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CHINET三级医院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39
1
作者 郭燕 胡付品 +111 位作者 朱德妹 汪复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峰波 季萍 谢轶 肖玉玲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孙景勇 陈庆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许云敏 郭素芳 王艳艳 魏莲花 李可可 张泓 潘芬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李威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孙倩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青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黄文辉 李娟 石泉贵 杨娟 热孜瓦古丽·阿不力米提 黄莉莉 邵雪君 任晓艳 李冬 张群 陈雪 黎日海 徐洁丽 高凯杰 徐璐 林琳 张卓 刘健龙 付敏 郭映辉 张文超 王增国 贾凯 夏云 孙珊 杨慧敏 苗艳 周明明 张诗海 刘红娟 陈楠 李婵 沈继录 门万琪 王鹏 张晓威 刘彦彦 安勇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目的监测2022年CHINET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国内58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按CHINET统一监测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CLSI M1002022年版折点标准判断。结... 目的监测2022年CHINET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国内58所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按CHINET统一监测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按CLSI M1002022年版折点标准判断。结果收集2022年1月1日-12月31日上述医院临床分离菌共31801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5%,革兰阴性菌占70.5%。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假中间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外)中甲氧西林耐药株的检出率分别为28.3%、76.7%和77.9%。MRSA中有94.0%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MRSE中有90.8%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2022年儿童和成人中分离的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PSSP的检出率分别为94.2%和95.7%。除克雷伯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范围为21.7%~23.1%外,其他细菌的耐药率多在13.1%以下。除天然耐药菌株外,其他肠杆菌目细菌对替加环素、黏菌素和多黏菌素B高度敏感,耐药率范围为0.1%~13.3%。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从2019年的23.5%下降至2022年的18.0%;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亦从2019年的79.0%下降至2022年的72.5%。结论三级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仍呈增长趋势,但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多种重要耐药细菌的检出率近年来呈现连续下降趋势,提示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开展多学科联动的方式对控制耐药细菌的流行播散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医院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 被引量:51
2
作者 郭燕 胡付品 +137 位作者 朱德妹 汪复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峰波 季萍 谢轶 肖玉玲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孙景勇 陈庆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许云敏 郭素芳 王艳艳 魏莲花 李可可 张泓 潘芬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李威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孙倩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青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房华 张鹏辉 俞碧霞 龚萍 史海霞 温开镇 张贻荣 杨秀丽 赵义琴 廖龙凤 吴金华 顾洪芹 姜琳 户梅芳 贺雯 冯佼 游灵玲 王冬梅 王东娥 刘彦彦 安勇 黄文辉 李娟 石泉贵 杨娟 热孜瓦古丽·阿不力米提 黄莉莉 邵雪君 任晓艳 李冬 张群 陈雪 黎日海 徐洁丽 高凯杰 徐璐 林琳 张卓 刘健龙 付敏 郭映辉 张文超 王增国 贾凯 夏云 孙珊 杨慧敏 苗艳 王建平 周明明 张诗海 刘红娟 陈楠 李婵 寇存山 薛顺虹 沈继录 门万琪 王鹏 张晓威 曾晓艳 李雯 耿燕 刘泽世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637,共11页
目的 监测2023年国内主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国内73所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按CHINET统一监测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3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 目的 监测2023年国内主要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国内73所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按CHINET统一监测技术方案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2023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折点标准判断。结果 2023年1-12月73所医院共监测临床分离菌445 19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0%,革兰阴性菌占71.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假中间葡萄球菌和施氏葡萄球菌外)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SE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9.6%、81.9%和78.5%。甲氧西林耐药株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SE和MSCNS)。MRSA中有92.9%的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敏感;MRSE中有91.4%的菌株对利福平敏感;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儿童和成人患者分离的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株的检出率分别为93.1%和95.9%。除克雷伯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2.5%、23.6%外,其他细菌的耐药率多在15.0%以下。除天然耐药菌株外,其他肠杆菌目细菌对替加环素、黏菌素和多黏菌素B高度敏感,耐药率范围为0.6%~1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1.9%和17.4%,不动杆菌属对两药的耐药率分别高达67.5%和68.1%。结论 临床分离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虽仍呈增长趋势,但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等多种重要的碳青霉烯类耐药株检出率则呈锯齿形上升,提示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开展多学科联动的方式为应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及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入西藏高原部队战士维生素C需要量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石元刚 杨家驹 +8 位作者 韦娜 黄国荣 蒋宝泉 唐晓敏 糜漫天 官军 曹祯吾 陈云苗 张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为保证初入高原部队战士缺氧适应对维生素C(Vc)进行维生素需要量研究,为初人高原部队战士Vc供给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空运进人西藏高原(3700m)的青年男性新兵50名,分为5组,每组10人。第1~5组每人每日Vc摄取量为20... 目的:为保证初入高原部队战士缺氧适应对维生素C(Vc)进行维生素需要量研究,为初人高原部队战士Vc供给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空运进人西藏高原(3700m)的青年男性新兵50名,分为5组,每组10人。第1~5组每人每日Vc摄取量为20、40、60、80、110mg,实验期为14d。在实验膳食中Vc摄取进行了严格控制。以空腹血浆Vc含量,24h尿总Vc排出量,口服500mgVc4h尿中总Vc排出量等3项评价指标。结采:实验期第14天测定以上3项指标第4组以上达到标准要求。结论:初人高原部队战士Vc需要量为80mg,供给量为96mg,高于平原地区,但与久居高原战士需要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预防 维生素C 需要量 初入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驻军某部730人龋病状况调查报告与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洁 李刚 +3 位作者 郭静 宋超峰 梁登富 周振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口腔卫生服务,了解西藏驻军部队人员中的龋病流行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标准器材,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西藏驻军某部为调查样本。结果:共调查西藏驻军某部现役男性人员73... 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口腔卫生服务,了解西藏驻军部队人员中的龋病流行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版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和标准器材,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西藏驻军某部为调查样本。结果:共调查西藏驻军某部现役男性人员730名,龋患率为24.6%,龋均为0.51。结论:该部现役男性人员中龋患率处于较低水平,龋病未治率却较高,应加强对部队人员的系统性口腔卫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口腔健康调查 军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某部226名官兵立体视功能现况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濮蓉 张旭 +2 位作者 刘百臣 陈昌玖 易贵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6,75,共2页
关键词 现况调查 立体视觉 视功能 西藏地区 官兵 精细 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驻军某部队口腔牙周病发病状况抽样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洁 胡轶 +5 位作者 范晓敏 李刚 梁登富 曾令光 罗勇 周振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8期19-21,共3页
目的了解西藏驻军人员口腔牙周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样本,共抽查730人,以全军口腔健康调查方案的调查标准,数据采集后利用FoxPro 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牙周疾病患病率... 目的了解西藏驻军人员口腔牙周病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样本,共抽查730人,以全军口腔健康调查方案的调查标准,数据采集后利用FoxPro 6.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中牙周疾病患病率为81.8%。其中军官有牙结石的区段均数为(2.24±2.10)个,高于士官[(2.04±1.97)个]和士兵[(1.50±1.7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三磨牙阻生齿检出率为32.51%,有冠周炎病史的官兵占总调查人数的19.2%,唇炎患病率为74.2%,口腔溃疡的患病率为24.9%,牙创伤的患病率为2.1%。结论西藏驻军人员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积极改善部队的口腔疾病医疗条件,加强口腔疾病预防工作,尽快建立起覆盖部队医院及基层的口腔卫生勤务保障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驻军 口腔 健康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高原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预激综合征二尖瓣替换一例报告
7
作者 王志农 张宝仁 +3 位作者 李素芝 王洪亚 陈忠东 王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9-369,380,共2页
1 临床资料 患者蒋某,女性,汉族,38岁.因劳累性心悸、气短13年,晕厥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4年入院.患者于13年前分娩后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慌、气急、不能平卧;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治疗后症状时发时愈;4年前上述症状... 1 临床资料 患者蒋某,女性,汉族,38岁.因劳累性心悸、气短13年,晕厥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4年入院.患者于13年前分娩后逐渐出现活动后心慌、气急、不能平卧;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经治疗后症状时发时愈;4年前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并经常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和晕厥;曾因二尖瓣狭窄伴预激综合征,2年前在外院行二尖瓣球囊扩张和射频消融术治疗,但术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查体:二尖瓣面容,心率96次/min,第一心音低钝,P2亢进;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中度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右心室大、预激综合征(A型);X线胸片:肺淤血、肺动脉段突出,心胸比率0.54;心脏彩超示:二尖瓣重度狭窄、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左心室射血分数0.72、短轴缩短率0.40、左心室舒张末容量82 ml;血红蛋白168 g/L、动脉血氧饱和度87.4%,肝、肾功能正常.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三尖瓣功能性关闭不全(中度)、预激综合征(A型)、肺动脉高压、心功能Ⅲ-Ⅳ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人工心脏瓣膜 体外循环 高原地区 合并症 二尖瓣替换术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 预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部队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8
作者 闫春城 陈云忠 李素芝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医院科研管理工作 高原部队 医院科研工作 部队医院 科研水平 地理环境 医疗工作 持续发展 医务人员 工作经验 发展问题 等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汉、藏族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病理特征
9
作者 江红接 宋显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88-289,共2页
对比分析各年龄组汉、藏族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392块胃粘膜病理结果,发现汉族患者胃粘膜血管扩张充血多见(P<0.01),具有类似门脉高压下充血性改变的病理特征,而藏族患者淋巴滤泡形成少见(P<0.005),其CSG... 对比分析各年龄组汉、藏族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392块胃粘膜病理结果,发现汉族患者胃粘膜血管扩张充血多见(P<0.01),具有类似门脉高压下充血性改变的病理特征,而藏族患者淋巴滤泡形成少见(P<0.005),其CSG发生上免疫损害较为次要。汉、藏族CSG患者炎症程度与年龄未见相关关系(P>0.05),而CAG患者从青壮年进入老年前期随着年龄增加萎缩程度加重(P<0.01)。汉族老年CAG患者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多见(P<0.01),各年龄组藏族患者不典型增生少见(P<0.05)、肠化生多见(P<0.05)。因此,汉族老年CAG患者应视为胃癌高危人群,各年龄组藏族患者肠化生有必要视为癌前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 藏族 胃炎 胃粘膜
全文增补中
不同产地五脉绿绒蒿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槲皮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星昊 陈瑞 +3 位作者 韩起 蒋海强 齐冬梅 吴宗耀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11-2715,共5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五脉绿绒蒿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槲皮素含量。方法收集6个产地14批药材,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进行考察。结果对照指纹图谱共标定了9个共有峰,相似度均为0.80以上。14批药材聚为2类,2个主成分...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五脉绿绒蒿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槲皮素含量。方法收集6个产地14批药材,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进行考察。结果对照指纹图谱共标定了9个共有峰,相似度均为0.80以上。14批药材聚为2类,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5.136%,峰8、7、1、4、6是区别不同产地药材的主要成分。槲皮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拉萨产地最高,为0.1961%;那曲产地最低,为0.0075%。结论本实验建立了稳定性强的藏药五脉绿绒蒿HPLC指纹图谱及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可定性定量评价药材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脉绿绒蒿 产地 HPLC指纹图谱 槲皮素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MA4在肺腺癌预后、诊断和免疫浸润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静 李艳梅 +5 位作者 王雪樾 聂恬 王洁 翁启明 张静 范晔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985-1993,共9页
目的探究PSMA4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预后、诊断和免疫浸润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获取LUAD患者的表达谱和临床信息。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LUAD组(n=539)与正常... 目的探究PSMA4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预后、诊断和免疫浸润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获取LUAD患者的表达谱和临床信息。通过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LUAD组(n=539)与正常组(n=59)PSMA4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在GEO数据库下载GSE40791和GSE10072 LUAD数据集,验证PSMA4在LUAD组与正常组中的表达水平。收集10对2023年1-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LUAD患者的肿瘤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RT-qPCR技术验证PSMA4在10对LUAD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体外培养肺癌细胞和正常肺上皮细胞,通过RT-qPCR检测PSMA4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并对PSMA4的高低表达组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通过Cox回归分析和Kaplan-Meier(KM)法确定PSMA4对于LUAD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并构建列线图预测不同时间点的总生存率。结果TCGA数据集、GSE40791和GSE10072 LUAD数据集中的表达数据显示,PSMA4在LUAD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RT-qPCR检测分析发现,PSMA4在LUAD和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肺上皮细胞(P<0.01)。PSMA4高表达是诊断LUAD和预后不良的标志物,与肿瘤微环境中效应记忆性T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中央记忆性T细胞、肥大细胞的水平的降低有关。结论PSMA4对LUAD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并且与LUAD的预后和免疫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PSMA4 预后 诊断 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康胶囊对大部队急进高原急性高原病预防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13
12
作者 郑必海 李素芝 +4 位作者 周小波 李尚师 姚文新 陈坤 王洪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66,169,共2页
关键词 AHAD 急进高原 急性高原病 胶囊 预防作用 观察 快速进入 平原 高海拔地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T-AOC、SOD、MDA的特点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3
13
作者 殷作明 胡德耀 +7 位作者 李素芝 叶峰 石权贵 宋俊 刘良明 杨志焕 陈永龙 刘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9-812,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 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平战时肢体火器伤后血浆及伤道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T 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将2 4头实验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头,在不同环境下致伤;分别于伤前、伤后不同时相点采集中静脉血和伤道肌肉组织定量测定T AOC、SOD、MDA。结果 ①平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伤后均持续下降,在伤后1~2d降至最低点,此后逐渐上升;SOD、MDA均在伤后3 0min~2h即有升高,至6h时达最高点,此后逐渐下降,组织中3d恢复到较低水平,血浆中5d恢复至正常水平。②高原平时组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SOD、MDA变化规律与平原平时组相似,但变化的幅度大、持续的时间长。③高原战时组与高原平时组相比,血浆和伤道组织内T AOC在伤前即有显著降低,SOD、MDA显著增高,伤后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程度、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高原平时组,峰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提前。结论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和局部伤道组织的损伤程度重于高原平时组,而高原平时组的损伤又重于平原平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寒 战争环境 枪弹伤 总抗氧化能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高寒战时环境肢体火器伤后应激反应的特点 被引量:21
14
作者 殷作明 胡德耀 +6 位作者 李素芝 杨志焕 叶峰 刘良明 石权贵 宋俊 林秀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81-583,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全身应激反应的特点。方法 将2 4头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只、复制肢体火器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0、3 0min、2、6、12、2 4、48、72... 目的 探讨高原高寒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全身应激反应的特点。方法 将2 4头猪随机分为高原战时致伤组(GZ)、高原平时致伤组(GP)和平原平时致伤组(PP) ,每组8只、复制肢体火器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0、3 0min、2、6、12、2 4、48、72、12 0h采静脉血测定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结果 3组猪血浆氢化可的松含量均于伤后10min明显升高、3 0min达高峰,高原战时致伤组血浆氢化可的松含量增高幅度最大,约为高原平时致伤组的2倍、平原平时致伤组的4倍;高原战时致伤组血浆肾上腺素含量于伤后10min明显升高并达高峰,约为伤前的40倍、高原平时致伤组的1 5倍、平原平时致伤组的1 8倍。平原平时致伤组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含量均在伤后48h恢复到正常水平,高原平时致伤组在伤后72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高原战时致伤组在伤前血浆氢化可的松和肾上腺素含量就大大高于其它两组,一直到伤后12 0h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高原高寒环境战时猪肢体枪弹伤后全身应激反应明显重于高原平时致伤组和平原平时致伤组,而且持续的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高寒 战争 枪弹伤 应激反应 氢化可的松 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缺氧对急进高原个体胃肠动力激素及其粘膜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李红 郑必海 +3 位作者 郑建保 李素芝 何贵强 周晓波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对高原缺氧对急进高原个体胃肠动力激素及其粘膜屏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20例由平原急进高原个体于进入高原前、进入高原第3天和第7天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及胃泌素(GAS)的含量... 目的:对高原缺氧对急进高原个体胃肠动力激素及其粘膜屏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对20例由平原急进高原个体于进入高原前、进入高原第3天和第7天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及胃泌素(GAS)的含量进行检测,同步进行胃镜检查,并对进入高原后消化系统的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组20例急进高原个体胃肠动力激素MTL、VIP、SP、GLP-1及GAS均出现显著改变,其中MTL、SP显著降低,VIP、GLP-1及GAS显著升高,进入高原后第3天及进入高原后第7天与进入高原前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5。胃镜下明显存在胃蠕动缓慢及胃粘膜改变,进入高原第3天及第7天与进入高原前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其中进入高原第3天胃蠕动缓慢及粘膜改变分别高达60%、85%。并且20例急进高原个体中有13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占65%),症状主要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便秘、黑便等,其中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分别高达60%、40%、25%和10%。结论:高原急性缺氧对急进高原个体胃肠动力激素存在明显的影响,并因此而出现胃肠运动缓慢,从而导致急性胃肠粘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急性缺氧 胃肠动力激素 胃泌素 胃粘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缺氧致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及谷氨酰胺的保护作用观察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定周 周其全 +1 位作者 李素芝 刘福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观察模拟高原环境暴露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及谷氨酰胺(Gln)的保护作用,探讨高原肠黏膜屏障损伤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原对照组(C组)、高原缺氧组(H组)和Gln保护组(HG组),每... 目的观察模拟高原环境暴露下大鼠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及谷氨酰胺(Gln)的保护作用,探讨高原肠黏膜屏障损伤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关系。方法 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平原对照组(C组)、高原缺氧组(H组)和Gln保护组(HG组),每组10只。H和HG组动物在模拟海拔7000m的低压舱内生存72h,C组在平原环境下生存72h。观察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组织病理改变、肠上皮细胞凋亡、肠道细菌移位情况,并应用邻联二回香胺显色剂法检测血清和小肠黏膜二胺氧化酶(DAO)的活性,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一氧化氮(NO)、Gln的含量。结果 H、HG组大鼠肠黏膜损伤严重,紧密连接间隙增宽,硝酸镧示踪法可见镧颗粒进入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间隙内以及基底膜外侧周围组织间隙或细胞内。H组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有细菌移位,移位细菌数为0.47±0.83CFU/g;HG组各器官移位细菌明显减少,细菌移位数为0.22±0.42CFU/g(P<0.05)。原位末端标记切口平移双标记法(TUNEL法)检测显示,H组肠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增多,凋亡指数为16.2%±2.2%;与H组比较,HG组肠黏膜损伤明显减轻,肠上皮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指数为13.3%±4.6%(P<0.05)。与C组血清内毒素(0.032±0.003kEU/L)、血清DAO(0.861±0.359kU/L)、血清Gln(3.083±0.186mmol/L),小肠DAO(0.516±0.062kU/L)、小肠Gln(0.573±0.032mmol/L)比较,H组血清内毒素(0.277±0.053kEU/L)和DAO(3.533±0.584kU/L)水平显著增高,血清Gln(1.472±0.079mmol/L)及小肠DAO(0.325±0.0533kU/L)、Gln(0.377±0.010mmol/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H组比较,HG组血清内毒素(0.113±0.015kEU/L)和DAO(1.810±0.450kU/L)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ln(1.951±0.070mmol/L)及小肠DAO(0.431±0.049kU/L)、Gln(0.448±0.021mmol/L)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原缺氧能引起严重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促进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是高原MODS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Gln对高原肠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减少细菌移位,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环境暴露 肠黏膜屏障 缺氧 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原反应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黄庆愿 高钰琪 +4 位作者 刘福玉 牟信兵 周其全 蒋春华 翟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 建立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预测AMS的发生。方法 在平原,对进藏人员用V max229D型肺功能仪测试肺功能;定量饮水后不同时间点测定累计尿量进行饮水试验;吸入低氧气体(10... 目的 建立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预测AMS的发生。方法 在平原,对进藏人员用V max229D型肺功能仪测试肺功能;定量饮水后不同时间点测定累计尿量进行饮水试验;吸入低氧气体(10% O2,90% N2)10min进行低氧反应试验。空运进藏后,对AMS进行症状学评分。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经相关分析,初选出受试者胸廓体积、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饮水1000 ml后1.5h内尿量、2h内尿量、2.5h内尿量及低氧反应7min时的心率是与AMS相关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经逐步回归,消除自变量间的共线性后,筛选出4个重要指标,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AMS评分=16.108-0.00304×(饮水1000 ml后2.5h内尿量)-0.441×PEF-0.0487×(低氧反应7min时的心率)-0.240×胸廓体积。回归效果检验的F值=5.889(P〈0.01)。结论 肺功能、饮水1000 ml后1.5-2.5h排出的尿量、低氧反应7min时的心率及胸廓体积可作为预测AMS发生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低氧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 预测模型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仕迅 陈彬 +3 位作者 李景华 覃容宾 王璇 刘启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藏族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征。方法将2006年9月至2011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冠心病的117例患者分为藏族组(76例,65%)和汉族组(41例,35%),收集入院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地区藏族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征。方法将2006年9月至2011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冠心病的117例患者分为藏族组(76例,65%)和汉族组(41例,35%),收集入院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回顾性分析藏族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病变特点。结果在体质指数、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是否吸烟及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方面,藏族组与汉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发病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血尿酸水平方面,藏族组与汉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藏族组的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但复杂病变(三支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C型病变)比例较大。藏族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布与汉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藏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对藏族冠心病患者的发病有着重要意义,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现场家兔肝细胞体外培养气相条件初探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明森 李素芝 +2 位作者 王学凯 黄文超 姚文兴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791-1792,共2页
关键词 高原 肝细胞 体外培养 体外细胞培养 家兔 养气 医学 初探 大气压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肺水肿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有 高钰琪 +3 位作者 李素芝 赵忠诚 刘福玉 牟信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76-1177,共2页
目的通过模拟高原环境,研究大鼠在复合缺氧寒冷运动时诱发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的可能性.方法利用低压氧舱减压大鼠,观察大鼠在复合缺氧寒冷运动条件下的肺血流动力学、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在模拟... 目的通过模拟高原环境,研究大鼠在复合缺氧寒冷运动时诱发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HAPE)的可能性.方法利用低压氧舱减压大鼠,观察大鼠在复合缺氧寒冷运动条件下的肺血流动力学、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在模拟高原海拔4 000 m、白昼10 ℃、夜间4 ℃、适度运动条件下,PaO2、SaO2、PaCO2均显著降低,24、48、72 h之间无显著差异;肺动脉压在72 h时显著升高,这与临床观察到HAPE通常在进入高原2~5 d发病相符.病理切片结果:缺氧寒冷运动组70.2%可见肺间质增厚、肿大,大量多核细胞,肺泡腔变小,肺泡腔内无液体渗出,呈间质性肺水肿改变,未见肺泡型肺水肿发生.结论可采用该实验模型复制间质性HAPE动物模型,而肺泡型HAPE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肺水肿 缺氧 寒冷 运动 SD-大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