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穴位按压对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98例存在CRF的老年(≥65岁)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目的:观察穴位按压对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98例存在CRF的老年(≥65岁)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压,双侧取穴合谷、三阴交、足三里,按压手法经研究者培训指导后,由患者自行操作,每次每侧每个穴位持续按压5 min,共30 min,每天3次。两组均连续干预6周。干预前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疲乏和睡眠质量变化情况,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外周血CD3^(+)、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压有助于减轻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患者CRF,提高睡眠质量,可能与改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有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状及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160眼,另外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糖尿病正常人共80人80眼。将2...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状及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160眼,另外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糖尿病正常人共80人80眼。将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DM组,非糖尿病正常人纳入对照组。将DM组患者分为3个亚组血糖控制良好组(DM组1,60例),血糖控制一般组(DM组2,50例),血糖控制欠佳组(DM组3,50例)。所有受试者依次进行干眼问卷(OSDI评分)、裂隙灯检查、采用Keratograph 5M进行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无表面麻醉下泪液分泌试验(Schimmer I test,SIt)以及睑板腺红外线成像检查。结果DM组干眼患病率、FL阳性率、睑板腺形态异常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M组患者的OSDI评分较对照组高,NIBUT和SIt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M亚组间比较显示,随着HbA1c水平升高,干眼患病率及睑板腺形态异常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间FL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DM亚组间比较显示,随着HbA1c水平升高,OSDI评分逐渐增加,NIBUT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然而3组间SI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与DM组2、对照组与DM组3、DM组1与DM组3,两两间干眼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者均低于后者。对照组与DM组1、对照组与DM组2、对照组与DM组3、DM组1与DM组3、DM组2与DM组3,两两间睑板腺形态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者均低于后者。对照组与DM组1、对照组与DM组2、对照组与DM组3、DM组1与DM组2、DM组1与DM组3,两两间OS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者均低于后者。对照组与DM组2、对照组与DM组3、DM组1与DM组3,两两间NIB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者均高于后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干眼和睑板腺形态异常,这些异常与其HbA1c控制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穴位按压对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ancer related fatigue,CRF)的干预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98例存在CRF的老年(≥65岁)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压,双侧取穴合谷、三阴交、足三里,按压手法经研究者培训指导后,由患者自行操作,每次每侧每个穴位持续按压5 min,共30 min,每天3次。两组均连续干预6周。干预前后,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患者疲乏和睡眠质量变化情况,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外周血CD3^(+)、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压有助于减轻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患者CRF,提高睡眠质量,可能与改善患者自身免疫功能有关。
文摘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状及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160眼,另外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非糖尿病正常人共80人80眼。将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DM组,非糖尿病正常人纳入对照组。将DM组患者分为3个亚组血糖控制良好组(DM组1,60例),血糖控制一般组(DM组2,50例),血糖控制欠佳组(DM组3,50例)。所有受试者依次进行干眼问卷(OSDI评分)、裂隙灯检查、采用Keratograph 5M进行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无表面麻醉下泪液分泌试验(Schimmer I test,SIt)以及睑板腺红外线成像检查。结果DM组干眼患病率、FL阳性率、睑板腺形态异常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M组患者的OSDI评分较对照组高,NIBUT和SIt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DM亚组间比较显示,随着HbA1c水平升高,干眼患病率及睑板腺形态异常率逐渐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间FL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DM亚组间比较显示,随着HbA1c水平升高,OSDI评分逐渐增加,NIBUT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然而3组间SI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与DM组2、对照组与DM组3、DM组1与DM组3,两两间干眼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者均低于后者。对照组与DM组1、对照组与DM组2、对照组与DM组3、DM组1与DM组3、DM组2与DM组3,两两间睑板腺形态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者均低于后者。对照组与DM组1、对照组与DM组2、对照组与DM组3、DM组1与DM组2、DM组1与DM组3,两两间OS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者均低于后者。对照组与DM组2、对照组与DM组3、DM组1与DM组3,两两间NIB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前者均高于后者。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干眼和睑板腺形态异常,这些异常与其HbA1c控制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