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农业生态区法的中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 被引量:73
1
作者 谢俊奇 蔡玉梅 +1 位作者 郑振源 林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31-37,共7页
研究目的发展适合于中国的农业生态区(AEZ)方法,并应用于全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的实践。研究方法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结果在2000年投入水平下的全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为食用粮58984.28万吨,油料3017.76万吨,糖料9744.46万吨。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发展适合于中国的农业生态区(AEZ)方法,并应用于全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的实践。研究方法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结果在2000年投入水平下的全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为食用粮58984.28万吨,油料3017.76万吨,糖料9744.46万吨。研究结论AEZ是宏观尺度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有效方法。受基础数据精度、评价参数适用性等影响,评价的结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区法 AEZ 中国 耕地粮食生产潜力 土地评价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基本农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质量指标在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齐伟 张凤荣 东野光亮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本文以联合国土地质量指标计划推荐的核心指标为指导 ,对河北省曲周的土地利用管理活动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曲周的盐渍化治理取得了很大成绩 ,土壤肥力增加 ,土地质量总体上得到提高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同时 ,土壤污染... 本文以联合国土地质量指标计划推荐的核心指标为指导 ,对河北省曲周的土地利用管理活动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曲周的盐渍化治理取得了很大成绩 ,土壤肥力增加 ,土地质量总体上得到提高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 ;同时 ,土壤污染问题开始显现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这些问题现在虽然对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还没有形成致命影响 ,但如果继续发展下去 ,肯定对农业土地利用系统的可持续性构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质量指标 土地利用管理 曲周县 可持续性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43
3
作者 徐艳 张凤荣 +1 位作者 颜国强 安萍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和确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为落实占补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提供支撑。研究方法根据耕地质量的内涵和国家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分析了影响耕地质量和生产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考核... 研究目的研究和确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为落实占补耕地“数量和质量相当”提供支撑。研究方法根据耕地质量的内涵和国家耕地占补平衡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分析了影响耕地质量和生产力的因素。研究结果耕地占补平衡考核的指标体系应该选择气候、土壤和田间工程条件;评价方法应该采用气候和田间地块质量参数逐级修正的方法。研究结论应尽快出台《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用以考核耕地占补平衡,确保中国存量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占补平衡 考核原则 考核标准 考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都市农业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春玉米一熟制 被引量:28
4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1 位作者 李佳 唐衡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69-474,共6页
选择合理的种植制度,可使北京市种植业既能克服水资源限制,又能更好地发挥农业抑制扬尘的生态服务功能,兼顾农民兼业增收的要求,从而满足北京市种植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试验和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种植制度调整的必... 选择合理的种植制度,可使北京市种植业既能克服水资源限制,又能更好地发挥农业抑制扬尘的生态服务功能,兼顾农民兼业增收的要求,从而满足北京市种植业发展的需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试验和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种植制度调整的必要性和不同种植制度的效益进行探讨。对春玉米一熟制和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多种效益的比较表明,春玉米一熟制虽比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经济效益略低,但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较低的水资源消耗,且有利于农民兼业增收,是更符合北京市都市农业发展要求的种植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 春玉米-熟制 种植制度 效益分析 都市农业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7
5
作者 张凤荣 徐艳 +1 位作者 安萍莉 孔祥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1-25,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剖析农用地分等过程及其产生的各种成果的内涵,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找出可应用的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结果:综合运用tαj、jβ、CL值和调查得到的二级区作物最... 研究目的:研究农用地分等成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剖析农用地分等过程及其产生的各种成果的内涵,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找出可应用的农用地分等成果。研究结果:综合运用tαj、jβ、CL值和调查得到的二级区作物最高产量,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用来计算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自然质量等指数和自然质量分既可用于划定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也可应用于耕地占补平衡规划,用于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和现有低产耕地的改造或整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地分等成果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之我见 被引量:47
6
作者 张凤荣 安萍莉 孔祥斌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6,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问题,为编制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提出在北京市这种特殊人地矛盾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重点和解决方法。研究结论北京... 研究目的分析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问题,为编制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北京市耕地占补平衡的现状,提出在北京市这种特殊人地矛盾地区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重点和解决方法。研究结论北京市的耕地占补平衡的工作重点是保持耕地生产能力的平衡,耕地可以纳入城市系统,成为北京市的绿色隔离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 耕地占补平衡 保护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许月卿 崔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2-315,318,共5页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猫跳河流域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喀斯特山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系统、土地经济安全系统和土地社会安全系统三方面构建西南喀斯特山...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是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贵州省喀斯特山区猫跳河流域的小城镇为研究对象,根据当地喀斯特山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系统、土地经济安全系统和土地社会安全系统三方面构建西南喀斯特山区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程度指数,查明了影响土地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并就其原因进行了分析,为小城镇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小城镇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地持续利用 被引量:52
8
作者 谢经荣 林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1996年第4期13-18,共6页
在世界上有两种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重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以发展为前提,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土地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我国要保证土地持续利用,满足未来对食粮和... 在世界上有两种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重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路;一种是以发展为前提,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土地持续利用的思想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发展的。我国要保证土地持续利用,满足未来对食粮和建设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土地持续利用 土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土地租赁制 被引量:3
9
作者 谢经荣 王玮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0-45,共6页
建立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土地租赁制谢经荣(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00872)王玮(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100094)我国自1949年以来经历过了几次经济体制变革,与此相适应也形成了不同的企业经营制度和... 建立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土地租赁制谢经荣(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00872)王玮(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与管理系100094)我国自1949年以来经历过了几次经济体制变革,与此相适应也形成了不同的企业经营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经济体制决定了企业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土地租赁制 企业体制 土地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跳河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定量研究
10
作者 彭建 许月卿 +1 位作者 蔡运龙 王乐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74,共7页
应用RS、GIS以及GPS集成技术,以黔中喀斯特地区的猫跳河流域为对象,研究了这一地区从1973-2002年间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过程,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形成这种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从1973-1990年,猫跳河流域耕地、建设用地、有... 应用RS、GIS以及GPS集成技术,以黔中喀斯特地区的猫跳河流域为对象,研究了这一地区从1973-2002年间土地利用/覆被的变化过程,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形成这种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从1973-1990年,猫跳河流域耕地、建设用地、有林地、水域以及裸岩地呈增长趋势,而灌木林和灌草地趋于减少,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有林地、灌草地、建设用地、水域持续增加,灌草地总量变化不大,耕地总量和裸岩地减少,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趋于好转。定量分析表明,1990年以前,驱动建设用地变化的因素是总人口的变化,1990年以后则是农业产值;1990年以前驱动耕地变化的是农业人口的增长,1990年以后则和粮食产量的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3S技术 驱动力 猫跳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金霍洛旗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与可持续性评价
11
作者 张凤荣 王立新 李超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采矿业 伊金霍洛旗 土地利用 可持续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户调查的北京郊区耕地保护困境分析 被引量:53
12
作者 赵华甫 张凤荣 +2 位作者 姜广辉 许月卿 谢志丹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3,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层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障碍,为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和参与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很大比例的农户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知之甚少,对基本农田位...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层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障碍,为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督和参与提供借鉴。研究方法: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1)很大比例的农户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知之甚少,对基本农田位置不很清楚,对耕地、园地和苗圃等不加区分(。2)较多农民失去保护耕地的主动性(。3)兼业户倾向于粗放利用耕地而不轻易放弃;农业户不计环境代价追求高产出。研究结论: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占有和使用者,其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成效。当前农户层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问题很多,须尽快通过政策宣传、理念革新、经济补偿、社会保障等策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农户 半结构访谈 北京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乡交错带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格局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31
13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1 位作者 王茹 徐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2210-2218,共9页
通过 GPS定位采取土样 ,标准方法的土样化验、借助 GIS技术 ,应用 Kriging插值方法 ,分析研究了城乡交错带土壤肥力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近 2 0 a土地集约化利用和采用秸秆还田等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有机质、全氮、... 通过 GPS定位采取土样 ,标准方法的土样化验、借助 GIS技术 ,应用 Kriging插值方法 ,分析研究了城乡交错带土壤肥力水平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由于近 2 0 a土地集约化利用和采用秸秆还田等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都增加了 ,而速效钾含量因为作物产量增加而施用钾肥不足 ,含量却下降了。各肥力因素情况如下 :1 982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6~ 1 0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61 .2 3% ;1 0~ 1 2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5 .1 7% ;1 2~ 1 5 g/kg,占总面积的3.6% ;2 0 0 0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6~ 1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1 4.35 % ;1 0~ 1 2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3% ;1 2~ 1 5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32 .43% ;1 5~ 2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1 2 .91 % ;2 0 g/kg以上 ,占总面积的 7.31 %。 1 982年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小于 0 .5 g/kg的 ,占总面积的 2 8.72 % ;0 .5~ 0 .8g/kg的 ,占总面积的 60 .81 % ;2 0 0 0年土壤全氮含量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是 ,在 0 .8~ 1 .0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48.5 7% ;含量在 1 .0~ 1 .2 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2 8.87% ;含量在 0 .5~ 0 .8g/kg之间的 ,占总面积的 2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时间空间变化 城乡交错带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用地保护对北京市耕地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36
14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1 位作者 姜光辉 安萍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4,14,共6页
研究目的:借鉴国外农用地保护先进经验,总结国内农地保护发展特点和趋势,为北京市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当前农地保护已趋于“多目标”,因此,应重新审视耕地价值,构建北京市以... 研究目的:借鉴国外农用地保护先进经验,总结国内农地保护发展特点和趋势,为北京市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当前农地保护已趋于“多目标”,因此,应重新审视耕地价值,构建北京市以“保持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础的、发挥耕地生态价值”的耕地保护目标;充分考虑耕地质量、区位、环境功能差异,严格保护不能转用的特殊耕地资源;注重耕地保护与利用、利益协调问题,提高社会参与度,建立系统的耕地保护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护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曲周县盐渍土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1 位作者 徐艳 齐伟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7,41,共4页
对华北盐渍土区河北省曲周县 79个土壤样点 1 980年和 1 999年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 999年与 1 980年相比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 41 % ,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 1 0 2 %和 351 % ,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下降了 38... 对华北盐渍土区河北省曲周县 79个土壤样点 1 980年和 1 999年土壤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1 999年与 1 980年相比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 41 % ,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 1 0 2 %和 351 % ,而土壤速效钾含量则下降了 38%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的原因是秸秆还田量增加 ,土壤中全氮、速效磷含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土壤中氮肥、磷肥投入量增加 ,而土壤速效钾下降的原因则是钾肥的施入量不足。对不同质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分析表明 ,质地可控制养分的空间分配 ,但人为干预促进了土壤养分含量向均一化方向发展。对不同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表层含盐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 ,表层为轻壤时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表层含盐量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土壤养分 土壤质地 土壤含盐量 秸秆还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城乡交错带土壤养分时间空间变异特征分析——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 被引量:31
16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王茹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6-643,共8页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城乡交错带的分析样区,通过对1982年、2000年2期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进行时间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982~2000年近20年间大兴土壤养分除土壤速效K含量略有下降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尤以速效P含量增长最... 以北京市大兴区为城乡交错带的分析样区,通过对1982年、2000年2期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进行时间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发现:1982~2000年近20年间大兴土壤养分除土壤速效K含量略有下降外,其他土壤养分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尤以速效P含量增长最多。各项养分增加值分别为有机质31.02%、全N 50 %、碱解N 37.89%、速效P 177%,而速效K则减少6.97%。1982年的5种土壤养分中,速效P的变异系数最高,为0.50;全N次之,为0.4;有机质、速效K、碱解N的变异系数较小,在0.28~0.32之间。2000年的5种土壤养分中,变异系数最高的仍是速效P,为0.57;速效K次之,为0.36;有机质、全N和碱解N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小,在0.19~0.23之间。1982年有机质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45.32%,2000年的为26.54%,说明其在小尺度上的空间相关性增强。1982年速效K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36.96%,2000年的为29.82%。2000年全N、碱解N和速效P的块金值与基台值的比值大于1982年的比值。2000年各项土壤养分的空间相关距离均比1982年增大,基本上趋向于以大块状变异为主,具有较强的渐变性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时空变化 城乡交错带 大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农用地定级目标的标准及其结果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艳 张凤荣 +2 位作者 郭力娜 张晋科 曹子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9-222,314,共5页
目前农用地定级有两个应用目标:为农用地流转服务的农用地定级主要体现农用地的资源特性,为征地补偿服务的农用地定级以体现土地经济价值的目标。由于这两个服务目标的不同,致使不同目标指导下的农用地定级标准和定级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农用地定级有两个应用目标:为农用地流转服务的农用地定级主要体现农用地的资源特性,为征地补偿服务的农用地定级以体现土地经济价值的目标。由于这两个服务目标的不同,致使不同目标指导下的农用地定级标准和定级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该文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例,以两种服务目标为指导分别设计农用地定级因素及其权重,并对武清区农用地进行定级,结果发现两种定级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农用地定级规程》进一步明确定级目的和定级指标体系,以提高农用地定级工作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规划 农用地 定级 结果比较 武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农区经济发展对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艳 张凤荣 +1 位作者 郑必昭 孔祥斌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9,共6页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而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当中最活跃的部分,与人类利用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文章选取黄淮海平原的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曲周县和黄土高原的山西省兴县的446个...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而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当中最活跃的部分,与人类利用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文章选取黄淮海平原的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曲周县和黄土高原的山西省兴县的446个耕作层土壤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的有机碳含量数据和当地的社会经济、投入产出资料,结果表明:20年来,不同区域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空间变异,但是其空间分布格局并未发生变化;对土地的集约利用并未造成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降低,相反,各区域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增加。结合相应的农户调查和统计资料,发现区域经济发展强烈地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储量发生变化。无论自然条件优劣,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何种阶段,经济的发展都能够促使农户增加对土地的投入,经济发达地区有充足的资金和市场保障,通过农业结构调整会增加对土地的投入;经济落后地区追求作物高产,促使土地投入也不断增加;使得作物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获得提高,促使耕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水平 投入水平 耕地土壤 有机碳含量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