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NA结合蛋白HuR在肿瘤耐药及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楚慧丽 关雅萍 王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7-711,共5页
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属于果蝇胚胎致死异常视觉(embryonic lethal abnormal vision,ELAV)家族的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1996年克隆成功,随后发现其在神经发育和细胞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发现,HuR通过增强... 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属于果蝇胚胎致死异常视觉(embryonic lethal abnormal vision,ELAV)家族的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RBP),1996年克隆成功,随后发现其在神经发育和细胞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发现,HuR通过增强肿瘤相关RNA的稳定性而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和血管生成,具有类似原癌基因的功能;但也有研究显示HuR具有双重作用,既能促进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多柔比星、吉西他滨的敏感性,又与肿瘤细胞对顺铂、紫杉醇类药物耐药相关。本文结合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对HuR的研究基础,就HuR在肿瘤多药耐药及药物敏感性中的作用简要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R 多药耐药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结合蛋白HuR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俊 王宝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0,共4页
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RBPs)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分子家族,其中,HuR属于胚胎致死异常视觉家族的RBPs,表达广泛。最初发现HuR与神经分化相关,通过与靶mRNA3'UTR的ARE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RNA的稳定性和... 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RBPs)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的分子家族,其中,HuR属于胚胎致死异常视觉家族的RBPs,表达广泛。最初发现HuR与神经分化相关,通过与靶mRNA3'UTR的ARE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RNA的稳定性和蛋白表达。近年发现,HuR与细胞增殖、肿瘤相关的炎症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提示HuR可能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因此,以HuR为靶点的抗肿瘤策略可能为将来的肿瘤治疗带来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R 肿瘤 转移 MRNA稳定性 A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3b与肿瘤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姚云峰 王俊 王宝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1-814,共4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它们可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是许多细胞功能调控的关键因素,包括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近来许多研究发现mi R-133b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它可以... 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它们可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miRNA是许多细胞功能调控的关键因素,包括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近来许多研究发现mi R-133b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它可以通过抑制EGFR、fas、FSCN1及c-MET等多种基因的表达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本文主要对mi R-133b在不同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其可能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3b 肿瘤 侵袭及转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胃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狄剑士 关雅萍 +1 位作者 毕经旺 王宝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74,共7页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在临床疗效方面是否优于单独化疗方案。方法:全面收集2005-2012年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发表的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随机...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在临床疗效方面是否优于单独化疗方案。方法:全面收集2005-2012年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发表的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St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Meta分析。结果:共有14项RCT纳入Meta分析,与单用化疗相比,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改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P=0.000)、白细胞降低(P=0.000)、肠胃反应(P=0.000)、肝功损害(P=0.047)、周围神经系统损伤(P=0.000)、体质量降低(P=0.002)及疼痛(P=0.017)方面作用明显,而在临床有效率(P=0.093)及其他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胃癌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部分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艾注射液 化疗 胃癌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HuR的表达增加人乳腺癌耐药MCF-7/Adr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楚慧丽 王俊 +5 位作者 朱忠鹏 郭燕 王宝成 毕经旺 李锴男 梁秀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研究RNA干扰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基因的表达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HuR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pGenesil-siHuR),稳定转染至MCF-7/Adr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RNA干扰人抗原R(human antigen R,HuR)基因的表达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对多柔比星(doxorubicin)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HuR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pGenesil-siHuR),稳定转染至MCF-7/Adr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MDR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MCF-7/Adr细胞中由MDR1基因编码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MTT法检测pGenesil-siHuR转染后MCF-7/Adr细胞在多柔比星作用后的存活率和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MCF-7/Adr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未转染的MCF-7/Adr细胞比较,pGenesil-siHuR质粒转染MCF-7/Adr细胞中MDR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减低[(0.184±0.029)vs(1.203±0.026),P<0.01],P-g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Genesil-siHuR质粒转染MCF-7/Adr细胞后,MCF-7/Adr细胞对多柔比星的IC50从未转染的(148.2±2.3)nmol/L降至(42.9±0.4)nmol/L;经多柔比星处理后,pGenesil-siHuR质粒转染组MCF-7/Adr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上升[(34.6±1.1)%vs(1.1±0.2)%,P<0.01]。结论:RNA干扰HuR的表达能抑制MDR1基因的表达,增加耐药乳腺癌MCF-7/Adr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抗原R基因 乳腺癌 MCF 7 Adr细胞 多药耐药 多柔比星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丽丽 毕经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8-352,共5页
PI3K/AKT/mTOR通路的异常活化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以此通路为靶点的药物已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热点,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证明,针对PI3K/AKT/mTOR通路的多种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活性。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显示,PTEN缺乏... PI3K/AKT/mTOR通路的异常活化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以此通路为靶点的药物已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研究热点,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证明,针对PI3K/AKT/mTOR通路的多种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活性。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显示,PTEN缺乏或PIK3CA基因突变对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敏感,KRAS突变则预示着耐药;寻找针对这一通路抑制剂敏感的优势人群也成为结直肠癌的研究热点;此外,PI3K/AKT/mTOR通路也会影响常规治疗的疗效,因此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联合细胞毒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 AKT MTOR信号通路 抑制剂 结直肠癌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TOR与H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茜 时延龙 毕经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9-784,共6页
目的:研究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 目的:研究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普外科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mTOR、HIF-1α在63例结直肠癌组织、27例转移淋巴结组织、12例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以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χ~2检验分析p-mTOR、HIF-1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p-mTOR和HIF-1α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Kaplan-Meier检验进行p-mTOR、HIF-1α的生存期分析。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p-mTOR(50.80%vs 6.35%,χ~2=30.489,P<0.01)、HIF-1α(65.08%vs 9.52%,χ~2=47.323,P<0.01)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mTOR、HIF-1α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及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且p-mTOR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r=0.345,P<0.01);p-mTOR阳性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均显著短于p-mTOR阴性患者(χ~2分别为4.584、4.557,均P<0.05)。结论:p-mTOR及H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及转移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其表达可以作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1Α 免疫组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与ERCC1mR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小博 楚慧丽 +3 位作者 仲晨 王俊 王宝成 毕经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7-689,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与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1,ERCC1)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经组织病理确诊为NSCLC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41例,应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采用RT-PCR方法检测ERCC1 mRNA表达,应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EGFR突变状态与ERCC1 mRNA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41例患者中,EGFR突变21例,ERCC1 mRNA高、中、低表达率分别为19.1%(4/21)、57.1%(12/21)和23.8%(5/21),EGFR基因突变与ERCC1 mRNA表达呈显著相关(P<0.01)。结论: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与ERCC1 mRNA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突变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抗Hu抗体水平与远处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增霞 关雅萍 +4 位作者 张先欣 王俊 王宝成 荣学东 胡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0-503,共4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抗Hu抗体水平与健康志愿者抗Hu抗体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肿瘤转移部位和多种临床病理变量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NSCLC...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抗Hu抗体水平与健康志愿者抗Hu抗体水平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肿瘤转移部位和多种临床病理变量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NSCLC患者外周血清标本75例,同时收集成年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清标本100例(除外肿瘤及神经系统疾病史)作为阴性对照,按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检测175例血清抗Hu抗体表达。纳入研究的变量主要包括:75例NSCLC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核分化级别、EGFR突变状态、肿瘤标志物(CEA、CY21-1和NSE)水平及远处转移部位(脑转移、骨转移及其他部位转移)。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抗Hu抗体水平[(40.00±35.76)ng/ml]显著高于健康人群[(16.40±8.19)ng/ml,P=0.000]。75例患者中有62.67%(47/75)抗Hu抗体高水平表达,37.33%(28/75)呈低表达。外周血抗Hu抗体水平与患者脑转移(P=0.015)显著相关;81.81%(9/11)的脑转移患者检测到高水平的抗Hu抗体,但仅仅50.00%(32/64)的非脑转移患者检测到高水平的抗Hu抗体;抗Hu抗体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期、EGFR突变、CEA水平、CY21-1、NSE、骨转移及其他部位转移无关(P>0.05)。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抗Hu抗体水平是预测脑转移的独立变量(P=0.01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抗Hu抗体呈高水平,与脑转移显著相关。抗Hu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中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抗Hu抗体 远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S6K1及4EBP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少华 毕经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47-753,共7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6蛋白激酶1(protein S6 kinase 1,S6K1)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 1,4EB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S6蛋白激酶1(protein S6 kinase 1,S6K1)和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 binding protein 1,4EB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济南军区总医院肿瘤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经手术切除的100例结直肠癌组织与40例正常癌旁结直肠黏膜组织、30例淋巴结转移灶组织、15例远处转移灶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S6K1和4EBP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S6K1和4EBP1蛋白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50%(7/40)和22.50%(9/40),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0%(74/100)和79.00%(79/100),S6K1和4EBP1蛋白在癌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S6K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r=0.31,P<0.01)及组织分化程度(r=0.25,P<0.05)显著相关。4EBP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分期(r=0.27,P<0.01)及组织分化程度(r=0.22,P<0.05)显著相关。S6K1和4EBP1蛋白高表达患者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更短(P<0.05),但S6K1和4EBP1蛋白表达水平对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影响(P>0.05)。S6K1和4EBP1蛋白两者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5,P<0.05)。结论:S6K1及4EBP1蛋白在结直肠癌形成过程中有互相促进作用,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可作为较为理想的分子靶点和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6蛋白激酶1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里唑蒂尼:晚期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潜在标准治疗 被引量:1
11
作者 楚慧丽 王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5-109,共5页
EML4-ALK为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like4,EML4)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的融合基因,自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次被发现以来受到... EML4-ALK为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like4,EML4)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的融合基因,自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次被发现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EML4-ALK最常见于从不/轻度吸烟的肺腺癌患者,EML4-ALK阳性NSCLC代表了NSCLC患者一个独特的亚型。所有EML4-ALK变体(variant)均具有生物学功能,其表达产物为嵌合酪氨酸激酶,可持续性促进细胞增殖,导致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以EML4-ALK为靶点的ALK抑制剂克里唑蒂尼(crizotinib)治疗该亚型晚期NSCLC效果较佳。未来的挑战是寻找最佳的EML4-ALK检测方法,能简单、快速、灵敏和准确地鉴定出EML4-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以促使克里唑蒂尼早日成为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本研究对EML4-ALK在NSCLC患者中的突变情况、EML4-ALK的检测方法及克里唑蒂尼在治疗NSCLC中的潜在价值与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L4-ALK 克里唑蒂尼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与结肠癌细胞5-氟尿嘧啶耐药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温彦斐 王俊 毕经旺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5-818,共4页
化疗药物耐药是影响肿瘤有效治疗的主要因素之一。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作为一种基础化疗药物,其耐药机制成为研究热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转导通... 化疗药物耐药是影响肿瘤有效治疗的主要因素之一。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作为一种基础化疗药物,其耐药机制成为研究热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促进细胞生长、运动、增殖、侵袭,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血管生成,抵抗化疗和放疗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PI3K/AKT信号通路与药物耐药性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并被认为是化疗耐药治疗的新靶点。笔者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PI3K/AKT信号通路在结肠癌细胞5-FU耐药中作用机制的文献并做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 结肠癌 5-氟尿嘧啶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光 张昆 王俊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1-797,811,共8页
背景与目的: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转录调节因子,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探讨PROX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 背景与目的: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转录调节因子,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探讨PROX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11年1月—2013年6月在淄博市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86例NSCLC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中PROX1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NSCLC细胞系A549、H460、H1229、H358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中PROX1的表达。采用克隆形成实验、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transwell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敲降PROX1对A549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癌组织中PROX1阴性、弱阳性、中等阳性、强阳性分别6例、25例、20例、35例;癌旁组织中分别48例、27例、8例、3例,癌组织中PROX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Beas-2b相比,A549、H460、H1229和H358细胞系中PROX1蛋白水平明显较高(P均<0.05)。PROX1高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和TNM分期为Ⅲ~Ⅳ期的占比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PROX1高表达是NSCLC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ROX1高表达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组(P<0.05)。敲降PROX1后A549细胞PROX1蛋白表达水平、克隆数目、培养第72和96 h时细胞增殖的吸光度(D)值、侵袭和迁移细胞数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PROX1在NSCL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敲降PROX1基因可以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PROX1高表达可能预示患者不良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