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ail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熊正文 李永申 +4 位作者 李伟 李宏伟 黄勇 张华东 寻凤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408-2410,2413,共4页
目的观察Snail mRNA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Snail mRNA在70例乳腺癌、30例乳腺导管内癌和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观察Snail mRNA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Snail mRNA在70例乳腺癌、30例乳腺导管内癌和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70例乳腺癌组织中Snail mRNA阳性率为81.4%(57/70),分别高于乳腺导管内癌组织的阳性率46.7%(14/30)和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的阳性率23.3%(7/3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Snail mRN阳性率为92.7%(38/41),无转移者阳性率为65.5%(19/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1);Snail mRNA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及组织学分级均无关(P>0.05)。结论 Snail mRNA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转移的生物学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AIL 乳腺癌 原位分子杂交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络膏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病人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向龙 岳红霞 +2 位作者 杨玲 王利端 王丽丽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0期2595-2595,共1页
关键词 甘露醇外渗 活血通络膏 外敷治疗 疗效观察 输注20%甘露醇 局部组织坏死 硫酸镁溶液湿敷 保护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 mRNA与HSP70 mRNA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特征的关系
3
作者 熊正文 张华东 +3 位作者 胡海霞 黄勇 李宏伟 寻凤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9-603,共5页
背景与目的:Snail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可能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但关于两者与宫颈癌的关系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Snail、HSP70 mRNA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 背景与目的:Snail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可能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但关于两者与宫颈癌的关系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Snail、HSP70 mRNA在宫颈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Snail、HSP70 mRNA在70例宫颈鳞癌、35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和15例宫颈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⑴7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nail、HSP70 mRNA阳性率分别为80.0%(56/70)、85.7%(60/70),分别高于宫颈鳞状上皮瘤变组织的60.0%(21/35)、45.7%(16/35)和宫颈慢性炎症组织的20.0%(3/15)、26.7%(4/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Snail、HSP70 mRNA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为95.8%(23/24)、91.7%(22/24),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的71.7%(33/46)、82.6%(38/46),Snail 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HSP70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nail mRNA与HSP70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6,P<0.05)。⑶Snail、HSP70 mRNA与年龄、FIGO分期、病理分级及浸润深度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ail mRNA与HSP70 mRNA表达呈正相关,均与宫颈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是宫颈癌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SNAIL HSP70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尔硫卓致少见不良反应二例
4
作者 张二箭 张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1690-1690,共1页
关键词 钙通道阻滞剂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友臣 史恩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806-3808,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不同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非造血组织特别是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组织细胞,对脊髓损伤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应用 CELLS 神经外胚层 非造血组织 诱导条件 组织细胞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