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肺结核病人心理状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董虹 焦卫红 +3 位作者 徐志兰 杨海英 李华艳 王睿岚 《护理研究》 2004年第5期782-783,共2页
[目的 ]了解住院肺结核病人的心理卫生状况 ,优化其社会支持系统。[方法 ]选择住院肺结核病人 10 0例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中躯体化、抑郁、焦虑 3个分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支持测量。 [结果 ]... [目的 ]了解住院肺结核病人的心理卫生状况 ,优化其社会支持系统。[方法 ]选择住院肺结核病人 10 0例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中躯体化、抑郁、焦虑 3个分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水平及社会支持测量。 [结果 ]住院肺结核病人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程度均高于常模 (P <0 .0 1) ,社会支持得分与常模相比无差异 (P >0 .0 5 ) ,心理障碍评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 ,社会支持利用度与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相关性较高。 [结论 ]住院肺结核病人的心理障碍程度较高 ,且与社会支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社会支持 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干预对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小六 邢晓燕 +4 位作者 赵晓鸥 安雪梅 魏新萍 苏楠 张晓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期64-65,共2页
目的了解偏瘫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出院后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干预的关系。方法 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出院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肩-手综合征预防和治疗;于出院后15d、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两组Fugl-Meyer评定、Bar-thel指... 目的了解偏瘫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出院后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干预的关系。方法 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出院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肩-手综合征预防和治疗;于出院后15d、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两组Fugl-Meyer评定、Bar-thel指数及肩-手综合征发病率。结果 Fugl-Meyer评定和Barthel指数评分,两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肩-手综合征发病率随时间延长逐步上升。结论 脑卒中患者出院后1~6个月多并发肩-手综合征,制定有效的预防、康复治疗和建立接管机制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并发症 预防 康复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患者胆囊切除的术式选择 被引量:3
3
作者 范作升 李为民 +2 位作者 萧荫祺 许红兵 邹玉宝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277-279,共3页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胆囊切除的最佳术式。 方法 对 86 8例肥胖患者不同术式的胆囊切除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并发症发生率 (5 % )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OC) (15 .1% ) (P <0 .0 1) ,各项临床恢复指...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胆囊切除的最佳术式。 方法 对 86 8例肥胖患者不同术式的胆囊切除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的并发症发生率 (5 % )明显低于开腹胆囊切除术 (OC) (15 .1% ) (P <0 .0 1) ,各项临床恢复指标优于OC(P <0 .0 1)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MC)之切口受肥厚腹壁的影响 ,开展受到影响。 结论 肥胖症不应是LC的禁忌证 ,肥胖患者的胆囊切除应首选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胆囊切除术 手术方式 并发症 单纯胆囊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卡介苗重组疫苗对结核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灵霞 吴雪琼 董恩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15-2117,共3页
目的:评价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mpt64-卡介苗重组疫苗、ag85a-卡介苗重组疫苗、ag85b-卡介苗重组疫苗对结核病预防效果。方法:观察四种卡介苗重组疫苗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试验中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时间、一定时间内的死亡率、T细胞... 目的:评价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mpt64-卡介苗重组疫苗、ag85a-卡介苗重组疫苗、ag85b-卡介苗重组疫苗对结核病预防效果。方法:观察四种卡介苗重组疫苗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预防试验中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时间、一定时间内的死亡率、T细胞及B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卡介苗重组疫苗及卡介苗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都能延长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的半数死亡时间,降低2个月内的死亡率。其中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组效果最显著,与卡介苗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束时,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组小鼠脏器大体病变较其他各组轻。脏器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表明: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组小鼠脏器内结核分枝杆菌较少,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区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ag85a-卡介苗重组疫苗免疫小鼠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其他各组之间无差别。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步实验结果表明esat6-卡介苗重组疫苗对结核菌的预防作用强于卡介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半数死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应激麻醉和手术对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卓强 马朋林 +3 位作者 肖菲亚 叶一秀 王晓军 于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6期345-346,共2页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了20例全麻和15例硬膜外麻醉患者手术前1日、麻醉前、麻醉后和术毕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的变化。结果:以术前1日为对照,入手术室后麻醉前两组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均显著升... 目的和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了20例全麻和15例硬膜外麻醉患者手术前1日、麻醉前、麻醉后和术毕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的变化。结果:以术前1日为对照,入手术室后麻醉前两组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麻醉后及术毕,全麻组Cu-Zn-SOD降至术前1日水平;硬膜外组虽有下降,但其值仍显著高于术前1日水平(P<0.05)。结论:麻醉前患者的精神紧张可引起红细胞内Cu-Zn-SOD含量非常显著的增高,而麻醉和手术后Cu-Zn-SOD含量下降与麻醉抑制了应激反应和Cu-Zn-SOD消耗增加有关。提示手术中维持病人适当的应激能力可能对病人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麻醉 外科手术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宁 丁湘 +1 位作者 范志忠 祝庆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Z1期79-81,共3页
目的 探讨Rb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5例进展期胃癌切除标本中Rb基因和p53基因产物表达和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p53基因突变率为30%(6/20);Rb基... 目的 探讨Rb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5例进展期胃癌切除标本中Rb基因和p53基因产物表达和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p53基因突变率为30%(6/20);Rb基因和p53基因产物表达为7294%(62/85)和4941%(42/85),其阳性分级与胃癌术后生存期呈显著相关(P<001和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后者还与浸润深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 Rb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成视网膜细胞瘤基因 基因 p53 原位杂交 淋巴结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基因产物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宁 丁湘 +1 位作者 范志忠 祝庆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686-688,共3页
Rb基因是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调控因子。我们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Rb基因产物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声、和预后的关系。本组胃癌Rb基因产物阳性表达为62/85(72.94%),与淋巴结转移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胃癌术... Rb基因是细胞生长分化的重要调控因子。我们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Rb基因产物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声、和预后的关系。本组胃癌Rb基因产物阳性表达为62/85(72.94%),与淋巴结转移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胃癌术后生存期呈极显著性负相关(P<0.01)。Rb基因产物阳性级别高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可能较短。检测Rb基因产物表达有助于胃癌生极学行为的认识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RB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电轴右偏
8
作者 沈文锦 王桂亭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371-412,共2页
患者女性,64岁。有慢性支气管炎及高血压史。近两年来,间断出现胸闷、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并多次发生“心衰”,1986年11月12日入院。体检:两肺散在干湿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尖及主动脉瓣区可闻Ⅱ级收缩期吹风性杂音。肝大,伴压痛。
关键词 左束支传导阻滞 电轴右偏 主动脉瓣区 干湿罗音 肝大 充血型心肌病 左前分支阻滞 慢性支气管炎 预激综合征 电轴左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中一过性电轴左偏的临床意义
9
作者 沈文锦 朱顺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37-139,共3页
报道7例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中出现的一过性电轴左偏,并除外了心率依赖现象。其中仅4例合并有缺血型ST-T改变。3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病变,另4例核素心肌显像示前壁缺血。此种情况值得重视。
关键词 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电轴左偏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环平对短暂电击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小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姬雅君 张黎明 +3 位作者 孙树峥 李云峰 王恒林 张有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1-376,共6页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地佐环平(MK-801)对短暂电击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探讨NMDA受体拮抗剂在PTSD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1 ICR小鼠ip给予MK-801 0.0125,0.025,0.05和0.1 mg&... 目的研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地佐环平(MK-801)对短暂电击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探讨NMDA受体拮抗剂在PTSD治疗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1 ICR小鼠ip给予MK-801 0.0125,0.025,0.05和0.1 mg·kg-1,5和10 d后进行自发活动测试,观察小鼠自发活动。2连续2 d给予ICR小鼠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每天15次,0.8 m A,间隔10 s,持续10 s)制备PTSD模型。第1天电击后5 min,ip给予MK-801 0.0125,0.025和0.05 mg·kg-1或ig给予盐酸舍曲林15 mg·kg-1,每天1次,连续16 d。其中第3,8和15天测定僵住时间;第9天进行自发活动实验,观察水平跨越次数和垂直站立次数;第13天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进入开臂的次数和在开臂的滞留时间;第16天进行爬梯实验,观察爬梯数和站立次数。结果 1 MK-801 0.1 mg·kg-1连续给药5或10 d可显著抑制小鼠自发活动(P<0.01),其他各给药组对小鼠自发活动无显著影响。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电击组、MK-801各剂量组及舍曲林给药组小鼠的水平跨越格数和垂直站立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电击组小鼠的僵住时间显著增加(P<0.01);小鼠进入开臂的次数和在开臂滞留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减少(P<0.01);爬梯实验中小鼠的站立次数显著增加(P<0.01),提示模型建立成功。电击后小鼠的PTSD样行为学变化可以被伴随给予舍曲林15 mg·kg-1逆转,但MK-801无法逆转电击后小鼠的PTSD样行为。结论在不影响小鼠自发活动的剂量范围内,MK-801在小鼠短暂电击模型上无抗PTSD的行为学效应,单纯拮抗NMDA受体未必能发挥抗PTSD作用,这可能与PTSD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NMDA受体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环平 应激障碍 创伤后 受体 N-甲基-D-天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肠系膜上、下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一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野 敖国昆 乔远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81-882,共2页
外伤性肠系膜上、下动脉-门静脉瘘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5岁。于8年前腹部刀刺伤行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但术后因反流性胃炎,4年后行毕Ⅰ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半年前出现腹胀、腹痛。近1个月腹痛加剧... 外伤性肠系膜上、下动脉-门静脉瘘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55岁。于8年前腹部刀刺伤行毕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但术后因反流性胃炎,4年后行毕Ⅰ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半年前出现腹胀、腹痛。近1个月腹痛加剧,同时伴有低热、腹泻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 肠系膜上、下动脉-门静脉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向量图横面T环运行转向对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英 汤宗荣 杨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心向量图横面T环运行转向对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价值的探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周英,汤宗荣,杨明正常心向量图横面T环,几乎均为逆钟向运行(简称逆转),若顺钟向运行(简称顺转),则几乎均属异常。我们对66例正常人、1... 心向量图横面T环运行转向对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价值的探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周英,汤宗荣,杨明正常心向量图横面T环,几乎均为逆钟向运行(简称逆转),若顺钟向运行(简称顺转),则几乎均属异常。我们对66例正常人、195例13种疾病患者,进行平静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神经官能症 心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试验对原因不明晕厥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杨明 陈英 +1 位作者 王亚真 丁湘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5期281-282,共2页
本文对18例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和15例无晕厥病史的正常人进行了研究。8例患者(44%)在倾斜试验18±7min时出现阳性,对照组无一例阳性(P<0.01)。试验阳性患者收缩压从14.4±2kPa(108±... 本文对18例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和15例无晕厥病史的正常人进行了研究。8例患者(44%)在倾斜试验18±7min时出现阳性,对照组无一例阳性(P<0.01)。试验阳性患者收缩压从14.4±2kPa(108±15mmHg)降至8±2.27(60±17mmHs)kPa(P<0.01),心率从78±23次/分增至87±17次/分(P>0.05)。倾斜试验期间,无任何临床症状可预测晕厥的发生。对照组试验前后心率及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倾斜试验对鉴别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该试验安全、无创、方便实用,是较理想的新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