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人民银行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岩 许小雨 《征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36,共4页
随着征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基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内容不断扩充,逐渐彰显出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的必要性。但目前的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模式仍存在着未建立专门的规章制度、完善的系统平台、统一的指标体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 随着征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基层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内容不断扩充,逐渐彰显出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的必要性。但目前的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模式仍存在着未建立专门的规章制度、完善的系统平台、统一的指标体系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征信业务非现场监管的框架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业务 非现场监管 征信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美国经验 完善我国征信信息主体投诉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岩 王薇 《征信》 2017年第10期64-66,共3页
受相关法规制度操作性不强、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征信投诉机制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分析美国的征信投诉机制,从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投诉处理流程、强化信息披露、提高监管水平、加强征信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征信... 受相关法规制度操作性不强、投诉处理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征信投诉机制存在一定的不足。通过分析美国的征信投诉机制,从完善法律法规、优化投诉处理流程、强化信息披露、提高监管水平、加强征信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征信信息主体投诉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 信息主体 投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岩 许小雨 《征信》 2017年第1期41-43,共3页
分析近几年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典型案件及其对受害者在经济、精神及信用方面的损害,探讨信息主体信用情况修复困难或无法修复的内在原因。为加强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应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身份盗用案件受理的主管部门;加强... 分析近几年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典型案件及其对受害者在经济、精神及信用方面的损害,探讨信息主体信用情况修复困难或无法修复的内在原因。为加强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应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身份盗用案件受理的主管部门;加强对身份盗用的执法力度;利用网络平台,增设"身份盗用修复服务"模块或开发手机APP软件;完善不良信用信息修复渠道,提升信息主体维权意识;推动身份盗用类保险产品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盗用 信息主体 信用修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任蕾 《征信》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8-40,共3页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期。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环境有所不同,全国各地开展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尚无统一模式。为此,应加快征信立法,...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期。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由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环境有所不同,全国各地开展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尚无统一模式。为此,应加快征信立法,正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征信市场,提高社会化应用效果,不断优化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 信用体系 模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央行内部(企业)评级体系问题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岩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6,共3页
介绍我国央行内部(企业)评级体系基本情况,认为目前我国的央行内部(企业)评级体系仍存在着部分金融机构可质押资产数量和规模有限、金融机构资金需求与评级周期衔接不畅、非金融企业负面信息获取难度大、评级结果应用范围小等问题。针... 介绍我国央行内部(企业)评级体系基本情况,认为目前我国的央行内部(企业)评级体系仍存在着部分金融机构可质押资产数量和规模有限、金融机构资金需求与评级周期衔接不畅、非金融企业负面信息获取难度大、评级结果应用范围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逐步扩大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押范围、实施我国央行内部(企业)评级结果更新机制和转化机制、建立非金融企业负面信息共享机制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央行内部(企业)评级 信贷资产 质押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广问题探讨
6
作者 任蕾 《征信》 2015年第10期31-33,共3页
2013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牵头组织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近两年来,部分企业和应收账款参与到平台中,通过平台的服务作用,促进盘活应收账款存量,提高市场融资效率,推动了应收账款业务创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 2013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牵头组织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近两年来,部分企业和应收账款参与到平台中,通过平台的服务作用,促进盘活应收账款存量,提高市场融资效率,推动了应收账款业务创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然而,平台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以提高平台的推广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收账款融资 平台推广 人民银行 金融机构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信活动中的个人权益保护:制度构想及环节再现 被引量:6
7
作者 张若鹏 姜天怡 李连凯 《征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3,共4页
从制度层面研究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以及现行立法的缺陷,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国外立法,认为应合理界定个人信用征信的范围,建立多层次的信用主体权益保障和救助机制,并在征信活动各环节中体现个人权益保护精神等,以建... 从制度层面研究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权益保护的立法现状以及现行立法的缺陷,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借鉴国外立法,认为应合理界定个人信用征信的范围,建立多层次的信用主体权益保障和救助机制,并在征信活动各环节中体现个人权益保护精神等,以建立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权益保护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体系 征信环节 个人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瑛琰 许小雨 《农村金融研究》 2019年第8期31-34,共4页
小微企业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解决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融资难融资贵、抗风险能力弱等难题,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但在实践中,中小微企业信用... 小微企业作为数字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解决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融资难融资贵、抗风险能力弱等难题,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但在实践中,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仍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数据库和平台建设持续性不强、企业评价结果有待验证、信用信息保护功能薄弱等问题,有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小微企业 信用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