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近10年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一项单中心30599例汉族人群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查结果分析
1
作者 周莹 张丹阳 +8 位作者 吴立凡 王桂杉 母杰丹 崔成文 石秀秀 董继革 王瑜 许王莉 李晓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3-452,共10页
目的分析本中心DXA检查人群骨量分布及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的30599例20岁以上汉族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并收集其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等一般信息,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 目的分析本中心DXA检查人群骨量分布及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23年7月在本院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骨密度检查的30599例20岁以上汉族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并收集其身高、体质量和性别等一般信息,使用R语言软件进行描述性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本中心男性腰椎、股骨颈和全髋的骨量峰值分别为1.00±0.12 g/cm^(2)、0.94±0.14 g/cm^(2)、0.99±0.13 g/cm^(2),女性分别为0.99±0.12 g/cm^(2)、0.79±0.11 g/cm^(2)、0.88±0.11 g/cm^(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腰椎P=0.022,股骨颈P<0.001,全髋P<0.001);成年男性和女性腰椎、股骨骨密度(BMD)值在达到峰值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男性和女性各个部位BMD值与体质量指数(BMI)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2013~2014年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均为近10年最低值,2015~2023年男性和女性患者腰椎、髋部、股骨颈BMD值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人群的BMD值存在差异。未来需要采用更精准的BMD检测技术,开展多中心有代表性人群的临床研究,以探索人群BMD值随人口统计学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双能X射线吸收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众对异种肾移植接受度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树军 卫浩 +3 位作者 彭江 崔梦一 尚攀峰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目的通过构建和验证基于异种移植调查问卷的预测模型,探讨中国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态度。方法使用问卷星平台对中国公众进行方便抽样调查,分析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使用随机分配法将所有纳入的问卷(2280份)按7∶3分为训... 目的通过构建和验证基于异种移植调查问卷的预测模型,探讨中国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态度。方法使用问卷星平台对中国公众进行方便抽样调查,分析公众对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及影响因素。使用随机分配法将所有纳入的问卷(2280份)按7∶3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2280份调查问卷,公众对于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为7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居住地区、医保状况、宗教信仰、是否素食主义、异种肾移植知晓情况、是否肾移植等待者是公众能否接受异种肾移植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5)。训练集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3,验证集预测模型的AUC为0.785,训练集和验证集校准曲线均提示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决策曲线分析(DCA)均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结论中国公众对于异种肾移植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问卷调查所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短缺 异种移植 肾移植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基因修饰猪 接受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G_(x)载荷下飞行员主动肌作用对颈部损伤的影响
3
作者 刘浚源 毛征宇 +4 位作者 刘帅 常利军 李涛 王天昊 蔡志华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4-691,共8页
目的 研究高G_(x)载荷作用下主动肌响应对人体颈部力学响应与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主动肌力响应的精细化头颈部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已有的后碰撞志愿者实验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G值载荷与各俯仰角度下,主动肌作用对颈部运动... 目的 研究高G_(x)载荷作用下主动肌响应对人体颈部力学响应与损伤的影响。方法 建立具有主动肌力响应的精细化头颈部有限元模型,并基于已有的后碰撞志愿者实验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G值载荷与各俯仰角度下,主动肌作用对颈部运动学与生物力学响应的影响。结果 高G_(x)载荷作用下椎骨应力分布由C4~7集中分布向整段椎骨分散,主动肌作用使应力变化幅度变小,在8 G加速度下效果显著,其在8、10 G工况时椎骨峰值应力分别降低了23.6%和11.6%,椎间盘峰值应力分别降低了42.3%和63.4%。后仰15°时主动肌作用使应力差最大达到34.3 MPa。结论 高G_(x)载荷冲击作用时肌肉主动力作用使颈部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不同俯仰角度下,后仰姿态相比前倾和正坐姿态,主动肌作用更为明显。相同主动肌作用时,后仰姿态迎接冲击更为安全。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颈部损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G_(x)载荷 主动肌作用 有限元模型 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酪醇对H_(2)O_(2)诱导的小鼠软骨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4
作者 于海超 王文超 +2 位作者 段君昭 王华 张雪松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90,共8页
目的探讨羟基酪醇(HT)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小鼠软骨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T 0~400μmol·L^(-1)与小鼠软骨细胞共同孵育24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H_(2)O_(2)200μmol·L^(-1)制备氧化应激软骨细胞模型,设细胞... 目的探讨羟基酪醇(HT)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小鼠软骨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T 0~400μmol·L^(-1)与小鼠软骨细胞共同孵育24 h,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H_(2)O_(2)200μmol·L^(-1)制备氧化应激软骨细胞模型,设细胞对照组、H_(2)O_(2)组及H_(2)O_(2)+HT 10、50和250μmol·L^(-1)组,共培养24 h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软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前列腺素E_(2)(PGE_(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13、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ADAMTS-5、S RY-box转录因子9(SOX-9)和聚集蛋白聚糖(ACAN)mRNA表达水平,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染色检测小鼠软骨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或共培养48 h后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小鼠软骨细胞中iNOS、COX-2、MMP-13和Ⅱ型胶原(Co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T浓度≤350μmol·L^(-1)时对小鼠软骨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与细胞对照组相比,处理24 h后,H_(2)O_(2)组小鼠软骨细胞中IL-6、COX-2、PGE_(2)、iNOS、MMP-3、MMP-13、ADAMTS-4和ADAMTS-5 mRNA水平显著升高,SOX-9和ACAN mRNA水平显著降低,ROS水平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与H_(2)O_(2)组相比,H_(2)O_(2)+HT 10、50和250μmol·L^(-1)组IL-6、COX-2、PGE_(2)、iNOS、MMP-3、MMP-13、ADAMTS-4和ADAMTS-5 mRNA水平显著降低,SOX-9和ACAN mRNA水平显著升高,ROS水平显著降低,H_(2)O_(2)+HT 50和250μmol·L^(-1)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处理48 h后,与细胞对照组相比,H_(2)O_(2)组小鼠软骨细胞中iNOS、COX-2和MMP-13蛋白表达升高,Col-2蛋白表达降低;与H_(2)O_(2)组相比,H_(2)O_(2)+HT 10、50和250μmol·L^(-1)组小鼠软骨细胞中iNOS、COX-2和MMP-13蛋白表达降低,H_(2)O_(2)+HT 50和250μmol·L^(-1)组Col-2蛋白表达升高。结论HT可改善H_(2)O_(2)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软骨细胞内ROS水平、缓解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并抑制促分解代谢、促进促合成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酪醇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颌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交互调控作用
5
作者 高雪钰 刘玉红 +1 位作者 赵彦涛 闫钧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4-543,共10页
牙颌干细胞容易获得,技术和伦理的制约问题较少,且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更稳定的形态。免疫细胞在体内分布广泛,可以和牙颌干细胞相互调控,这有利于组织稳态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进一步研究其相互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牙颌干细... 牙颌干细胞容易获得,技术和伦理的制约问题较少,且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更稳定的形态。免疫细胞在体内分布广泛,可以和牙颌干细胞相互调控,这有利于组织稳态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进一步研究其相互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牙颌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交互调控作用可以控制牙颌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调节局部炎症微环境,合理的应用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炎症的治疗。但牙颌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交互调控机制大部分尚未明确,已发现的机制缺少临床试验佐证,在应用于临床治疗前还需进一步探索。本文归纳总结牙颌干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调控作用和机制,以期在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口颌系统 免疫细胞 免疫调节 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矢状位年龄校正评分对国人成人脊柱畸形术后发生PJK/PJF预测能力的研究
6
作者 李博 王兆瀚 +3 位作者 吴兵 薛原 张楚阅 王征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69-775,共7页
目的:评价矢状位年龄校正评分(sagittal age-adjusted score,SAAS)和以国人年龄匹配脊柱为基线修正的SAAS评分(M-SAAS)预测国人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失败(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fai... 目的:评价矢状位年龄校正评分(sagittal age-adjusted score,SAAS)和以国人年龄匹配脊柱为基线修正的SAAS评分(M-SAAS)预测国人成人脊柱畸形(adult spinal deformity,ASD)术后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失败(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failure,PJK/PJF)的能力.方法:收集来自我院影像学系统66例年龄匹配脊柱-骨盆序列的受试者资料,其中男性28例,女性38例,年龄54.7±6.2岁,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以及T1骨盆角(Tl-pelvic-angle,TPA)并统计分析年龄与PI-LL、PT以及TPA的线性回归方程,将公式记为M-SAAS.回顾性分析68例于2017~2021年在我院行脊柱矫形术的ASD患者病历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58例,年龄64.0±8.1岁,术后PJK/PJF发生12例.测量PI、LL、PT以及TPA,计算SAAS评分并观察PJK/PJF发生率与评分的匹配程度.将68例ASD患者术后影像学参数代入M-SAAS,计算M-SAAS评分并观察PJK/PJF发生率与评分的匹配程度.结果:SAAS评分为1.9±2.6分(-4~6分),术后即刻评估为"矫正不足""匹配"及"过度矫正"的患者分别为5例(7.4%)、25例(36.7%)和38例(55.9%),PJK/PJF发生率分别为40.0%(2/5)、20.0%(5/25)和13.2%(5/38),匹配组PJK/PJF发生率与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据正常脊柱-骨盆序列得M-SAAS线性回归方程为:理想Pl-LL=0.47x(年龄-55)+0.3、理想PT=0.44×(年龄-55)+14和理想TPA=0.37x(年龄-55)+9.ASD患者最终M-SAAS分数为0.2±2.8分(-5~5分),术后即刻被评估为"矫正不足""匹配"及"过度矫正"的患者分别为17例(25.0%)、31例(45.6%)和20例(29.4%),术后PJK/PJF发生率分别为11.8%(2/17)、6.5%(2/31)和40.0%(8/20),"过度矫正"组PJK/PJF发生率高,与"匹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SAAS不适用于对国人ASD患者术后发生PJK/PJF的预测评价,根据国人中老年年龄匹配脊柱-骨盆序列参数关系修正的M-SAAS可预测ASD患者术后发生PJK/PJF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脊柱畸形 SAAS评分 近端交界性后凸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载能超声骨刀的优化设计与性能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姜兴刚 邓康 +1 位作者 尹欣 江培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超声骨刀在手术过程中切割效率低和产生骨组织热损伤的问题,设计了具有二级放大结构的高载能超声骨刀。基于驻波理论的等效长度法,结合有限元仿真对其二级放大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测试了其振动性能并进行了骨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具... 针对超声骨刀在手术过程中切割效率低和产生骨组织热损伤的问题,设计了具有二级放大结构的高载能超声骨刀。基于驻波理论的等效长度法,结合有限元仿真对其二级放大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测试了其振动性能并进行了骨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具有二级放大结构的超声骨刀的谐振频率为23306 Hz,振幅为140μm,骨切割表面平整且无损伤,满足临床手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骨刀 骨组织 二级放大 驻波理论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异种器官移植可视化分析(2014-2023)
8
作者 杨树军 卫浩 +2 位作者 彭江 尚攀峰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6-823,共8页
目的分析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R语言... 目的分析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R语言从发文量、关键词、期刊来源分布、核心作者合作网络、主要研究机构、重点文献被引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热点话题以及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学者共发表中文文章684篇及英文文章共624篇,发文量稳居世界前2水平。我国学者发文量前3的中文杂志为《器官移植》《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发文量前3的英文杂志为Xenotransplantation、Frontiers in Immunology、Scientific Reports。中文发文前5的作者为潘登科、蔡志明、牟丽莎、李霄、窦科峰;英文发文前5的中国作者分别为牟丽莎、蔡志明、戴一凡、王毅、潘登科。中文高频关键词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移植、异种、动物模型、异种骨、肝移植、基因编辑、肾移植、烧伤及骨移植;英文高频关键词为expression、xenotransplantation、cells、transplantation、survival。结论近年来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已有一定研究基础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影响力,涉及的学科多种多样,研究内容广泛,但各机构间合作较少,今后应增加跨区域、跨学科交流协作,加强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才能使该领域更加迅速稳定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基因修饰猪 排斥反应 感染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圣坤 杨树军 +3 位作者 卫浩 杨海宏 卢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0-206,共7页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器官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制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修饰猪可能很快成为临床器官移植供体的现实替代来源。异种移植可能是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21年以来...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最佳方案,但器官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限制了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修饰猪可能很快成为临床器官移植供体的现实替代来源。异种移植可能是解决器官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2021年以来,全世界完成了2例活体异种器官移植、6例脑死亡异种器官移植,并启动了异种肾移植的Ⅰ期临床试验,取得了超出预期的结果。因此,本文在回顾、分析近几年活体及脑死亡受者异种移植临床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讨论与异种移植临床研究相关的科学、技术和伦理问题,希望为我国异种器官移植临床研究提供借鉴,促进临床异种移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器官移植 基因修饰猪 非人灵长类动物 免疫抑制 生理性匹配 跨物种感染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在离断肢体保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志博 管延军 +5 位作者 宋翔宇 董阳辉 杨博尧 崔梦一 许文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4-829,共6页
肢体离断伤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对离断肢体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是肢体再植成功的关键。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已经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很大突破,可长时间维持器官和组织的活性功能,延长其保存时间,在大动物模型以及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 肢体离断伤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对离断肢体实施安全有效的保护是肢体再植成功的关键。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已经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很大突破,可长时间维持器官和组织的活性功能,延长其保存时间,在大动物模型以及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同时这项技术有望为离断肢体的保存和功能恢复提供新的参考。因此,本文就静态冷保存在离断肢体保存中存在的问题、机械灌注的发展历程、离断肢体常温机械灌注的临床应用现状以及有待解决问题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发展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推动该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断肢体 肢体保存 静态冷保存 常温机械灌注 肢体再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灌注液 含氧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改性策略诱导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潇 刘建恒 李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0-935,共6页
当前生物材料普遍存在免疫调控缺陷问题,无法很好诱导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免疫微环境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通过对生物材料各种理化性质的改性策略研究,积极主动调控骨微环境免疫应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当前骨缺损生物材料结构与成分改... 当前生物材料普遍存在免疫调控缺陷问题,无法很好诱导利于骨缺损修复的免疫微环境限制了其广泛应用。通过对生物材料各种理化性质的改性策略研究,积极主动调控骨微环境免疫应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当前骨缺损生物材料结构与成分改性、表面改性和负载免疫活性因子改性策略入手,对孔径与孔隙结构、掺杂材料(金属)、表面形态、表面电荷、表面亲水性与疏水性、表面粗糙度以及负载不同免疫活性因子诱导骨微环境中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具有良好骨免疫调节特性的生物材料提供启示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改性策略 微环境 免疫应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免疫相容性的体外研究
12
作者 陈蕾佳 崔梦一 +11 位作者 宋翔宇 王恺 贾志博 杨鎏璞 董阳辉 左浩辰 杜嘉祥 潘登科 许文静 任洪波 赵亚群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5-421,共7页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 目的 探讨野生型(WT)、四基因修饰(TKO/hCD55)和六基因修饰(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和免疫差异。方法 收集20名不同血型志愿者的血液,将WT、TKO/hCD55和TKO/hCD55/hCD46/hTBM猪红细胞、ABO-相容(ABO-C)及ABO-不相容(ABO-I)人红细胞分别暴露于不同血型人血清中,检测血凝集、抗原抗体结合(IgG、IgM)水平和补体依赖细胞毒性,评估2种基因修饰猪红细胞与人血清的免疫相容性。结果 ABO-C组未出现明显凝集;WT组和ABO-I组凝集水平高于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01)。WT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ABO-C组、TKO/hCD55组和TKO/hCD55/hCD46/hTBM组;ABO-I组猪红细胞裂解水平高于TKO/hCD55组、TKO/hCD55/hCD46/hTBM组(均为P<0.01)。TKO/hCD55组猪红细胞IgM和IgG结合水平均低于WT组和ABO-I组;TKO/hCD55/hCD46/hTBM组猪红细胞IgG和IgM结合水平低于WT组,IgG低于ABO-I组(均为P<0.05)。结论基因修饰猪红细胞的免疫相容性优于野生型猪,并接近于ABO-C,人源化猪红细胞在血资源奇缺时可考虑作为血液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异种移植 基因修饰猪 异种抗原 红细胞 抗原抗体结合 凝集 补体依赖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技术对人断肢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董阳辉 宋翔宇 +7 位作者 杨鎏璞 贾志博 陈蕾佳 陈恒 杨占程 左浩辰 许文静 彭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4-771,共8页
目的探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对人离断肢体的保存作用。方法采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灌注人离断肢体6 h。每小时取灌注液检测血氧分压、Na^(+)、K^(+)、Ca^(2+)、pH值、葡萄糖、乳酸及肌酸激酶水平,取浅层屈肌检... 目的探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对人离断肢体的保存作用。方法采用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灌注人离断肢体6 h。每小时取灌注液检测血氧分压、Na^(+)、K^(+)、Ca^(2+)、pH值、葡萄糖、乳酸及肌酸激酶水平,取浅层屈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1变化。灌注0 h、6 h取适量前臂浅层屈肌,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骨骼肌细胞间隙及糖原消耗情况。每2 h取适量前臂血管,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灌注开始前及灌注6 h行X线造影,观察指端末梢血管充盈度。结果灌注过程中氧分压处于正常范围。Na^(+)在1 h出现高峰,达到138.7 mmol/L,之后波动于正常范围;K^(+)在2 h出现高峰,为6.08 mmol/L,之后下降,波动于正常范围;Ca^(2+)在4 h达高峰,为1.03 mmol/L。葡萄糖在灌注开始时逐渐降低,灌注2 h时达最低值17.7 mmol/L,之后维持动态平衡。pH值在灌注6 h降低为7.28,乳酸水平在灌注1 h时升高,达到9.6 mmol/L,之后逐渐呈下降趋势。肌酸激酶水平从灌注开始升高,于2 h到达高峰,为20030 U/L,之后下降,在灌注结束时保持稳定。灌注结束肌纤维形态正常,肌纤维间隙略有增大,骨骼肌糖原未见明显蓄积。灌注0 h时血管内皮凋亡细胞数量较多,6 h时凋亡细胞数量减少。灌注0 h时血管充盈明显,6 h时指间部分血管充盈程度减低。结论人源化基因修饰猪血红细胞常温机械灌注人断肢能持续稳定的供能供氧,保持灌注液离子酸碱度平衡,维持细胞正常代谢,对离断肢体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机械灌注 基因修饰猪 红细胞 离断肢体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酸碱度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基因修饰巴马小型猪活体供肾切取研究报告
14
作者 许勇 宋翔宇 +8 位作者 王恒恩 杨树军 贾志博 卫浩 陈胜峰 崔梦一 任延玲 彭江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5,共7页
目的总结基因修饰猪活体供肾切取的经验及其实践价值。方法采用活体供肾切取技术,切取六基因修饰猪左侧肾脏。首先阻断输尿管,游离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后,切取过程中依次完成输尿管、肾静脉、肾动脉的显露、游离。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 目的总结基因修饰猪活体供肾切取的经验及其实践价值。方法采用活体供肾切取技术,切取六基因修饰猪左侧肾脏。首先阻断输尿管,游离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后,切取过程中依次完成输尿管、肾静脉、肾动脉的显露、游离。在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上阻断钳,离断肾动脉、静脉后立即用4℃肾保存液进行灌注,保存在冰生理盐水中准备移植。同时完成供体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缺口的缝合。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热缺血和冷缺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供、受体存活情况。结果成功切取基因修饰猪左肾,取肾术中出血5 mL,热缺血时间45 s,冷缺血时间2.5 h。供、受体均未输血,植入受体内的肾脏恢复泌尿功能。切取左肾后供体健康存活8个月余。结论基因修饰猪活体供肾切取技术安全可靠,游离肾脏过程中同时处理分支血管,减少了修肾过程,缩短了冷缺血时间,活体供肾切取有助于后续供体存活并进行其他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活体供肾 肾切除术 终末期肾病 肾移植 供肾获取 基因修饰猪 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石秀秀 原艳丽 +4 位作者 王丽慧 秦江 樊晨 侯树勋 李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2-1029,共8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损伤平面、美国脊髓损伤协... 目的:探讨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48例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损伤平面、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残损分级(ASIA impairment scale,AIS)、手术情况及排尿方式等9个可能对日常生活能力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脊髓独立性评定Ⅲ量表(spinal cord independence measureⅢ,SCIM-Ⅲ)评分评定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单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损伤平面、AIS、排尿方式对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性影响(P<0.05),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损伤病程、损伤原因、手术情况等无显著性影响。损伤平面中骶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颈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AIS中A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E级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排尿方式中自行排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好,留置尿管/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最差。自我照顾、呼吸和括约肌管理和移动维度及总分在不同损伤平面、AIS及排尿方式患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尿方式、损伤平面、AIS是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损伤平面、AIS、排尿方式是影响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因素,颈髓损伤、AIS A级、留置导管/袋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日常生活能力 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路手术椎间融合器应用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4
16
作者 孟海 杨雍 +17 位作者 孙天胜 伍骥 李中实 阮狄克 王炳强 孙常太 洪毅 李淳德 李放 杜俊杰 刘波 海涌 李利 丁立祥 刘宝戈 鲁世保 唐家广 藏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9-384,共6页
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实施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如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等的常用手术方法,包括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 椎间融合器(interbody fusion cage)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实施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如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等的常用手术方法,包括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interbody fusion,TLIF),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器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滑脱症 腰椎退变性疾病 椎弓根钉棒系统 腰椎不稳 腰椎后路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基因编辑猪-食蟹猴异种肾移植围手术期监测初步报道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树军 卫浩 +13 位作者 许勇 王恒恩 宋翔宇 贾志博 彭江 崔梦一 杨博尧 陈蕾佳 郭爱桃 张小丽 潘登科 杜嘉祥 尚攀峰 孙圣坤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1-528,共8页
目的探讨六基因编辑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肾移植模型的构建。方法将人源化基因编辑猪(GTKO/β4GalNT2KO/CMAHKO/hCD55/hCD46/hTBM)的肾脏移植给食蟹猴,观察受体存活情况及恢复血流灌注后肾脏情况。定期监测肾脏实质回声、血流变化及大... 目的探讨六基因编辑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肾移植模型的构建。方法将人源化基因编辑猪(GTKO/β4GalNT2KO/CMAHKO/hCD55/hCD46/hTBM)的肾脏移植给食蟹猴,观察受体存活情况及恢复血流灌注后肾脏情况。定期监测肾脏实质回声、血流变化及大小;进行血常规、肾功能检测及电解质检测;监测尿液、粪便及体质量动态变化。食蟹猴生命终点取移植肾、心脏、肝脏、脾脏、肺脏、盲肠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受体术后7 d死亡。恢复血流后,肾脏灌注良好,器官质地柔软,色泽正常。受体生命终点时见肾脏腹侧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附着,明显充血肿大,呈“大红肾”外观。术后随时间延长,肾实质回声增高,血流减少,皮质逐渐增厚,肾周及腹腔有少量积液。受体术后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血清肌酐在术后7 d升高至308μmol/L,K^(+)变化不大。术后即有淡黄色尿液排出,术后3 h内即恢复饮食及饮水并排淡黄色成形大便1次。术后1 d内尿液颜色逐渐变淡红至恢复正常,尿常规检测结果相符。术后2 d晨起排褐色血便2次,量较多,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抑酸治疗,至术后4 d大便恢复正常。β2-微球蛋白在术后7 d增至0.75 mg/L。体质量增加1.7 kg。尸检病理学检查发现移植肾间质水肿出血,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小动脉壁及动脉腔内淋巴细胞浸润,有动脉炎改变;盲肠间质有淋巴细胞浸润;脾脏组织有淤血表现;其余器官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人源化基因编辑猪-非人灵长类动物异种肾移植模型构建获得初步成功,术后受体存活时间达1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肾移植 基因编辑猪 食蟹猴 排斥反应 α-1 3-半乳糖苷转移酶 β-1 4-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 补体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T2-mapping软骨成像技术在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海光 李健 +8 位作者 赵喆 姚敏敏 穆学涛 马巧稚 闫君 闫秀杰 申盛林 张清 邢更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1期15-22,共8页
目的 本研究应用磁共振T2-mapping软骨定量成像技术评估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r ESWT)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 目的 本研究应用磁共振T2-mapping软骨定量成像技术评估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疗法(radial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r ESWT)对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关节软骨损伤的影响,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以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 Master Universities,WOMAC)评分评估r ESWT对患者疼痛和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 69例KOA患者被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和对照组(n=33),试验组应用r ESWT治疗患膝疼痛及软骨损伤区域(1次/5d,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200mg/次,q.d.,连服5d后停药5d为1个疗程,共用药3个疗程)。应用T2-mapping软骨成像技术分别获取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两组患者膝关节不同软骨分区的T2-mapping值,对软骨损伤的修复程度进行量化比较;同时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第1天、4周、12周时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记录治疗及随访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所有软骨分区中,治疗后12周试验组胫骨平台前区的软骨T2-mapping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余分区的T2-mapping值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周试验组与对照组T2-mapping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随访时间的VAS和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在治疗后第1天和4周时试验组VAS和WOMAC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2周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频次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磁共振T2-mapping软骨定量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估r ESWT治疗KOA胫骨平台的软骨损伤变化,同时r ESWT能有效缓解KOA患者膝痛症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发散式体外冲击波 T2-mapping值 软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下关节突骨块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大伟 王华东 +6 位作者 李利 尹欣 黄伟 郭继东 杨亚锋 刘义灏 郑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9-909,共11页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术中植入自体下关节突骨块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的疗效,评估自体下关节突骨块替代椎间融合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术中植入自体下关节突骨块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的疗效,评估自体下关节突骨块替代椎间融合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接受后路腰椎改良开窗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且术前合并骨质疏松(双能X线骨密度T值≤-2.5)患者的病例资料,随访时长不低于术后12个月。根据椎间融合材料的差异分为两组,椎间植入自体下关节突骨块的患者纳入下关节突组,植入PEEK椎间融合器的患者纳入PEEK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发病时长、主诊断及融合节段分布、腰椎骨密度、术前合并症的发病率)、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围术期异体血输血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同时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节段前凸角、融合间隙角、椎间隙高度改善率、融合率)以及腰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下腰痛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两种椎间融合材料的临床疗效。结果:共纳入118例患者,其中下关节突组68例,PEEK组5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发病时长、主诊断及融合节段分布、腰椎骨密度、术前合并症的发病率、术前各影像学参数及腰椎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异体血输血率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下关节突组有3例浅表手术部位感染,PEEK组有2例;末次随访时下关节突组有3例椎间移植物塌陷,PEEK组有5例;下关节突组有1例移植物后退,PEEK组也有1例。各随访时间节点两组的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节段前凸角、融合间隙角均明显大于术前(P<0.05),但术后3个月与术后1周相比,上述参数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显示,术后1周时下关节突组的椎间隙高度及融合间隙角小于PEEK组(P<0.05),椎间隙改善率小于PEEK组(P<0.05)。两组病例自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椎间融合,术后6个月时下关节突组的融合率为75%,明显高于PEEK组的56%(P<0.05),但两组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功能评分的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术后的腰痛VAS评分、ODI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显示,下关节突组术后6个月时的ODI更低,而JOA评分更高(P<0.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术中,椎间植入自体下关节突骨块或PEEK椎间融合器均能获得良好的椎间融合率及腰椎功能改善,但术后6个月时自体下关节突骨块的融合率及腰椎功能改善优于PEEK椎间融合器。PEEK椎间融合器在术后早期的椎间撑开及椎间隙前凸改善作用优于自体下关节突骨块。骨质疏松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术后3个月内会出现明显的椎间隙沉降,椎间植入PEEK椎间融合器比自体下关节突骨块的沉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下关节突 骨移植 骨质疏松 腰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华东 尹欣 +3 位作者 杨亚锋 汪大伟 赵彦涛 李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92-998,共7页
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并具有完整影像学及随访资料的61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男24例,女37例;年龄53~78岁(... 目的:探讨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后冠状面失平衡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行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并具有完整影像学及随访资料的61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男24例,女37例;年龄53~78岁(59.0±6.1岁);按鼓楼医院退变性脊柱侧凸分型:A型31例,B型19例,C型11例。固定融合范围:T10~L518例,T10~S16例,T10~S26例,T12~L514例,L1~L58例,L1~S17例,L2~S12例。随访18~85个月(平均36.4个月),根据末次随访时冠状面平衡情况将其分为平衡组和失平衡组,比较两组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主弯Cobb角、冠状平衡距离(CBD)、畸形矫正率和术前L5倾斜度、畸形分型、腰弯顶椎位置、顶椎旋转度、截骨级别、固定节段及数量、远端固定椎、腰骶弯Cobb角、主弯Cobb角与腰骶弯Cobb角比值等,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1例患者中,末次随访时8例出现冠状面失平衡加重或新发失平衡。两组患者术前主弯Cobb角、CBD、顶椎旋转度、腰弯顶椎位置、截骨级别、固定节段及数量、远端固定椎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腰骶弯Cobb角、术前主弯Cobb角与腰骶弯Cobb角比值、术前L5倾斜角、术后主弯Cobb角、术后CBD、畸形矫正率及畸形分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冠状面失平衡与术前主弯Cobb角、术前腰骶弯Cobb角、术前L5倾斜度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158、1.210、1.322(P<0.05),与畸形矫正率、顶椎旋转度、固定节段数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凸长节段固定矫形融合术后可出现冠状面失平衡,术前主弯及腰骶弯Cobb角较大、L5倾斜角较大是退变性脊柱侧凸术后冠状面失平衡或原有失平衡加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长节段固定融合 冠状面失平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