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钦
郭金铭
+3 位作者
李星毅
成佳楠
贾罄竹
朱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49-1856,共8页
目的建立不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取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60只,采用4T1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射小鼠不同部位等人工移植方法构建6种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n=10),另采用小鼠乳腺肿瘤病毒介导多瘤病毒中间T抗原(mouse...
目的建立不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取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60只,采用4T1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射小鼠不同部位等人工移植方法构建6种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n=10),另采用小鼠乳腺肿瘤病毒介导多瘤病毒中间T抗原(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polyoma middle T antigen,MMTV-PyMT)转基因小鼠作为肿瘤自发淋巴结转移模型(n=5),并从操作可行性、病理组织学观测、肿瘤生长速度及小鼠生存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不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优劣特征。结果7种转移模型方法中有4种成功建立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其中PyMT小鼠自发淋巴结转移模型临床复现情况最佳,成瘤率可达100%,但存在实验标准化差的弊端;后脚掌-腘窝淋巴结模型淋巴结发生转移速度最快,易操作且重复性高,成瘤率也可达100%,适合用于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腿部-腹股沟淋巴结模型操作简单,重复率高,可达100%,但是其转移时间较后脚掌-腘窝淋巴结模型略长;腹股沟淋巴结-对侧淋巴结模型存在操作较难、荷瘤成功率仅为50%、重复性差的缺陷;另外3种荷瘤模型(舌下-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模型、骨髓内-腹股沟淋巴结模型及右上背皮-腋窝淋巴结模型)均未能在短时间内成功建立淋巴结转移模型,在病理切片中未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存在。结论后脚掌-腘窝淋巴结模型成瘤效果好,最适合用于开展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D-L1表达对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化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
16
2
作者
施茂林
柏玉娣
+6 位作者
王超
李思琪
周代君
彭晶晶
孙非凡
李东
张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8-316,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组织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水平不仅是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PD-L1抑制剂最主要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还可能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背景与目的:肺癌组织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水平不仅是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PD-L1抑制剂最主要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还可能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的疗效。然而,肺癌组织PD-L1表达水平能否影响肺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探讨肺腺癌组织PD-L1表达对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2015年10月—2018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诊治中心确诊为肺腺癌且符合研究入组条件的患者共18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肺腺癌组织中PD-L1和培美曲塞疗效预测分子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临床病理学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分别分析PD-L1和TS表达对患者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分析肺腺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TS表达的相关性。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分别检测6种肺腺癌细胞系中PD-L1、TS的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PD-L1和TS在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51例一线接受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与PD-L1表达阴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R:20.0%vs 35.5%,χ~2=1.404,P=0.236;DCR:60.0%vs 80.6%,χ~2=2.602,P=0.107)。PD-L1表达阴性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显著优于PD-L1表达阳性患者(mPFS:5.6个月vs 4.1个月,log-rank=5.406,P=0.020),两组患者中位总生存(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S:15.9个月vs 12.7个月,log-rank=0.525,P=0.469)。单因素分析发现PD-L1和TS表达阳性是影响患者PFS的危险因素(P=0.023和P=0.003),多因素分析发现TS表达阳性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4)。在51例一线接受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患者肺腺癌组织PD-L1表达与TS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_s=0.691,P<0.001);进一步扩大样本检测发现:在不同肿瘤分期和一线治疗模式的185例肺腺癌患者中,癌组织PD-L1表达与TS表达仍然呈显著正相关(r_s=0.588,P<0.001)。在包括A549在内的6种肺腺癌细胞系中PD-L1与TS在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蛋白水平:r_s=0.899,P<0.05;mRNA表达:r_s=0.861,P<0.05)。结论:在一线接受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患者的mPFS较PD-L1表达阴性患者显著缩短,提示PD-L1表达可能作为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潜在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PD-L1和TS的表达不论在肺腺癌组织水平还是细胞系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是PD-L1表达影响培美曲塞化疗效果的潜在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PD-L1
胸苷酸合酶
培美曲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
2
1
作者
周钦
郭金铭
李星毅
成佳楠
贾罄竹
朱波
机构
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
医院
肿瘤
科
重庆医科大学免疫创新与转化研究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诊治中心
出处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49-1856,共8页
基金
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gzlcx20233397)。
文摘
目的建立不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取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60只,采用4T1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射小鼠不同部位等人工移植方法构建6种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n=10),另采用小鼠乳腺肿瘤病毒介导多瘤病毒中间T抗原(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polyoma middle T antigen,MMTV-PyMT)转基因小鼠作为肿瘤自发淋巴结转移模型(n=5),并从操作可行性、病理组织学观测、肿瘤生长速度及小鼠生存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不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优劣特征。结果7种转移模型方法中有4种成功建立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其中PyMT小鼠自发淋巴结转移模型临床复现情况最佳,成瘤率可达100%,但存在实验标准化差的弊端;后脚掌-腘窝淋巴结模型淋巴结发生转移速度最快,易操作且重复性高,成瘤率也可达100%,适合用于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腿部-腹股沟淋巴结模型操作简单,重复率高,可达100%,但是其转移时间较后脚掌-腘窝淋巴结模型略长;腹股沟淋巴结-对侧淋巴结模型存在操作较难、荷瘤成功率仅为50%、重复性差的缺陷;另外3种荷瘤模型(舌下-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模型、骨髓内-腹股沟淋巴结模型及右上背皮-腋窝淋巴结模型)均未能在短时间内成功建立淋巴结转移模型,在病理切片中未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存在。结论后脚掌-腘窝淋巴结模型成瘤效果好,最适合用于开展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动物模型
Keywords
breast canc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imal models
分类号
R-332 [医药卫生]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R733.4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D-L1表达对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化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
16
2
作者
施茂林
柏玉娣
王超
李思琪
周代君
彭晶晶
孙非凡
李东
张涛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诊治中心
中国人民解放军
西部
战区
总
医院
病理科
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8-31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634,81700766)
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2017SZ0066,2015FZ0073)。
文摘
背景与目的:肺癌组织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表达水平不仅是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PD-L1抑制剂最主要的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还可能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的疗效。然而,肺癌组织PD-L1表达水平能否影响肺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探讨肺腺癌组织PD-L1表达对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化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2015年10月—2018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诊治中心确诊为肺腺癌且符合研究入组条件的患者共18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肺腺癌组织中PD-L1和培美曲塞疗效预测分子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临床病理学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分别分析PD-L1和TS表达对患者P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检验分析肺腺癌组织中PD-L1表达与TS表达的相关性。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分别检测6种肺腺癌细胞系中PD-L1、TS的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PD-L1和TS在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51例一线接受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与PD-L1表达阴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R:20.0%vs 35.5%,χ~2=1.404,P=0.236;DCR:60.0%vs 80.6%,χ~2=2.602,P=0.107)。PD-L1表达阴性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显著优于PD-L1表达阳性患者(mPFS:5.6个月vs 4.1个月,log-rank=5.406,P=0.020),两组患者中位总生存(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S:15.9个月vs 12.7个月,log-rank=0.525,P=0.469)。单因素分析发现PD-L1和TS表达阳性是影响患者PFS的危险因素(P=0.023和P=0.003),多因素分析发现TS表达阳性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4)。在51例一线接受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患者肺腺癌组织PD-L1表达与TS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_s=0.691,P<0.001);进一步扩大样本检测发现:在不同肿瘤分期和一线治疗模式的185例肺腺癌患者中,癌组织PD-L1表达与TS表达仍然呈显著正相关(r_s=0.588,P<0.001)。在包括A549在内的6种肺腺癌细胞系中PD-L1与TS在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蛋白水平:r_s=0.899,P<0.05;mRNA表达:r_s=0.861,P<0.05)。结论:在一线接受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PD-L1表达阳性患者的mPFS较PD-L1表达阴性患者显著缩短,提示PD-L1表达可能作为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为基础化疗的潜在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PD-L1和TS的表达不论在肺腺癌组织水平还是细胞系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是PD-L1表达影响培美曲塞化疗效果的潜在原因之一。
关键词
肺腺癌
PD-L1
胸苷酸合酶
培美曲塞
Keywords
Lung adenocarcinoma
PD-L1
Thymidylate synthase
Pemetrexed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周钦
郭金铭
李星毅
成佳楠
贾罄竹
朱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D-L1表达对晚期肺腺癌患者培美曲塞化疗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
施茂林
柏玉娣
王超
李思琪
周代君
彭晶晶
孙非凡
李东
张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