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0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60年 被引量:8
1
作者 白由路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09-1415,共7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经历了60年的发展历程。按照研究的重点,可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年之前的单一肥料肥效研究阶段,该阶段主要研究单一养分的肥料效应,为我国化学肥料工业发展提供了依据;第二个阶段是1980年...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经历了60年的发展历程。按照研究的重点,可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0年之前的单一肥料肥效研究阶段,该阶段主要研究单一养分的肥料效应,为我国化学肥料工业发展提供了依据;第二个阶段是1980年至1990年,该阶段主要研究了氮磷钾营养元素的配合肥效与主要配合方式,为我国复合肥料的引进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三阶段是1990年至2000年,该阶段主要进行平衡施肥技术研究,同时研究了中微量元素的肥料效应;2000年以后是第四阶段,该阶段可称为养分综合管理阶段,该阶段重点研究了精准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支撑技术、施肥与环境、新型肥料及节肥增效关键技术等,这些研究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肥料 施肥技术 肥料效应 精准施肥 新型肥料 节肥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科学院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邱国梁 姜昊 +1 位作者 任庆棉 张银庆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1496-1499,1503,共5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和农业农村发展关键瓶颈问题,以绿色发展为重点,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基本要求,着力提高协同创新和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实施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取得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针对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和农业农村发展关键瓶颈问题,以绿色发展为重点,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基本要求,着力提高协同创新和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实施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增效、节水、减肥、减药效果。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为例,探索分析了绿色发展模式的做法、经验和成效,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模式研究持续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绿色技术 集成发展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农业新需求,构建我国肥料领域创新体系——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报告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玉芬 赵秉强 +1 位作者 侯翠红 许秀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61-568,共8页
通过本项目组的调研,总结出在农业新形势下,我国肥料产品、技术和政策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肥料产品与农业需求不匹配;技术集成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肥料经营体制不利于科学产品和技术落地;技术服务供应能力和需求不匹配;管理政策... 通过本项目组的调研,总结出在农业新形势下,我国肥料产品、技术和政策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肥料产品与农业需求不匹配;技术集成无法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肥料经营体制不利于科学产品和技术落地;技术服务供应能力和需求不匹配;管理政策制约。解决的思路:通过肥料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有机替代、精准施肥、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法规,系统构建我国肥料领域创新体系。具体建议:构建以农业需求为导向的国家化肥产品新体系,促进农业高产、土壤培肥、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发展;加强有机肥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化肥有机替代减量;加强施肥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肥料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加强国家绿色肥料体系建设;建议国家设立肥料重大科技专项,为上述建议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需求 建议 肥料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农业生产管理装上“千里眼”——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专家 唐华俊 被引量:1
4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8-210,共3页
唐华俊,四川省阆中市人,比利时根特大学土地(土壤)资源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理事长、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FAO粮食安全高级别专家组专家、《中国农... 唐华俊,四川省阆中市人,比利时根特大学土地(土壤)资源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理事长、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FAO粮食安全高级别专家组专家、《中国农业科学》副主编。唐华俊是一位有着超过30年研究经历的农业土地资源遥感专家,长期开展农作物遥感监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尤其在农作物面积和产量监测、农作物空间分布和结构变化的规律、机理和影响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和成就。先后主持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美国政府间重大国际合作等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第一)、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第一);发表学术论文220篇(含SCI论文65篇),出版学术著作7部(含英文2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业生产管理 农业遥感 农产品贸易 专家 国家粮食安全 种植面积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创新发展 服务三农
5
作者 高春雨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第9期48-53,共6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简称“资划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是我国一流的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简称“资划所”)于2003年5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整合组建而成,是我国一流的以土壤肥料、农业资源利用和区域发展为主导的国家级公益性综合研究机构。该所是我国农业资源和利用领域重要的培养基地,拥有1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1个专业硕士授权点,覆盖农、理、工、管理等四大门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料研究所 农业资源利用 农业区划 中国农科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服务 创新 农业自然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低碳发展:国际经验与中国策略 被引量:5
6
作者 郑玉雨 于法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5,共13页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国际视野下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先进经验,对于中国践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倡议、推动自身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为对象,分别梳理其农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做...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国际视野下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先进经验,对于中国践行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倡议、推动自身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为对象,分别梳理其农业低碳发展的主要做法、最新行动和取得成效,据此,结合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理念,提出农业低碳发展的中国策略。研究表明:1)较之于同为新兴经济体的印度,2020年中国在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上与其相近,但中国的单位GDP排放量[44.52 t∙(106$)^(−1)]远低于印度[278.11 t∙(106$)^(−1)];较之于同作为人口大国的美国,中国在排放总量方面较高,但中国的人均排放量(0.46 t∙cap.−1)明显低于美国(1.15 t∙cap.^(−1))。中国必须充分考虑自身作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科学合理地展开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规划。2)美国主要在法律法规完善、财政税收和减排补贴、清洁能源开发及推广、碳排放权和碳汇市场交易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其2020年人均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下降19.58%;欧盟的先进做法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完善、财税支持和生态保护补偿、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其2020年人均排放量同比1990年下降29.03%;日本主要在可再生能源推广、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粮食生产保障和气候适应等方面展开行动,其2020年人均排放量同比1990年下降29.17%。3)农业低碳发展的中国策略旨在保障粮食供给、减少温室效应和实现生态价值。据此,提出持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财税扶持和绿色金融支持、加强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及逐步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5个方面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低碳发展 农业温室气体 国际经验 中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县域尺度的中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秀芬 陈百明 毕继业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0,共5页
基于县域尺度,选取降水产出率、灌溉水产出率、灌溉指数和总水分生产率4个指标,定量评价了中国不同地区(台湾省除外)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各个指标的空间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总水分生产... 基于县域尺度,选取降水产出率、灌溉水产出率、灌溉指数和总水分生产率4个指标,定量评价了中国不同地区(台湾省除外)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各个指标的空间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总水分生产率仅为0.61kg/m3,与发达国家的水生产效率相比,还有很大的潜力空间;黄淮海平原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在天然降水和灌溉水资源均较丰富的江南区和华南区,除灌溉指数较高外,其他3个指标都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总水分生产率和降水产出率的低值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区、内蒙古高原区、黄土高原北部、横断山区一线;西北区的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亟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农业水资源 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几个重大科学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9
8
作者 杨正礼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共4页
在综合研究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道路必须注重与国际接轨相结合 ,忽视国外的发展就等于作茧自缚 ;中国生态农业的难点与出路在于其产业化 ,具体表现为生产的规范化、产品的无公害化、管理运作的标... 在综合研究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 ,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道路必须注重与国际接轨相结合 ,忽视国外的发展就等于作茧自缚 ;中国生态农业的难点与出路在于其产业化 ,具体表现为生产的规范化、产品的无公害化、管理运作的标准化和法制化 ;中国生态农业核心技术应包括无公害产品的种植与养殖技术 ,新型肥料、农药与农膜等基础支撑技术 ,产品加工技术和产品认证与营销技术 ;标准化与国际化是中国生态农业创新和阶段性发展的标志 ;农民问题仍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在发展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上应首先解决好发展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生态农业发展 科学问题 核心技术 标准化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山东沿黄地区农业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9
作者 赵建忠 刘璇 +2 位作者 于晓蕾 李岩 保万魁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52-57,共6页
为进一步推动沿黄地区农业水资源集约利用,笔者对山东沿黄9市25个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使用情况、农业灌溉模式等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前人研究成果,力求通过系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视角,综合农业技术、设施管护、行政... 为进一步推动沿黄地区农业水资源集约利用,笔者对山东沿黄9市25个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使用情况、农业灌溉模式等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前人研究成果,力求通过系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视角,综合农业技术、设施管护、行政管理、科技创新、理念转变等多方因素,提出促进农业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认为,应以县域为单位做好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将农业节水灌溉要求落实到县域规划和农业发展等各环节,通过科学调整乡村产业布局、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让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沿黄地区 农业水资源 集约利用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国农业资源区划资料的数字化及共建共享 被引量:1
10
作者 姚幼枫 张华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0-71,75,共3页
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量,数字化、网络化是发挥信息资源的整体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需求的解决方案。文章在分析全国农业资源区划资料库专业性特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全国农业资源区划资料数字化及共建共享的主要内容,得出应突... 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量,数字化、网络化是发挥信息资源的整体效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需求的解决方案。文章在分析全国农业资源区划资料库专业性特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全国农业资源区划资料数字化及共建共享的主要内容,得出应突出特色,采取合作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方式,以保护信息资源为出发点,促进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为目的4点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源区划 资料库 数字化 共建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乡村视角下农业景观布局理论框架
11
作者 杨亚东 杜娅婷 +1 位作者 杜歆仪 张艺佳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3-39,共7页
【目的】乡村发展抗逆响应持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韧性乡村视角下农业景观如何布局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结构—过程—功能”为分析框架,多角度分析农业景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时空响应,多维度解析农业... 【目的】乡村发展抗逆响应持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韧性乡村视角下农业景观如何布局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方法/过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结构—过程—功能”为分析框架,多角度分析农业景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时空响应,多维度解析农业景观系统韧性强化作用。【结果/结论】外部环境的长期干扰和短期冲击导致农业景观结构经历了整体性的重构,表现为结构功能级联化、斑块构造破碎化、要素组成同质化、视觉感知精准化以及时空演替多样化等多重特征。农业景观结构与乡村系统抵御、适应和转型能力等具有密切联系。据此提出以生物多样性、过程可持续、功能复合化、发展绿色化为指导的景观布局策略,以实现优化生态过程、改善景观功能、促进服务协同,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持续服务乡村韧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乡村 农业景观 生物多样性 多种功能 绿色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藏粮于地”的模式和效果
12
作者 李俊杰 肖琴 +1 位作者 吴海霞 李建平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的财政补助资金仍然偏低,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补充至关重要,更突显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采用多种模式支持“藏粮于地”,旨在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田建设标准... 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的财政补助资金仍然偏低,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补充至关重要,更突显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采用多种模式支持“藏粮于地”,旨在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田建设标准、推进土地复垦和农业生态保护等。通过政策性银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投入可达到3000元~5000元。文章探讨了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藏粮于地”的总体情况、主要模式、还款来源、效果及优势,并为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给出了建议,以期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持续服务“藏粮于地”提供有价值的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农地金融 藏粮于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保护 贷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47
13
作者 刘彦随 刘玉 郭丽英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5-910,共6页
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并成为当今全球环境变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与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光资源、温度、土壤质量和水环境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机理,探讨了气候... 全球气候呈现变暖的趋势,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并成为当今全球环境变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综述与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光资源、温度、土壤质量和水环境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机理,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作物种植区域和种植制度、农作物病虫害、农业生产能力以及农业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影响,通过梳理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农业战略,提出新时期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 应对策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71
14
作者 刘振东 李贵春 +1 位作者 杨晓梅 尹昌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3068-13070,13076,共4页
论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思路及其政策建议。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入手,推进... 论述了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特点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潜力以及在资源化过程中的限制因素和技术瓶颈,并结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思路及其政策建议。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入手,推进生物基质产业化对于进一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 基质化 循环利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与变动趋势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俊伟 尹昌斌 牛敏杰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57,共11页
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测度2007—2014年中国各省区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使用空间Moran's Ⅰ指数和两种收敛性模型深入分析中国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空间集聚和收敛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呈现波... 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测度2007—2014年中国各省区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使用空间Moran's Ⅰ指数和两种收敛性模型深入分析中国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空间集聚和收敛性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呈现波动性增长态势,在区域层面上,东中部地区差距逐渐消除,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差距较大,但西部地区增速最快,在省域层面上,各省区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较多分布于东中部地区,而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较多分布于西部地区;通过Moran's Ⅰ指数检验发现中国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发展水平较高省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将使区域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收敛性分析表明各省区的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收敛性和趋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文明 空间集聚 空间Moran’s I指数 收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宋敏 王学君 刘丽军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利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的统计资料,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保护植物种属范围、品种权申请与授权量、审查测试的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对中国与UPOV其他成员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查找了存在的差距,透视了国际发展动态。... 本文利用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的统计资料,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保护植物种属范围、品种权申请与授权量、审查测试的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对中国与UPOV其他成员之间进行了对比分析,查找了存在的差距,透视了国际发展动态。针对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差距,提出了加强制度和体系建设,加快实行品种权“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逐步开展审查测试技术国际合作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中国农业 国际比较 新品种保护制度 国际合作 测试技术 统计资料 植物种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地下微咸水资源农业灌溉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车升国 左余宝 +4 位作者 林治安 赵秉强 夏雪 田昌玉 唐继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1-612,共2页
基于黄淮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而咸水微咸水资源丰富状况,为解决本地区水资源危机提供一项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持,通过冻融技术,利用盐水融离原理,可降低融水盐分及危害性离子Na+、Cl-等含量,为城市生活或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依据此原理... 基于黄淮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而咸水微咸水资源丰富状况,为解决本地区水资源危机提供一项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持,通过冻融技术,利用盐水融离原理,可降低融水盐分及危害性离子Na+、Cl-等含量,为城市生活或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依据此原理进行咸水结冰灌溉,可促进表层土壤的脱盐作用,淋洗主要危害性离子Na+、Cl-等,保持土壤根系分布密集层较低盐分水平和盐基离子平衡,缓解或消除盐分和盐基离子对作物生长的危害。因此,淡水资源不足而咸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可把充分开发咸水资源作为解决本地区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冻融脱盐 咸水结冰灌溉 咸水灌溉 土壤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财政扶持政策创设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清波 肖琴 罗其友 《农学学报》 2019年第4期7-12,共6页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挑战,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转型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回顾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财政扶持政策演进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现行农业绿色发展财政扶持...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约束趋紧、面源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挑战,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转型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回顾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财政扶持政策演进历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现行农业绿色发展财政扶持政策框架,从投入机制、补贴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深入剖析现行财政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农业绿色发展财政扶持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 资源约束 财政扶持政策 体制机制创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业休闲功能及对中国农业的启示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晴 罗其友 刘李峰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8-40,共3页
综述国外农业休闲功能研究进展,借鉴国外农业休闲功能基本做法与经验,探索农业休闲观光的政策保障,研究建立基于中国农业休闲功能政策框架。
关键词 国外农业 休闲功能 中国 政策保障 功能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战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其友 唐华俊 +1 位作者 陈尔东 刘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14-116,共3页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非农产业和城市大量挤占农田和水资源之势难以逆转,以水土为中心的农业基本资源短缺将是21世纪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长期面临的基本制约因子。研究我国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分区,因地制宜...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非农产业和城市大量挤占农田和水资源之势难以逆转,以水土为中心的农业基本资源短缺将是21世纪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长期面临的基本制约因子。研究我国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分区,因地制宜选建高效持续的农业资源利用区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本资源 可持续利用 区域战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