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外宣思想的演进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话语方式为进路、辅以时代变迁与结构调适,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宣思想的演进脉络。1978年来,中国外宣思想依次经历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融冰、架桥与突围"和"向世界说明中国"三度话语嬗变。30年中的这三度嬗变记录了中国外宣从思想到实践的增量改革:逐渐褪去了应急、应景性质,日益熟悉国际传播语法,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
作者
何国平
机构地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97,共4页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周年
中国
外宣思想
演进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5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1
《胡耀邦同志谈对外宣传工作》,《广播电视工作文件选编(1978-1980)》上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第16-17页.
2
朱穆之.
让世界了解中国什么[J]
.对外传播,1995,0(4):1-1.
被引量:1
3
李瑞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1989年11月25日),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208页.
4
刘振英等.《江泽民在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2月27日1版.
5
朱穆之.《谈谈对外宣传与报道》,见刘洪潮主编.《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共引文献
55
1
陈清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性[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40-41.
被引量:7
2
周和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学解读[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2):56-57.
被引量:5
3
罗豪才,宋功德.
科学发展的公法回应——通过公法均衡化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科学化[J]
.中国法学,2007(6):3-21.
被引量:10
4
文丰安.
新时期党建思想新思路概述[J]
.求索,2008(5):61-63.
被引量:5
5
黄志高.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特征[J]
.社会主义研究,2008(4):48-52.
被引量:14
6
宋秀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代领导集体争取国际和平的思想[J]
.社会主义研究,2008(5):106-112.
被引量:2
7
杨洁勉.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外交和理论创新[J]
.国际问题研究,2008(6):6-11.
被引量:12
8
宋善文,王玉梅.
公平与效率统一的载体[J]
.生产力研究,2009(1):14-16.
9
阮文彪.
农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及改革思路[J]
.现代经济探讨,2009(3):53-57.
被引量:1
10
杨振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明史寓意[J]
.求索,2009(5):91-9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7
1
张桂珍.
国际传播是国际关系的一部分[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8,23(2):12-13.
被引量:4
2
杨立德.
三民主义教育在西南联大——评陈雪屏向常委会的报告[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5(5):85-87.
被引量:3
3
张同乐.
简论中共关于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9(S1):66-69.
被引量:1
4
谢良鸿.
向世界说明中国 让中国走向世界──新中国外宣事业五十年[J]
.新闻战线,1999,0(10):26-29.
被引量:5
5
周树春.
从窑洞走向世界——新华社英文电讯开播五十周年前夕访吴文焘[J]
.中国记者,1994,0(8):38-39.
被引量:1
6
郑俊琰.
中共对外关系研究的又一次突破——评牛军新著《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J]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3):90-93.
被引量:1
7
熊蕾.
历史不会忘记——新华社外国专家回顾[J]
.中国记者,1991,0(8):17-20.
被引量:1
8
袁正清.
建构主义与外交政策分析[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9):8-13.
被引量:35
9
李勇华,符立雄.
媒体如何搞好“两会”对外宣传[J]
.对外大传播,2005,13(2):34-38.
被引量:2
10
苏长和.
发现中国新外交——多边国际制度与中国外交新思维[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11-16.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5
1
李继东,姜楠,金明珠.
身份建构与世界想象:建党百年来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变迁[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5):32-49.
被引量:2
2
李昌,刘书言.
新时代背景下“内外有别”传播原则的继承与发展[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04-110.
被引量:3
3
夏睿睿.
对上海“两会”外宣报道的思考[J]
.新闻爱好者,2011(8):34-35.
4
薛秀军,赵栋.
中国梦与侨务公共外交的战略构建[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22-28.
被引量:4
5
刘笑盈.
中国对外传播:从报道中国到报道世界[J]
.对外传播,2018,0(11):4-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白晓雨.
中国国家形象在拉美的构建[J]
.新闻传播,2020(3):15-16.
被引量:1
2
谢琳,刘笑盈.
从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看国际传播新格局[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5):50-61.
3
陈浩.
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研究述评[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2):59-66.
被引量:2
4
涂鸣华,李彬.
改革开放40年对外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对外传播,2019,0(1):7-10.
被引量:2
5
朱贺.
向世界讲好脱贫故事——《中国日报》扶贫报道特点探析[J]
.记者摇篮,2021(1):5-6.
被引量:1
6
沈小蒙.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思考[J]
.新闻战线,2021(17):42-45.
被引量:1
7
张斌,李昌.
载道与融通:破除西方话语霸权的可行策略——基于云南野生象群迁移和COP15第一阶段会议报道的分析[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8):107-111.
被引量:5
8
卢建华,叶麒麟.
论中国梦和世界梦融通的思想基础与推动力量[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5):44-52.
9
林逢春,乔杉,李子恒.
中国侨务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框架及其方法初探[J]
.丽水学院学报,2022,44(6):28-35.
10
王丽娜,高协平.
我国精准国际传播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2,6(3):54-66.
被引量:6
1
蒋延.
从广西电视台东盟特色看对外宣传的创新性[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31(4):137-138.
被引量:2
2
重大事件中媒体的担当——武汉晚报《见证2008》新闻丛书问世[J]
.新闻前哨,2009(6):78-78.
3
韩守建.
凝聚着新闻创新的智慧与活力——武汉晚报“2008见证”丛书探析[J]
.新闻记者,2009(8):90-91.
4
刘丽霞,史安斌.
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共生与竞合——以伦敦奥运会为例[J]
.新闻界,2013(6):65-68.
被引量:12
5
王家范.
社会变迁中的学术演进脉络[J]
.历史教学问题,2002(3):3-6.
6
孙昊鹏.
新媒介环境下党报如何突围[J]
.新闻世界,2012(7):164-165.
被引量:1
7
周静.
反思报纸增量改革与厚报化[J]
.青年记者,2014(7):63-63.
8
吕文龙.
电子书融冰[J]
.互联网周刊,2010(5):56-59.
9
史安斌,钱晶晶.
习近平外宣思想初探[J]
.对外传播,2015(11):46-49.
被引量:9
10
喻国明.
从“增量改革”到“语法改革”[J]
.新闻实践,2010(3):28-30.
被引量:2
当代传播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