价值,并探讨棉花碳信用开发通过额外性论证的思路。【方法】首先通过情景划分构建反事实分析框架,进而基于既有棉花成熟的生命周期评价系统边界,筛选出符合CCER机制要求的部分,对中国三大棉区棉花碳信用的开发潜力及其经济价值和未来趋势进行估算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CCER机制要求的一般性论证方法对棉花碳信用的额外性进行论证。【结果】中国三大棉区的棉花碳信用具有显著开发潜力和经济价值。2014―2023年棉花年均碳信用潜力和经济价值在最优情景下分别为793.24万t二氧化碳当量和7.29亿元,并呈上升趋势;在次优情景下分别为241.23万t二氧化碳当量和2.22亿元。西北内陆棉区是棉花碳信用开发的主力地区,占比超90%且将持续增高。推广和采纳低碳农业技术可帮助棉花碳信用通过CCER机制的额外性论证,且次优情景下的技术选择是更为务实的方案。【结论】中国三大棉区尤其是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碳信用开发极具潜力。在“增产即增收”的现实背景下,应发挥西北内陆棉区规模效益,并探索产业链后端与前端协同合作模式,以促进棉花碳信用的实践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碳信用 氧化亚氮 额外性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20年来获奖科技成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程彩琴 谢方灵 +1 位作者 赵新华 刘建功 《中国棉花》 1999年第8期46-47,共2页
20年来我所共获科技成果奖79项,不仅促进了棉麦科技的发展,而且也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120年来获奖成果概况20年来我所共取得获奖科技成果79项,其中国家级奖15项,省部级奖35项,地厅级奖29项(表1)。... 20年来我所共获科技成果奖79项,不仅促进了棉麦科技的发展,而且也为我国棉花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120年来获奖成果概况20年来我所共取得获奖科技成果79项,其中国家级奖15项,省部级奖35项,地厅级奖29项(表1)。表1中棉所20年来获奖成果统计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获奖成果 国家级奖 中棉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野生种质资源的育种应用研究与前景
9
作者 牛若宇 高瞻 +4 位作者 熊显鹏 祝德 罗皓天 马学远 胡冠菁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1-32,共12页
驯化和长期育种导致的遗传瓶颈效应显著降低了栽培棉花的遗传多样性,限制了其新品种开发和适应未来挑战的潜力。野生种质资源则作为重要的基因库,为改良栽培棉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文系统综述了棉花野生种质资源在遗传多样性研究... 驯化和长期育种导致的遗传瓶颈效应显著降低了栽培棉花的遗传多样性,限制了其新品种开发和适应未来挑战的潜力。野生种质资源则作为重要的基因库,为改良栽培棉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本文系统综述了棉花野生种质资源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优异耐逆资源挖掘、控制复杂农艺性状的异源四倍体重复基因挖掘,以及杂交育种材料创制中的最新进展与挑战,并靶定了4个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作为推动野生棉资源高效利用和育种创新的重要方向。未来研究将进一步利用野生种质资源的优异基因,联合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组学等多组学技术,揭示关键功能基因及其调控机制,破解光周期敏感性机制,并结合基因编辑技术,推动优异基因向栽培种快速导入,实现棉花育种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野生近缘种 耐盐碱 种质资源挖掘 重复基因调控 光周期敏感性 多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七五”科研成果简述
10
作者 鄂芳敏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7-9,共3页
“七五”期间,我所主持、承担国家和部门研究题目共32个,其中国家攻关题目21个,占全部课题的6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院长基金项目各3个,农业部重点项目5个。五年来,我所育成并通过审定的棉花和小麦品种9个,通过鉴定成果17个。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棉花栽培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祝贺《中国棉花栽培学》(第3版)的出版发行 被引量:2
11
作者 毛树春 李亚兵 +3 位作者 董合忠 别墅 林永增 董合林 《中国棉花》 2013年第5期44-44,共1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棉花栽培学》(第3版)2013年3月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棉花科学领域、生产领域和产业界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值此出版发行之际,表示衷心祝贺!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出版发行 科学技术 栽培学 科技出版社 基础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2年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生产现状及加快建设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对策研究(Ⅰ)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树春 于小新 +6 位作者 葛群 王雪姣 郑艺 买文选 宋妮 田立文 王占彪 《中国棉花》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累计3595.8万t(15915.4万包)的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了逐包品质分析。结果如下:一是厘清了新疆绿洲棉花主要纤维指标的现状。7年平均,新疆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 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累计3595.8万t(15915.4万包)的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了逐包品质分析。结果如下:一是厘清了新疆绿洲棉花主要纤维指标的现状。7年平均,新疆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为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29.14 mm、断裂比强度(比强度)28.49 cN·tex^(-1)、马克隆值4.60;不同生态亚区存在明显差异。7年平均,南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9.10 mm、比强度28.12 cN·tex^(-1)、马克隆值4.65;北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9.20 mm、比强度28.93 cN·tex^(-1)、马克隆值4.54;东疆亚区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为长度28.98 mm、比强度28.37 cN·tex^(-1)、马克隆值4.59。与南疆亚区的原棉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相比,北疆亚区的纤维长度长0.10 mm,比强度高0.81 cN·tex^(-1),马克隆值低0.11;东疆亚区的纤维长度短0.12 mm,比强度高0.25 cN·tex^(-1)。二是明确了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状况。7年间,新疆高品质原棉公检总量占比的加权平均值为24.5%,变幅为8.0%~33.3%;新疆机采高品质原棉占机采原棉总公检量比例的加权平均值为32.5%,变幅为8.7%~48.0%。各亚区高品质原棉加权占比,北疆为36.7%,南疆为13.6%,东疆为23.6%,由此可见新疆以南疆亚区高品质原棉的占比为最低,东疆次之,北疆最高。结果表明,新疆绿洲高品质原棉占比偏低,且变幅大,表明不同生态区之间的高品质原棉占比差异大,稳定性差,但提升潜力大。进一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机械化采收进程,但也对高品质原棉的生产有负面影响,2021年和2022年总体上品质呈现恢复态势,一些年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品质原棉占比接近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和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提出的45%左右的目标。三是明确了高品质棉花主要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发展棉花科技、提升高品质棉花生产供给能力和建设棉花强国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疆 绿洲 纤维长度 断裂比强度 马克隆值 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棉花强国的思考——走适度规模、质量兴棉和绿色兴棉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被引量:4
13
作者 毛树春 杜远仿 +6 位作者 张宁宁 李鹏程 冯璐 程思贤 马小艳 田立文 王占彪 《中国棉花》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比较我国和全球其他棉花大国、强国的皮棉单产、原棉品质、生产成本、人均棉花占有量和相关重要技术等,为加快建设棉花强国提供参考。采集我国和全球其他棉花生产大国、强国的皮棉单产、原棉品质、生产成本等系统性数据,用对比分析方法... 比较我国和全球其他棉花大国、强国的皮棉单产、原棉品质、生产成本、人均棉花占有量和相关重要技术等,为加快建设棉花强国提供参考。采集我国和全球其他棉花生产大国、强国的皮棉单产、原棉品质、生产成本等系统性数据,用对比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总体来说我国和巴西是全球棉花生产大国中单产较高的国家,2020/2021年度以来巴西棉花单产有超越我国的趋势。我国原棉品质位于全球中等偏上水平,明显差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原棉品质强国,国产高品质原棉短缺率高达58.5%。2000―2019年我国棉花年人均表观占有量平均为4.51 kg,仅为同期美国的37.6%。我国是全球棉花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之一。对标棉花强国提出以国产棉花年人均表观占有量不低于4.2 kg,底线面积333.3万hm^(2)和底线产量600万t作为建设棉花强国的基础指标。建设棉花强国要走适度规模、质量兴棉和绿色兴棉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进一步优化全国棉区布局,坚持走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之路,实现我国高品质棉花的自立自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中国 美国 强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2年新疆绿洲高品质棉花生产现状及加快建设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对策研究(Ⅱ)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树春 于小新 +6 位作者 葛群 王雪姣 郑艺 买文选 宋妮 田立文 王占彪 《中国棉花》 2024年第8期1-13,共13页
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3 595.8万t(15 915.5万包)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逐包品质分析,按生态亚区细分的10个亚亚区(北疆东部亚亚区、北疆中部亚亚区、北疆西部一亚亚区、北疆西部二亚亚区,南疆西部亚亚区、南疆中部... 采用统计分类方法,对新疆绿洲2016―2022年3 595.8万t(15 915.5万包)公证检验(公检)原棉进行逐包品质分析,按生态亚区细分的10个亚亚区(北疆东部亚亚区、北疆中部亚亚区、北疆西部一亚亚区、北疆西部二亚亚区,南疆西部亚亚区、南疆中部亚亚区、南疆东部亚亚区、南疆南部亚亚区,东疆吐鲁番盆地亚亚区和东疆哈密盆地亚亚区)归类统计,厘清各亚亚区高品质原棉占比的状况,为高品质棉花种植带规划、建设和承建单位的遴选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7年加权平均,各亚亚区高品质原棉占比表现为北疆西部二亚亚区(62.1%)>北疆东部亚亚区(45.9%)>北疆中部亚亚区(35.8%)>东疆吐鲁番盆地亚亚区(31.6%)>北疆西部一亚亚区(22.8%)>东疆哈密盆地亚亚区(20.8%)>南疆中部亚亚区(18.8%)>南疆东部亚亚区(17.9%)>南疆南部亚亚区(16.2%)>南疆西部亚亚区(4.7%)。围绕提升高品质棉花的生产能力和稳定性,建议在北疆天山北麓大部、东疆亚区、南疆中部亚亚区、南疆东部亚亚区率先开展高品质棉花种植带建设,遴选这些产地的县(县级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团场率先开展整建制高品质棉花种植带的示范性创建,预计高品质棉花产量潜力在400万t左右,可为完成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十四五”高品质棉占比45%左右和今后更高高品质棉占比目标,加快建设棉花强国奠定基础;并提出在南疆西部亚亚区开展中短绒陆地棉种植带建设,形成差异化的陆地棉品质类型和结构,预计中短绒棉花产量潜力为100万t左右,以满足市场新需求。最后,探讨了高品质棉花种植带生产链建设实施方案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区划 亚亚区 新疆 绿洲 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99
15
作者 邢朝柱 靖深蓉 邢以华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7-345,共9页
分析了当前我国杂交棉应用状况及其作用地位;从杂种优势的遗传特性、生化和分子基础等方面综述了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回顾了我国了棉花杂交种选育及制种方法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我国当前杂交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已有的工... 分析了当前我国杂交棉应用状况及其作用地位;从杂种优势的遗传特性、生化和分子基础等方面综述了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回顾了我国了棉花杂交种选育及制种方法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我国当前杂交棉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已有的工作基础提出了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今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杂种优势 研究 利用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主栽品种DNA指纹数据库初步构建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匡猛 杨伟华 +6 位作者 许红霞 王延琴 周大云 冯新爱 张玉翠 王飞 苏畅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7,共9页
基于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与毛细管五色荧光检测系统,利用36对核心引物构建了138份棉花主栽品种DNA指纹数据库,采用棉花DNA指纹数据库软件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36对引物在138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43个多态性等位位点... 基于多重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与毛细管五色荧光检测系统,利用36对核心引物构建了138份棉花主栽品种DNA指纹数据库,采用棉花DNA指纹数据库软件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36对引物在138份材料中共扩增出143个多态性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的等位位点数为2~8个,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3.97个多态性等位位点。抽查的101个主栽品种仅45.6%的位点完全纯合,中棉所系列品种61.6%的位点完全纯合。存在5种非纯合位点表现形式,以2种基因型混杂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以5∶1的混杂类型最多。4种类型的同名品种指纹比对分析表明,品种内的遗传变异度均在0~2个差异位点。初步建立了高通量的棉花DNA指纹检测与数据分析平台,提出了不同品种间的差异判别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DNA指纹数据库 SSR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转基因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2
17
作者 刘方 王坤波 宋国立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9-253,共5页
近十年来 ,植物基因工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尤其是许多大田作物 (如水稻、玉米、烟草、番茄等 )的转基因产品已进入商品化生产阶段。本文就中国棉花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主要包括抗虫性改良、抗除草剂性状改良、抗病性改良。
关键词 中国 棉花 转基因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 被引量:20
18
作者 毛树春 李亚兵 +6 位作者 王占彪 雷亚平 黄群 王文魁 杨北方 冯璐 李鹏程 《农业展望》 2018年第5期39-45,共7页
2017年,中国棉花生产、消费、进口、出口均呈现止跌回稳的积极态势;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开局良好,新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在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的推动下棉花品质得到提升,"良好棉花"助推国内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并... 2017年,中国棉花生产、消费、进口、出口均呈现止跌回稳的积极态势;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开局良好,新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在国家棉花产业联盟的推动下棉花品质得到提升,"良好棉花"助推国内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并且质量意识不断深入人心,棉花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棉花品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是由中国国情、农情、棉情和纺织业行情决定的,是中国棉花生产"走稳走准""以质保量、保规模"的有效路径,是中国由产棉大国转向产棉强国的发展之需,是"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在棉花产业的具体行动。最后,对推进中高端品质原棉生产引领棉花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产业 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高端品质 体制机制创新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毛树春 李亚兵 韩迎春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共3页
针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提出棉花种不种和种多少的新问题 ,试图研究中国棉花生产景气指数CCPPI模型的构件、信息采集、加工、诊断和发布的方法 ,并实证检验 ,获得 1 989/90以来 1 5年 CCPPI的满意结果 。
关键词 中国 棉花生产 景气指数 CCPP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毛树春 李亚兵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0-12,共3页
利用 1 0年积累的栽培研究和生产示范资料 ,采用数据库、统计学和专家系统方法 ,对评估棉花生长状况和生长产量所需的农艺性状进行筛选 ,提出 CCGI的计算方法 ,确定采集的农艺指标 :5~ 6月单株真叶数 ,7月单株果节数 ,8~ 1 0月单株成... 利用 1 0年积累的栽培研究和生产示范资料 ,采用数据库、统计学和专家系统方法 ,对评估棉花生长状况和生长产量所需的农艺性状进行筛选 ,提出 CCGI的计算方法 ,确定采集的农艺指标 :5~ 6月单株真叶数 ,7月单株果节数 ,8~ 1 0月单株成铃数。结合样本概率水平、典型性和精确度原则 ,通过 2 0 0 3年的实践表明 ,CCGI可以用来表述全国棉花生长状况 ,评估棉花生长产量和预测趋势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棉花 生长指数 CCGI 产量 农艺性状 遥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