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4例垂体柄中断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韩白玉 张倩 +12 位作者 李乐乐 郭清华 王成芷 藏丽 金楠 陈芳 赵玲 崔佳 谷秀莲 马芳玲 张赛春 母义明 窦京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总结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14例PSIS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结果 114例患者中,男102例(89.4%),平均年龄(21.1±6.1)岁;91例(91.9%)为异常产... 目的总结垂体柄中断综合征(PSI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14例PSIS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结果 114例患者中,男102例(89.4%),平均年龄(21.1±6.1)岁;91例(91.9%)为异常产位生产,89例(71.8%)身材矮小,骨龄延迟(6.1±5.1)年,第二性征普遍发育不良。生长激素缺乏、性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比例分别为100.0%、94.0%、84.2%、74.6%,高泌乳素血症比例为28.1%。105例患者(92.1%)存在3种以上垂体激素异常。53例男性臀位生产患者与5例男性头位生产患者比较,两组在身高(t=0.297,P=0.634)、阴茎牵长(t=1.205,P=0.882)、睾丸容积(U=99.000,P=0.348)、兴奋试验生长激素峰值(U=89.000,P=0.186)、兴奋试验促肾上腺激素峰值(U=131.000,P=0.967)、兴奋试验黄体生成素峰值(U=98.500,P=0.582)、促甲状腺素值(U=82.000,P=0.162)和垂体前叶高度(t=1.676,P=0.107)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PSIS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激素缺乏程度严重,出生方式不同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柄中断综合征 临床特征 垂体功能减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华军 刘婷婷 +2 位作者 徐海东 姜倩 李培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1期2415-2418,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独活寄生蠲痹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联合治... 目的:观察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独活寄生蠲痹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火灸联合治疗,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评估颈肩疼痛,采用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其有效率9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5%(χ~2=6.332,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颈肩痛、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其VAS、PPI、PRI评分(2.15±0.84)、(2.11±0.29)、(12.42±1.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0±1.13)、(2.56±0.42)、(20.36±1.54),JOA评分(15.83±2.78)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1.27±2.60)(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液动力改善优于对照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ESR、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针药灸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利于缓解颈肩疼痛,提高神经功能,凸显出中医多途径论治颈椎病的优势与特色,其机制与改善颈椎局部血液流变状态、抗炎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临床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 颈椎病 针刺 雷火灸 独活寄生蠲痹汤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立华 杨艺 +6 位作者 魏群 李运军 李文德 高进宝 于斌 赵浩 徐如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38-74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入路和方法,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治疗的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 目的:探讨应用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方法和经验,以及岩斜区脑膜瘤的微侵袭手术入路和方法,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与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治疗的21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总结联合锁孔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并对肿瘤切除程度和手术前后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进行分析,其中在神经导航引导下手术9例,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的手术12例。结果:肿瘤全部切除(SimpsonⅠ、Ⅱ级)18例(85.7%,18/21),次(近)切除(SimpsonⅢ级)3例(14.3%,3/21),术后三维CT显露锁孔骨瓣复位良好,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脑膜瘤。术后新增颅神经功能障碍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5例(23.8%),其中短暂性滑车神经3例、外展神经1例、三叉神经运动支麻痹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的1例,同时伴有听力障碍加重。术后3个月随访时,11例KPS同术前,7例术后改善,3例加重。KPS平均评分77.14±23.1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恢复良好者19例(KPS≥70),恢复一般2例(KPS〈70)。术后随访3~29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进展。结论:颞下-乙状窦后联合锁孔入路是简便、安全、微创、理想的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肿瘤的全部切除率和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颞下锁孔入路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及心脏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海明 段淼 +5 位作者 陈念 张源波 金婧茹 汪晓芬 尚晓东 和渝斌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及其造成的心脏损害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01至2015-04间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隐形高血压患者250例进入隐形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0例进入高血压组;正常血压者250例进入正常血压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及其造成的心脏损害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01至2015-04间于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隐形高血压患者250例进入隐形高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0例进入高血压组;正常血压者250例进入正常血压组。观察高血压家族史及一般资料,常规生化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结果:(1)隐形高血压组高血压家族史阳性70例,所占比例28%;高血压组87例,所占比例34.8%;正常血压组26例,所占比例10.4%。隐形高血压组高血压家族史者阳性所占比例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增高(P<0.001),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三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见高血压家族史阳性及体重指数与隐形高血压(r=1.468,r=0.173)及高血压发生(r=1.195,r=0.086)呈正相关,提示高血压家族史阳性及体重指数是隐形高血压及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2)隐形高血压组较正常血压组左心室质量指数[(85.64±17.7)g/m2比(80.50±15.53)g/m2]、主动脉瓣口最大血流速度[(115.74±16.54)cm/s比(112.40±14.21)cm/s]增高(P<0.05);隐形高血压组中高血压家族史阳性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89.22±19.08)g/m2比(84.25±16.99)g/m2]、主动脉瓣口最大血流速度[(119.19±14.97)cm/s比(114.39±16.96)cm/s]高于高血压家族史阴性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患隐形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且心脏损害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压家族史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吕娇 赵文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牙周病非手术治疗是牙周病治疗的基础,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和松牙固定术,适合于每一位牙周病患者,是牙周病治疗的第一步。药物治疗是牙周病治疗的辅助手段,针对致病原因分为抗生素类药物和免疫调节类药物治疗,抗生素类药物根... 牙周病非手术治疗是牙周病治疗的基础,包括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和松牙固定术,适合于每一位牙周病患者,是牙周病治疗的第一步。药物治疗是牙周病治疗的辅助手段,针对致病原因分为抗生素类药物和免疫调节类药物治疗,抗生素类药物根据给药途径又可分为全身用药或局部用药。传统的SRP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辅以牙周内镜、激光和光动力等新技术辅助治疗牙周病,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SRP。本文就近年来牙周病非手术治疗的内容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后向拟合的色谱重叠峰分峰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文清 张俊良 +4 位作者 王艳 刘蔓 Hu JunJack 俞建成 Tang keqi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7-614,共8页
针对色谱峰重叠导致定量分析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前后向拟合的色谱重叠峰分离方法。通过多次前后向拟合迭代,不断逼近第一个单峰的前沿和第二个单峰的后沿,当计算误差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迭代;再根据色谱重叠峰相似性原理,分别得到第... 针对色谱峰重叠导致定量分析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前后向拟合的色谱重叠峰分离方法。通过多次前后向拟合迭代,不断逼近第一个单峰的前沿和第二个单峰的后沿,当计算误差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迭代;再根据色谱重叠峰相似性原理,分别得到第一个单峰的后沿和第二个单峰的前沿,此时重叠峰即被分离为两个单峰。为了验证前后向拟合算法的有效性,设计了不同重叠程度的色谱峰分离仿真实验,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实测对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分离,并与常规的垂线法、交点垂线法、比例分配法的计算误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常规方法的最大误差达到29.92%,而前后向拟合方法则可以将误差稳定在1.8%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定量分析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重叠峰 前后向拟合 定量分析 相似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搏骤停患者初始心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梦龙 郭凯 +3 位作者 马永刚 康艳飞 文敏 周荣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了解心搏骤停患者初始心律的情况和一般临床特征,探讨心搏骤停患者初始心律为不可电击心律的危险因素,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卫生... 目的了解心搏骤停患者初始心律的情况和一般临床特征,探讨心搏骤停患者初始心律为不可电击心律的危险因素,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发生于院前及急诊科的非创伤性心搏骤停患者232例,根据初始心律分为可电击心律32例(13.8%),不可电击心律200例(86.2%)。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心搏骤停病因、基础疾病、心血管有创检查及治疗史、心血管类处方药物服用史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搏骤停患者初始心律的影响因素。结果可电击心律与不可电击心律患者年龄,心源性猝死、重症感染发生率、冠状动脉疾病(CA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检出率,β-受体阻滞剂服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症感染、CAD、COPD、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史是心搏骤停患者初始心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症感染、COPD、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史是心搏骤停患者初始心律为不可电击心律的高危因素,其可能降低了心搏骤停患者可电击心律的发生;而具有CAD病史的患者发生心搏骤停时的初始心律多表现为可电击心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初始心律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类型与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路辉 刘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7-482,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与转子间骨折患者在股骨近端骨密度(BMD)上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520例60岁及60岁以上初次髋部骨折患者:股骨颈骨折237例,男67例,平均年龄80.0±8.5岁,女170例,平均年龄79.0±8.2岁;转子间骨折283例...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与转子间骨折患者在股骨近端骨密度(BMD)上的不同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520例60岁及60岁以上初次髋部骨折患者:股骨颈骨折237例,男67例,平均年龄80.0±8.5岁,女170例,平均年龄79.0±8.2岁;转子间骨折283例,男95例,平均年龄80.2±8.4岁,女188例,平均年龄82.4±6.7岁。比较两种髋部骨折患者健侧股骨近端五个区域(股骨颈、大转子、转子间、全髋部、Ward区)的BMD,并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股骨近端不同区域BMD与髋部骨折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转子间骨折患者只有大转子BMD显著低于同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女性转子间骨折患者大转子、转子间、全髋部、Ward区的BMD显著低于同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按年龄分层后,60~69岁转子间骨折患者只有Ward区BMD显著低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79岁转子间骨折患者五个区域BMD均显著低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79岁转子间骨折患者只有大转子BMD显著低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中增龄、大转子、转子间、全髋部以及Ward区的BMD与髋部骨折类型存在统计学关联(P<0.01),而男性中只有大转子BMD与髋部骨折类型存在统计学关联(P<0.01)。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和转子间骨折患者存在不同的BMD水平,女性股骨近端BMD与髋部骨折类型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类型 骨密度 股骨近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性放疗预后列线图模型的构建—泛京津冀多中心回顾分析(3JECROG R-03A)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宇 王鑫 +26 位作者 王澜 章文成 赵一电 葛小林 沈文斌 王平 庞青松 王晓敏 孙新臣 张开贤 胡苗苗 李苓 郝崇礼 乔学英 李高峰 徐勇刚 刘妙玲 郄帅 王雅棣 韩春 祝淑钗 路娜 许元基 李伟光 张怡萍 陈俊强 肖泽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95-600,共6页
目的:构建列线图(nomogram)模型以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国内10家放疗中心(泛京津冀食管癌协作组-3JECROG)收治的2680例根治性放疗食管鳞癌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 目的:构建列线图(nomogram)模型以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6年12月国内10家放疗中心(泛京津冀食管癌协作组-3JECROG)收治的2680例根治性放疗食管鳞癌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根据训练组的预后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并进行训练组内部和验证组外部验证。分别以nomogram模型与AJCC/UICC分期评估两组患者预后及临床获益。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37.7%、31.0%。多因素分析肿瘤部位、TNM分期、原发肿瘤体积和是否同步化疗是影响食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nomogram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AUC值均高于AJCC/UICC分期(均P<0.001)。基于nomogram模型分为低、中、高风险亚组与AJCC/UICC分期比较,nomogram模型的生存曲线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1、3、5年的总生存临床决策曲线(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下面积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构建的nomogram模型较AJCC/UICC分期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有助于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及指导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根治性放疗 预后模型 危险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三阴性乳腺癌的三维体外培养模型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杰 李婷婷 +5 位作者 李瑞红 陈志强 周元园 王韫芳 柳娟 张宏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380,共7页
目的构建体外3D肿瘤微组织模型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学评价。方法采用液滴重叠法构建基于基质胶(Matrigel)的3D肿瘤微组织培养模型(3D-M)。采用Alamar blue法检测肿瘤细胞在2D、3D及3D-M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情况与对临床乳腺癌治疗常... 目的构建体外3D肿瘤微组织模型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药效学评价。方法采用液滴重叠法构建基于基质胶(Matrigel)的3D肿瘤微组织培养模型(3D-M)。采用Alamar blue法检测肿瘤细胞在2D、3D及3D-M培养条件下的细胞增殖情况与对临床乳腺癌治疗常用药物的反应性;使用流式细胞仪在2D、3D及3D-M培养条件下肿瘤细胞对表柔比星的内吞情况。结果 MDA-MB-231细胞与Matrigel共培养更加容易聚集成紧密的3D球形。Matrigel可以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对于大多数药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发现,3D-M模型中的肿瘤细胞相较于2D与3D培养表现出更高的药物耐受性。流式细胞仪法检测药物内吞显示3D培养条件下细胞内吞药物的阳性细胞率和中位荧光强度较2D培养低,3D-M相较3D培养条件下的阳性细胞率和中位荧光强度较低,在药物作用30 min时,3D-M的阳性细胞率和中位荧光强度较低分别为3D的80%和25%。结论 Matrigel与乳腺癌MDA-MB-231细胞构建的体外3D肿瘤微组织培养模型,能够建立起类肿瘤组织的结构,药物渗透性降低,更加真实的反映抗肿瘤药物的反应性情况,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体外药效学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GEL 肿瘤微组织 三维培养 抗肿瘤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植物状态微意识病人脑深部电刺激术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妙春 戚玉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3期886-887,共2页
总结55例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微意识病人的术后护理,通过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术后昏迷恢复量表平均分数较术前提高3分,最高的提高5分,认为围术期护理对提高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微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持续植物状态 微意识状态 脑深部电刺激术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术后再发后凸畸形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孙祥耀 鲁世保 +5 位作者 张庆明 孔超 海涌 洪毅 李放 陈学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90-697,共8页
目的 :分析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术(SSPI-f)治疗后内固定取出前及内固定取出后再发后凸畸形(kyphosis recurrence,KR)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研究合作单位行SSPI-f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 目的 :分析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后路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术(SSPI-f)治疗后内固定取出前及内固定取出后再发后凸畸形(kyphosis recurrence,KR)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本研究合作单位行SSPI-f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资料,获取患者年龄、骨折节段后凸Cobb角(Cobb angle,CA)、局部Cobb角(regional angle,RA)、椎体楔形角(vertebral wedge angle,VWA)、椎体前缘高度比值(anterior vertebra height ratio,AVH)、椎体后缘高度比值(posterior vertebra height ratio,PVH)、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anteroposterior ratio,A/P)、上位椎间盘角(upper intervertebral angle,UIVA)、下位椎间盘角(lower intervertebral angle,LIVA)、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horacolumbar injury classification and severity score,TLICS)评分、载荷评分(load-sharing classification,LSC)、糖尿病病史。将术后矫正度丢失>10°定义为术后KR。按照术后有无KR将其分为KR组与无KR组(NKR组),并将其按照取出内固定前以及取出内固定后分别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计算阈值。结果:共纳入5个研究中心的196例患者,内固定取出前发生KR 14例(KR组),将KR组与NKR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年龄(P<0.001)、BMI(P<0.001)为取出内固定前发生KR的危险因素;年龄临界值为58.5岁[曲线下面积(AUC)=0.885],BMI临界值为29.1kg/m^2(AUC=0.962)。内固定取出后总体矫正度丢失7.5°±4.4°,其中65例(33.2%)患者出现KR;将KR组与NKR组进行比较后发现,女性(P<0.001)、年龄(P<0.001)、BMI(P<0.001)、L1骨折(P<0.001)、A3.3型骨折(P=0.001)、术前UIVA(P=0.014)为取出内固定后发生KR的危险因素;T12骨折(P<0.001)、A3.1型骨折(P<0.001)、术前AVH大(P<0.001)为保护因素;年龄临界值为50.5岁(AUC=0.789),BMI临界值为26.6kg/m^2(AUC=0.740),术前UIVA临界值为-4.2°(AUC=0.650),术前AVH临界值为60.5%(AUC=0.254)。结论:年龄>58.5岁、BMI>29.1kg/m^2为单节段胸腰椎爆裂骨折经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术后内固定取出前发生KR的危险因素;女性、年龄>50.5岁、BMI>26.6kg/m^2、L1骨折、A3.3型骨折、术前UIVA>-4.2°为取出内固定后发生KR的危险因素,T12骨折、A3.1型骨折、术前AVH>60.5%为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爆裂骨折 内固定术 再发后凸畸形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1
13
作者 邓伟婧 刘丽阳 +1 位作者 白云飞 李虹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7期178-181,共4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94例PU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 目的观察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eptic ulcer bleeding,PUB)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94例PU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艾司奥美拉唑钠静脉注射,观察组患者加用生长抑素静脉泵入和凝血酶胃管注入。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时间、住院天数、治疗前后Blatchford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常规和凝血指标,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Blatchfor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72小时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活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艾司奥美拉唑钠联合生长抑素和凝血酶治疗PUB,能够在保证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缩短出血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奥美拉唑钠 生长抑素 凝血酶 消化性溃疡出血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和果汁种类对脂环酸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白淼 张灿 +3 位作者 张明露 史云 王莉莉 戚丽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2-155,167,共5页
脂环酸芽孢杆菌是造成巴氏灭菌果汁腐败的重要细菌之一。鉴于目前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培养方法尚未统一且污染特征不明确,本研究考察了p H、7种培养基和9种果汁对其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GC)-质谱(MS)技术检测了... 脂环酸芽孢杆菌是造成巴氏灭菌果汁腐败的重要细菌之一。鉴于目前脂环酸芽孢杆菌的培养方法尚未统一且污染特征不明确,本研究考察了p H、7种培养基和9种果汁对其生长的影响,同时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GC)-质谱(MS)技术检测了该菌的主要代谢产物愈创木酚和2,6-二溴苯酚在果汁中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脂环酸芽孢杆菌在p H4.0时生长情况最好,p H2.5时生长较差,p H6.0~7.0时最差。AAM培养基和BAT培养基较其他5种培养基(YSG培养基、K氏培养基、SK培养基、PDB培养基和营养肉汤培养基)更适合用来培养脂环酸芽孢杆菌。脂环酸芽孢杆菌接种到9种果汁中后生长差异明显,在葡萄汁和橙汁中生长情况最好,细菌数量分别为1.5×104CFU/m L和8.5×103CFU/m L;在菠萝汁和西柚汁中生长缓慢,细菌数量分别为4.4×102CFU/m L和1.9×102CFU/m L。此外,9种果汁接种脂环酸芽孢杆菌后均未检测出2,6-二溴苯酚;但是,除葡萄汁外的8种果汁均检测出愈创木酚,浓度在8.6~23.9μg/L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酸芽孢杆菌 培养基 果汁 生长特性 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瘀并治法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白云静 安广文 +1 位作者 姜德训 申洪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2350-2353,共4页
目的:观察用痰瘀并治法中药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陆军总医院风湿免疫科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CTD-ILD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根... 目的:观察用痰瘀并治法中药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陆军总医院风湿免疫科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中医科门诊及住院CTD-ILD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瘀并治中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评价2组患者的有效率、6 min步行试验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_2)、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8.46%、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PaO_2、FVC、TLC、DLCO等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药痰瘀并治法治疗CTD-IL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能减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瘀并治法 结缔组织病 间质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创伤性中央颈髓综合征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竺得洲 高杰 +3 位作者 李连华 彭琳博 刘智 孙天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75-981,共7页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中央颈髓综合征(ATCCS)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分析影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2015年~2017年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53例ATCC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存在病理征、入院手内肌肌力、是否存在椎旁软...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中央颈髓综合征(ATCCS)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分析影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2015年~2017年我院骨科手术治疗的53例ATCC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存在病理征、入院手内肌肌力、是否存在椎旁软组织损伤、脊髓内高信号长度、椎管最狭窄处百分比(MCC)、脊髓最大受压程度(MSCC)、手术时机、手术入路、入院和末次随访ASIA评分(运动、感觉)、JOA评分等信息,分析影响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53例患者平均年龄55.57±9.68岁,39例男性(74%),14例女性(26%),伤后平均6.85±5.39天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19例,后路手术34例,术后平均随访21.51±10.46个月;入院ASIA运动评分70.43±23.32分、ASIA感觉评分99.21±11.78分、JOA评分9.87±2.96分,末次随访ASIA运动评分92.17±13.16分、ASIA感觉评分105.77±6.79分、JOA评分14.13±3.14分,均较入院明显增加(P<0.05),脊髓功能明显恢复。根据JOA评分改善率分组(>50%定义为预后好39例,≤50%定义为预后差14例)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61.14±7.55 vs 53.56±9.65岁)、入院手内肌肌力较差(5.43±5.95 vs 9.49±4.99分)、病理征阳性(阳性/阴性)(10/4 vs 15/24例),MRI T2像显示存在椎旁软组织损伤(有/无)(8/6 vs 9/30例)及脊髓内高信号长度较长(25.87±13.85mm vs 18.08±10.68mm)是预后差的主要因素(P<0.05)。而性别(男/女)(29/10vs 10/4例)、MCC[(43.18±10.96)%vs (49.14±7.94)%]、MSCC[(26.75±10.81)%vs (28.67±9.59)%]、入院ASIA运动评分(74.18±22.78 vs 60.00±22.35分)、入院ASIA感觉评分(101.38±8.93 vs 93.14±16.38分)、手术时机(7.51±5.87 vs 5.00±3.23分)、手术入路(前路/后路)(15/24 vs 4/10例)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ATCCS采用手术治疗安全有效;高龄、病理征阳性、入院手内肌评分低、椎旁软组织有损伤、脊髓内高信号长度长提示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性中央颈髓综合征 颈椎手术 预后 颈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欧洲儿童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肝病委员会意见书:儿童慢性HCV感染的治疗》摘译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帅 韩聚强 闻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9-754,共6页
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肝病委员会发布的本意见书对儿童慢性HCV感染治疗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进行研究,总结儿童慢性HCV感染治疗的科学证据;对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前景进... 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肝病委员会发布的本意见书对儿童慢性HCV感染治疗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进行研究,总结儿童慢性HCV感染治疗的科学证据;对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系统阐述;在当前以及未来不断变化的临床环境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直接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类 治疗 儿童 欧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大鼠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曾静 王茹 +3 位作者 李丹丹 赵弘轶 张微微 黄勇华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2期1097-1103,共7页
目的验证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12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 目的验证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12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SHAM)组(n=40)、MCAO组(n=40)以及MCAO+曲克芦丁治疗组(n=40)。MCAO+曲克芦丁治疗组于术后立即给予曲克芦丁3 ml/kg,1次/日腹腔注射3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 NSS)分别评价栓塞后3 d、7 d、14 d大鼠的行为改变;栓塞后3 d,采用7.0 T高分辨率磁共振的T2及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ASL)序列评价梗死体积及梗死区血流变化;采用尼氏染色评价神经元存活率及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评价各组内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紧密连接标记分子表达的变化;采用蛋白质印迹法评价各组3-硝基酪氨酸(3-nitrotyrosine,3-NT)、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变化。结果 MCAO后3 d,MCAO组与SHAM组相比,ASL序列显示梗死区域血流显著减少;尼氏染色结果显示神经元存活率降低,大量空泡形成,核固缩;免疫荧光显示内皮细胞及紧密连接标记分子减少而星形胶质细胞增多;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iNOS、3-NT、MMP-9增多。而MCAO+曲克芦丁治疗组与MCAO组相比,梗死区域血流显著增多,神经元存活率升高,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标记分子增多,星形胶质细胞减少,iNOS、3-NT、MMP-9减少。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可以通过抑制iNOS和MMP-9的表达,减少3-NT的产生,从而对MCAO后大鼠神经血管单元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 神经血管单元 血脑屏障 曲克芦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束超声技术治疗乳腺癌临床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戚晓东 刘兴华 +4 位作者 冯立辉 梁爽 杨子彬 倪光南 曾梓恒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4-507,共4页
研究多波束超声技术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评估治疗效果。采用束波刀-E10设备进行临床试验,对22名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多波束超声治疗,并对治疗区域的癌细胞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22名患者接受治疗后,... 研究多波束超声技术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评估治疗效果。采用束波刀-E10设备进行临床试验,对22名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多波束超声治疗,并对治疗区域的癌细胞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22名患者接受治疗后,在超声影像下可见肿瘤组织局部回声增强;在光镜下21名患者(95.5%)病灶处显示大片坏死,1名患者(4.5%)可见部分病灶坏死;在电镜下21名患者(95.5%)病灶处显示全部癌细胞破裂死亡,1名患者病灶处部分癌细胞结构尚存。多束超声汇聚焦点作用于病灶,可使乳腺癌细胞发生崩解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超声 乳腺癌 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部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靠性及可重复性研究综述
20
作者 周帅 吴冰 +1 位作者 吴新淮 牛广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9期699-703,共5页
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是一种可以对脑血流量实施真正意义无创定量测量的新兴脑灌注技术。在实施多中心数据融合前确定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是至关重要的,但该技术所得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仍然有... 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是一种可以对脑血流量实施真正意义无创定量测量的新兴脑灌注技术。在实施多中心数据融合前确定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是至关重要的,但该技术所得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仍然有待考量,目前已有团队对ASL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进行了评估,作者对中枢神经系统ASL技术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