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禽类硒蛋白基因组与营养代谢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家强 任发政 +1 位作者 雷新根 王鹏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01-3607,共7页
硒是家禽必不可少的微量矿物元素,满足家禽硒需要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功能,而且能提高生产性能。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禽类的硒蛋白基因组、禽类与哺乳动物硒蛋白基因组的区别,以及禽类的硒蛋白基因组与营养代谢病相关性的研究... 硒是家禽必不可少的微量矿物元素,满足家禽硒需要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功能,而且能提高生产性能。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禽类的硒蛋白基因组、禽类与哺乳动物硒蛋白基因组的区别,以及禽类的硒蛋白基因组与营养代谢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全面理解硒对家禽生理和营养代谢功能的作用提供参考,为家禽营养与硒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硒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构转录因子生物传感器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子莹 宋晓东 +6 位作者 刘洋儿 吴一凡 朱龙佼 古东月 何国庆 李相阳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3,共14页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逐渐从体内传感过渡到体外传感。这类传感器以其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各个检测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目前,关于变构转录因子(aTF)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多... 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兴起,基于转录因子的生物传感器逐渐从体内传感过渡到体外传感。这类传感器以其高安全性、强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在各个检测领域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目前,关于变构转录因子(aTF)生物传感器的综述多侧重于体内构建全细胞生物传感器。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基础上,专注于探讨体外构建aTF生物传感器,例如利用无细胞转录翻译体系和兼容性缓冲液体系作为反应载体。本文详细综述了基于aTF体外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策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系统阐述了aTF生物传感器的构建,包括aTF分子识别机制,等温扩增与CRISPR-Cas两种信号放大策略、光学与电化学两种信号输出方式,以及兼容性缓冲液和无细胞两种传感体系的运用。其次,重点总结了aTF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重金属离子、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食源性病原体等食品污染物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深入探讨了aTF生物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进一步拓展其在新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构转录因子 生物传感器 食品安全 构建策略 体外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种和养殖技术助力牛乳品质改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言 杜再慧 +1 位作者 朱龙佼 许文涛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0,共7页
文章介绍了奶牛育种与养殖技术在提升牛乳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在育种技术方面,基因组选择、基因改造、胚胎移植和体细胞克隆提高了优质奶牛的繁殖效率和基因水平;养殖技术方面,精准营养管理优化饲料配比,智能设备和大数据... 文章介绍了奶牛育种与养殖技术在提升牛乳品质方面的研究进展及面临的挑战。在育种技术方面,基因组选择、基因改造、胚胎移植和体细胞克隆提高了优质奶牛的繁殖效率和基因水平;养殖技术方面,精准营养管理优化饲料配比,智能设备和大数据监控提高管理效率,疾病防控和环境管控保障奶牛健康。随着生物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未来育种和养殖技术将在提升牛乳品质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品质 遗传改良 分子育种 精准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编辑技术在牛种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4
作者 余永霞 杜再慧 +1 位作者 朱龙佼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41,共8页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进行修饰的过程,实现高效而精准的基因敲除、插入、替换等。现代基因编辑技术包括锌指核酸酶(ZFNs)技术、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技术、成簇规律间隔短... 基因编辑(gene editing)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进行修饰的过程,实现高效而精准的基因敲除、插入、替换等。现代基因编辑技术包括锌指核酸酶(ZFNs)技术、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技术、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关联蛋白9(CRISPR/Cas9)技术以及结合可编程核酸酶的自切除基因靶向(SEGCPN)技术。本文介绍了基因编辑牛突破性研究进展,包括著名的基因编辑无角奶牛Buri、Spotigy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安全认证的PRLRSLICK等,并总结了基因编辑牛在生产、医学以及环境中的应用。旨在总结当前基因编辑技术在家畜牛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以期加快我国基因编辑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拓展基因编辑牛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编辑牛 ZFNs TALENs CRISPR/Cas9 SEGCP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卜硫素纳米颗粒及其生物学应用
5
作者 高欣茹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3,共12页
萝卜硫素是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具备抗氧化、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萝卜硫素稳定差、热敏性强等因素限制了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基于纳米技术的载药系统为萝卜硫素的多维应用提供了可能。通过与纳米技术结合,可以提高萝卜硫素... 萝卜硫素是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具备抗氧化、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然而,萝卜硫素稳定差、热敏性强等因素限制了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基于纳米技术的载药系统为萝卜硫素的多维应用提供了可能。通过与纳米技术结合,可以提高萝卜硫素的生物利用率,促进其临床试验的发展。基于以上特点,本文围绕萝卜硫素不同生物活性的具体作用机制、萝卜硫素纳米颗粒的特点及其生物学应用展开详细的介绍。其中,重点综述了应用于萝卜硫素递送的无机纳米颗粒、有机纳米颗粒及无机-有机复合纳米颗粒的特点,并根据萝卜硫素纳米颗粒的治疗多样性对其具体应用进行归纳总结。此外,对当前萝卜硫素纳米颗粒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前景作出展望,以期扩展萝卜硫素的应用领域,为未来食品、保健、医疗科技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生物活性 纳米技术 药物装载 靶向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脂质体及其在植物源天然产物递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程蕴 兰欣悦 +6 位作者 顾家璇 高欣茹 朱龙佼 李军 方冰 许文涛 田洪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7-2959,共13页
植物源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特性,在药物发现中占据关键地位,同时以植物膳食补充剂的形式满足人体营养需求。植物源天然产物功效强大,但普遍存在溶解性低、稳定性差、缺乏靶向性、有毒副作用、有特殊气味等限制因素,为临床药物转化带... 植物源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特性,在药物发现中占据关键地位,同时以植物膳食补充剂的形式满足人体营养需求。植物源天然产物功效强大,但普遍存在溶解性低、稳定性差、缺乏靶向性、有毒副作用、有特殊气味等限制因素,为临床药物转化带来了挑战。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为植物源天然产物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其中,脂质体是一种由两亲性物质合成的双分子层纳米囊泡,具有高载药量、稳定性强等优势。与其他纳米颗粒相比,脂质体易于制备和扩展,它的扩展基于脂质体能被灵活修饰的表面特性。通过在脂质体表面修饰具备不同功能的元件可以使脂质体功能化,这些功能体现在靶向递送、药物控释、局部释放、改善药代动力学等。使用不同类型的功能化脂质体负载植物源天然产物不仅可以增强天然产物的稳定性、提高靶向性、减少副作用,还可以掩盖天然产物的刺激性气味,提升大众的接受度。本综述围绕当前植物源天然产物面临的典型问题,结合功能化脂质体在其中的具体应用做出总结。此外,本文还将回顾功能化脂质体进入临床治疗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克服这些问题的机会,以期更好地实现植物纳米药物的精准控制,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及相关产业工作人员提供思路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功能化脂质体 刺激响应 靶向 长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核酸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余永霞 祝宁 +2 位作者 刘光敏 朱龙佼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2-83,共12页
肺炎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小的细胞生物,也是引发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在感染早期,临床表现千差万别,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放射学X线检查和早期临床表现均不具有特异性,易因误诊和漏诊对人们... 肺炎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小的细胞生物,也是引发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在感染早期,临床表现千差万别,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放射学X线检查和早期临床表现均不具有特异性,易因误诊和漏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目前国内外肺炎支原体的检查主要依靠实验室诊断手段。本文从肺炎支原体的复杂发病机制入手,包括黏附损伤、膜融合损伤、入侵伤害、毒性损伤、免疫损伤和炎症损伤,对实验室常用的分子诊断技术进行论述,涵盖核酸恒温扩增技术与变温扩增技术,恒温扩增技术例如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链置换反应、多重依赖核酸序列的扩增技术(NASBA)、重组酶扩增技术(RAA),变温扩增技术例如传统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广泛PCR、巢式PCR、实时PCR、多重PCR,并在检测技术基础上综合论述了肺炎支原体检测的生物传感平台,囊括侧流层析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荧光传感器等。旨在总结目前针对肺炎支原体检测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肺炎支原体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展望未来肺炎支原体免提取、一体化、快速检测,伴随检测成本的降低,使得患者可以实现居家自检,避免抗感染药物的滥用,迎接临床诊疗进入精准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核酸分子诊断 恒温扩增 变温扩增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裁剪适配体的纳米金比色法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可视化检测
8
作者 崔丽伟 魏荣 +2 位作者 常惟丹 岳晓禹 许文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23-328,共6页
目的:筛选适配体作为分子识别原件,基于纳米金的盐效应构建生物传感器,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SEA适配体进行截短指导和结果预测,利用纳米... 目的:筛选适配体作为分子识别原件,基于纳米金的盐效应构建生物传感器,实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SEA)的快速定量检测。方法: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对SEA适配体进行截短指导和结果预测,利用纳米金显色法验证模拟结果,对SEA适配体优化并将其作为分子识别原件,优化反应体系,探讨SEA质量浓度与吸光度比值间的关系,构建一种可视化的SEA快速检测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出一条序列短、亲和力高、特异性强且稳定的SEA适配体,建立了一种基于纳米金比色的SEA可视化检测方法,检出限低,加标回收结果满意。结论:采用分子模拟能有效提高适配体筛选效率,本方法可用于SEA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 可视化 适配体 裁剪 分子模拟 纳米金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识别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可仁 李洁 +2 位作者 常巧英 许文涛 庞国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39-1446,共8页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土壤、水和农作物等的污染加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农药残留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至关重要。近年来,多种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技术和产品被开发。该...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导致土壤、水和农作物等的污染加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对于农药残留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至关重要。近年来,多种用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技术和产品被开发。该综述对多种识别方式在农药检测中的进展进行了介绍,包括以蛋白质和适配体为代表的生物识别、以纳米材料和大环化合物为代表的非生物识别以及基于农药独特的光学性质和化学性质实现的直接识别。最后对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农药的即时监测(POCT)提供研究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时检测(POCT) 农药残留 农药检测 生物识别 非生物识别 直接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素双价适配体非酶免标记传感器 被引量:4
10
作者 兰欣悦 刘宁宁 +5 位作者 朱龙佼 陈旭 褚华硕 李相阳 段诺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6-284,共9页
四环素(tetracycline,TC)作为广普性抗生素,在畜产养殖业中常因使用不当或滥用致使奶乳制品中出现抗生素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传统检测方法如色谱,酶联免疫分析等,对仪器依赖性较强,且检测体系复杂、时间较长,不能很好地满足... 四环素(tetracycline,TC)作为广普性抗生素,在畜产养殖业中常因使用不当或滥用致使奶乳制品中出现抗生素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传统检测方法如色谱,酶联免疫分析等,对仪器依赖性较强,且检测体系复杂、时间较长,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需求。因此,本研究设计了四环素双价适配体非酶标记传感器,以硫黄素T(ThT)荧光信号变化的形式响应检测结果,在10 nmol/L-1μmol/L的四环素浓度范围内的对数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达0.99以上,检测限低至96 pmol/L,同时,还实现了在20 min内对牛奶样本中四环素的快速检测,且特异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价适配体 G-四链体 非酶免标记传感 四环素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核酸筛选过程中次级文库的有效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天顺 李宸葳 +2 位作者 王佳 朱龙佼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22,共7页
通过SELEX技术体外筛选功能核酸元件是其发挥各种功能的必要前提。SELEX程序中,制备高质量的单链次级文库是最基础、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筛选的成败。全面总结了功能核酸筛选中的单链生成策略,如基于扩增的方法、酶消化... 通过SELEX技术体外筛选功能核酸元件是其发挥各种功能的必要前提。SELEX程序中,制备高质量的单链次级文库是最基础、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筛选的成败。全面总结了功能核酸筛选中的单链生成策略,如基于扩增的方法、酶消化技术、基于链霉亲和素包被珠的链分离和基于迁移率变化分离获得次级文库等,详细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与关键细节,以期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功能核酸筛选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核酸 筛选 适配体 PCR 单链DNA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三链体可视化核酸传感器用于四环素的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宁宁 王鑫昕 +5 位作者 兰欣悦 褚华硕 陈旭 常世敏 李腾飞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6-114,共9页
四环素因其广谱活性和低成本,在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中被广泛用于预防细菌感染和提高生长速度,四环素的过度使用导致抗生素在食品中残留,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硫代黄素T(ThT)可以嵌入到特殊核酸结构中,从而荧光强度得到强激发实现信号输出... 四环素因其广谱活性和低成本,在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中被广泛用于预防细菌感染和提高生长速度,四环素的过度使用导致抗生素在食品中残留,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硫代黄素T(ThT)可以嵌入到特殊核酸结构中,从而荧光强度得到强激发实现信号输出。本文中四环素适配体可与富G序列结合形成双链,但四环素存在时优先与适配体结合,经解除结合后的富G序列可自身折叠形成G-三链体结构,增强了ThT的荧光强度,依据靶标浓度与ThT荧光强度良好的线性关系,实现对四环素的定量检测。本方法在四环素浓度为1 nmol/L-1μmol/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R^(2)高达0.99,检测限为0.07 nmol/L,并且在25 min内可以完成检测。因此,一种基于G-三链体的双链竞争内劈裂可视化方法被开发出来并实现了四环素的简便、快速、灵敏、特异、低成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黄素T 四环素 G-三链体 适配体 功能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铂纳米团簇的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鹏飞 杨敏 +1 位作者 朱龙佼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35-242,共8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金和银纳米簇(gold and silver nanoclusters,Au NCs and Ag NCs)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并用于工业催化、光电器件、生物成像、环境测试、临床诊断和治疗领域。同样作为贵金属团簇,有关铂纳米簇(platinum metal nanocluste...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金和银纳米簇(gold and silver nanoclusters,Au NCs and Ag NCs)得到了广泛的探索,并用于工业催化、光电器件、生物成像、环境测试、临床诊断和治疗领域。同样作为贵金属团簇,有关铂纳米簇(platinum metal nanoclusters,Pt NCs)的生物传感应用讨论相对较少。Pt NCs具有出色的反应活性、光学特性、催化活性、导电性和生物相容性,并且已被证明可用于生物传感和医学成像。鉴于上述出色的性能,我们从合成和特有性质的角度总结了Pt NCs,并总结了它们在传感和成像中的生物学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纳米簇 荧光 催化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抗体-适配体夹心生物传感器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炜辰 叶柯 +4 位作者 李洁 张洋子 许文涛 朱龙佼 李相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1-89,共9页
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与公共卫生相关的食源性病原体。抗体分子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效应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最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适配体是体外合成的较短DNA序列,... 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是一种重要的与公共卫生相关的食源性病原体。抗体分子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效应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最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适配体是体外合成的较短DNA序列,可通过识别特定区域和靶标特异性结合。利用抗体和适配体的特异性识别功能及免疫磁珠的捕获作用和磁分离,并通过多克隆抗体和裁剪得到的适配体搭建生物传感器,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可以实现对靶标在(8×10^(3))-(8×10^(6))CFU/mL范围内的定量检测,检测限为800 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克隆抗体 适配体 裁剪 免疫磁珠 大肠杆菌O157:H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成像新基质及其在分析生物样本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苗玉娇 朱龙佼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6-167,共12页
作为一门新兴的分子成像技术,质谱成像(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SI)不仅能保留生物组织的空间结构信息,还能够在原位无标记地检测组织中的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脂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等物质的表达水平,实现对生物... 作为一门新兴的分子成像技术,质谱成像(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SI)不仅能保留生物组织的空间结构信息,还能够在原位无标记地检测组织中的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脂类、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等物质的表达水平,实现对生物样本的原位检测。随着电离技术、基质材料、分析仪器和软件的不断开发与优化,MSI技术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物学、医学、药物研究等诸多领域。本综述总结了近几年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MALDI)质谱成像技术在应用到生物样本时开发出的各类新型基质,并对以往涌现的新型MSI技术的最新应用和进展,以及出现的数据处理新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展望了MSI技术的发展方向——单细胞水平化、绝对定量化、仪器便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成像 MALDI 基质 离子化 二次离子质谱技术 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 定量M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核酸适配体的筛选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子琦 张洋子 +3 位作者 兰欣悦 刘洋儿 朱龙佼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0-247,共8页
发光核酸适配体(light-up nucleic acid aptamers,LNAs)是一类能够特异性结合目标分子并增强目标分子发光性能的功能核酸(functional nucleic acids,FNAs)。LNAs具有组成简单、结构稳定、表达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在细胞成像、物质检测等... 发光核酸适配体(light-up nucleic acid aptamers,LNAs)是一类能够特异性结合目标分子并增强目标分子发光性能的功能核酸(functional nucleic acids,FNAs)。LNAs具有组成简单、结构稳定、表达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在细胞成像、物质检测等传感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随着对细胞内基因原位分析的研究深入,现存胞内成像技术的不足逐渐显露,LNAs成像系统应运而生。本文梳理并概括了不同类型LNAs的筛选方法,并从胞内、体外两个方面对LNAs的前沿应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LNAs研究以及传感系统存在的不足,展望了LNAs在无细胞传感中的巨大发展前景,以期能够促进LNAs系统成为胞内外传感研究的一件利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发光适配体 荧光团 RNA成像 功能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朝滨 朱龙佼 +3 位作者 张博洋 张洋子 陈可仁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8-127,共10页
核酸适配体是由20-100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或核糖核酸(RNA),一般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进行筛选。核酸适配体可以与多种靶标物质特异性结合,包括毒素、金属离子、生物大分子、微生物等,已被广泛应... 核酸适配体是由20-100个核苷酸组成的单链脱氧核糖核酸(ssDNA)或核糖核酸(RNA),一般是通过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进行筛选。核酸适配体可以与多种靶标物质特异性结合,包括毒素、金属离子、生物大分子、微生物等,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医疗诊断等领域。细胞作为人体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大多数疾病病理机制和治疗策略的研究重心。近年来,核酸疗法以更安全更高效的优势成为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重心,研究人员认识到核酸适配体的靶向结合能力可以应用到细胞的靶向治疗中。因此,开发出Cell-SELEX技术用于筛选可以靶向细胞标志物的核酸适配体。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与传统的核酸适配体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特异性靶标是细胞成分,它们可以直接结合与细胞生长和代谢相关的物质影响细胞生理活动,也可以作为靶向递送工具递送药物,在疾病的精准治疗中具有突破性影响。因此,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对细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其在人类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细胞特异性 核酸疗法 靶向治疗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肠埃希菌O157∶H7的荧光定量冻干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粟元 朱龙佼 +2 位作者 曹继娟 刘建龙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4-275,共12页
大肠埃希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E.coli O157∶H7)作为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其分布广泛、危害性大。为了研制一种基于E.coli O157∶H7的既能实现快速、简单和灵敏检测,又能够实现常温储存及运输的试剂盒,本研究利用实时荧... 大肠埃希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E.coli O157∶H7)作为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其分布广泛、危害性大。为了研制一种基于E.coli O157∶H7的既能实现快速、简单和灵敏检测,又能够实现常温储存及运输的试剂盒,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研制了保留核酸检测性能、易于常温储存及运输、减少气溶胶污染的E.coli O157∶H7荧光定量冻干检测试剂盒。研制的试剂盒采用冻干技术保留了核酸扩增试剂的检测性能,复水后,在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通过循环扩增实时监测荧光信号的积累,实现荧光定量检测,所提出的方法在40 min内可检测到2.1 copies/μL的eaeA基因。该技术为E.coli O157∶H7的检测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技术参考,填补了市场灵敏度高、便于储存的E.coli O157∶H7检测试剂盒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i O157∶H7 核酸 荧光定量PCR 冻干保护剂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适配体的筛选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典典 粟元 +2 位作者 李洁 许文涛 朱龙佼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132,共7页
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技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来应对细菌感染。因多重耐药细菌的比率不断增加,同时结合抗菌药物的功效、研发进程及成本,更加重了细菌感染治疗形势的严峻性。针对这一形势,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案是... 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技术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是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来应对细菌感染。因多重耐药细菌的比率不断增加,同时结合抗菌药物的功效、研发进程及成本,更加重了细菌感染治疗形势的严峻性。针对这一形势,最有希望的解决方案是寻找抗菌药物的替代来源,而经SELEX筛选获得的抗菌适配体是极具潜力的替代品。抗菌适配体可通过干扰细菌生化进程、控制细菌菌膜形成、阻断毒素侵染等机制降低细菌的致病能力。目前,基于适配体的抗菌策略主要包括单一适配体抑菌、适配体复合纳米材料、适配体复合抗生素等。本文总结了关于常见致病菌细胞或其相关成分适配体的筛选策略,并从适配体的裁剪修饰、抑菌机制及其在抑菌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展望了基于抗菌适配体的抑菌策略在感染治疗中的发展前景,旨在为致病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适配体 筛选 抑菌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的抗虫基因超灵敏比色生物传感器构建
20
作者 李佳乐 林晟豪 许文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9-76,共8页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快速、稳定和简单的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的开发一直是热点。开发了以溴百里酚蓝为显色剂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的抗虫基因超灵敏比色生物传感器,该方法可以通用检测Cry1Ac和Cry1Ab/Ac基因,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新型pH...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快速、稳定和简单的转基因作物检测技术的开发一直是热点。开发了以溴百里酚蓝为显色剂的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的抗虫基因超灵敏比色生物传感器,该方法可以通用检测Cry1Ac和Cry1Ab/Ac基因,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新型pH指示剂溴百里酚蓝对于LAMP影响小,通过一步法闭管可视检测,解决了LAMP容易污染的问题,实现了自然光下裸眼可视化半定量检测。最终优化的体系为Tris终浓度3.25 mmol/L,0.1%溴百里酚蓝添加量1.5μL,在此条件下1 h内可检测到单拷贝靶标基因。该方法兼具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操作简单,适合现场检测,提供了Cry1Ac和Cry1Ab/Ac基因通用检测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新的LAMP比色信号输出方式,不仅完善了转基因产品的检测体系,也丰富了LAMP生物传感器信号输出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转基因 抗虫基因 溴百里酚蓝 裸眼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