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MR弥散加权与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白萱 关志伟 +3 位作者 徐贤 邵明哲 曹宝林 田嘉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通过对全身MR弥散加权(全身MR-DWI)和核素骨显像两种技术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全身MR-DWI在检测骨转移灶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方法对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并经核素骨显像证实为明确骨转移的20例患者于一周内行全身MR-DWI。将骨骼... 目的通过对全身MR弥散加权(全身MR-DWI)和核素骨显像两种技术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全身MR-DWI在检测骨转移灶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方法对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并经核素骨显像证实为明确骨转移的20例患者于一周内行全身MR-DWI。将骨骼系统分为7个区域观察:颅骨、胸锁骨、肩胛骨、肋骨、脊柱、骨盆、四肢长骨,以核素骨显像见异常浓聚灶或稀疏灶、MR-DWI见高信号病灶为阳性,分析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灶数。结果除脊柱外,其他6个区域MR-DWI所见病灶数均少于核素骨显像,检出率为核素骨显像的59.4%。MR-DWI检出了3处核素骨显像显示阴性的病灶;另有1例核素骨显像呈"超级骨显像",MR-DWI所显示的病灶数明显多于核素骨显像。结论全身MR-DWI对于骨转移灶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与核素骨显像互相补充,可能为临床提供更全面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MR弥散加权 ^99MTC-MDP骨显像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肿瘤的放射性核素诊断
2
作者 田嘉禾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6年第1期8-10,共3页
胰腺肿瘤危害大,但因结构、位置原因诊断有一定难度。核素显像诊断胰腺肿瘤可分为胰腺显像和肿瘤阳性显像两类。前者显示胰腺,肿瘤表现为放射性缺失,优点是通过胰腺显影了解胰腺本身信息协助诊断,缺点是阳性率和特异性稍差;后者利... 胰腺肿瘤危害大,但因结构、位置原因诊断有一定难度。核素显像诊断胰腺肿瘤可分为胰腺显像和肿瘤阳性显像两类。前者显示胰腺,肿瘤表现为放射性缺失,优点是通过胰腺显影了解胰腺本身信息协助诊断,缺点是阳性率和特异性稍差;后者利用特殊显像剂显示肿瘤代谢和受体、抗原异常,阳性率及特异性高,但条件要求高。图像不易判读。与临床及其他影像技术结合互补,是用核素显像提高胰腺肿瘤诊断水平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放射性核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显像部分容积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2 位作者 田嘉禾 何义杰 陈盛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 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PET图像质量及定量分析精度的主要因素 ,本文目的是探讨PETFDG图像中热灶的部分容积效应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西门子ECATEXACTHR +型PET。实验模型为圆柱体内分布着 13个内径为 3~ 2 9mm的柱状热灶。热灶 (1... 目的 部分容积效应是影响PET图像质量及定量分析精度的主要因素 ,本文目的是探讨PETFDG图像中热灶的部分容积效应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西门子ECATEXACTHR +型PET。实验模型为圆柱体内分布着 13个内径为 3~ 2 9mm的柱状热灶。热灶 (18F FDG)的放射性浓度 36 3.94~ 8.5 5kBq/ml分 17次扫描。采用OSEM和FBP两种重建方法。由图像热灶的恢复系数及半高宽分析部分容积效应。结果 恢复系数随热灶尺寸的减小而减小 ;恢复系数和热灶的半高宽不随其实际放射性浓度而变化 ;不同的重建条件影响恢复系数和热灶的半高宽。结论 PET图像的部分容积效应随病灶尺寸的减小而加重 ;与重建条件有关 ;但不随病灶放射性浓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容积效应 PET 图像 恢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系统分辨力及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何义杰 陈盛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778-780,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 ,PET系统的分辨力。方法 采用椭圆柱分辨力模型 ,测定ECATEXACTHR +PET系统 2D采集模式下 ,10个空间位置处、17种总活度 ,两种重建条件 (① :FBP ,Hanning ,截止频率 0 .4;② :OSEM ,Gaussian ,核 2mm后滤波 )时...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 ,PET系统的分辨力。方法 采用椭圆柱分辨力模型 ,测定ECATEXACTHR +PET系统 2D采集模式下 ,10个空间位置处、17种总活度 ,两种重建条件 (① :FBP ,Hanning ,截止频率 0 .4;② :OSEM ,Gaussian ,核 2mm后滤波 )时的系统分辨力。结果 系统分辨力不随视野中总活度而变化 ;但与空间位置相关 ,中心区最好 ,距中心16mm处的径向分辨力下降近 2mm ;由条件二重建的图像中心区分辨力为 4.5 2mm ,高于条件一重建的图像 ( 7.5 1mm) ,空间各点处两种条件重建图像的分辨力相差约 3mm。结论 PET系统分辨力与活度无关 ,但空间分布不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系统分辨力 活度 位置 重建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LT 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瑞民 朱海燕 +3 位作者 李菲 刘长滨 关志伟 姚树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3-60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18F-FLT PET/CT与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及分期的评估价值,分析DLBCL病灶的18F-FLT PET/CT显像及分布特点。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36例DLBCL患者,以18F-FLT PET/CT及CT扫描全身及头颅... 本研究旨在比较18F-FLT PET/CT与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诊断及分期的评估价值,分析DLBCL病灶的18F-FLT PET/CT显像及分布特点。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的36例DLBCL患者,以18F-FLT PET/CT及CT扫描全身及头颅,用18F-FLT PET/CT及CT测量原发肿瘤的部位、大小及SUVmax,计算与主动脉弓血池SUVmax比值(T/MB)。结果表明,18F-FLT PET/CT及CT检测DLBCL病灶的一致率为79.10%,其敏感性分别为96.65%、85.44%,特异性分别为100%、57.1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6.7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1%、21.05%,假阳性率分别为0%、42.86%,假阴性率分别为3.35%、14.56%,准确率分别为96.82%、83.64%。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8F-FLT PET/CT对DLBCL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好于CT,能够协助DLBCL准确分期,18F-FLT与18F-FDG PET/CT显像比较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LT PET/CT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图像部分容积效应的模拟研究及实验检验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姚树林 陈盛祖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7-473,共7页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 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PET各种分辨率情况下各种大小热灶的图像。计算图像的最大恢复系数、平均恢复系数及图像热灶半高宽,并用PET实验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PET实验的结果与模拟结果一致;当热灶直径以PET分辨率为单位时,图像热灶的最大及平均恢复系数随热灶直径的变化与分辨率无关,且热灶半高宽/分辨率与热灶直径的关系不受分辨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容积效应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实验检验 关系 图像 影响 恢复系数 平均 计算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曲线分析及诊断分界点确定程序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英茂 田嘉禾 +3 位作者 耿建华 尹大一 邵明哲 陈盛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4期614-617,共4页
目的 介绍一种新开发的ROC分析软件。方法 ①依据非参数法和参数法ROC分析理论建立算法。②对文献中 3套数据分别用本软件、SPSS及Analyse it软件进行ROC分析验证。③应用 :肺部良性 3 9,恶性 87例的PETFDG图像的SUV最大值及平均值鉴... 目的 介绍一种新开发的ROC分析软件。方法 ①依据非参数法和参数法ROC分析理论建立算法。②对文献中 3套数据分别用本软件、SPSS及Analyse it软件进行ROC分析验证。③应用 :肺部良性 3 9,恶性 87例的PETFDG图像的SUV最大值及平均值鉴别良恶性效能评估。结果 ①软件主要功能 :提供非参数和参数法两种ROC分析 ;确定 3个典型诊断分界点 ;计算诊断符合率评价指标。②软件验证 :3个软件对 3套数据的分析结果完全相同。③应用实例 :SUV平均值的诊断效能稍好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该软件不仅具有较完整的ROC分析功能 ,而且还具有确定诊断分界点 ,提供多种诊断符合率指标的功能 ,是目前性能较完整的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0C曲线 诊断分界点 计算机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次剂量^(153)Sm-EDTMP治疗肿瘤性骨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田嘉禾 张锦明 +3 位作者 候庆田 欧阳巧洪 川玲 何义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用相对客观的标准比较单次注射、两种剂量的放射性核素姑息治疗骨转移癌性痛疼的效果及副作用。材料与方法:经多中心协作,73例接受153Sm-EDTMP注射,37MBq/kg或18.5MBq/kg两种剂量,从止痛剂用... 目的:用相对客观的标准比较单次注射、两种剂量的放射性核素姑息治疗骨转移癌性痛疼的效果及副作用。材料与方法:经多中心协作,73例接受153Sm-EDTMP注射,37MBq/kg或18.5MBq/kg两种剂量,从止痛剂用量、主观感觉、功能改善、化验及临床等,连续观察16周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剂量的止痛效果、止痛时间、副作用类型及程度等无差别,总止痛效率86.3%;疗效持续时间为8.2±4.5周;50%病例有血相改变,10例有肝功改变;副作用均在4~6周内恢复;10例无效。结论:单次153Sm-EDTMP注射是有效的骨痛姑息治疗技术;疗效与副作用均与剂量无关;153Sm-EDTMP治疗转移癌性骨痛,需要进一步客观、科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153 EDTMP 肿瘤转移 骨痛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深度对SPECT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麻广宇 邵明哲 +4 位作者 陈云爽 徐白萱 陈英茂 田嘉禾 孙雪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0-804,共5页
目的评估6种肾脏深度估算公式对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以232名北京地区健康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双血浆法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GFRdt和GFRGates)。分析6种肾脏深度估算公式所得GFRGates... 目的评估6种肾脏深度估算公式对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影响。方法以232名北京地区健康居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双血浆法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法测定GFR(GFRdt和GFRGates)。分析6种肾脏深度估算公式所得GFRGates与GFRdt间的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公式1和5所得肾脏深度显著低于其他公式,公式3和6所得GFRGates与GFRdt的相关性最好(r=0.81)。公式1和5所得GFRGates与GFRdt一致性最差,差值均值分别为(-23.62±18.60)ml/(min.1.73m2)、(-20.66±18.00)ml/(min.1.73m2);公式3和4所得GFRGates与GFRdt一致性最好,差值均值分别为(-5.80±16.76)ml/(min.1.73m2)和(-3.81±17.87)ml/(min.1.73m2)。结论肾脏深度估算公式1、2、5准确性较差,其他公式结果差异较小;公式3、4和6均可用于临床,但公式3和4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深度 肾小球滤过率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肺淋巴瘤 被引量:7
10
作者 冉鹏程 田嘉禾 +3 位作者 王瑞民 刘长滨 关志伟 富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21-202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18F-FDG PET/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PPL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并测量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结果 11例患者中,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2例,非霍奇金病9例,包括支气管黏膜相关...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18F-FDG PET/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PPL的18F-FDG PET/CT影像表现,并测量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结果 11例患者中,结节硬化型霍奇金病2例,非霍奇金病9例,包括支气管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7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1例;其中3例MALT淋巴瘤合并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6例病变累及双肺,3例累及右肺,2例累及左肺;共有7例累及右肺中叶。病灶形态表现为单发肿块(结节)4例,肺炎样实变3例,多发结节3例,混合型1例。6例实变或较大肿块病灶中可见充气支气管征,其中的3例可见跨叶分布征。合并LIP的3例患者可见双肺广泛分布的磨玻璃影和多发含气空腔影。大多数病灶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影。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准确地显示PPL病灶的分布、形态和肿瘤活性,其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为PPL的诊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肺肿瘤 18F氟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中感兴趣区选取及标准摄取值分界点的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英茂 邵明哲 +3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何义杰 姚树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6期935-937,共3页
目的 探讨PET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 (ROI)的最佳方法及标准摄取值 (SUV)最佳诊断分界点。方法 以PETFDG 12 6例肺部肿瘤图像为例说明 ,由SUVmax的百分比 ( 5 0 %~ 10 0 % )为等高线值勾画ROI ,得各SUV均值 ;由受试者工作特性 (ROC)曲... 目的 探讨PET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 (ROI)的最佳方法及标准摄取值 (SUV)最佳诊断分界点。方法 以PETFDG 12 6例肺部肿瘤图像为例说明 ,由SUVmax的百分比 ( 5 0 %~ 10 0 % )为等高线值勾画ROI ,得各SUV均值 ;由受试者工作特性 (ROC)曲线分析确定ROI最佳画法 ;由准确率最大值、Youden’s指数最大值及敏感性与特异性交点确定分界点。结果 ①最优ROI :70 %等高线所画ROI的SUV具有最大ROC曲线下面积。其 3个典型SUV分界点值分别为 :2 .0 75、2 .82 5、2 .919。② 3个典型分界点的准确率、Youden’s指数和阳性概率比 /阴性概率比均在 70 %等高线出现较大值。结论 提出一套客观画取ROI、确定最佳等高线值、及最佳分界点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图像 感兴趣区 标准摄取值 诊断分界点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相11C-PIB作为神经功能指标:与18F-FDG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富丽萍 张熙 +6 位作者 张锦明 张晓军 张增强 王盼 周波 徐白萱 田嘉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18-1922,共5页
目的评价早期相动态11 C-PIB可否提供等价于18 F-FDG的神经功能信息。方法对17名正常对照(NC组)、11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MCI组)及15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D组)行18 F-FDG和11 C-PIB双示踪剂检查,通过训练集(3名NC,3例MCI及3例AD... 目的评价早期相动态11 C-PIB可否提供等价于18 F-FDG的神经功能信息。方法对17名正常对照(NC组)、11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MCI组)及15例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AD组)行18 F-FDG和11 C-PIB双示踪剂检查,通过训练集(3名NC,3例MCI及3例AD)及测试集(其余受试者)数据提取标准摄取值比(SUVR),计算与18 F-FDG具有最大相关的早期相11 C-PIB时间窗,生成灌注11 C-PIB图像(11 C-pPIB)。选取最后10min 11 C-PIB数据,评价淀粉样斑块沉积情况(11 C-aPIB),比较18F-FDG、11 C-pPIB及11 C-aPIB图像在3组受试人群的放射性分布的差异。结果 AD组14例、MCI组11例、NC组15名纳入分析。给药后近7min(开始时间1.33min,持续至8min)的早期相11 C-pPIB与18 F-FDG在训练集(R=0.8680±0.0339)及测试集(R=0.8737±0.0277)均存在强烈相关。11 C-pPIB与18 F-FDG在3组中呈现相似的放射性分布模式,但与11 C-aPIB放射性分布明显不同。结论早期相11 C-pPIB可通过反映局部脑血流信息而提供与18F-FDG相似的神经功能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11C-PIB 18F 氟脱氧葡萄糖 灌注成像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结合CT与PET鉴别良、恶性肺结节 被引量:7
13
作者 聂永康 赵绍宏 +3 位作者 王瑞民 吴坚 蔡祖龙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6-839,共4页
目的利用肺结节CT、PET特征,开发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ANN)辅助诊断系统,评价其对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能力。方法连续收集112例肺内单发小结节(<3.0 cm)患者,均接受PET/CT及胸部CT检查,二者间隔小于1个月。112例患者中恶性肺结节52例,... 目的利用肺结节CT、PET特征,开发计算机人工神经网络(ANN)辅助诊断系统,评价其对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能力。方法连续收集112例肺内单发小结节(<3.0 cm)患者,均接受PET/CT及胸部CT检查,二者间隔小于1个月。112例患者中恶性肺结节52例,良性60例,均经组织学或临床随诊证实。利用结节的CT特征及PET特征开发计算机ANN辅助诊断系统。计算机ANN的训练及测试采用Round-Robin方法。采用ROC方法评价计算机ANN输出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T计算机ANN程序采用20个输入单元,包括4个临床特征及16个CT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3;PET计算机ANN程序采用4个临床特征及1个PET特征作为5个输入单元,Az值为0.91;CT+PET计算机ANN程序采用临床特征CT及PET所有21个输入单元,Az值为0.95。与CT计算机ANN程序、PET计算机ANN程序相比,CT+PET计算机ANN程序输出结果明显提高(P=0.015、0.037)。结论 CT+PET ANN计算机辅助诊断程序输出结果优于单纯PET或CT计算机ANN结果。当PET对肺结节诊断有困难时,结节的CT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单发肺结节 诊断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探头SPECT符合线路衰减校正对图像分辨率及计数影响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耿建华 陈英茂 +3 位作者 陈盛祖 郑容 张雯杰 田嘉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 研究衰减校正对双探头符合成像系统分辨率及图像计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GEHawkeye双探头符合成像设备 ,对分辨率模型成像 ,用X线透射扫描进行衰减校正。计算有、无衰减校正时线源扩展函数的半高宽 (FWHM )及线源峰值计数。结果 ... 目的 研究衰减校正对双探头符合成像系统分辨率及图像计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GEHawkeye双探头符合成像设备 ,对分辨率模型成像 ,用X线透射扫描进行衰减校正。计算有、无衰减校正时线源扩展函数的半高宽 (FWHM )及线源峰值计数。结果 有衰减校正时FWHM显著高于无衰减校正时FWHM ,其差值在中心处最大 ,且线源计数大于无衰减校正时计数 ,越靠中心其差值越大。结论 衰减校正在补偿计数衰减的同时 ,会使分辨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校正 分辨率 双探头符合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MISO在肺癌模型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及PET显像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钰琦 郑昕 +3 位作者 周乃康 张锦明 柳曦 张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794-1796,共3页
目的评价乏氧显像剂18F-硝基咪唑丙醇(18F-FMISO)在肺腺癌动物模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荷肺腺癌T739小鼠经尾静脉注入18F-FMISO后不同时间(30、60、90、120min)处死,测量18F-FMISO的生物分布,并行PET显像。对照组小鼠在注入18F-氟脱氧葡... 目的评价乏氧显像剂18F-硝基咪唑丙醇(18F-FMISO)在肺腺癌动物模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荷肺腺癌T739小鼠经尾静脉注入18F-FMISO后不同时间(30、60、90、120min)处死,测量18F-FMISO的生物分布,并行PET显像。对照组小鼠在注入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后行PET显像。结果荷瘤鼠肿瘤PET显像清晰。生物分布研究表明肿瘤有明显的放射性摄取。在肾脏和肝脏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肿瘤对血和肌肉的T/NT比值均大于2。结论肺部恶性肿瘤组织中18F-FMISO摄取高于正常组织,可通过PET清晰显像,为进一步临床应用于肿瘤的乏氧诊断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MISO 乏氧显像剂 生物分布 肺部肿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志晔 关志伟 +1 位作者 于生元 马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7-384,共8页
目的比较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CASL)与氟代脱氧葡萄糖及蛋氨酸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一致性。方法对7例脑部病变患者进行3D-pCASL成像及PET/CT显像,视觉评定两者的一致性。结果 4例肿瘤性... 目的比较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CASL)与氟代脱氧葡萄糖及蛋氨酸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一致性。方法对7例脑部病变患者进行3D-pCASL成像及PET/CT显像,视觉评定两者的一致性。结果 4例肿瘤性病变3D-pCASL均为高灌注,PET/CT均为高代谢。1例炎性脱髓鞘病变和1例代谢性脑白质病变3D-pCASL为高灌注,1例感染性病变3D-pCASL为低灌注,此3例非肿瘤性病变PET/CT均为高代谢。结论3D-pCASL可以无创性活体评估脑部病变的灌注状态,与PET/CT具有较好诊断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灌注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相^(11)C-PIB PET显像探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功能网络改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灿 徐白萱 +2 位作者 张锦明 刘家金 富丽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1-1626,共6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11 C-匹兹堡化合物(11 C-pPIB)脑灌注网络改变。方法对14例AD(AD组)、12例MCI(MCI组)和14名认知功能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行^(18) F-FDG及11 C-PIB双示踪剂PET显像,采用平行独立成分...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11 C-匹兹堡化合物(11 C-pPIB)脑灌注网络改变。方法对14例AD(AD组)、12例MCI(MCI组)和14名认知功能正常志愿者(对照组)行^(18) F-FDG及11 C-PIB双示踪剂PET显像,采用平行独立成分分析法(pICA)计算11 C-pPIB和^(18)F-FDG数据中高度相关的脑网络,以双样本t检验比较AD组与对照组间和MCI组与对照组间^(18) F-FDG低代谢与11 C-pPIB低灌注的差异,获得组间有差异的脑区。结果 11 C-pPIB获得的脑灌注网络与^(18)F-FDG代谢网络高度相关(r=0.92),并与默认网络(DMN)存在空间重叠。与对照组比较,AD组^(18)F-FDG低代谢区与11 C-pPIB低灌注区存在空间重叠,包括颞上回、边缘叶/海马旁回、顶上小叶、后扣带回和前扣带回;MCI组^(18)F-FDG的低代谢脑区位于右侧直回/眶额回、左侧后扣带回、右侧颞下回和右侧顶下小叶/颞上回,11 CpPIB低灌注脑区为右侧顶下小叶。结论 AD患者11 C-pPIB低灌注脑区与^(18) F-FDG低代谢高度相关,并与DMN存在空间重叠。11 C-pPIB显像可为诊断AD提供与^(18)F-FDG显像互补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11 C-匹兹堡化合物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图像中球形病灶的部分容积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英茂 耿建华 +3 位作者 田嘉禾 徐白萱 姚树林 邵明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36-1142,共7页
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球形病灶(直径2~30 mm)位于各种背景(背景与病灶强度之比为0~0.7)中时,PET设备(分辨率3~15 mm)的成像实验。计算模拟图像中病灶的像素最大值、平均值及半高宽,由此探讨球形病灶PET... 依据形成部分容积效应的理论,由计算机模拟球形病灶(直径2~30 mm)位于各种背景(背景与病灶强度之比为0~0.7)中时,PET设备(分辨率3~15 mm)的成像实验。计算模拟图像中病灶的像素最大值、平均值及半高宽,由此探讨球形病灶PET成像的部分容积效应与相关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建立部分容积效应校正方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对于任一分辨率和背景强度,图像上病灶信号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病灶直径的增大而呈S形增加;对于任一病灶直径和背景强度,病灶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分辨率的增大而呈倒S形减小;对于任一病灶直径和分辨率,病灶强度的最大值及平均值随背景强度线性增加,以背景为基点时,高出背景的病灶强度(最大值、平均值)与相应病灶真值之比不随背景强度变化;对任一病灶直径和分辨率,病灶半高宽不随背景强度变化;当病灶直径大于分辨率时,病灶半高宽与其真实直径很接近,但随分辨率变差,其接近程度也变差;当病灶直径小于分辨率时,病灶半高宽基本不再随直径变小而变小,而是基本等于空间分辨率,并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部分容积效应 影响因素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合成3-^18F-2-羟基丙烷-2-硝基咪唑及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锦明 郑昕 +3 位作者 柳羲 郭喆 刘晓飞 田嘉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全自动合成肿瘤乏氧显像剂3-18F-2-羟基丙烷-2-硝基咪唑(18F-FMISO)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模块,在密闭体系下4~6mg前体与F-18离子在110℃反应300s,1mol/LHCl120℃下水解180s,经柱色层纯化得18F-FMISO... 目的研究一种全自动合成肿瘤乏氧显像剂3-18F-2-羟基丙烷-2-硝基咪唑(18F-FMISO)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模块,在密闭体系下4~6mg前体与F-18离子在110℃反应300s,1mol/LHCl120℃下水解180s,经柱色层纯化得18F-FMISO。检测正常小鼠、荷瘤鼠的生物学分布及PET显像。结果采用FDG模块自动化合成18F-FMISO,合成效率为67%,时间为25min,放化纯度>99%,体外稳定性良好。生物学分布及PET显像表明,肿瘤明显摄取18F-FMISO,120min时瘤/肌比为2.99,但肝、肾、肠的放射性较高。结论改良的FDG模块可高效、快速合成18F-FMISO,其产品质量符合临床要求。18F-FMISO适于胸、颈部肿瘤的乏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MISO 自动化合成 肿瘤乏氧 PET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G-PET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丁勇 张书文 田嘉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469-471,共3页
关键词 FDG-PET 肿瘤 MRI 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