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小型兽类感染巴贝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
作者 王帆 张云 +7 位作者 邵宗体 李玉琼 浦恩念 何志海 姚明国 别双双 江佳富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7-774,共8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小型兽类感染巴贝虫的种类及其分布,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巴贝虫情况,为巴贝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的其中10个县(市),在农耕地、林区等不同环境,捕获分属5目10科25属54种的小型兽...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小型兽类感染巴贝虫的种类及其分布,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巴贝虫情况,为巴贝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的其中10个县(市),在农耕地、林区等不同环境,捕获分属5目10科25属54种的小型兽类1493只,取其肝、脾组织提取DNA后,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巴贝虫18S rRNA的150 bp目的片段作初筛,阳性者进一扩增18S rRNA 1600 bp目的片段,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进行虫种特征分析。结果在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的6个县(市)小型兽类中检测出感染巴贝虫的小型兽类14只,总阳性率为0.93%(14/1493)。经序列分析与比对为田鼠巴贝虫的Otsu型和Kobe型,与人感染巴贝虫的病例患者检出的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和较近的进化关系。6个县(市)的阳性率分别为:巧家县2.34%(3/128)、永善县2.06%(2/97)、元谋县1.88%(4/213)、德钦县1.03%(3/291)、香格里拉市0.95%(1/105)和水富县0.78%(1/128)。阳性小兽分属1目2科6属8种,检出巴贝虫阳性率分别是白尾松田鼠5.56%(1/18)、斯氏家鼠3.36%(4/119)、巢鼠3.33%(1/30)、西南绒鼠2.94%(1/34)、社鼠2.65%(3/113)、针毛鼠2.35%(2/85)、大耳姬鼠1.16%(1/86)、中华姬鼠0.98%(1/102)。巢鼠中检出巴贝虫为首次报道。在3种生境和海拔均检出小兽感染巴贝虫,其中1500~2500 m林区和高海拔居民区捕获的小兽巴贝虫的感染率较高。结论云南省金沙江沿岸部分县(市)的多种小型兽类存在巴贝虫感染,这些地区巴贝虫的流行情况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金沙江流域 小型兽类 巴贝虫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汤丽 邵宗体 +12 位作者 段兴德 江佳富 贾娜 张云 何志海 李玉琼 刘正祥 浦恩念 陈星 刘洪波 蒋宝贵 高子厚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7-864,共8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种类及其分布,以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无形体对人、畜健康的危害,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2个县(市)的130个采样点,捕获分属4目9科26属52种的小型兽类2 251只,取其脾脏组织提... 目的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种类及其分布,以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无形体对人、畜健康的危害,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2个县(市)的130个采样点,捕获分属4目9科26属52种的小型兽类2 251只,取其脾脏组织提取DNA后,运用无形体通用引物,巢式PCR检测无形体16S rRNA 660 bp部分片段。阳性产物测序后,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确定感染无形体种类,结合样本信息分析流行病学意义。结果共检出阳性样本27份,产物序列经比对为23份A.phagocytophilum,4份未分类无形体。总阳性率1.20%;阳性小兽分属3目6科7属12种,分别是:针尾鼹50.00%(1/2)、纹背鼩鼱12.50%(2/16)、珀氏长吻松鼠8.33%(1/12)、藏鼠兔5.66%(3/53)、白尾松田鼠5.41%(2/37)、西南绒鼠4.00%(2/50)、社鼠3.74%(4/107)、大足鼠3.57%(1/28)、斯氏家鼠2.20%(2/91)、大耳姬鼠1.85%(2/108)、中华姬鼠1.30%(4/308)和黄胸鼠0.69%(3/433),分布于5个县(市)。统计学分析表明,无形体的感染率雄性高于雌性,海拔>2 500 m捕获小兽感染率最高。不同生境和年龄的小兽感染率无差异。结论云南省部分县(市)的多种小型兽类携带A.phagocytophilum,给当地人群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人群和媒介蜱、其它宿主的感染和分布等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小型兽类 无形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北部地区家畜无形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姚明国 江佳富 +7 位作者 高子厚 贾娜 汤丽 何志海 张青 张云 王帆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8-684,共7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家畜无形体感染状况,为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15个县市采集部分家畜血液样本进行DNA提取,PCR扩增无形体16S rRNA基因片段;测定扩得基因片段DNA序列并对其做同源性比对,以确定...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家畜无形体感染状况,为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15个县市采集部分家畜血液样本进行DNA提取,PCR扩增无形体16S rRNA基因片段;测定扩得基因片段DNA序列并对其做同源性比对,以确定无形体种类。结果共采集1791头牛、羊、犬、马、驴的血样,PCR扩增阳性503份,其中牛、羊和犬的阳性率分别为41.08%(228/555)、38.10%(240/630)、6.29%(35/556)。测定PCR扩增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73株序列(14.51%)属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226株序列(44.93%)属绵羊无形体(A.ovis),137株序列(27.24%)属边缘无形体(A.marginale),48株序列(9.54%)属血小板无形体(A.platys),16株序列(3.18%)属牛无形体(A.bovis),3株序列(0.60%)属山羊无形体(A.capra)。其中牛样本检出6种无形体,以边缘无形体为主;羊样本检出5种无形体,以绵羊无形体为主,未检测到山羊无形体;犬样本仅检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在15个县市中有12个县市的家畜样本检出无形体基因,盈江县阳性率最高(95.65%),主要是边缘无形体。对人致病的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基因分别从牛(30份)、羊(8份)、犬(35份)样本检出,对人致病的山羊无形体从3份牛样本检出,这2种人兽共患病原体感染的家畜主要分布于滇西北的德钦和香格里拉地区。结论云南省西北部地区部分县(市)无形体感染的家畜主要是牛、羊,其次是犬,无形体种类丰富,需加强当地人无形体病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西北部地区 家畜 无形体 16S rRN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的功能和致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罗文博 付梦姣 +8 位作者 焦俊 冯俊霞 卢志宇 胡雪媛 温博海 赵晓冬 熊小路 周冬生 柯跃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8-623,共6页
目的研究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在布鲁氏菌感染和胞内生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羊种布鲁氏菌104株为起始菌株,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布鲁氏菌BPE043基因缺失株。将布鲁氏菌野生株104和突变株104ΔBPE043在相同的起始浓度... 目的研究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在布鲁氏菌感染和胞内生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羊种布鲁氏菌104株为起始菌株,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布鲁氏菌BPE043基因缺失株。将布鲁氏菌野生株104和突变株104ΔBPE043在相同的起始浓度下培养,观察它们生长变化的趋势;用野生株和突变株分别感染小鼠,构建小鼠体内感染模型,测定小鼠脾重并计算脾脏细菌载量;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BPE043蛋白的宿主互作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布鲁氏菌BPE043基因缺失株。与野生株相比,突变株104ΔBPE043在体外培养的生长趋势和野生株基本相同;小鼠感染实验显示,在感染1周后,两组小鼠脾均肿大,但突变株104ΔBPE043感染组小鼠脾重低于野生株104感染组小鼠脾重;在感染后两周,两组小鼠脾肿大现象开始减轻。在细菌载量方面,在感染1周后,突变株104ΔBPE043感染小鼠的脾脏细菌载量低于野生株104感染小鼠;在感染后2周,突变株感染组的脾细菌载量下降趋势更明显。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BPE043蛋白与鼠源小分子GTP结合蛋白Rab4和Rab11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布鲁氏菌IV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BPE043是布鲁氏菌重要的毒力因子。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BPE043基因在布鲁氏菌感染和胞内生存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BPE043基因 生长曲线 体内感染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和媒介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志海 和仙 +11 位作者 孙毅 蒋宝贵 邵宗体 张云 李玉琼 浦恩念 姚明国 王帆 别双双 高子厚 江佳富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8-213,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动物和媒介蜱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为进一步掌握该地区莱姆病菌株的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对采用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筛查阳性的云南西部地区采集的家畜、小型兽类、蜱虫样本,进行伯氏... 目的了解云南省西部地区宿主动物和媒介蜱感染伯氏疏螺旋体的基因多样性,为进一步掌握该地区莱姆病菌株的特性奠定基础。方法对采用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筛查阳性的云南西部地区采集的家畜、小型兽类、蜱虫样本,进行伯氏疏螺旋体鞭毛蛋白基因(FLA基因)和16S rRNA基因的检测,综合分析病原体的基因信息,了解当地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特征。结果共检测301份样本,共检出7种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其中宿主动物共检出5种:B.afzelii(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garinii(伽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s.(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japonica(日本疏螺旋体)、B.valaisiana(法雷斯疏螺旋体);媒介蜱检出7种:B.afzelii(阿弗西尼疏螺旋体)、B.garinii(伽氏疏螺旋体)、B.burgdorferi s.s.(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japonica(日本疏螺旋体)、B.valaisiana(法雷斯疏螺旋体)、B.sinica(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及未定种Borrelia sp.。B.afzelii、B.garinii和B.burgdorferi s.s.为优势流行株,占总阳性的85.04%(256/301)。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相同基因型株基因序列存在种内差异,同一地区的宿主和媒介中检出的相同基因型螺旋体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和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结论云南西部地区宿主和媒介感染伯氏疏螺旋体基因型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特征,存在多种致病基因型,给当地人群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需加强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西部 伯氏疏螺旋体 宿主动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RLOCK-HB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血液鉴别中的应用
6
作者 姚乾威 何红霞 +4 位作者 胡胜 赵一霞 罗雨 季安全 孙启凡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71-1982,共12页
目的基于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RISPR关联蛋白质系统(Cas)技术建立检测血液特异性血红蛋白α(HBA)mRNA的方法,以准确、快速地鉴定血液样本。方法本研究通过设计和筛选血液特异性HBA mRNA上的CRISPR RNA(crRNA)短片段,基于C... 目的基于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RISPR关联蛋白质系统(Cas)技术建立检测血液特异性血红蛋白α(HBA)mRNA的方法,以准确、快速地鉴定血液样本。方法本研究通过设计和筛选血液特异性HBA mRNA上的CRISPR RNA(crRNA)短片段,基于CRISPR/Cas技术原理建立了SHERLOCK-HBA检测方法,对5种体液(包括外周血、月经血、唾液、阴道分泌液、精液)共79份样本进行检测以评价所建方法鉴别血液的能力,并通过种属特异性实验、灵敏度实验、模拟混合斑检测、模拟降解样本检测、实际案件样本检测等进一步验证实验体系的法医学应用能力。结果该方法检测人源血液的相对荧光单位(RFU)值显著高于非血液(P<0.0001)以及非人源血液样本(P<0.0001),对血液RNA的检出灵敏度可达1×10^(-3) ng,且可成功检测出混合斑迹以及陈旧降解斑迹中的微量血液成分。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CRISPR/Cas技术的SHERLOCK-HBA检测体系,能准确、灵敏地鉴定血液,操作简单、快速,为快速识别血液类样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血液鉴定 血红蛋白α CRISPR/Cas SHERLO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