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群33104例单基因病携带者筛查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侯伟 付晓琳 +17 位作者 谢潇潇 张春燕 边佳昕 毛翛 文娟 罗春玉 金华 祝茜 戚庆炜 钱叶青 袁静 赵彦艳 尹爱兰 李树铁 蒋宇林 张蔓丽 肖锐 卢彦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5-1023,共9页
目的 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调查中国人群单基因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突变谱,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的12个临床中心共招募33 104例受检者(16 610例女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 目的 通过大规模多中心的多种遗传病携带者筛查,调查中国人群单基因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突变谱,为制定适合中国人群的遗传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在中国的12个临床中心共招募33 104例受检者(16 610例女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和多种PCR对223个基因的携带者状态进行检测。结果 197个常染色体基因的合并携带者频率为55.58%,26个X连锁基因的合并携带者频率为1.84%。在16 669例家系中,共检出874对(5.24%)高危夫妇。其中常染色体基因高危夫妇584对(3.50%),X连锁基因高危夫妇306对(1.84%),16对夫妇同时为常染色体基因和X连锁基因高危夫妇。最常检出的常染色体高危基因包括GJB2(常染色体隐性耳聋1A,393对),HBA1/HBA2(α-地中海贫血,36对)和PAH(苯丙酮尿症,14对),SMN1(脊髓性肌萎缩症,14对)。最常检出的X连锁高危基因包括G6PD(G6PD缺乏症,236对),DMD(进行性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23对)和FMR1(脆性X综合征,17对)。除外G6PD后的高危夫妇率为3.91%(651/16 669),进一步除外GJB2 c.109G>A位点后,高危夫妇率为1.72%(287/16 669)。理论上严重的单基因病出生缺陷的发病率约为4.35‰(72.5/16 669)。对导致高危夫妇最多的22个基因进行筛查可检出95%以上的高危夫妇,对导致高危夫妇最多的54个基因进行筛查可检出99%以上的高危夫妇。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人群中223种单基因病的携带者频率,为中国人群的携带者筛查策略制定和panel设计提供依据。在携带者筛查实践中,针对某些特殊基因或变异位点的遗传咨询可能会面临困难。这些特殊基因或变异需要在检测前告知受检夫妇,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不筛查这些基因或变异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携带者筛查 单基因病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决策研究
2
作者 刘亮 刘晓东 +1 位作者 林绵端 郝昱文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2-37,共6页
针对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缺乏定量分析手段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需求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的决策方法。首先,该方法结合概率分析,基于比赛场馆发生突发事件的不同组合方式生成对应的仿真算... 针对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缺乏定量分析手段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需求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模拟进行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的决策方法。首先,该方法结合概率分析,基于比赛场馆发生突发事件的不同组合方式生成对应的仿真算例;其次,使用资源需求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满足资源需求效果的各种资源配置方案;最后,对资源需求模型生成的资源配置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实现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决策。结合北京2022年冬奥会实际背景,通过该方法分析研究救援资源配置决策问题,得到针对各种规模突发事件的资源配置方案,同时总结提出有关大型体育赛事应急医学救援资源配置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体育赛事 突发事件 资源配置 整数规划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益民 薛晓娟 +9 位作者 梁丽军 张艳军 陈香美 李松 徐建国 王红阳 顾晓松 黄璐琦 付小兵 张伯礼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共9页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和应对能力不足、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存在差距、中医药效果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国际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态势,探讨了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形势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建议:强化医药卫生战略与制度建设,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加速药品创新与成果转化,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公共卫生保障管理办法;推动医学技术革新与标准化,构建关键技术平台;强化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基层服务提升;优化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创新资助评价与激励机制,旨在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水平迈向新高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 重大疾病诊疗 生物医学工程 中医药智能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模型技术前沿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石金龙 张哲 +2 位作者 戴安琳 林恺 何昆仑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5-242,共8页
以基因、转录、蛋白质等生命组学为主体的生物大数据快速积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别的生物大模型(biological large models)。复杂的深度学习架构、巨大的参数量和算力需求、以及海量的预训练数据等... 以基因、转录、蛋白质等生命组学为主体的生物大数据快速积累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催生出各种类别的生物大模型(biological large models)。复杂的深度学习架构、巨大的参数量和算力需求、以及海量的预训练数据等是大模型技术的主要特征。预训练数据类别及参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模型所具备的能力强弱,而不同的模型架构则可支撑不同类别的下游任务。近两年,围绕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序列与单细胞表达图谱等组学数据分析挖掘、大分子结构预测、新型药物设计和功能机制解析等多种应用场景,涌现了多种通用或专用大模型,展示出其在生物医学研究及转化应用等领域的巨大潜力。本文旨在结合不同类别的生物数据特点和研究应用需求,概述生物数据特征及其用于生物大模型训练的技术方法,并进一步综述现有大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及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为提升生物大模型能力、拓展应用范围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模型 注意力机制 序列分析 结构预测 功能解读 合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小鼠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对产血小板能力、凝血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华天桢 汪海涛 +5 位作者 魏淑婷 童森 董宁 祝筱梅 姚咏明 刘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25-2335,共11页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小鼠骨髓巨核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坏死性凋亡、凋亡、自噬、铁死亡和焦亡)的情况及其对产血小板能力、小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脓毒症模型组(CLP组)。Sham组与CLP组小鼠于术... 目的研究脓毒症时小鼠骨髓巨核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坏死性凋亡、凋亡、自噬、铁死亡和焦亡)的情况及其对产血小板能力、小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脓毒症模型组(CLP组)。Sham组与CLP组小鼠于术后24 h进行腹主动脉采血测定外周血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小鼠处死后取双下肢长骨,经巨核细胞分离液和免疫磁珠分选法提取骨髓巨核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程序性死亡相关标志分子在小鼠骨髓巨核细胞中的活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率、产血小板表型及血小板表面标志物(CD41、CD42b、CD61),Western blot检测巨核细胞中程序性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小鼠血小板数量在急性脓毒症期(24 h)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1),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则显著上升(P<0.01);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显著延长(P<0.01),而纤维蛋白原(FIB)显著降低(P<0.01)。与Con/Sham组相比,LPS/CLP组巨核细胞产血小板表型、上清液中PLP数量及血小板表面标志物(CD41、CD42b、CD61)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巨核细胞坏死性凋亡、凋亡、焦亡、铁死亡率在CLP术后24 h显著升高。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CLP术后小鼠巨核细胞LC3、P-MLKL、Caspase-1、Fe2+活化明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LP组巨核细胞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P-MLKL的活化率较Sham组显著上升(P<0.01);焦亡相关蛋白GSDMD及GSDMD-N剪切显著增加(P<0.01);铁死亡相关蛋白ACSL4表达显著上升(P<0.01),GPX4表达显著降低(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显著上升(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B-II剪切显著增加(P<0.01),P62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使用细胞程序性死亡抑制剂抑制凋亡后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功能下降,抑制坏死性凋亡和焦亡对巨核细胞产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有限,抑制铁死亡及自噬能增强巨核细胞的产血小板功能。结论在脓毒症急性期(24 h)可见明显的巨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其中,凋亡是巨核细胞产血小板表型分化及产血小板能力升高的重要机制;而巨核细胞过度自噬反应及铁死亡可能导致巨核细胞功能障碍,是脓毒症凝血异常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 巨核细胞 血小板 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刺激因子与细胞器之间的相互调控
6
作者 李金儒 段昱 +1 位作者 戴新贵 姚咏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8-1727,共20页
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为定位于内质网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在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STING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胞质内多种... 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为定位于内质网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在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中表达。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STING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胞质内多种来源的异常DNA产生应答,发挥抗病毒与抗肿瘤的经典作用。在应对外界刺激和生存压力时,细胞器的功能与结构损伤同细胞死亡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维持细胞活力,机体进化出了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用于调控细胞器功能,防止损伤因素持续存在而使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STING与多种细胞器调节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并且参与调节部分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共同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综述STING与细胞器相互调节的最新研究进展,剖析STING在细胞器质量控制系统以及多种疾病发病机制中的具体作用。旨在通过对STING及其下游通路和细胞器之间交互作用的总结与梳理,为人类疾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刺激因子 细胞器功能损伤 相互调控 人类疾病 细胞器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尔基体稳态在细胞死亡与重大疾病中的信号调控作用
7
作者 成鑫月 姚凤华 +1 位作者 张卉 姚咏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51-2067,共17页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GA)作为真核细胞中关键的膜性细胞器,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选及胞内运输中发挥核心作用。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与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协同运作,形成紧密的功能复合体,通过动态的囊泡运输网络...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GA)作为真核细胞中关键的膜性细胞器,在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选及胞内运输中发挥核心作用。生理状态下,高尔基体与内质网、溶酶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协同运作,形成紧密的功能复合体,通过动态的囊泡运输网络完成新合成蛋白质和脂质的精确加工、分选及定向输送,确保生物活性分子准确递送至特定亚细胞区域以执行其生理功能。这种高度有序的物质转运体系不仅维持了细胞内环境稳态,更是细胞应对外界刺激的基础。研究表明,高尔基体稳态的维持对细胞存活至关重要,其结构或功能的破坏会直接导致蛋白质分泌异常、膜运输紊乱及信号转导失调,进而引发细胞周期阻滞、应激反应激活,甚至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本综述聚焦高尔基体在细胞死亡与重大疾病中的作用,系统阐述其应激响应机制、调控网络及高尔基体特异性自噬对稳态维持的贡献,重点解析其在凋亡、铁死亡和焦亡中的信号调控角色。通过整合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阐明高尔基体稳态破坏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及感染性疾病中的病理学意义,并揭示其中潜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基体 凋亡 焦亡 人类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教学方法在《医疗质量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姚远 张璇 +1 位作者 毛丽 牛秀兰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78,共3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医院输送高质量医学人才,助力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笔者针对解放军医学院在医学研究生的学业课程中开设的《医疗质量管理学》课程的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对管理类学科课程...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医院输送高质量医学人才,助力医院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笔者针对解放军医学院在医学研究生的学业课程中开设的《医疗质量管理学》课程的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对管理类学科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有更好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管理学 医院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序列标识的深度脉冲神经网络时空反向传播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子华 叶莹 +3 位作者 刘洪运 许燕 樊瑜波 王卫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6-2604,共9页
尖峰放电的脉冲神经网络(SNN)具有接近大脑皮层的信号处理模式,被认为是实现大脑启发计算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对于深度脉冲神经网络的学习仍缺乏有效的监督学习算法。受尖峰放电速率标识的时空反向传播算法的启发,该文提出一种面向深... 尖峰放电的脉冲神经网络(SNN)具有接近大脑皮层的信号处理模式,被认为是实现大脑启发计算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对于深度脉冲神经网络的学习仍缺乏有效的监督学习算法。受尖峰放电速率标识的时空反向传播算法的启发,该文提出一种面向深度脉冲神经网络训练的基于时间脉冲序列标识的监督学习算法,通过定义突触后电位和膜电位反传迭代因子分别分析脉冲神经元的空间和时间依赖关系,使用替代梯度的方法解决反传过程中不连续可微的问题。不同于现有基于尖峰放电速率标识的学习算法,该算法能够充分反映脉冲神经网络输出的时间脉冲序列的动态特性。因此,所提算法非常适合应用于需要较长时间序列标识的计算任务,例如行为的时间脉冲序列控制。该文在静态图像数据集CIFAR10和神经形态数据集NMNIST上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在所有这些数据集上都显示出良好的性能,这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基于时间脉冲序列应用的大脑启发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神经网络 监督学习 误差反向传播 时间脉冲序列标识 替代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助式夫妻沟通训练方案对产前抑郁症状及婚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进 日火英支 +4 位作者 刘佳佳 宋宁 刘高华 刘丽华 齐建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探讨自助式夫妻沟通训练方案(SACCP)对孕妇产前抑郁症状及婚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招募接受产前检查且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10分的孕妇90名,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SACCP组,最终完成研究76名(SACCP组39名、常规护理组37... 目的:探讨自助式夫妻沟通训练方案(SACCP)对孕妇产前抑郁症状及婚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招募接受产前检查且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10分的孕妇90名,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SACCP组,最终完成研究76名(SACCP组39名、常规护理组37名),SACCP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完成每周1次,为期10周的SACCP。以EPDS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作为结局指标,采用协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干预效果,分别采用全分析集与符合方案分析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名(84.4%)孕妇按随机方案接受分组并完成终点评估。协方差分析显示,全分析集及符合方案分析集中SACCP组孕妇EPDS修正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t检验结果显示,全分析集中SACCP组孕妇的ENRICH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自助式夫妻沟通训练方案能缓解产前抑郁孕妇的抑郁症状,改善婚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自助式家庭沟通训练方案 产前抑郁 婚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33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控效应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贺鹏翼 郑丽玉 +1 位作者 祝筱梅 姚咏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白介素(interleukin,IL)-33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白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既往研究大多集中在IL-33对其经典靶细胞,如肥大细胞、2型固有淋巴细胞的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已证实,IL-3... 白介素(interleukin,IL)-33是近年来广泛研究的白介素-1家族细胞因子。既往研究大多集中在IL-33对其经典靶细胞,如肥大细胞、2型固有淋巴细胞的作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已证实,IL-33可以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对DC发挥免疫调控作用,进而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和介导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本文就IL-33调控DC的作用及机制做一综述,为进一步探究其免疫效应与调理途径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33 树突状细胞 免疫调控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