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控制最佳扭矩分配4WD系统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郭立书 葛安林 +1 位作者 张泰 岳英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19,共4页
通过对行星齿轮式分动器工作过程的分析 ,以提高运动性能和行驶安全稳定性能、减少轮胎磨损为目的 ,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控制前后传动轴扭矩分配的系统。根据前输出轴转速、后输出轴转速、方向盘转角和制动开关等信息 ,分正常、起步、转向... 通过对行星齿轮式分动器工作过程的分析 ,以提高运动性能和行驶安全稳定性能、减少轮胎磨损为目的 ,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控制前后传动轴扭矩分配的系统。根据前输出轴转速、后输出轴转速、方向盘转角和制动开关等信息 ,分正常、起步、转向、制动、滑转控制和转速差控制等 6种工况 ,制定最佳扭矩分配方案 ,对系统实施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明显优于其他四轮驱动 (4W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控制 扭矩 4WD系统 分动器 汽车 行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辆负荷度的换挡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泰 葛安林 +2 位作者 郭立书 朱由锋 刘宝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2,共4页
针对货车自动变速器载荷变化幅度大的特点 ,提出了综合反映载货质量、道路坡度及路面状况的车辆负荷度概念 ,并利用车辆负荷度 ,根据动力性换挡规律的最佳换挡点对货车制定了相应的换挡规律 ;同时对影响换挡规律的载货质量、道路坡度及... 针对货车自动变速器载荷变化幅度大的特点 ,提出了综合反映载货质量、道路坡度及路面状况的车辆负荷度概念 ,并利用车辆负荷度 ,根据动力性换挡规律的最佳换挡点对货车制定了相应的换挡规律 ;同时对影响换挡规律的载货质量、道路坡度及路面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解决了货车自动变速器不同于轿车自动变速器的一些关键问题。在轻型货车上实验表明 ,利用车辆负荷度方法来建立换挡规律对车辆载荷及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负荷度 换挡规律 货车 自动变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平衡台架试验的高强化柴油机冷却系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骆清国 龚正波 +1 位作者 冯建涛 张郑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87-1290,共4页
通过某型高强化柴油机全工况热平衡台架试验,分析了柴油机本体出水温度对柴油机本体散热及中冷器散热规律的影响;指出高强化柴油机智能化控制冷却系统应采用高、低温双循环回路方案,其中高温回路主要用于冷却柴油机本体,而低温回路应以... 通过某型高强化柴油机全工况热平衡台架试验,分析了柴油机本体出水温度对柴油机本体散热及中冷器散热规律的影响;指出高强化柴油机智能化控制冷却系统应采用高、低温双循环回路方案,其中高温回路主要用于冷却柴油机本体,而低温回路应以控制增压空气温度为目标对中冷器冷却强度进行独立调节,从而有效地改善高强化柴油机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及工程 柴油机 热平衡 台架试验 中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仿真的柴油机冷却系统自行加温过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骆清国 冯建涛 +1 位作者 刘红彬 陈明飞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0-63,共4页
针对目前柴油机及其冷却系统数值仿真中存在的分开建模无法对柴油机自行加温过程模拟的问题,建立了某柴油机及其冷却系统全耦合仿真模型,实现了对柴油机冷却系统自行加温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柴油机冷却系统自行加温过程中... 针对目前柴油机及其冷却系统数值仿真中存在的分开建模无法对柴油机自行加温过程模拟的问题,建立了某柴油机及其冷却系统全耦合仿真模型,实现了对柴油机冷却系统自行加温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柴油机冷却系统自行加温过程中机油温度上升较冷却水快。油、水温度均达到40℃时,冷却系统加温时间需要575 s,自行加温过程中,水泵消耗的功率最小为0.594 kW,最大效率为34.8%。通过该机热平衡试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冷却系统 全耦合仿真 自行加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冷却系统瞬态响应研究
5
作者 骆清国 冯建涛 +1 位作者 刘国夫 桂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90,共6页
建立了某型柴油机冷却系统数值仿真模型,针对变工况下冷却系统的响应问题做了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单一系统参数和多参数对柴油机出水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不同单一系统参数,柴油机出水温度达到稳定状态所用时间不同,但都相对较短,... 建立了某型柴油机冷却系统数值仿真模型,针对变工况下冷却系统的响应问题做了仿真研究,分析了不同单一系统参数和多参数对柴油机出水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不同单一系统参数,柴油机出水温度达到稳定状态所用时间不同,但都相对较短,而改变多个系统参数所用时间则相对较长。通过该型柴油机热平衡实验,在外特性上验证了该冷却系统仿真模型是可信的。研究结果为冷却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策略制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柴油机 冷却系统 瞬态响应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轮式装甲车双片离合器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案例分析
6
作者 周伟东 胡修文 陈慧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3期184-185,共2页
轮式装甲车是轻型机械化部队的主要作战装备,遂行长途机动和快速反应等作战任务。离合器故障的出现,直接影响车辆完好率和战斗力的提高。本文就双片离合器的常见典型故障进行研究与分析,从实际维修中列举几种案例加以佐证。目的是指导... 轮式装甲车是轻型机械化部队的主要作战装备,遂行长途机动和快速反应等作战任务。离合器故障的出现,直接影响车辆完好率和战斗力的提高。本文就双片离合器的常见典型故障进行研究与分析,从实际维修中列举几种案例加以佐证。目的是指导部队官兵与广大读者对离合器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器 典型故障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柴油机缸内传热与热负荷分析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骆清国 冯建涛 +2 位作者 刘红彬 龚正波 李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7,共6页
在对柴油机缸内燃烧和传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研究的柴油机缸内高温部件的实际结构,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型柴油机整机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对标定工况和最大扭矩工况下缸内热流分布以及各高温部件的温度场分析表明:高温燃气与活塞... 在对柴油机缸内燃烧和传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所研究的柴油机缸内高温部件的实际结构,应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型柴油机整机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对标定工况和最大扭矩工况下缸内热流分布以及各高温部件的温度场分析表明:高温燃气与活塞的对流传热量最大,缸套与冷却液的对流传热量远大于缸盖与冷却液的对流传热量;缸套、缸盖、活塞的最高温度在标定工况时均高于最大扭矩工况,进、排气门的最高温度在最大扭矩工况均高于标定工况;在所有缸内高温部件中,排气门头部温度最高,最大扭矩工况时达到81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传热 热负荷 冷却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控制 被引量:39
8
作者 郭立书 葛安林 +1 位作者 张泰 岳英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合器传递扭矩的 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换挡过程控制方法。以乘坐满意的冲击度最大值为约束条件 ,对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速度进行控制 ,利用推迟点火提前角与停缸工作相结合的方法 ,使发动机的工作与离合器的分离... 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合器传递扭矩的 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 )换挡过程控制方法。以乘坐满意的冲击度最大值为约束条件 ,对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速度进行控制 ,利用推迟点火提前角与停缸工作相结合的方法 ,使发动机的工作与离合器的分离或接合相协调 ,从而达到提高换挡品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换挡过程 传递扭矩 冲击度 换挡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控制品质评价指标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世欣 张元侠 +3 位作者 刘科 付尧 张建国 曾华兵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25-930,958,共7页
根据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不同行驶工况,从控制的角度出发,将控制品质评价指标细分为起步品质和换挡品质的评价指标。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某DCT样车整车模型,包括发动机、双离合器与操纵装置、变速器与同步器、负载、整车... 根据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不同行驶工况,从控制的角度出发,将控制品质评价指标细分为起步品质和换挡品质的评价指标。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某DCT样车整车模型,包括发动机、双离合器与操纵装置、变速器与同步器、负载、整车动力学、控制器和驾驶员等子模型,并设计了控制品质客观评价系统,研究各个评价指标与控制品质的映射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控制品质评价指标权值,通过整车系统模型与评价系统的联合仿真,确定了控制目标,即各个评价指标的控制期望区间,为下一步优化DCT的控制策略、控制算法提供了优化目标,得到了能够保证DCT起步品质和换挡品质的控制期望值,为整车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起步品质 换挡品质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爆震因子统计特性的爆震燃烧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力 康健 +2 位作者 徐凤雏 李玉华 黄永生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汽油机燃烧诊断广泛采用Siemens VDO算法识别非正常爆震燃烧,爆震识别及强度评价严重依赖主观性经验所确定的爆震阈值.所进行的试验测试分析认为,爆震因子具有随机性特征,其值在很大程度上仅具有相对意义而非绝对性地指征爆震事件.基于... 汽油机燃烧诊断广泛采用Siemens VDO算法识别非正常爆震燃烧,爆震识别及强度评价严重依赖主观性经验所确定的爆震阈值.所进行的试验测试分析认为,爆震因子具有随机性特征,其值在很大程度上仅具有相对意义而非绝对性地指征爆震事件.基于爆震因子统计特性的分析,采用D检验、Lilliefors检验等正态检验手段进行爆震事件的识别.研究表明:非爆震工况爆震因子服从正态分布,爆震工况爆震因子不服从正态分布;通过依次剔除爆震工况爆震因子峰值个体可使样本正态化,并据此识别爆震事件.基于爆震因子统计特性的爆震识别方法能够避免爆震阈值的主观性经验取值,同时该爆震识别方法对爆震窗口宽度不具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震 燃烧诊断 统计特性 汽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喷涂7Cr13涂层的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乔玉林 徐滨士 +2 位作者 马世宁 池俊成 于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649-1651,共3页
研究了 2 mm粉芯丝材电弧喷涂 7Cr1 3涂层的摩擦学性能 ,并借助 X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电弧喷涂 7Cr1 3涂层具有较优的抗磨减摩性能 ,其磨损机制主要是磨料磨损和分... 研究了 2 mm粉芯丝材电弧喷涂 7Cr1 3涂层的摩擦学性能 ,并借助 X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面分析技术研究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 ,电弧喷涂 7Cr1 3涂层具有较优的抗磨减摩性能 ,其磨损机制主要是磨料磨损和分层磨损 ,与 GCr1 5试环对摩时 ,试环表面形成了主要含 Cr2 O3的转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 电弧喷涂 7Cr13涂层 磨损机理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观评价模型的 AMT 汽车起步品质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建国 雷雨龙 +1 位作者 王加雪 刘洪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9-463,508,共6页
在细分定义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汽车起步品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搭建了AMT整车模型和起步品质客观评价模型。通过整车模型与评价模型的联合仿真,得到起步品质控制目标,即各指标的控制期望区间,从而为AMT汽车起步控制提供参考和指... 在细分定义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汽车起步品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搭建了AMT整车模型和起步品质客观评价模型。通过整车模型与评价模型的联合仿真,得到起步品质控制目标,即各指标的控制期望区间,从而为AMT汽车起步控制提供参考和指导。以起步品质评价等级最高为目标构建适应度评价函数,对基于模糊控制的起步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得到了影响起步品质的离合器接合速度和发动机节气门开度的模糊控制规则最优解集,并对优化前后的起步品质进行仿真对比。整车试验验证的结果表明,这种基于客观评价的优化方法是可行的,优化后的模糊起步控制策略改善了样车的起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T汽车 起步品质 客观评价 优化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磷氮型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行为及其摩擦化学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乔玉林 池俊成 +1 位作者 徐滨士 马世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6,共4页
对3种氮杂环的磷氮型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子探针分析了摩擦表面。结果表明:PN1添加剂的综合摩擦学性能最好,当其加入量为0.20%时,四球磨斑直径最小,摩擦系数最低,同时具有较高的最大无卡咬负荷,... 对3种氮杂环的磷氮型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电子探针分析了摩擦表面。结果表明:PN1添加剂的综合摩擦学性能最好,当其加入量为0.20%时,四球磨斑直径最小,摩擦系数最低,同时具有较高的最大无卡咬负荷,磨斑表面较光滑,磨痕较窄;元素磷的分布不均匀,而元素氮的分布较均匀。摩擦化学反应膜中元素的XPS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剂添加量增大时,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明显的氧化磨损,摩擦表面上O—C=O类化合物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氮型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行为 摩擦化学机制 研究 极压添加剂 抗磨添加剂 表面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双火花塞燃烧室点火控制策略的测试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尚会超 张力 +2 位作者 陈海 李飞 黄永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为分析158FMI汽油机双火花塞燃烧室对发动机缸内燃烧放热速率、循环变动和爆震燃烧等的影响,设计了五种不同的单/双火花塞点火控制策略。燃烧测试诊断证明:双火花塞可有效促进缸内燃烧过程,其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均大幅升高,最高... 为分析158FMI汽油机双火花塞燃烧室对发动机缸内燃烧放热速率、循环变动和爆震燃烧等的影响,设计了五种不同的单/双火花塞点火控制策略。燃烧测试诊断证明:双火花塞可有效促进缸内燃烧过程,其最高燃烧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均大幅升高,最高燃烧压力对应曲轴转角提前,燃烧持续期缩短,循环变动率降低;在低负荷工况,双火花塞加速缸内燃烧、缩短燃烧持续期、提高燃烧稳定性和降低循环变动率的效果更加显著。测试数据的分析揭示如下现象:全负荷工况双火花塞加速缸内燃烧的总体效应主要体现在已燃质量分数10%~50%的前期燃烧阶段,双火花塞比单火花塞更易出现爆震燃烧,双火花塞提升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潜力很大程度取决于点火提前角的匹配优化;而双火花塞同相点火和非同相点火对缸内燃烧特性的影响并不明显。基于点火控制策略的优化,158FMI双火花塞汽油机通过热力学循环效率的提高获得5%~6%的动力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汽油机 双火花塞 燃烧放热率 循环变动 爆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离心式压气机叶片强度与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骆清国 司东亚 +1 位作者 冯建涛 龚正波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4,共4页
采用流体动力学及有限元方法,对某型带分流叶片的离心式压气机叶轮进行了单向流固耦合分析。建立了叶轮单个通道的三维流场模型,得到某转速下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场的应力分布,然后将气动力施加在叶片上,获得离心力和气动力共同作用时主叶... 采用流体动力学及有限元方法,对某型带分流叶片的离心式压气机叶轮进行了单向流固耦合分析。建立了叶轮单个通道的三维流场模型,得到某转速下压气机叶轮内部流场的应力分布,然后将气动力施加在叶片上,获得离心力和气动力共同作用时主叶片及分流叶片上的应力分布及最大变形量,最后对比分析了离心力与气动力对叶片应力应变和振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压气机 分流叶片 流固耦合 应力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动态响应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孟 张力 +2 位作者 谢博强 江亮 黄永生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1-465,共5页
为一台可变气门正时(VVT)发动机的配气相位调节器开发了一套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测试系统,完成了机油控制阀(OCV)工质流量特性的测试。分析了VVT动态响应特性的测试原理。借助该测试系统,测得不同的OCV、转速、温度和压力时相位器的动态... 为一台可变气门正时(VVT)发动机的配气相位调节器开发了一套可变气门正时机构的测试系统,完成了机油控制阀(OCV)工质流量特性的测试。分析了VVT动态响应特性的测试原理。借助该测试系统,测得不同的OCV、转速、温度和压力时相位器的动态响应曲线。最后进行了相位器泄漏量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正时机构 测试系统 机油控制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连续可变进气凸轮轴相位策略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力 尚会超 +3 位作者 袁志强 马为 付秋波 陈明飞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21,共8页
针对486Q汽油机连续可变进气凸轮轴配气相位系统的研制,采用发动机循环模拟数值方法研究连续可变进气凸轮轴配气相位系统的相位策略。数值模拟表明486Q汽油机在高负荷中低转速工况通过进气相位提前抑制进气在气门关闭时刻向进气道的倒... 针对486Q汽油机连续可变进气凸轮轴配气相位系统的研制,采用发动机循环模拟数值方法研究连续可变进气凸轮轴配气相位系统的相位策略。数值模拟表明486Q汽油机在高负荷中低转速工况通过进气相位提前抑制进气在气门关闭时刻向进气道的倒流可有效提高循环进气量,使中低转速工况动力输出性能提高6%~8%,其结果与随后试验测试获得进气相位变化量一致。综合考虑燃油消耗率和有害排放物生成,数值模拟中等负荷工况进气相位参数的调节优化,通过进气相位提前,示例工况缸内残余废气系数可从9%增加到20%,NO排放量低减约80%,燃油消耗率降低2%左右;通过试验测试确定中等负荷各工况进气相位最佳范围。探讨怠速低负荷工况改善燃烧稳定性、低减HC排放和改善低温起动性能的相位策略,数值模拟低负荷工况通过进气相位延迟抑制排气向进气道倒流以低减缸内残余废气量的效果;通过试验测试获取486Q汽油机怠速低负荷工况最佳相位器变化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可变气门正时 控制策略 循环模拟 废气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发动机数据特征提取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更云 王旭东 +1 位作者 冯建涛 彭鹏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1-3,共3页
发动机转速信号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本文中运用粗糙集理论对发动机转速信号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从庞杂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可辨识矩阵算法对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剔除其中的冗余信息,有效地提取了能够表征发动机技术... 发动机转速信号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本文中运用粗糙集理论对发动机转速信号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从庞杂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结果表明,利用可辨识矩阵算法对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剔除其中的冗余信息,有效地提取了能够表征发动机技术状况的特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发动机 特征提取 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平面曲线形状公差、方向公差变换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冠 侯磊 +2 位作者 邹飞舟 庄宇欣 池俊成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4,共4页
根据公差原则的基本思想,以误差控制功能的等效性和公差带边界曲线的连续性为准则,建立了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及方向公差的变换算法.探讨了线段非圆弧、非直线奇异偏差在算法中的补偿办法,从而为复合平面曲线坐标值测量数据的处理奠定了... 根据公差原则的基本思想,以误差控制功能的等效性和公差带边界曲线的连续性为准则,建立了尺寸公差与形状公差及方向公差的变换算法.探讨了线段非圆弧、非直线奇异偏差在算法中的补偿办法,从而为复合平面曲线坐标值测量数据的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平面曲线 形状公差 变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气预热条件下电控柴油机起动油量脉谱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金广 于秀敏 +2 位作者 高跃 王云开 于洪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33,共4页
应用VP37电控分配泵管理系统与CA498Z型柴油机所组成的电控CA498Z型柴油机和与该管理系统相匹配的VS100标定系统,试验研究了进气预热条件下起动结束标志转速对电控柴油机起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了进气预热条件下电控柴油机起动油量脉... 应用VP37电控分配泵管理系统与CA498Z型柴油机所组成的电控CA498Z型柴油机和与该管理系统相匹配的VS100标定系统,试验研究了进气预热条件下起动结束标志转速对电控柴油机起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得出了进气预热条件下电控柴油机起动油量脉谱优化的一般过程,证明发动机固有特性决定了起动阶段的结束点到起动脉谱油量的延迟作用终点前的发动机转速升高率极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柴油机 起动 油量脉谱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