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介素6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体重指数和炎症因子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关系的探索 被引量:8
1
作者 贾兴旺 田亚平 +2 位作者 王颖 邓心新 董振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70-1275,共6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IL-6基因启动子区-572G/C,-597G/A多态性与体重指数(BMI)和炎症因子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的调查,探索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荧光杂交探针、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和熔点曲线分...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IL-6基因启动子区-572G/C,-597G/A多态性与体重指数(BMI)和炎症因子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的调查,探索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荧光杂交探针、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和熔点曲线分析技术,测定了194例冠心病患者和123例健康对照者的IL-6基因型,同时测定BM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载脂蛋白等指标,并通过建立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分析C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表明,在所有观察对象中发现中国北方汉族人IL-6基因启动子区-597位点有7例为GA型,其余均为GG型,尚未发现AA型,未发现其多态性与BMI和炎症因子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与对照组-572G/C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CHD组和对照组携带G等位基因和非G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5)。正常对照组中携带G等位基因者收缩压中位数水平明显高于非G等位基因者(P=0.02)。在所有研究对象中,与非G等位基因组相比,携带G等位基因组的体重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收缩压中位数水平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26、0.022、0.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清甘油三脂、性别、高血压、载脂蛋白C2、血清总胆固醇、脂蛋白a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子,而载脂蛋白A1是保护因子(P<0.05),未见-572G/C的G等位基因是一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IL-6基因启动子区-597G/A多态性和CHD的易感性无关,而-572G/C多态性与CHD的易感性有关,其机制可能与-572G/C多态性可导致BMI、hsCRP和血压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基因多态性 体重指数 炎症因子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黄酮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肝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沈文梅 王成彬 +3 位作者 汪德清 田亚平 颜光涛 郝秀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32-534,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用家兔为实验对象,观察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30min、2h、6h、24h转氨酶(GPT、GOT)和血气指标(pH、PCO2、PO2、HCO-3、TCO2、S...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肝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用家兔为实验对象,观察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30min、2h、6h、24h转氨酶(GPT、GOT)和血气指标(pH、PCO2、PO2、HCO-3、TCO2、SBC)的改变以及滴注黄芪总黄酮(TFA)后的影响。结果: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后24h血浆GPT、GOT值升高明显,血气指标发生改变,而滴注TFA后可有效抑制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GPT、GOT的升高,血气指标的变化明显改善。结论:TFA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所致肝损伤有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再灌注 黄芪总黄酮 肝损伤 转氨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跑台训练对大鼠脑自由基代谢及其防御系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尤春英 岑浩望 +1 位作者 田亚平 沈文梅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2-204,共3页
为探讨运动负荷引起机体适宜的酶活性反应指标 ,以防止因过度负荷产生自由基的增加 ,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而造成对机体的损害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对不同负荷跑台训练后大鼠脑组织内MDA含量和总SOD、胞浆SOD(CuZn -SOD)... 为探讨运动负荷引起机体适宜的酶活性反应指标 ,以防止因过度负荷产生自由基的增加 ,降低机体抗氧化能力而造成对机体的损害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对不同负荷跑台训练后大鼠脑组织内MDA含量和总SOD、胞浆SOD(CuZn -SOD)及线粒体SOD(Mn -SOD)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一般负荷训练 3周组大鼠脑组织内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5周、7周组变化不明显。极限负荷训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极限 7周组极显著性高于 3周、5周组和一般负荷训练 7周组 ;一般负荷训练组的脑SOD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极限负荷训练组与对照组之间变化不明显 ,但明显低于一般负荷训练组 ,可能与机体疲劳有关 ;各组大鼠脑组织胞浆内的CuZn -S0D酶活性与总SOD酶活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而线粒体Mn -SOD与总SOD酶活性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 :长期超负荷训练可引起机体自由基产生增加 ,可能会降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因而导致组织细胞膜结构损伤或机体疲劳。适量的耐力负荷训练可改善机体抗自由基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力训练 脑组织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防御系统 酶活性 负荷跑台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国庆 赵宏 +3 位作者 温新宇 李瑾昱 吴亮亮 焦顺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分析62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21项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用三标荧光抗体对62例大肠癌患者接受FOLFOX4(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RI(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或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前后外周血21... 目的分析62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21项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用三标荧光抗体对62例大肠癌患者接受FOLFOX4(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RI(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或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前后外周血21项淋巴细胞亚型进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根据化疗方案及化疗周期数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大肠癌患者化疗后CD3+、CD3+CD8+、CD29+、CD4+CD29+、CD4+CD25+细胞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较化疗前明显升高,CD19+、人白细胞(位点)DR抗原(HLA-DR)+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FOLFOX4方案化疗组CD3+CD8+、CD4+CD25+细胞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升高,CD19+和HLA-DR+细胞明显降低(P<0.05);XELOX方案化疗组CD3+CD8+细胞明显升高,CD19+细胞明显降低(P<0.05),而接受FOLFRI方案化疗组所有细胞亚群化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周期组患者CD3+、CD3+CD8+、记忆性T细胞(CD45RO+)、CD4+CD45RO+细胞化疗后较化疗前明显升高(P<0.05),化疗5~8周期组患者HLA-DR+细胞明显降低(P<0.05),化疗≥9周期组CD29+细胞明显升高(P<0.05)。结论化疗使大肠癌患者体液免疫功能下降;FOLFOX4化疗方案可能抑制机体细胞免疫功能;≤4周期的化疗可通过对机体免疫格局的调整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但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化疗 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玉生 田亚平 +6 位作者 高伟 刘红鹰 原新红 陈瑞 王士雯 程芮 刘光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研究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 端脑钠素前体 (NT 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 65例心血管病患者及 16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T ProBNP浓度 ,超声心动图测定不同心功能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 ... 目的 :研究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 端脑钠素前体 (NT 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 65例心血管病患者及 16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T ProBNP浓度 ,超声心动图测定不同心功能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 ,分析血浆NT ProBNP浓度、超声指标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T 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 ,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 (P <0 0 0 1)。多因素偏相关分析表明血浆NT ProBNP浓度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 (r =0 769,P <0 0 0 1及r =0 3 76,P =0 0 2 0 )。血浆NT ProBNP浓度 >2 0 0 pg/ml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 10 0 % ,特异性 97% ,阳性预测值 98% ,阴性预测值 10 0 %。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T ProBNP浓度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血浆N-端 脑钠素前体 浓度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假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刘常军 刘婷 +2 位作者 董矜 姜辉 田亚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通过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实验室工作中排除假阳性检测的经验和方法。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收取住院患者晨尿样本500份,同时进行UF-1000i尿液沉渣流式自动分析仪(简称UF-1000i)、干化学和显微镜检测(镜检)。... 目的通过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假阳性结果进行分析,获得实验室工作中排除假阳性检测的经验和方法。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收取住院患者晨尿样本500份,同时进行UF-1000i尿液沉渣流式自动分析仪(简称UF-1000i)、干化学和显微镜检测(镜检)。UF-1000i检测异常者为阳性,其中UF-1000i检测异常而干化学和镜检正常者为假阳性,将2者检测的有形成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0份样本中,有178份阳性样本,其中有20份样本UF-1000i的主要检测项目均出现假阳性,其中红细胞(erythrocyte,RBC)、白细胞(leukocyte,WBC)、管型、上皮细胞(epithelial cells,EC)的假阳性率分别为10.8%、8.2%、23.1%、14.3%。结论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提高了尿液分析的过筛检查实验室检测效率,但对其阳性结果还需密切注意,应该避免假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 尿沉渣 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单核苷酸部分位点多态性可能增加罹患肝癌和肝癌转移的风险 被引量:4
7
作者 董矜 王玲 +2 位作者 田亚平 郭跃 刘红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原发性肝癌及肝癌转移患者hTER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进行调查,探索其在肝癌转移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选取全血样本和血清样本,290例男性样本诊断明确,分组如下,原发性肝癌组1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转移组22例,对照组106...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原发性肝癌及肝癌转移患者hTERT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进行调查,探索其在肝癌转移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选取全血样本和血清样本,290例男性样本诊断明确,分组如下,原发性肝癌组1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转移组22例,对照组106例。采用美国Beckman公司的超高通量液相芯片SNP基因分型系统SNPStream进行测定对基因进行分型。结果 rs2853690和rs10069690两个位点具有统计学差异。等位基因频率分析中,rs10069690和rs6554743 C和T等位基因间存在统计学差异。rs10069690在等位基因频率和携带率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在肝癌和肝癌转移中比例较高。结论本研究发现hTERT部分位点多态性可能增加罹患肝癌和肝癌转移的风险,为肝癌发病和转移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癌转移 单核苷酸多态性 端粒酶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微量元素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传强 龚子珊 +3 位作者 郭广宏 田亚平 赵学玒 汪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6-349,354,共5页
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通量和低样品消耗的人血清中微量元素的质谱检测方法。针对血清样品基质复杂的特点,采用正四丁基氢氧化铵、曲拉通和EDTA的混合液直接稀释样品,使用内标元素校正和碰撞反应池技术来抑制基质效应和多原子离子的干... 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通量和低样品消耗的人血清中微量元素的质谱检测方法。针对血清样品基质复杂的特点,采用正四丁基氢氧化铵、曲拉通和EDTA的混合液直接稀释样品,使用内标元素校正和碰撞反应池技术来抑制基质效应和多原子离子的干扰,通过仪器调谐和碰撞反应池工作参数的优化,成功检测了人体血清中Al、Cu、Fe、Zn、Ga、As、Cd、Hg、Tl、Pb 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各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87.2%~111.2%。方法用于人血清标准物质(ClinChek-Control,LevelⅠand LevelⅡ)测试,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采用此方法对127名成年健康人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基于检测结果给出了不同年龄、性别组的均值和测量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清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微量元素 直接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那普利和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同型半胱氨酸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艳芳 胡亦新 +1 位作者 郭广宏 田亚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叶酸、维生素 (Vit)B12 和一氧化氮 (NO)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 ,以及依那普利、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对Hcy、叶酸、VitB12 和NO水平的影响。  方法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分为 3组 (n =6 ) :依...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叶酸、维生素 (Vit)B12 和一氧化氮 (NO)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 ,以及依那普利、氯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对Hcy、叶酸、VitB12 和NO水平的影响。  方法 :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分为 3组 (n =6 ) :依那普利组 1 5mg/(kg·d)灌胃 ,氯沙坦组 37 5mg/(kg·d)灌胃 ,SHR对照组及Wistar kyoto(WKY)对照组用等量蒸馏水灌胃。采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Hcy水平 ,离子捕捉分析法测定血浆叶酸水平 ,微粒子酶固有因子分析法测定血浆VitB12 水平 ;Griess法测定血浆NO代谢产物硝酸盐 (NO-3 )水平。  结果 :①SHR对照组血浆Hcy、叶酸水平与WKY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②SHR对照组血浆VitB12水平较WKY对照组明显升高 ;③依那普利、氯沙坦治疗后对Hcy、叶酸及VitB12 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④SHR对照组血浆NO-3 水平明显下降 ;⑤依那普利治疗 2周后NO-3 含量回升至 4 1 2 6± 5 1 6 μmol/L ,与SHR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氯沙坦治疗 2周后NO-3 含量虽有上升 ( 35 0 3± 4 31 μmol/L) ,但与未治疗的SHR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Hcy水平与高血压有相关性 ;SHR较高的VitB12 水平可能与预防Hcy的危险性有关 ,但也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氯沙坦 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 同型半胱氨酸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方法直接测定一氧化氮 被引量:3
10
作者 田亚平 沈文梅 W.H.BETTS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3-276,共4页
根据2,3二氨基萘(2,3diaminonaphthalene,DAN)可与一氧化氮(·NO)反应生成荧光性2,3萘酚三唑(2,3naphthotriazole,NAT)和·NO的气体特性,设计了一个... 根据2,3二氨基萘(2,3diaminonaphthalene,DAN)可与一氧化氮(·NO)反应生成荧光性2,3萘酚三唑(2,3naphthotriazole,NAT)和·NO的气体特性,设计了一个流动气体和荧光方法相结合的·NO直接测定方法.此法以惰性气体氮气为流动气体使样品中的待测·NO随流动气体进入测定溶液,溶液中的DAN捕集流动气体中的·NO生成荧光性NAT.实验结果表明测定溶液的荧光强度与·NO浓度呈正比,与酸化亚硝酸盐溶液的浓度亦呈良好线性关系.用此方法测得五份酸化正常人血浆的·NO浓度为(3104±470)n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荧光 2.3-二氨基萘 流动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兴奋剂检测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文珺 张四纯 +4 位作者 徐静娟 夏兴华 田亚平 张新荣 陈洪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生物技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导致了兴奋剂的发展。从体外重组蛋白到潜在的基因兴奋剂的出现,给兴奋剂检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因治疗的发展以及一些功能基因对运动技能提高的潜力,加大了基因兴奋剂使用的可能性。本文在介绍基... 生物技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导致了兴奋剂的发展。从体外重组蛋白到潜在的基因兴奋剂的出现,给兴奋剂检测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因治疗的发展以及一些功能基因对运动技能提高的潜力,加大了基因兴奋剂使用的可能性。本文在介绍基因兴奋剂的基础上,阐述了基因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展望了基因兴奋剂检测技术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剂检测 基因兴奋剂 基因治疗 促红细胞生长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的调控和被调控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渊 田亚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76-1181,共6页
microRNA是一大类长度约22 nt的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的3'UTR区部分或完全配对结合,进而通过降低靶mRNA的稳定性或抑制翻译而下调目的基因的表达.microRNA不仅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死亡等正常生理过程,而且还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诸... microRNA是一大类长度约22 nt的非编码RNA,可与靶基因的3'UTR区部分或完全配对结合,进而通过降低靶mRNA的稳定性或抑制翻译而下调目的基因的表达.microRNA不仅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死亡等正常生理过程,而且还与包括癌症在内的诸多病理过程密切相关.microRNA通常位于编码基因的内含子区,主要由RNA聚合酶Ⅱ催化而转录为初始microRNA,接着经过一系列的核内、胞浆内酶切步骤而组装成有功能的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本文将在简要介绍microRNA生物合成和调控功能的基础上,重点综述microRNA被调控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表观遗传学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和降解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逐步丰富甚至推翻了以往对microRNA的认识,体现了microRNA生物学的复杂性.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深入,microRNA将在疾病的早期防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生物合成 降解 转录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