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媒产业共生模式的建构 被引量:4
1
作者 陶喜红 丁兰兰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8-61,共4页
中国传媒产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而产业外部也同样面临各种方式的生态入侵。因此,建构产业间合作共生的发展模式成为传媒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借鉴产业共生理论,建构互利型、偏利型、寄生型、混合型的传媒产业共生模式,有助... 中国传媒产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而产业外部也同样面临各种方式的生态入侵。因此,建构产业间合作共生的发展模式成为传媒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借鉴产业共生理论,建构互利型、偏利型、寄生型、混合型的传媒产业共生模式,有助于推动传媒产业的协同发展,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不断延伸传媒产业价值链,使媒介融合向深层次发展。建构传媒产业共生模式,有助于减少内耗,生成持续、健康的传媒产业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产业共生 互利型共生 偏利型共生 寄生型共生 混合型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坎事件传播行动者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廖卫民 何明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36,58,共4页
群体性事件背后的信息传播者、组织行动者之间结成什么样的社会网络关系?基于广东乌坎事件中98个节点的社会网络数据集,本研究结合实地调研,采取网络科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呈现乌坎事件中核心的传播者群像,揭示其内在的关系结构。采用... 群体性事件背后的信息传播者、组织行动者之间结成什么样的社会网络关系?基于广东乌坎事件中98个节点的社会网络数据集,本研究结合实地调研,采取网络科学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呈现乌坎事件中核心的传播者群像,揭示其内在的关系结构。采用"度中心性、介数中心性和特征向量中心性"三种测量方法,结果都指向同一个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节点,同时用K壳分解法侦测发现42个节点的核心群组。乌坎事件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关注,并最终得以妥善解决,与这样一个传播者群体有密切关系,这对于新闻传播研究者探索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的内在传播机制有一定启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乌坎事件 社会网络分析 传播者 行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宣思想的演进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国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97,共4页
以话语方式为进路、辅以时代变迁与结构调适,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宣思想的演进脉络。1978年来,中国外宣思想依次经历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融冰、架桥与突围"和"向世界说明中国"三度话语嬗变。3... 以话语方式为进路、辅以时代变迁与结构调适,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宣思想的演进脉络。1978年来,中国外宣思想依次经历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融冰、架桥与突围"和"向世界说明中国"三度话语嬗变。30年中的这三度嬗变记录了中国外宣从思想到实践的增量改革:逐渐褪去了应急、应景性质,日益熟悉国际传播语法,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周年 中国 外宣思想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视世界 关注高端——海外史学理论译介的最新动向 被引量:2
4
作者 蒋海升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9-155,共7页
海外史学理论的引进是中国大陆史学变迁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几年来,这种引进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呈现出新的趋势,取得了不少新的令人瞩目的成果,给国内学者带来世界史学发展的最新讯息。学术期刊是研究和译介外国史学理论成果... 海外史学理论的引进是中国大陆史学变迁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近几年来,这种引进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呈现出新的趋势,取得了不少新的令人瞩目的成果,给国内学者带来世界史学发展的最新讯息。学术期刊是研究和译介外国史学理论成果的重要园地。在期刊的积极参与和引导下,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史学界的影响,海外学者对"西方中心论"的反思、对文明史、"历史符号学"研究引起国内学界注意。我们应当明识外来话语之利弊,妥善吸收其间的合理因子,来拓宽观察问题的视角,推动学术领域的开辟、研究方法的变革,进而建构起与本土历史相符的话语系统,形成相对自觉的与西方话语的互动机制,整体拉动学术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理论 后现代主义思想 西方中心论 文明史 历史符号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三网融合政策的结构性缺失 被引量:3
5
作者 付玉辉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对2010年我国三网融合传播政策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当前三网融合传播政策所存在的三个方面的结构性缺失,建议我国未来三网融合政策调整应从驱动力量协同、利益机制协调和法律制度保障等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关键词 三网融合 传播政策 融合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