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LP分子标记在小麦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田清震 贾继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95-99,共5页
AFLP(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是一种新的DNA分子标记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材料鉴定、小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目的基因的分子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基因表达调控与克隆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 小麦 种质资源 AFLP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52
2
作者 景蕊莲 昌小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10-416,共7页
在雨养和灌水条件下,田间栽培小麦抗旱材料。根据结实器官建成与物候期、生育期的对应关系,通过供试材料产量构成因素的旱、水表现,分析在各因素形成时期的抗旱性。分别以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作为评价抗旱性的指标,通过聚类分析供试材料... 在雨养和灌水条件下,田间栽培小麦抗旱材料。根据结实器官建成与物候期、生育期的对应关系,通过供试材料产量构成因素的旱、水表现,分析在各因素形成时期的抗旱性。分别以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作为评价抗旱性的指标,通过聚类分析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发现有些材料表现为全生育期抗旱,而有些材料只在苗期、拔节期、开花期和灌浆期等一个或几个生育时期表现抗旱;有的材料表现为抗旱高产,但有的材料产量水平较低;同时还发现部分抗旱种质资源在灌水条件下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抗旱系数 抗旱指数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抗旱相关分子标记及其辅助选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高宁 景蕊莲 +1 位作者 陈耀锋 张传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给作物抗旱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重要农作物抗旱相关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作物抗旱相关QTL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进行了探讨 ,并对其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 作物 抗旱 QTL 标记辅助选择 分子标记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普通小麦初选核心种质的产生 被引量:164
4
作者 董玉琛 曹永生 +6 位作者 张学勇 刘三才 王兰芬 游光霞 庞斌双 李立会 贾继增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共8页
对中国普通小麦种质资源构建了初选核心种质。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分别构建。按栽培区(地理生态区)分组。地方品种按亚区分为28组,选育品种按大区分为10组。各组内在21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平方根法取样,并依遗传多样性指数与遗传... 对中国普通小麦种质资源构建了初选核心种质。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分别构建。按栽培区(地理生态区)分组。地方品种按亚区分为28组,选育品种按大区分为10组。各组内在21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平方根法取样,并依遗传多样性指数与遗传丰富度加以调整。提出在生产上或育种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品种为必选材料。初步选定的材料经种植核对,淘汰错杂后,产生初选核心种质。地方品种全部供试材料11694份,初选核心种质3283份,取样比例为28.18%。选育品种全部11441份,初选核心种质1684份,取样比例为14.9%。计划经分子标记分析,最后核心种质的比例占全部种质的10%左右。根据全部材料21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测验,初选核心种质,除芒和壳两性状外,与全部种质的遗传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讨论了初选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指出陕南鄂西山地和汾渭谷地是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遗传变异多样性的富集地。育成品种多样性程度以西南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种质资源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核心种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5
作者 崔艳华 邱丽娟 +1 位作者 常汝镇 吕文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79-284,共6页
丰富的植物遗传资源为作物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广阔的遗传基础 ,然而资源庞大的数量也给植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了困难。Frankel首先提出并与Brown等人完善了核心种质 (corecollection)的概念 ,即通过一定的方法从整... 丰富的植物遗传资源为作物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广阔的遗传基础 ,然而资源庞大的数量也给植物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了困难。Frankel首先提出并与Brown等人完善了核心种质 (corecollection)的概念 ,即通过一定的方法从整个种质资源中选择一部分样本 ,以最小的资源数量和遗传重复 ,尽可能最大限度的代表整个资源的多样性。核心种质的提出 ,为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崭新的解决途径。目前 ,已在多年生野生大豆、硬粒小麦、花生等 2 0种植物上开展了核心种质研究。本文围绕核心种质具有四个显著特点即代表性、实用性、有效性、动态性 ,介绍在不同植物构建核心种质时 ,所利用的数据、分组原则及取样方法等 ,并介绍了核心种质的评价进展。通过比较发现 ,不同植物在构建核心种质各有区别 ,但是以根据地理来源分组 ,按聚类法取样为主。目前 ,对植物核心种质的研究 ,多处于取样策略的研究阶段。对建成的核心种质评价研究较少 ,主要集中在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方面的验证 ,而对分子水平的验证较少 ,构建的核心种质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 代表性 实用性 有效性 动态性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植物食品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6
作者 吕山花 邱丽娟 陶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38,共5页
随着转基因植物的迅速发展 ,转基因植物 (GMO)食品大量涌向市场。出于对人类健康的考虑 ,GMO食品标识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不论是对GMO食品贴标签 ,或是对GMO与非GMO原料的分别输送 ,GMO原料和食品的检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转基因植物的迅速发展 ,转基因植物 (GMO)食品大量涌向市场。出于对人类健康的考虑 ,GMO食品标识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人们普遍关注。不论是对GMO食品贴标签 ,或是对GMO与非GMO原料的分别输送 ,GMO原料和食品的检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GMO食品的检测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DNA为基础的PCR法 ,另一种是从蛋白质水平出发的ELISA法。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这两种检测方法的应用状况 ,重点介绍了PCR检测法及影响PCR检测方法的因素。作者预测DNA芯片检测法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植物食品 研究进展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种质库种子干燥处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卢新雄 张云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5-368,共4页
降低入库种子的含水量 ,是维持种质长期安全贮藏的重要保证。经过近 2 0年的不断摸索和改进 ,国家种质库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种子干燥处理技术系统 ,完成了 33万余份种质的干燥处理任务。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备组成、作物种子适宜的干... 降低入库种子的含水量 ,是维持种质长期安全贮藏的重要保证。经过近 2 0年的不断摸索和改进 ,国家种质库已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种子干燥处理技术系统 ,完成了 33万余份种质的干燥处理任务。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设备组成、作物种子适宜的干燥温度、相对湿度、处理时间以及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种子 干燥技术 种质库 种质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质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田间出苗率表现 被引量:17
8
作者 卢新雄 崔聪淑 +4 位作者 陈晓玲 张晗 李秀全 李高原 陈丽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通过对贮藏 2~ 2 0年的 378份中期库小麦种质进行生活力测定 (每一贮藏年份测定种质份数为 10~ 30 ) ,结果表明贮藏年限为 2~ 12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都高于 83%,而贮藏年限为 15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已降至 2 0 %,这表明小麦种质在中期... 通过对贮藏 2~ 2 0年的 378份中期库小麦种质进行生活力测定 (每一贮藏年份测定种质份数为 10~ 30 ) ,结果表明贮藏年限为 2~ 12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都高于 83%,而贮藏年限为 15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已降至 2 0 %,这表明小麦种质在中期库贮藏过程中 ,生活力丧失存在着骤降特性。同时对同一品种分别来自中期库低活力和长期库高活力种质进行田间出苗率和农艺性状调查 ,发现中期库种质的室内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相关极显著 ,其相关显著性高于长期库种质 ,且不论是来自中期库低活力种质还是长期库高活力种质 ,总体上田间出苗率都比室内发芽率低 2 0 %以上 ,在子一代种子的农艺性状上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贮藏 生活力 田间出苗率表 农艺性状 种质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老化诱导小麦染色体畸变及大麦醇溶蛋白带型频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晗 卢新雄 +2 位作者 张志娥 陈晓玲 辛萍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61,共6页
通过对 2 0份小麦种质发芽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测定 ,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贮藏于中期库的低发芽率种质 ,其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贮藏于长期库的高发芽率种质。从总体上看 ,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呈负显著相关 ,而与贮藏年... 通过对 2 0份小麦种质发芽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测定 ,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贮藏于中期库的低发芽率种质 ,其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贮藏于长期库的高发芽率种质。从总体上看 ,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呈负显著相关 ,而与贮藏年限无显著相关。但对长期库和中期库的种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种子根尖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和贮藏年限均无显著相关。对大麦地方品种“普乃干木”的醇溶蛋白分析表明 ,该品种有 4种biotype,随着发芽率的下降 ,其群体中的 4种bio type的频率发生了变化 ,当发芽率从 95 %降到 34%时 ,其中一种biotype出现了消失 ,而有一种biotype频率从 83%上升至95 % ,此结果表明 ,种子生活力下降和不同biotype种子存活能力存在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老化 小麦 染色体畸变 大麦 醇溶蛋白 种质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EST-SSRs的通用性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李宏伟 刘曙东 +1 位作者 高丽锋 贾继增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小麦EST SSRs是一种从小麦ESTs序列中开发的新型SSR标记。根据小麦ESTs设计的 5 97对EST SSRs引物在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中的有效扩增比率分别为 80 %、6 5 8%、6 2 1%和 5 8 1%。其中 ,2 5 5对EST SSRs引物 (42 7%)在四种作物中... 小麦EST SSRs是一种从小麦ESTs序列中开发的新型SSR标记。根据小麦ESTs设计的 5 97对EST SSRs引物在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中的有效扩增比率分别为 80 %、6 5 8%、6 2 1%和 5 8 1%。其中 ,2 5 5对EST SSRs引物 (42 7%)在四种作物中都能获得预期产物。序列相似性比较发现 ,2 5 5个通用EST SSRs标记所对应的基因 80 %功能已知 ,其中 30 %与蛋白质定位相关 ,其余 70 %参与细胞代谢、转录调控、细胞发育、防御体系及其他所涉及的生理生化过程。由于不同物种间基因保守性 ,本研究发掘的EST SSRs引物对于小麦功能基因组和比较基因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EST—SSRs 通用性 SSR标记 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苗期水分胁迫诱导差异表达cDNA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郭宾会 高双成 +1 位作者 景蕊莲 王刚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40-44,共5页
以小麦幼苗为材料 ,采用mRNA差异显示方法和银染技术 ,对经过用 16 % (- 0 .5MPa)PEG - 6 0 0 0溶液处理不同时间而诱导表达的小麦基因进行分离 ,共得到cDNA差异片段 5 2条。经ReverseNorthern验证 ,检出阳性表达片段 15个 ,克隆并测序... 以小麦幼苗为材料 ,采用mRNA差异显示方法和银染技术 ,对经过用 16 % (- 0 .5MPa)PEG - 6 0 0 0溶液处理不同时间而诱导表达的小麦基因进行分离 ,共得到cDNA差异片段 5 2条。经ReverseNorthern验证 ,检出阳性表达片段 15个 ,克隆并测序。经GenBank查询 ,11个片段序列与已知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 ,4个片段同源性非常低 ,可能为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苗期 水分胁迫 cDNA MRNA差异显示技术 银染技术 干旱 同源性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雌蓖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田清震 郑洪源 郭志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9-71,76,共4页
单雌蓖麻是珍贵的蓖麻资源。单雌蓖麻的研究与利用 ,对于蓖麻杂种优势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单雌蓖麻的遗传类型、研究及应用状况 ,提出进一步利用单雌蓖麻开发蓖麻杂种优势的策略。
关键词 单雌蓖麻 性状 类型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基因组表达序列标签(EST)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84
13
作者 骆蒙 贾继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4-497,共4页
植物表达序列标签 (EST)计划是随机挑选cDNA克隆 ,并对其 3′或 5′端进行大规模一次性测序 ,将得到的 15 0~ 5 0 0bp长度的DNA片段与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较 ,获得对基因组结构、组织、表达等认识的基因组研究策略 .就近年来国际植物... 植物表达序列标签 (EST)计划是随机挑选cDNA克隆 ,并对其 3′或 5′端进行大规模一次性测序 ,将得到的 15 0~ 5 0 0bp长度的DNA片段与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较 ,获得对基因组结构、组织、表达等认识的基因组研究策略 .就近年来国际植物EST计划的实施情况、植物EST计划的研究范围、生物信息学在EST研究中的应用、EST数据库及查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基因组 表达序列标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达序列标签的微卫星标记(EST-SSRs)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14
作者 李永强 李宏伟 +1 位作者 高丽锋 何蓓如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1-95,共5页
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 ,EST SSR来自表达基因 ,因而除具备传统基因组来源的SSR标记所有优势外 ,可能与基因功能表达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从而强化了SSR标记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EST SSR用于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
关键词 表达序列标签 微卫星标记 EST-SSRS 分子标记 表达基因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传福 景蕊莲 +1 位作者 张改生 高宁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本文概述了SNP的研究现状及其优越性 ,SNP在植物遗传育种、进化、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和保存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 植物 遗传育种 进化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基因组计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丽侠 常汝镇 邱丽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9-133,共5页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作物,研究大豆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对于揭示大豆的遗传发育机理并培育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美国近几年来开展的大豆基因组研究系列计划,分别对大豆EST计划(A publicEST Project for Soybean)和大豆功...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作物,研究大豆基因组结构与功能对于揭示大豆的遗传发育机理并培育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美国近几年来开展的大豆基因组研究系列计划,分别对大豆EST计划(A publicEST Project for Soybean)和大豆功能基因组计划的启动、研究内容、目标以及研究进度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大豆数据库的有关内容也作了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基因组计划 克隆 农艺性状 遗传发育 大豆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若干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杨喆 关荣霞 +4 位作者 王跃强 刘章雄 常汝镇 王曙明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9-314,323,共7页
大豆许多重要农艺性状都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对这些数量性状进行QTL定位是大豆数量性状遗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栽培大豆科新 3号为父本、中黄 2 0为母本杂交得到含 192个单株的F2 分离群体 ,构建了含 12 2个... 大豆许多重要农艺性状都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对这些数量性状进行QTL定位是大豆数量性状遗传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栽培大豆科新 3号为父本、中黄 2 0为母本杂交得到含 192个单株的F2 分离群体 ,构建了含 12 2个SSR标记、覆盖 1719 6cM、由 33个连锁群组成的连锁遗传图谱。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 ,对该群体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等农艺性状的调查数据进行QTL分析 ,共找到两个株高QTL ,贡献率分别为 9 15 %和 6 0 8% ;两个主茎节数QTL ,贡献率分别为 10 1%和 8 6 % ;一个蛋白质含量QTL ,贡献率为 9 8% ;一个单株粒重QTL ,贡献率为11 4 %。通过遗传作图共找到与所定位的 4个农艺性状QTL连锁的 6个SSR标记 ,这些标记可以应用于大豆种质资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从而为大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定位 大豆 农艺性状 单株 遗传图谱 株粒重 主茎 连锁群 研究利用 豆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SSR标记辅助遗传背景选择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段红梅 王文秀 +2 位作者 常汝镇 张孟臣 邱丽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6-42,共7页
本研究利用鲁豆4号回交转育的大豆种子脂氧酶缺失株系为材料,用IEF-PAGE鉴定大豆种子脂氧酶缺失基因,SSR标记进行遗传背景分析,通过遗传背景回复率相关分析,探索分子标记辅助遗传背景选择时所需的适宜的标记数和选择方式,期望获得可进... 本研究利用鲁豆4号回交转育的大豆种子脂氧酶缺失株系为材料,用IEF-PAGE鉴定大豆种子脂氧酶缺失基因,SSR标记进行遗传背景分析,通过遗传背景回复率相关分析,探索分子标记辅助遗传背景选择时所需的适宜的标记数和选择方式,期望获得可进一步回交的鲁豆4号脂氧酶缺失株系。研究明确了大豆SSR标记辅助背景选择时适宜标记数目和选择方式,即先用少数标记初筛,选出遗传背景回复率较高的材料,再用适宜标记鉴定,随着世代递增,已恢复为轮回亲本的标记位点不再分析,逐代减少选择标记数目。获得了含有脂氧酶缺失基因,遗传背景与鲁豆4号差异较小的株系,可用鲁豆4号进一步回交,从而加速培育鲁豆4号脂氧酶缺失近等基因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选择 分子标记 近等基因系 大豆 SSR标记 脂氧酶 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苗期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周晓果 景蕊莲 +1 位作者 昌小平 张正斌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0-25,共6页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为研究材料,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小麦幼苗在水分胁迫及非胁迫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其相关性状的QTL进行定位,并对比分析QTL的加性效应。两种水分条件下共检测到14个具显著加性效应的QTL,分... 以小麦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为研究材料,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小麦幼苗在水分胁迫及非胁迫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其相关性状的QTL进行定位,并对比分析QTL的加性效应。两种水分条件下共检测到14个具显著加性效应的QTL,分布在2A、3A、4A、5A、6A、7A、1B、3B、3D染色体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范围在6.36%-19.73%。其中,非胁迫(对照)条件下检测到10个QTL,包括2个单株WUE的QTL,5个地上部WUE的QTL,1个根系WUE的QTL及2个总耗水量的QTL;水分胁迫条件下上述性状各检测到1个QTL。对于同一性状没有检测到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均位于同一标记区间的QTL,表明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同一性状的QTL表达模式是不同的。论文也讨论了可能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QTL及其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状 QTL分析 水分利用效率(WUE) 复合区间作图法 苗期 水分胁迫条件 标记辅助选择 加性效应 水分条件 DH群体 小麦幼苗 对比分析 表型变异 表达模式 环境条件 分子标记 检测 染色体 地上部 耗水量 单株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黄淮夏大豆(Glycine max)初选核心样本的代表性 被引量:27
20
作者 崔艳华 邱丽娟 +1 位作者 常汝镇 吕文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15,共7页
作物核心种质是用最小的样本代表其全部遗传资源的最大遗传多样性。为了检测大豆初选核心样本取样的代表性,本研究从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样本中,随机选取两个类群,其材料数分别为20份和14份;从保留种质的相应类群中,分别随机选取6价和5份... 作物核心种质是用最小的样本代表其全部遗传资源的最大遗传多样性。为了检测大豆初选核心样本取样的代表性,本研究从黄淮夏大豆初选核心样本中,随机选取两个类群,其材料数分别为20份和14份;从保留种质的相应类群中,分别随机选取6价和5份,共计45份材料,进行14个农艺性状和20对SSR引物的分析。对两组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聚类,保留种质与初选核心种质聚在了一起;利用SSR分子标记数据聚类,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初选核心样本两个类群材料的等位变异数分别为129个,136个;保留种质相应类群材料的等位变异分别为76个,71个;初选核心种质两个类群材料分别包含了整个资源86.00%和86.62%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为大豆核心种质构建及检测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种质 保留种质 黄淮夏大豆 遗传多样性 SSR分子标记 遗传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