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业科学在现代马业发展中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夏方山 闫慧芳 +1 位作者 支树立 毛培胜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58-62,84,共6页
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种草养马历史悠久,但人们对马用饲草的认识和研究还不足,致使现代马业和草业科学发展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影响了两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现代马业发展趋势及其对饲草的利用特点,综述了草地放牧、... 马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种草养马历史悠久,但人们对马用饲草的认识和研究还不足,致使现代马业和草业科学发展存在严重脱节现象,影响了两者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结合现代马业发展趋势及其对饲草的利用特点,综述了草地放牧、青干草、青贮及半干青贮饲草等在现代马业发展中的研究与实践现状,并提出了现代马业发展中草业科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保障现代马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拓展我国现代草业科学与技术发展空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业科学 现代马业 饲草 干草 青贮饲料 放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处理对老芒麦根系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于晓娜 朱萍 毛培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7-643,共7页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通过不同氮磷处理,研究施肥对河北坝上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L.)种子产量组分、种子产量以及老芒麦不同生育时期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总体积的影响,以期确定获得种子高产的最佳施肥处理,并明确根系与种子产...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通过不同氮磷处理,研究施肥对河北坝上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L.)种子产量组分、种子产量以及老芒麦不同生育时期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总体积的影响,以期确定获得种子高产的最佳施肥处理,并明确根系与种子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磷肥的效果主要与单位面积分蘖数、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的变化有关;氮肥的效果则主要与千粒重的变化有关;每小穗小花数、每小穗种子数影响实际产量是氮磷共同作用的结果;氮肥不足时,老芒麦通过增加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直径和总体积来增大吸氮量,氮肥充足时,可进一步促进根系生长;根系对磷肥的反应相似,但当进一步增大施磷量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根系与种子产量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氮肥 磷肥 种子产量组分 种子产量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个体植物的关系及其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杨高文 刘楠 +1 位作者 杨鑫 张英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8-203,共16页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大约80%的陆地植物种类形成AMF-植物共生体。AMF能够影响个体植物的养分吸收,调节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植被更新,进而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产生...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与大约80%的陆地植物种类形成AMF-植物共生体。AMF能够影响个体植物的养分吸收,调节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植被更新,进而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把握AMF与个体植物、植物种间作用以及植物群落关系的研究现状,阐明AMF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分析了物种水平上AMF与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测AMF在不同土壤磷水平下对植物生长影响的概念模型。其次,总结了AMF对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幼苗定植的影响。最后,分析了AMF对群落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机制,提出相应的预测模型。对于实际生产,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应用到牧草生产和草地管理中,为利用人工草地土壤中AMF的养分吸收功能和天然草地的多样性保育及稳定性维持提供了科学根据。对于学术研究,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生产力 多样性 稳定性 幼苗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处理对老芒麦种子产量、产量组分及根系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利 王明亚 +1 位作者 毛培胜 阿那尔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2-668,共7页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氮磷处理对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子产量组分、产量以及对不同生育期老芒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90kg N.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92.26kg.hm-2,氮肥对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施90kg P.h...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氮磷处理对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L.)种子产量组分、产量以及对不同生育期老芒麦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90kg N.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高为592.26kg.hm-2,氮肥对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施90kg P.hm-2时,种子产量达到最大为680.61kg.hm-2,磷肥主要通过影响分蘖数、生殖枝数和小穗数来提高产量;氮磷互作对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不施肥时总根长和根系表面积根生长处于较高的水平,随着施氮量和施磷量的增加,根表面积和总根长均先减小后增加,氮肥对老芒麦根平均直径无显著影响;返青期至抽穗期根系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芒麦 氮肥 磷肥 种子产量组分 产量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苜蓿品种抗旱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66
5
作者 赵金梅 周禾 王秀艳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4-189,共6页
研究在水分胁迫下4个紫花苜蓿(M ed icag o sativa L.)品种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甜菜碱含量、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和脱落酸含量在水分胁迫下明显增加,品种间差异显著;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在中... 研究在水分胁迫下4个紫花苜蓿(M ed icag o sativa L.)品种抗旱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甜菜碱含量、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和脱落酸含量在水分胁迫下明显增加,品种间差异显著;叶片水分饱和亏缺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下明显增加,其中W L 323和皇后苜蓿较高,V ector和敖汉苜蓿较低;W L 323和V ector苜蓿甜菜碱含量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皇后和敖汉苜蓿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含量较高的是V ector和敖汉苜蓿;V ector苜蓿的甜菜碱醛脱氢酶活性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皇后、W L 323和敖汉苜蓿呈单峰变化,在中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在水分胁迫下ABA含量明显增加,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敖汉苜蓿,W L 323苜蓿变化最小;脱落酸通过甜菜碱醛脱氢酶间接影响苜蓿叶片在水分胁迫下甜菜碱的积累;敖汉苜蓿的抗旱性最强,其次是V ector,W L 323和皇后苜蓿抗旱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水分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抗旱性 水分饱和亏 甜菜碱 甜菜碱醛脱氢酶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及饲草料质量安全现状 被引量:41
6
作者 陈玲玲 玉柱 +1 位作者 毛培胜 孙洪仁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0,共5页
饲草是用于生产绿色畜产品的一类重要家畜饲料。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牛羊肉和牛奶等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由于我国牧草种子和饲草产品存在生产水平低、质量差、机械配套不足等问题,国内饲草生产不能满足高品质畜牧业... 饲草是用于生产绿色畜产品的一类重要家畜饲料。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品质牛羊肉和牛奶等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由于我国牧草种子和饲草产品存在生产水平低、质量差、机械配套不足等问题,国内饲草生产不能满足高品质畜牧业产品的供给需求,成为影响我国饲草产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文章通过概述中国饲草产业发展概况,分析中国饲草产业发展和饲草质量安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约我国饲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产业 饲草产品 质量安全 畜禽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与磷添加对成株与幼苗间生长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甄莉娜 周禾 +3 位作者 于肯明 孙平 张永芳 张英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3-829,共7页
为探讨土壤磷梯度对成株与幼苗间菌根效应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AMF和不同磷添加量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成株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幼苗间生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AMF显著增加了羊草成株的生物量;冷蒿幼苗的菌根效应和菌丝... 为探讨土壤磷梯度对成株与幼苗间菌根效应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AMF和不同磷添加量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成株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幼苗间生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AMF显著增加了羊草成株的生物量;冷蒿幼苗的菌根效应和菌丝的吸氮吸磷贡献率仅在Pl添加水平(2 mg·kg^(-1))时为正效应,其余磷水平下均为负效应。接菌降低了冷蒿幼苗生物量达到最高值时所需要的磷添加水乎。研究表明羊草成株旁冷蒿幼苗的建植受到土壤磷含量的影响,当磷添加量大于2 mg·kg^(-1)时,AMF的存在可能会抑制冷蒿幼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羊草 冷蒿 磷添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AOSCA种子认证体系在草种子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毛培胜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70-74,共5页
以北美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AOSCA)所制订的种子认证体系为基础,比较在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或生产和栽培植物品种种子生产认证过程的具体应用。表明野生植物或栽培植物种子生产均需按照相应的认证程序,根据实际利用状况和培育目的具有不... 以北美官方种子认证机构协会(AOSCA)所制订的种子认证体系为基础,比较在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或生产和栽培植物品种种子生产认证过程的具体应用。表明野生植物或栽培植物种子生产均需按照相应的认证程序,根据实际利用状况和培育目的具有不同的认证级别,并且各级别的认证种子均有明确的标签标识,保证植物材料或品种的遗传一致性。通过分析该体系在保证植物种子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方面的优越性和特点,为我国野生植物资源的收集利用、牧草种子的生产提供实践指导和借鉴经验,以促进我国草地生态建设和牧草种子生产的国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认证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草种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毛培胜 王明亚 欧成明 《草学》 2018年第6期1-6,共6页
草种业作为现代草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退化草原恢复、生态环境保护、高产人工草地建设以及草坪建植等方面提供物质保障。种子作为新品种推广应用的生命载体,其质量和产量水平不仅反映草种业的市场供给和竞争能力,而且也直接关系到草原... 草种业作为现代草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退化草原恢复、生态环境保护、高产人工草地建设以及草坪建植等方面提供物质保障。种子作为新品种推广应用的生命载体,其质量和产量水平不仅反映草种业的市场供给和竞争能力,而且也直接关系到草原生产力和饲草生产水平提高。本文围绕近70年来我国草种业发展过程中品种培育与转化、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市场贸易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分析阐述草种业重点领域的发展现状与限制因素,展望未来草种业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专业化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种业 种子 草牧业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植被和土壤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周翰舒 杨高文 +2 位作者 刘楠 阚海明 张英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8,共9页
研究了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未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的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随退化程度增加,克氏针茅的重要值降低,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重要值增加,重度退化草地群落多样性最低。重度退化草地... 研究了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未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的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随退化程度增加,克氏针茅的重要值降低,冷蒿(Artemisia frigida)的重要值增加,重度退化草地群落多样性最低。重度退化草地土壤全氮含量最高而有效磷含量最低。未退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高于退化草地,草地退化对菌根真菌(AMF)孢子密度、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随季节变化而不同。5―8月未退化草地真菌数量大于重度退化草地,9月两者差异不显著。7―9月未退化草地细菌数量大于重度退化草地,6月两者差异不显著。各指标均在7月或8月达到最高值。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与土壤全氮、微生物氮均有显著相关性。土壤真菌、细菌与土壤微生物碳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放线菌 菌根真菌 季节动态 微生物碳氮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碳汇管理对策 被引量:50
11
作者 张英俊 杨高文 +2 位作者 刘楠 常书娟 王晓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0-299,共10页
我国约4亿hm2草原,草原具有强大碳汇功能,但人们对草原碳汇管理的认识和研究还不足。综述了CO2、温度及降雨等气象因子和草原开垦、放牧、割草、施肥、人工草地建植等草地管理措施对草原碳汇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对我国草原管理... 我国约4亿hm2草原,草原具有强大碳汇功能,但人们对草原碳汇管理的认识和研究还不足。综述了CO2、温度及降雨等气象因子和草原开垦、放牧、割草、施肥、人工草地建植等草地管理措施对草原碳汇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对我国草原管理实践提供借鉴。温度和降雨的改变对不同类型草原的碳汇功能影响不同,以碳汇为目标的草地管理,必须综合考虑气候变化对碳固持的影响。草地退化生产力下降,土壤理化环境恶化,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退化草地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采用合理的草原管理措施能够极大的提高草地有机碳含量,据估算全国重度退化草地如果全面实施围栏封育措施,固碳潜力每年达12.01Tg C。过度放牧改变了草原植被群落结构,降低净初级生产力,C∶N增加,土壤氮的亏缺限制碳的固持,枯落物的量也降低,减少有机质的形成,草原碳汇功能降低。合理放牧管理增强草原碳汇功能。草原开垦减少枯落物的输入增加了土壤侵蚀,使土壤有机质暴露在空气中,土壤有机质的氧化分解加快,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强度的刈割利用不利于草地碳汇,刈割利用要选择合适的刈割时间和刈割高度,并通过粪尿或施肥等管理措施,返还割草地损失的营养物质。施肥、补播、耕翻和灌溉等改良措施促进草原植被更新,提高草原生产力,增强草原固碳能力。农田弃耕和围封禁牧增强草地碳汇功能,配合施肥补播等其他管理措施,可以促进植被恢复,提高其固碳效率。退耕还草增加草原碳汇,牧草固碳能力强弱为:豆禾混播>多年生豆科牧草>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一年生禾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管理 气候变化 草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豆草空间诱变突变体叶片同工酶及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蕴薇 任卫波 +3 位作者 刘敏 韩建国 舒彬 陆伟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经神州4号飞船搭载的红豆草种子,当代出现匍匐型突变体,其叶片同工酶谱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匍匐型突变体、空间诱变直立型植株及对照之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数没有明显差异,其中匍匐型突变体脂酶同工酶酶带数与对照相同,空... 经神州4号飞船搭载的红豆草种子,当代出现匍匐型突变体,其叶片同工酶谱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匍匐型突变体、空间诱变直立型植株及对照之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数没有明显差异,其中匍匐型突变体脂酶同工酶酶带数与对照相同,空间诱变直立型植株酶带数多于对照;空间诱变的红豆草,叶片细胞壁不规则增厚,细胞质稀薄,液泡大,叶绿体变小,形状多不规则,叶绿体内淀粉粒细小、数量多,基粒片层直径小,但数量明显多于对照,匍匐型突变体表现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空间诱变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脂酶同工酶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不同含水量老芒麦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3
作者 朱萍 孔令琪 +3 位作者 李高 张晓媛 于晓娜 毛培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108,共8页
试验以不同含水量(4%,10%,16%,22%,28%,34%,40%)老芒麦种子为材料,研究贮藏温度对老芒麦种子氧自由基、抗氧化酶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为探索种子劣变的内在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经过4℃低温和常温贮藏后,种子发芽率不同程度降低,... 试验以不同含水量(4%,10%,16%,22%,28%,34%,40%)老芒麦种子为材料,研究贮藏温度对老芒麦种子氧自由基、抗氧化酶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的影响,为探索种子劣变的内在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经过4℃低温和常温贮藏后,种子发芽率不同程度降低,含水量高的种子发芽率下降明显;随着含水量增加,死种子明显增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低温贮藏条件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O2.-产生速率随含水量的升高不断下降,在含水量达到28%时,APX活性、O2.-产生速率开始上升。在常温贮藏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在22%之后,APX活性升高,O2.-产生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含水量在16%时,O2.-产生速率突然升高,发芽率降低到0%,不正常、新鲜未发芽种子和死种子明显增多。在低水分(4%~16%)条件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积累可能是引起种子劣变的关键,而高含水量种子的活力下降,并非与自由基积累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劣变 含水量 老芒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锦鸡儿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赞 高新中 +2 位作者 韩建国 孙桂芝 高洪文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根据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资源分布状况,对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10个柠条锦鸡儿天然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表型性状无论在居群间还是在居群内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 根据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资源分布状况,对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10个柠条锦鸡儿天然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表型性状无论在居群间还是在居群内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叶片、荚果、种子等11个表型性状的分化系数为0.195,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占80.5%,是柠条锦鸡儿的主要变异来源;柠条锦鸡儿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不显著;通过聚类分析将10个柠条锦鸡儿居群分为4类;判别分析显示,千粒重、荚果宽和叶长3个性状是造成柠条锦鸡儿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锦鸡儿 表型多样性 天然居群 表型性状 表型变异 多样性分析 内蒙古高原 资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老化处理对羊草种子膜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15
作者 毛培胜 常淑娟 +1 位作者 王玉红 廉佳杰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66-70,共5页
试验以人工加速老化(42℃、RH为100%)处理0,24,36,48,60,72,84和96h后的羊草种子为研究材料,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电导率和浸种液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分析比较老化处理对种子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老化... 试验以人工加速老化(42℃、RH为100%)处理0,24,36,48,60,72,84和96h后的羊草种子为研究材料,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电导率和浸种液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分析比较老化处理对种子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老化处理过程中,羊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种子活力指数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强呈规律性下降。种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变化明显大于种子发芽率的变化。老化处理60~96h明显促进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表明种子细胞膜透性的增强,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能够更好反映羊草种子的质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老化 细胞膜 羊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和刈割耙除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原烨 张钊 +3 位作者 赵宁 张永娟 粱虹 戎郁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70-1776,共7页
本研究探讨草地植被恢复中刈割耙除是否可以成为代替火烧的措施。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火烧、刈割耙除均可提高土壤温度,火烧5、10cm土层土壤温度升高2.26℃,刈割耙除可增加1.48℃;火烧提高15、20cm土层土壤温度1.74℃,刈割耙除可提高0... 本研究探讨草地植被恢复中刈割耙除是否可以成为代替火烧的措施。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火烧、刈割耙除均可提高土壤温度,火烧5、10cm土层土壤温度升高2.26℃,刈割耙除可增加1.48℃;火烧提高15、20cm土层土壤温度1.74℃,刈割耙除可提高0.87℃;与对照相比,火烧和刈割耙除均可显著降低土壤大于0.25mm团聚体的含量,但火烧和刈割耙除两者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火烧和刈割耙除均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P<0.05),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对照>刈割耙除>火烧;连续火烧分别可使0~10cm、10~20cm土壤有机碳降低11.69、8.00g/kg,全氮降低0.633、0.752g/kg;连续多年刈割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均弱于火烧;火烧可使土壤0~10cm的碳氮比降低(P<0.05),刈割耙除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 刈割耙除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早熟禾种子加速老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玉红 王新国 +2 位作者 廉佳杰 黄莺 毛培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00-604,共5页
以辉煌、兰月、普通3个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L.)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8、40、42、44和46℃)和时间(24、36、48、60、72、84和96 h)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草地早熟禾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并... 以辉煌、兰月、普通3个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L.)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比较老化温度(38、40、42、44和46℃)和时间(24、36、48、60、72、84和96 h)处理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筛选确定草地早熟禾种子进行人工加速老化测定的适宜条件,并建立标准化的测定程序。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草地早熟禾种子发芽率明显下降(P<0.05),44℃和46℃老化处理效果明显,辉煌种子发芽率由71%降至4%,而普通种子发芽率由95%降至36%;在老化时间处理中,老化60 h至96 h可以使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P<0.05);老化温度与时间的互作效应与种子标准发芽率高低有关,老化温度是促进种子老化的关键因素,老化时间的作用效果受老化温度和种子标准发芽率的影响;草地早熟禾种子加速老化处理的适宜条件是44℃老化6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加速老化 种子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污染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紫花苜蓿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芳 景戍旋 +2 位作者 胡健 肖燕 张英俊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77,共9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3个镉污染(0,6和12mg Cd/kg)水平下,接种5种丛枝菌根真菌[分别接种聚丛球囊Glomus aggregatum(Ga)、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Ge)、扭形球囊霉G.tortuosum(Gt)、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Gi)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3个镉污染(0,6和12mg Cd/kg)水平下,接种5种丛枝菌根真菌[分别接种聚丛球囊Glomus aggregatum(Ga)、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Ge)、扭形球囊霉G.tortuosum(Gt)、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Gi)和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Gv),以不接种为对照]对紫花苜蓿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镉(0mg Cd/kg)处理相比,接种Ga、Gi和Gt菌种处理的紫花苜蓿菌根侵染率在12mg Cd/kg条件下降低了33.90%、19.17%和31.95%;0mg Cd/kg水平下接种Gt菌种紫花苜蓿总生物量分别比接种Ga、Ge、Gi和Gv菌种处理显著高出33.19%、67.74%、57.29%和34.91%,但在12mg Cd/kg水平时总生物量与以上菌种处理相比,分别降低16.67%、34.07%、32.96%和52.76%;在镉浓度为12mg Cd/kg时,接种Gv菌种处理的紫花苜蓿株高、根瘤菌数量、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植株氮含量和整株含氮量与不接种处理相比,分别增加65.41%、95.24%、61.87%、50.30%、5.83%和71.55%;随镉浓度增加接种Gv菌种处理紫花苜蓿土壤中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浓度显著下降。综上分析,在镉污染条件下,接种Gv菌种能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和氮吸收;当土壤镉浓度超过6mg Cd/kg时,接种Gt菌种不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丛菌根真菌 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艳 侯龙鱼 +2 位作者 赵广亮 李庆梅 江泽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1-937,共7页
锗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且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电子工业和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在植物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植物品质,促进植物生长及对植物毒害等方面。本文综述了锗及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起源与分布特征,分... 锗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且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在电子工业和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在植物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植物品质,促进植物生长及对植物毒害等方面。本文综述了锗及其化合物的理化性质、起源与分布特征,分析了锗在影响植物生长方面的生理生化机制。锗具有清除自由基的电子结构,能改变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改变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改变植物的抗氧化系统等。适宜剂量的锗能促进种子萌发,有效控制藻类生长,提高作物的品质。锗积累过多,影响生理代谢,抑制植物生长,产生毒害。锗在种子萌发、植物生长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为探索锗在调节植物生长、生理生态等方面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为植物吸收利用锗,减少锗污染方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 抗氧化系统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年限敖汉苜蓿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陈玲玲 程航 +3 位作者 张阳阳 张晔 王思琪 毛培胜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7,32,共6页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变化,从而降低种用价值。为探讨不同贮藏年限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变化,选择室温贮藏0~3年的敖汉苜蓿种子,比较分析种子劣变规律及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出现老化现象,使种子活力下降、生理特性发生变化,从而降低种用价值。为探讨不同贮藏年限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变化,选择室温贮藏0~3年的敖汉苜蓿种子,比较分析种子劣变规律及生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收获当年的敖汉苜蓿种子具有较高的硬实率,其抗逆性强,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最高,而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贮藏起初2年,种子硬实率、不正常种苗数、死种子数、SOD、POD、CAT、MDA和脯氨酸含量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OD、POD、CAT、脯氨酸和MDA积累量增加,种子质量下降,不正常种苗数和死种子数增多,种子活力下降。综合试验结果,贮藏2年有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其种子质量最佳,种子发芽能力最强,但是种子抗逆性不高;贮藏1年存在轻度休眠,应进行打破硬实处理;贮藏3年的种子活力下降,其种用价值降低,不利于在人工草地建植中使用,生产中应贮藏2年后再播种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能较好地说明苜蓿种子在贮藏期间的活力变化,为我国人工草地建设中合理使用苜蓿种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贮藏 种子生活力 抗氧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