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医理论研究的方向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海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71-72,共2页
中医理论是中医药学术领域中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原则和法则。近年来,虽然中医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与进展。实现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应当从明确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坚持中医特色、反... 中医理论是中医药学术领域中的核心内容,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原则和法则。近年来,虽然中医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与进展。实现中医理论研究的突破应当从明确现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征、坚持中医特色、反思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状3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血瘀证本质研究概况 被引量:69
2
作者 刘军莲 宋剑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91-1093,共3页
血瘀证是目前中西医界研究最多和最广泛的中医证候,关于血瘀证的实质不同学者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目前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粗浅的归纳。
关键词 血瘀证 内皮细胞 纤溶酶原 降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昭寰 黄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31-933,共3页
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调查了近年来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文献,从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发生机制、分类及鉴别诊断、中医证治规律、用药规律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以及中医药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特别提出了时相... 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调查了近年来消除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文献,从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发生机制、分类及鉴别诊断、中医证治规律、用药规律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以及中医药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特别提出了时相药法这一新理论,并指出了目前研究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药 时相药法 现代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的多元统计分析及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曦 宋剑南 房祥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9-675,共7页
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数据出发,研究影响中医证候的各主要因素。对11种可能的标志蛋白质(群)数据进行分析,以统计聚类为主导思想,给出变量聚类和样本数据聚类综合应用的方法,并结合医学角度... 从"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瘀证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数据出发,研究影响中医证候的各主要因素。对11种可能的标志蛋白质(群)数据进行分析,以统计聚类为主导思想,给出变量聚类和样本数据聚类综合应用的方法,并结合医学角度对变量聚类结果的分析,指导组内和组间两种样本聚类讨论;同时,通过假设检验,从统计理论上对所得分类予以支持。最后得到标志蛋白质群{结合珠蛋白前体,α-胰蛋白酶抑制剂轻链,脂肪细胞脂质结合蛋白异构体3,补体C4}或{纤维蛋白原γ链,α-胰蛋白酶抑制剂轻链,未确定名称的蛋白(ID1485)}。考虑可能是区分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痰证和瘀证的标志蛋白质群,从而给出蛋白质水平上对痰证和瘀证判决方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候 变量聚类 样本数据聚类 假设检验 判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金元时期中医学“火”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海玉 潘桂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16-1118,共3页
"火"的理论源于《内经》,在宋金元时期得到突破性发展。现从生理之火论、内火虚衰论、内火亢盛论、外感火邪论等四个方面,阐发宋金元时期"火"的涵义与理论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关键词 宋金元时期 生理之火论 内火虚衰论 内火亢盛论 外感火邪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明清时期中医学“火”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海玉 潘桂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096-2098,共3页
"火"的理论源于《内经》,在宋金元时期得到突破性发展,在明清时期则进入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阶段。其发展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1广泛论述命门之火,发展人体生理之火理论;2广泛论述"君火"、"相火",强调君、... "火"的理论源于《内经》,在宋金元时期得到突破性发展,在明清时期则进入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阶段。其发展体现在如下5个方面:1广泛论述命门之火,发展人体生理之火理论;2广泛论述"君火"、"相火",强调君、相二火相互作用;3对痰火、燥火等兼火进行深入研究;4论述温病与火的关系,全面发展外感火邪论;5提出"火"为药食之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 痰火 燥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骨质疏松相关项目研究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田园 戴璇 +4 位作者 石涵芬 刘亚鸽 朱如愿 王丽丽 张东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1-1128,共8页
目的总结分析2012-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对骨质疏松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并探讨中医药干预骨质疏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梅斯医学、科研Z库、MedPeer数据库,获取2012-2022年NSFC资助骨... 目的总结分析2012-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对骨质疏松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并探讨中医药干预骨质疏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梅斯医学、科研Z库、MedPeer数据库,获取2012-2022年NSFC资助骨质疏松相关的研究项目,提取其项目经费、中(英)文关键词、摘要和项目类型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2年NSFC共资助骨质疏松相关项目1290项(总金额57320万元),其中以研究骨质疏松性骨折、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骨质疏松、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等的病理机制和防治措施的项目居多;研究对象多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中医药抗骨质疏松常用治法有补肾活血法、补肾填精法、健脾补肾法等;常用临床中药方剂及单味药有补肾活血方、二仙汤、二至丸、青娥丸等及淫羊藿、女贞子等,研究机制多集中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OPG/RANKL/RANK)、自噬、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等方面。结论对临床上有效的抗骨质疏松中医药的治则、治法和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有助于深刻揭示中医药干预骨质疏松的科学内涵,并为研发具有创新性的抗骨质疏松中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骨质疏松 中医药 研究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交”是中医不可忽略的概念 被引量:6
8
作者 魏雅川 卢贺起 +1 位作者 闫慧 杨坤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66-1567,共2页
“气交”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因阴阳是在“气交”中化生,万物是在“气交”中生存并依靠自身的“气交”延续生命。中医医理探索的宗旨就是如何掌握人体的“气交”变化并使之更适宜地运化,所以气交是中医不可忽略的概念。但... “气交”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因阴阳是在“气交”中化生,万物是在“气交”中生存并依靠自身的“气交”延续生命。中医医理探索的宗旨就是如何掌握人体的“气交”变化并使之更适宜地运化,所以气交是中医不可忽略的概念。但目前在中医界讲阴阳五行者多,讲五运“气交”者少,重临床效果者多,重理论研究者少,如此与科学发展不相符的现象中,“气交”概念的淡化是其原因之一。为此本文从“气交”的原概念、中医学概念及该概念与系统科学的关系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气交 系统科学 病因 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马骏 魏国利 +7 位作者 朱梁军 陆屸 李丹 封革 陈姗姗 许春明 胡镜清 霍介格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95-1504,共10页
目的 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对防治OI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计划入组60例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XELOX化疗方案作为基础治疗,并在化疗第1天起加用中药模拟剂口服。试验组在... 目的 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对防治OI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计划入组60例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FOLFOX6、XELOX化疗方案作为基础治疗,并在化疗第1天起加用中药模拟剂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化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口服,直至化疗结束,共6个月。每一个月测定所有患者EORTC QLQ-CIPN20评分、KPS评分及EORTC QLQ-C30评分。在第1、4个月及治疗结束时进行肌电图测定。结果 ①共完成56例,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8例;②在EORTC QLQ-C30评分中的疼痛和疲倦维度,从第5个月开始到结束,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 <0.05);③CIPN20评分方面,从第4个月开始至结束,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 <0.05);④EMG方面,在第4个月及结束时,无论是感觉神经还是运动神经,试验组的潜伏期延长程度、波幅降低程度及传导速度减慢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⑤两组患者间毒副反应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可防治奥沙利铂所引起的外周神经损伤,并且未见明显毒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治OIPN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配方颗粒 奥沙利铂 周围神经毒性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缺血小型猪模型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蕾 王伟 +4 位作者 宋剑南 郭淑贞 马雅銮 陈冰 许文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筛选心肌缺血相关的蛋白质,以期发现心肌缺血特征性的差异蛋白质或蛋白质群。方法:对模型动物小型猪施行冠脉Ameroid环缩术,通过对模型动物的动态观察,综合评价,并参照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明确术后28天符合心肌缺血诊断。术... 目的:筛选心肌缺血相关的蛋白质,以期发现心肌缺血特征性的差异蛋白质或蛋白质群。方法:对模型动物小型猪施行冠脉Ameroid环缩术,通过对模型动物的动态观察,综合评价,并参照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明确术后28天符合心肌缺血诊断。术后28天,动物前腔静脉取血,血样处理后进行荧光差异蛋白电泳(2D-DIGE),对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TOF分析,获取蛋白样品的肽质量指纹图。结果:共筛选出31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其中17个蛋白质点在4周模型组中下调,14个蛋白点上调。对其中15个蛋白点采用质谱技术成功鉴定。白蛋白、血红素蛋白、烟酸受体在4周模型组中低表达,CH4 and secrete domain of Swine IgM、mutated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肌球蛋白、磷脂酶C、白细胞抗原相关酪蛋白磷酸酶相关蛋白、磷酸核糖焦磷酸相关蛋白-1、Ig gamma 4 chain constant region在4周模型组中高表达。结论:初步发现碱性磷酸酶、肌球蛋白、白细胞抗原相关酪蛋白磷酸酶相关蛋白、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相关蛋白1、血红素蛋白、烟酸受体可能与心肌缺血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蛋白质组学 2D—D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耳部形态结构术语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傅海燕 潘桂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577-578,共2页
文章通过全面查找《内经》原文,筛查出21个有关耳部形态结构与部位名称的术语,详细分析了其中9个疑难术语的命名之由与内涵,在多个表达某一部位的同义词中提出了一词当作标准术语的建议,并将21个术语进行了层次划分,系统发掘出《内经》... 文章通过全面查找《内经》原文,筛查出21个有关耳部形态结构与部位名称的术语,详细分析了其中9个疑难术语的命名之由与内涵,在多个表达某一部位的同义词中提出了一词当作标准术语的建议,并将21个术语进行了层次划分,系统发掘出《内经》时代对耳部形态结构与部位的认识,为深入探讨中医耳的理论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耳部 形态 术语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温病条辨》看中医脉学的现状及未来 被引量:1
12
作者 闪增郁 陈燕萍 +3 位作者 汪南玥 于友华 张智 向丽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5期129-131,共3页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之所以被称为中医临床温病学的奠基之作,与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脉诊技术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对温病的定义,还是在辨证论治、预后判断过程中,脉象信息起着其他诊法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对...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之所以被称为中医临床温病学的奠基之作,与其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脉诊技术有着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对温病的定义,还是在辨证论治、预后判断过程中,脉象信息起着其他诊法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温病条辨》的学习与研究,偏重于证和方的内容较多,对其脉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却显得少了一些。目前中医临床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医师脉诊能力低下而造成的,误诊误治的结果必然导致临床疗效的下降。学习与研究《温病条辨》是提高中医脉诊水平的重要环节。中医脉诊的现代研究将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桂要略 脉学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隐结构研究冠心病痰湿证的定量化辨证规则 被引量:5
13
作者 翟优 段飞 +3 位作者 许玉龙 洪赛坤 吕雅丽 胡镜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47-2252,共6页
目前在中医界已发布的冠心病痰湿证辨证标准是以主症、次症形式定性地给出,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本文引入约束隐结构分析,该方法将主症、次症的语义作为约束条件加入隐结构分析过程,得到含有主症、次症语义约束的定量化中医证候辨证... 目前在中医界已发布的冠心病痰湿证辨证标准是以主症、次症形式定性地给出,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本文引入约束隐结构分析,该方法将主症、次症的语义作为约束条件加入隐结构分析过程,得到含有主症、次症语义约束的定量化中医证候辨证规则。使用该方法对冠心病痰湿证患者556条无标签数据的分析,得到其约束隐结构模型,最后建立定量化痰湿证辨证规则,舌胖边有齿痕(3.16)、苔腻(3.12)、苔白滑(4.72)、胸闷(1.73)、脉濡或滑(6.04);次症:肢体困重(0.48)、口黏(0.63)、体胖(0.49)、大便粘滞(1.38)、脘腹痞满(0.97)、面色晦浊(0.79)、嗜睡(1.18)、纳差(1.07)。与经典隐结构模型得到规则和中医界已发布的定性化辨证规则相比,约束隐结构得到的规则客观性强,具有可重复性。在证候类大小、规则的量化合理度上较好地反映了主症、次症的特点,得到的规则切合中医实际,为冠心病痰湿证辨证标准的定量化研究提供帮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痰湿证 中医证候 辨证标准 约束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究八段锦对平人八会穴的影响
14
作者 田思玮 宋军 +5 位作者 闪增郁 谢继鼎 王颖 韩自荣 孙沛泽 代金刚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观察习练八段锦对平人八会穴中的章门穴、中脘穴、膻中穴、膈俞穴穴位温度的影响。方法:招募健康受试者4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名。观察组习练八段锦,对照组习练第九套广播体操,对纳入的受试者进... 目的:观察习练八段锦对平人八会穴中的章门穴、中脘穴、膻中穴、膈俞穴穴位温度的影响。方法:招募健康受试者4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名。观察组习练八段锦,对照组习练第九套广播体操,对纳入的受试者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分别于入组后习练前、习练后即刻、习练12周后采用FLIR SC660型红外热像仪观察受试者左右章门穴、中脘穴以及膻中穴、膈俞穴的温度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习练后即刻章门穴、中脘穴、膻中穴、膈俞穴温度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习练12周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段锦可通过刺激平人脏、腑、气、血之精气,一定程度提高其章门穴、中脘穴、膻中穴、膈俞穴的温度,且长期习练效果更佳,为八段锦“协调脏腑,促进气血运行”提供客观化、可视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导引 八段锦 红外热成像 红外热像图 八会穴 温度 平人 可视化 客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多糖和猪苓多糖对CIA大鼠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皖东 吕诚 +3 位作者 赵宏艳 陈士林 杨大坚 吕爱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67-868,871,共3页
目的:观察人参多糖和猪苓多糖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肠道黏膜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皮内注射Ⅱ型胶原(COL-Ⅱ)建立CIA大鼠模型,分离模型大鼠PP结淋巴细胞(PPL)、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分别... 目的:观察人参多糖和猪苓多糖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肠道黏膜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皮内注射Ⅱ型胶原(COL-Ⅱ)建立CIA大鼠模型,分离模型大鼠PP结淋巴细胞(PPL)、肠道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分别与不同浓度的人参多糖和猪苓多糖共培养48 h后,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和IFN-γ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加入RPMI1640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人参多糖和猪苓多糖,均可使PPL分泌TNF-α减少,但使IFN-γ的分泌增加;而IEL和LPL分泌TNF-α和IFN-γ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人参多糖和猪苓多糖对CIA大鼠PPL具有不同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对于IEL和LPL,则可导致其免疫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猪苓多糖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肠道黏膜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仙茅中仙茅苷含量测定及酒炙后仙茅苷含量变化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振丽 宋志前 +5 位作者 孙明杰 张玲 周艳华 隋宇 李林福 王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7-398,共2页
目的:对全国主产地10个批次仙茅中仙茅苷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仙茅酒炙后仙茅苷含量的变化及急性毒性的变化。方法:HPLC法测定仙茅苷含量。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3.9mm×1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流... 目的:对全国主产地10个批次仙茅中仙茅苷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仙茅酒炙后仙茅苷含量的变化及急性毒性的变化。方法:HPLC法测定仙茅苷含量。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3.9mm×150mm,5μm)色谱柱,乙腈-水(13:87)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85nm,柱温40℃。选用昆明种小鼠测定动物最大耐受量。结果:10个批次仙茅中仙茅苷含量范围为0.116%-0.196%,酒炙前后仙茅苷含量无显著变化,生品与酒炙品小鼠的最大耐受量分别相当于临床人用药剂量的1392倍和1638倍。结论:仙茅酒炙后仙茅苷含量变化不大,但小鼠的最大耐受量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茅 仙茅苷 酒炙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胃经与肾经不通模型的病理学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宏彦 贾术永 +9 位作者 佘锐萍 刘天龙 周文婷 王燕平 王靖媛 郝文卓 王广军 宋晓晶 王泽 张维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0-912,共13页
前期研究证实在凝胶堵塞循经络的低流阻通道能够降低小型猪模型的痛阈,并引起一系列的行为异常、证候、内脏剖检等变化,本文对这些变化开展了病理学研究.将小型猪随机分为胃经不通组(SBG,n=8)、肾经不通组(KBG,n=8)和对照组(CG,n=6).用... 前期研究证实在凝胶堵塞循经络的低流阻通道能够降低小型猪模型的痛阈,并引起一系列的行为异常、证候、内脏剖检等变化,本文对这些变化开展了病理学研究.将小型猪随机分为胃经不通组(SBG,n=8)、肾经不通组(KBG,n=8)和对照组(CG,n=6).用凝胶注射法分别堵塞胃经和肾经低流阻通道,饲养7~9周,观察相关指标.血液肌酐检测结果显示,3组造模后均有增长,但KBG显著低于SBG(13.76%,P<0.05)和CG(14.51%,P<0.01).脏器切片显示,CG的心脏、SBG的肝脏及KBG的肾脏和睾丸半数以上显示异常.肠切片显示,SBG十二指肠隐窝深度、结肠黏膜及大肠黏膜总厚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空肠V/C值和回肠隐窝深度较KBG显著减小,回肠V/C值较KBG极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KBG十二指肠隐窝深度和结肠黏膜厚度极显著增加.回肠隐窝深度较SBG极显著增加,胃泌素阳性面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以上结果表明,堵塞胃经或肾经的低流阻通道可以出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为进一步研究经脉不通导致的病候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不通 模型 病理变化 胃经 肾经 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仝小林应用厚朴三物汤验案举隅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智平 张琳琳 +1 位作者 赵锡艳 周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014-1015,共2页
仝小林教授以"证-症-病相结合",对厚朴三物汤的运用有自己独到的经验,他认为厚朴三物汤临床辨证要点:以腹胀为主,或伴有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甚则大便不通,苔厚或腻。其病机关键为肠道气滞,腑气不通兼有血瘀。临床运用特点:... 仝小林教授以"证-症-病相结合",对厚朴三物汤的运用有自己独到的经验,他认为厚朴三物汤临床辨证要点:以腹胀为主,或伴有腹痛、恶心、呕吐,便秘甚则大便不通,苔厚或腻。其病机关键为肠道气滞,腑气不通兼有血瘀。临床运用特点:腹胀为此方运用的主症;不仅可以用于实证,亦可以用于虚证,有是症用是药,关键在于配伍;此方的病位在胃肠,又尤以肠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三物汤 证-症-病 不完全性肠梗阻 验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finder和EB在DNA电泳谱带定量分析中的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成德 王克林 +1 位作者 李涢 袁朝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2-453,共2页
[目的]比较Genefinder和EB对DNA电泳谱带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用加入Genefinder或EB的琼脂糖凝胶进行PBR322DNA电泳,并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进行标准曲线相关性等分析。[结果]用Genefinder作染料,标准曲线相关性、样品含量百分误差、灵... [目的]比较Genefinder和EB对DNA电泳谱带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用加入Genefinder或EB的琼脂糖凝胶进行PBR322DNA电泳,并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进行标准曲线相关性等分析。[结果]用Genefinder作染料,标准曲线相关性、样品含量百分误差、灵敏度等都比EB好。[结论]用Genefinder作染料不仅提高了定量分析的质量,而且安全、无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R322DNA Genefinder EB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络通对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杜庆红 韩琳 +3 位作者 姜俊杰 李澎涛 王新月 贾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观察肝络通对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探讨肝络通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重250±1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105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得安组、肝络通组。采用胆总管结扎的方法制作... 目的:观察肝络通对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探讨肝络通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重250±10 g的清洁级SD雄性大鼠105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得安组、肝络通组。采用胆总管结扎的方法制作胆汁性肝纤维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术后2周和4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采用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的方法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肝络通在2周和4周均能显著抑制肝组织羟脯氨酸的合成,且心得安在4周可减少羟脯氨酸的含量。Masson染色显示肝络通显著抑制纤维增生,且缓解肝组织结构紊乱。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星状细胞活化、增殖,肝窦内皮细胞窗空减少,内皮细胞下纤维组织增生,肝窦毛细血管化;Disse间隙内肝细胞微绒毛减少或消失。肝络通组Disse间隙可见大量的微绒毛,肝窦内皮细胞窗空清晰可见。结论:肝络通可显著抑制胶原的合成,改善肝窦毛细血管化,阻逆肝纤维化进程,这是肝络通降低门静脉压力的机制之一,同时为开发作用靶点清晰的降低门静脉压力的药物提供了丰富的药理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络通 门静脉高压症 肝纤维化 肝窦毛细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