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系氧化力不同的水稻品种磷锌营养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西科 尹君 +2 位作者 刘文菊 张福锁 毛达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琼脂培养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根系氧化能力不同的水稻品种磷、锌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 ,在选用的5个水稻品种中 ,根系氧化力较高的品种LR 2、TZ88 145和YY 1,其根表铁膜数量明显高于根系氧化力较弱的品种KZ89 113和KZ89 112。根系... 采用琼脂培养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根系氧化能力不同的水稻品种磷、锌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 ,在选用的5个水稻品种中 ,根系氧化力较高的品种LR 2、TZ88 145和YY 1,其根表铁膜数量明显高于根系氧化力较弱的品种KZ89 113和KZ89 112。根系氧化能力高 ,根表形成的铁膜数量多 ,富集的磷、锌数量也多 ,反之则少。这就构成了“根系氧化力不同的水稻品种—根表形成的铁氧化物胶膜数量不同—富集在铁膜上的磷、锌数量不同—水稻的磷、锌营养状况不同”的连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氧化力 营养状况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铁作为植物铁营养状况诊断指标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1
2
作者 邹春琴 陈新平 +1 位作者 张福锁 毛达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99-406,共8页
通过研究铁供应状况和不同形态氮素对植物铁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分析组织中全铁及活性铁含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关性,认为活性铁含量比全铁含量能更准确地反映植物的铁营养状况,尤其是对于双子叶植物... 通过研究铁供应状况和不同形态氮素对植物铁营养状况的影响,比较分析组织中全铁及活性铁含量与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的相关性,认为活性铁含量比全铁含量能更准确地反映植物的铁营养状况,尤其是对于双子叶植物,有望发展成为诊断植物铁营养状况的可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铁含量 铁营养状况 诊断 植物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生混作体系中不同施氮水平对花生铁营养及固氮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房增国 左元梅 +1 位作者 李隆 张福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条件下玉米—花生混作可明显改善花生铁营养。与单作相比,混作花生新叶叶绿素SPAD值明显提高,新叶活性铁浓度提高12.4%~27.1%,同时花生根瘤数和固氮酶活性显著增加。在本试验种植密度下,施氮水平和种植方...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条件下玉米—花生混作可明显改善花生铁营养。与单作相比,混作花生新叶叶绿素SPAD值明显提高,新叶活性铁浓度提高12.4%~27.1%,同时花生根瘤数和固氮酶活性显著增加。在本试验种植密度下,施氮水平和种植方式对单株花生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而施氮对玉米根际土壤活性铁浓度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花生根瘤数和固氮酶活性受施氮水平影响较大。说明石灰性土壤上玉米—花生混作对花生铁营养改善及提高花生的固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施氮水平对花生铁营养影响不大,但随施氮量增加对花生共生固氮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混作 氮水平 铁营养 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SiO_2与植物真菌病害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20
4
作者 王荔军 王运华 +3 位作者 周益林 段霞喻 李敏 张福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3-597,共5页
从植物体内的纳米结构SiO2 和化学合成的纳米结构SiO2 在叶表的沉积以及沉积之后赋予植物叶片独特的物理学特性入手 ,详细讨论了纳米结构SiO2 抑止真菌孢子和寄主表面的高度专一性的超分子识别过程的第一步反应 ,从而提出纳米结构SiO2 ... 从植物体内的纳米结构SiO2 和化学合成的纳米结构SiO2 在叶表的沉积以及沉积之后赋予植物叶片独特的物理学特性入手 ,详细讨论了纳米结构SiO2 抑止真菌孢子和寄主表面的高度专一性的超分子识别过程的第一步反应 ,从而提出纳米结构SiO2 可能改变植物叶表面原有的拓扑结构和疏水等物理学特性 ,即形成特殊的双亲性表面 ,影响真菌胞外物质的释放和芽管、附着胞及侵染钉的形成 ,阻断真菌孢子早期的侵染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SIO2 植物 真菌病害 二氧化硅 控制措施 双亲性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间作体系中养分竞争与营养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肖焱波 李隆 张福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6-89,共4页
应用根系分隔技术研究小麦 /蚕豆、小麦 /大豆间作中养分竞争和营养促进作用结果表明 ,与豆科根系相互作用时小麦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均大于完全分隔和 30 μm孔径尼龙网分隔处理 ;与小麦根系相互作用时大豆生长受抑 ,生物量低和养分吸... 应用根系分隔技术研究小麦 /蚕豆、小麦 /大豆间作中养分竞争和营养促进作用结果表明 ,与豆科根系相互作用时小麦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均大于完全分隔和 30 μm孔径尼龙网分隔处理 ;与小麦根系相互作用时大豆生长受抑 ,生物量低和养分吸收量下降 ,而蚕豆生物量和养分吸收量未受显著影响。小麦竞争能力强于蚕豆和大豆 ,小麦 /大豆间作体系存在种间竞争作用 ,而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间作体系 养分吸收量 大豆 蚕豆 生物量 根系 养分竞争 豆科 种间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生混作对系统内氮营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房增国 左元梅 +1 位作者 李隆 张福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63-64,共2页
试验研究玉米-花生混作对系统内N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花生∶玉米=5∶3混作对玉米、花生单株生物量、植株全N及单株吸N量均无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混作花生根际土壤NO3--N浓度,同时显著增加混作花生根瘤数,提高单株根瘤固N酶活性。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混作 生态系统 氮营养 根瘤数 固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生混作对花生根系还原力和花生铁营养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左元梅 李晓林 +2 位作者 张福锁 曹一平 王运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70-175,共6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立培一营养液联合体系培养装置.研究了混作对花生根系还原力和铁营养状况的影响。向营养液中供给难溶性的氢氧化铁后,在不同的时间内测定花生根系的还原力及新叶中铁的含量。结果表明,在3~9天中单作花生还原力明显高... 采用自行设计的立培一营养液联合体系培养装置.研究了混作对花生根系还原力和铁营养状况的影响。向营养液中供给难溶性的氢氧化铁后,在不同的时间内测定花生根系的还原力及新叶中铁的含量。结果表明,在3~9天中单作花生还原力明显高于混作花生,12~15天期间单作花生还原力迅速下降并低于相应的混作花生;而混作花生在6~15无中缓慢上升,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了较高的还原力。花生新叶活性铁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加入难溶性氢氧化铁后第3天,单作、混作花生新叶活性铁含量无明显的差异,而至第9天、第15天时,单作花生活性铁含量低于混作花生。玉米与花生混作对改善花生营养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混作 铁营养 根系还原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生混作系统中的氮铁营养效应 被引量:12
8
作者 房增国 左元梅 +2 位作者 赵秀芬 李隆 张福锁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4-139,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种间相互作用对花生铁营养、根瘤固氮能力以及系统氮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种植密度下,施氮水平和种植方式对下针期单株花生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花生混作不仅均显...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种间相互作用对花生铁营养、根瘤固氮能力以及系统氮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种植密度下,施氮水平和种植方式对下针期单株花生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玉米-花生混作不仅均显著改善了花生铁营养,而且玉米对氮素的大量吸收显著降低了混作花生根际土壤硝态氮的质量分数,从而使得花生根瘤数增加,根瘤固氮酶活性增强。混作花生铁营养受混作玉米氮营养及作物发育状况的影响较大,并且下针期花生固氮酶活性受施氮抑制及花生铁营养改善的促进。这说明,根际土壤硝态氮的质量分数的降低和花生铁营养的改善是石灰性土壤上花生固氮能力增强的关键因素,而花生生物固氮作用的增强是该混作系统体现氮营养优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混作 铁营养 氮营养 固氮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矿质营养的生态意义——Ⅱ.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利用和分配 被引量:15
9
作者 申建波 张福锁 毛达如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7年第2期11-14,共4页
阐述了植物对矿质养分的吸收;植物相时生长率与奢侈吸收;养分的分配与利用效率;养分的储藏与损失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养分吸收 养分利用效率 植物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膜在土壤植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贵宝 张福锁 曹一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9,共5页
阐述了离子交换树脂膜的工作原理及其发展变迁的三个阶段;详细综述了90年代以来国内外应用离子交换树脂(膜)在土壤、植物营养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最后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膜 土壤 植物营养 吸附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秋杰 张福锁 蔡聪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52-56,共5页
阐述了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及内涵,以开封沙地试区近年建设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的实例,论证了农林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可行性及其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农林牧复合 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根系输液法防治果树缺铁黄叶病效果研究 Ⅱ对桃树不同部位叶片营养元素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优良 史衍玺 +2 位作者 张福锁 吕世华 曾祥忠 《北方果树》 2001年第5期4-7,共4页
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区严重黄化的桃园上,用TL根系输液法进行了桃树缺铁黄叶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TL根系输液法补充铁,10~15d就可使黄化桃树叶片转绿,复绿效果达100%。同时,经TL根系输液后,不管是高浓度(TL2),还是低浓度(... 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区严重黄化的桃园上,用TL根系输液法进行了桃树缺铁黄叶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TL根系输液法补充铁,10~15d就可使黄化桃树叶片转绿,复绿效果达100%。同时,经TL根系输液后,不管是高浓度(TL2),还是低浓度(TL1),桃树上、中、下部叶片全铁和活性铁含量均在第11d达到最高值,然后开始下降,到第38d时,叶片全铁含量趋于稳定,和CK接近,但活性铁仍比CK大得多。对桃树不同部位叶片施用TL后叶铁含量变化分析表明,经不同浓度TL根系输液后,桃树上、中、下部叶片全铁和活性铁含量变化差异不大,相比较而言,上部叶片变化略为敏感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缺铁 叶片 营养元素 TL根系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地区几种主要作物氮营养诊断及追肥推荐研究 Ⅲ.春小麦氮营养诊断及追肥推荐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李志宏 张福锁 王兴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9-356,共8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快速诊断方法,二苯胺法和反射仪法在春小麦氮营养诊断中的应用。提出春小麦最佳氮营养诊断时期和诊断部位为拔节前茎基部节间组织。确定了春小麦用两种方法进行氮素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2.55(NO3-N色阶,二苯胺...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两种快速诊断方法,二苯胺法和反射仪法在春小麦氮营养诊断中的应用。提出春小麦最佳氮营养诊断时期和诊断部位为拔节前茎基部节间组织。确定了春小麦用两种方法进行氮素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2.55(NO3-N色阶,二苯胺法)和2600mgkg-1(NO3-,反射仪法)。同时建立了氮营养诊断的追肥推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诊断 测定 春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叶植物根系Fe^(3+)还原酶活性的2,2’─联吡啶比色测定法 被引量:18
14
作者 许良政 张福锁 李春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3-66,共4页
对影响2,2’—联吡啶牌比色法测定双子叶植物根细胞原生质膜上Fe3+还原酶活性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适宜的测试条件。结果表明,2,2’—联吡啶比色法测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3.3nm,根系与反应液的适宜反应时间为2小时。反... 对影响2,2’—联吡啶牌比色法测定双子叶植物根细胞原生质膜上Fe3+还原酶活性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适宜的测试条件。结果表明,2,2’—联吡啶比色法测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53.3nm,根系与反应液的适宜反应时间为2小时。反应过程中是否通气以及反应后放置时间均不影响最大吸收峰处的测定值。与黑暗相比,在光照下进行反应可明显提高还原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吡啶比色法 双子叶植物 Fe(Ⅲ) 还原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高聚物包膜控释肥氮释放特性的测定与农业评价 被引量:77
15
作者 陈剑慧 曹一平 +2 位作者 许涵 房增国 毛达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
采用水浸泡法对 3种有机高聚物包膜控释肥Osmocote 、MEISTER 和山东农业大学包膜肥试样的养分溶出特征进行了系统比较测定 ,研究了 3种控释肥初期溶出率、微分溶出率和养分释放期的特征与差异 ;研究了温度对3种包膜控释肥氮素释放率与... 采用水浸泡法对 3种有机高聚物包膜控释肥Osmocote 、MEISTER 和山东农业大学包膜肥试样的养分溶出特征进行了系统比较测定 ,研究了 3种控释肥初期溶出率、微分溶出率和养分释放期的特征与差异 ;研究了温度对3种包膜控释肥氮素释放率与释放期的影响 ;通过土壤施用包膜控释肥的盆栽试验 ,测定水稻全生育期的吸氮量和产量。并将 2种测定方法综合分析 ,用于评价不同控释肥的作用适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聚物包膜控释肥 养分溶出率 释放期 水稻 吸氮量 氮素 释放特性 水浸泡法 农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小麦与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5
16
作者 左元梅 李晓林 +2 位作者 王秋杰 曹一平 张福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9-495,共7页
采用土培盆栽方法模拟研究了玉米/花生、小麦/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状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禾本科作物与花生间作对花生的铁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当花生与玉米或小麦分别间作时,花生新叶叶色正常,而花生单作则表现出严... 采用土培盆栽方法模拟研究了玉米/花生、小麦/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状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禾本科作物与花生间作对花生的铁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当花生与玉米或小麦分别间作时,花生新叶叶色正常,而花生单作则表现出严重的缺铁黄化现象,间作花生新叶活性铁、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单作,两种间作花生各部位铁含量和吸收量明显高于单作,间作明显地促进了铁向花生地上部的转移;在单作花生表现缺铁症状14d的时间范围内,其根系质外体铁含量仅是间作花生的52%~80%;而根系还原力则是单作花生在表现缺铁症状后迅速提高,至缺铁第6d时还原力达到最大值,随后花生根系还原力迅速下降,而间作花生在0~14d内还原力增加速度缓慢,在10~14d中其根系还原力明显地高于单作花生根系还原力。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禾本科作物玉米、小麦根系分泌物(如:麦根酸类植物铁载体)螯合土壤中难溶性铁并被花生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作 间作 花生 铁营养 玉米 小麦 根系分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氮素吸收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根系形态的相关性 被引量:111
17
作者 王艳 米国华 +1 位作者 陈范骏 张福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97-302,共6页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 ,选用在田间、土培试验中对氮反应有典型差异的玉米自交系 :478、H2 1、Wu31 2、Zong31、Baici,在 4个供 N水平 ( 0 .0 4、0 .4、2、4mmol/ L)下 ,研究了玉米苗期氮素吸收、分配的基因型差异以及与根系形态之间的相...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 ,选用在田间、土培试验中对氮反应有典型差异的玉米自交系 :478、H2 1、Wu31 2、Zong31、Baici,在 4个供 N水平 ( 0 .0 4、0 .4、2、4mmol/ L)下 ,研究了玉米苗期氮素吸收、分配的基因型差异以及与根系形态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 NO- 3 浓度范围内 ( 0 .0 4~ 2 mmol/ L ) ,根系生物量随 N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而高 N不同程度地降低了 5个自交系根系干重。低 N下 ( 0 .0 4 mmol/L ) ,与其它自交系相比 ,N高效基因型 478具有较大的根系生物量 ,其根系干重分别为 H2 1、Wu31 2、Zong31、Baici的 1 .1、1 .74、1 .6、1 .1 8倍 ,并往根系分配了较大比例的 N素 ,根系 N累积量占总 N量的百分率比 Wu31 2、Zong31分别高 1 8.34%、1 7.0 8% ,而 N低效基因型 Wu31 2、Zong31则往地上部分配了较大比例的氮素。随 N水平的增加 ,显著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 ,并在地上部分配了较大比例的 N素。当 N水平增至 4mmol/ L时 ,地上部 N素分配的基因型差异减小。低 N下 ,5个自交系根系干重、总根长、根轴总长与总吸 N量显著线性相关 ,而高 N下不表现相关关系 ,说明在 N素胁迫的条件下 ,根系形态对 N吸收效率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素吸收 基因型差异 根系形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间作条件下的氮硅营养对水稻稻瘟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6
18
作者 唐旭 郑毅 +3 位作者 汤利 张朝春 朱有勇 张福锁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3-666,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黄壳糯在间作条件下氮硅营养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在常规施氮条件下(225kg/hm^2N),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约15.8%,籽粒产量提高20.8%;降低植株茎、叶氮含量35.5%和14.1%,茎、叶...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黄壳糯在间作条件下氮硅营养对稻瘟病发生的影响。在常规施氮条件下(225kg/hm^2N),与单作相比,间作提高水稻地上部生物量约15.8%,籽粒产量提高20.8%;降低植株茎、叶氮含量35.5%和14.1%,茎、叶硅含量降低13.9%和8.8%;对叶瘟和穗瘟防效为10.0%和27.7%。增加氮肥施用量(450kg/hm^2N),植株中氮含量显著提高,叶瘟和穗瘟病情指数明显上升。茎叶氮含量与叶瘟和穗瘟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20^**~0.968^**。施硅能促进水稻对硅的吸收,降低穗瘟发病的严重程度,茎中硅含量与穗瘟的病情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69^**~0.772^*。间作水稻植株中氮含量降低是生物多样性控制稻瘟病发病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间作 氮营养 硅营养 稻瘟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 被引量:583
19
作者 王方浩 马文奇 +4 位作者 窦争霞 马林 刘小利 许俊香 张福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4-617,共4页
通过对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和畜禽粪便排泄参数的确定,估算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并对由此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畜禽养殖业共产生31.90亿t粪便,是当年工业产生固体废物的3.2倍;畜禽粪便及其中的氮... 通过对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估算方法和畜禽粪便排泄参数的确定,估算了我国畜禽养殖业粪便产生量并对由此产生的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畜禽养殖业共产生31.90亿t粪便,是当年工业产生固体废物的3.2倍;畜禽粪便及其中的氮、磷纯养分平均耕地负荷分别为24t/hm2,N107kg/hm2和P29kg/hm2.部分地区的畜禽养殖业已经对当地环境构成了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排泄参数 氮磷耕地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烤烟生产中的氮素管理及其与烟叶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218
20
作者 李春俭 张福锁 +9 位作者 李文卿 赵正雄 习向银 石秋梅 晁逢春 路永宪 陶芾 秦燕青 巨晓棠 江荣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1-337,共7页
在诸多营养元素中,氮素既是土壤中最不稳定的元素,也是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最为重要的元素。为追求产量,在我国目前的烤烟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的现象较为普遍。施氮量过高往往造成烟叶品质下降。生产中普遍推荐的肥料施用技术所提供的氮... 在诸多营养元素中,氮素既是土壤中最不稳定的元素,也是影响烟叶产量和品质最为重要的元素。为追求产量,在我国目前的烤烟生产中氮肥施用过量的现象较为普遍。施氮量过高往往造成烟叶品质下降。生产中普遍推荐的肥料施用技术所提供的氮素与烟株生长的需氮规律不吻合。生长后期土壤氮素矿化使得烟株生长过程中的氮素营养难以控制,并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目前对于造成烟叶中烟碱含量升高的真正原因没有正确认识。结合我们的研究,本文就我国烤烟生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通过努力达到烤烟生产中的氮素营养平衡,烟叶的化学成分趋于协调,并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植株硝酸盐速测 土壤氮素矿化 烟碱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