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性负担、八项规定与国企高管隐性腐败治理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纯祥 杨怏 何威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5-85,159,共12页
本文利用2010~2016年我国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OLS方法研究了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与管理者隐性腐败之间的关系,以及八项规定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国企政策性负担与管理者隐性腐败显著正相关,八项规定削弱了国企政策性负... 本文利用2010~2016年我国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OLS方法研究了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与管理者隐性腐败之间的关系,以及八项规定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国企政策性负担与管理者隐性腐败显著正相关,八项规定削弱了国企政策性负担与高管隐性腐败之间的正向关系。在进行内生性控制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国企高管政治晋升显著降低了国企政策性负担对高管隐性腐败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负担 八项规定 隐性腐败 政治晋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全译转换的精髓 被引量:8
2
作者 余承法 黄忠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89-93,共5页
运用“以钱解钱”的方法,对钱钟书先生的“化”进行源流考证和语义诠释,并以他的“化”艺作为佐证,揭示作为全译转换的核心,“化”的实质是求得译文与原文最大限度的“似”,即“极似”。
关键词 钱钟书 全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读者语言取向的实证调查及启示——以《孔乙己》的杨宪益、莱尔译本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树槐 万光荣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7,112,共8页
对西方英语读者语言取向的了解是翻译批评的基础,也是当前中国文学外译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和汉学家威廉·莱尔翻译的《孔乙己》作为对象,对30位英语读者的阅读反应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莱尔译文更受欢迎。本调查... 对西方英语读者语言取向的了解是翻译批评的基础,也是当前中国文学外译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杨宪益、戴乃迭和汉学家威廉·莱尔翻译的《孔乙己》作为对象,对30位英语读者的阅读反应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莱尔译文更受欢迎。本调查还为当前的文学外译提供以下启示:1)词汇方面,读者喜欢富于张力而非平实准确的词汇,喜欢词汇的广用意义而非偶用意义;2)句法方面,在叙述一系列事件的时候,读者喜欢使用主题句(或导引句)加上系列分述,或直接使用小句并列或动词连动,而不是将所有事件融入一个高度形合的复合句之中;3)文化方面,读者喜欢扩充说明或文内解释,不喜欢字面对应但难以理解的翻译,也不喜欢太多的脚注;4)叙事方面,读者不喜欢字字对应的忠实译文,他们喜欢译者根据场景和情节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的生动译文,喜欢译本能给他们留下一定的阐释空间或者在对"不定点"进行阐释时,能提供符合逻辑的推理性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取向 实证调查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银行监督与企业盈余管理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纯祥 杨怏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9,共8页
基于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督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央行紧缩货币政策时,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下降;银行监督力度越大,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越低,并且紧缩性货币政策显著增强了这种负向关系;进一步... 基于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督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央行紧缩货币政策时,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下降;银行监督力度越大,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越低,并且紧缩性货币政策显著增强了这种负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监督对聘请银行背景董事的公司盈余管理仅具有微弱制约作用,而对没有银行背景董事的公司具有显著治理效应。研究不仅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后果和企业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等文献,而且对商业银行和企业管理者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对公司治理机制优化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监督 盈余管理 银行背景董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字母词在媒体语言中渗透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郭林花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69,共4页
字母词在中文媒体语言中的渗透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是当今社会发展变化在语言领域的一个反映。这一现象既是英汉语言大规模接触的语言结果之一,又与社会经济全球化、英语国际化、英语具有较高市场价值有关,还与我国宽松的社会语... 字母词在中文媒体语言中的渗透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是当今社会发展变化在语言领域的一个反映。这一现象既是英汉语言大规模接触的语言结果之一,又与社会经济全球化、英语国际化、英语具有较高市场价值有关,还与我国宽松的社会语言环境、宽容的社会语言态度、较强的外来语言文化认同感密不可分。主流媒体应担当起引导社会语言生活的职责,理性规范使用字母词,营造利于媒体语言应用和汉语健康发展的良好语言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母词 媒体语言 语言接触 语言态度 英语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世界主义研究的最新力作——《中国的文学世界主义者:钱锺书、杨绛和文学世界》述评 被引量:3
6
作者 余承法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4,共6页
一、引言《中国的文学世界主义者:钱锺书、杨绛和文学世界》(China’s Literary Cosmopolitans:Qian Zhongshu,Yang Jiang,and the World of Letters)(1)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举行的“钱锺书和杨绛:百年透视”... 一、引言《中国的文学世界主义者:钱锺书、杨绛和文学世界》(China’s Literary Cosmopolitans:Qian Zhongshu,Yang Jiang,and the World of Letters)(1)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举行的“钱锺书和杨绛:百年透视”国际研讨会(Qian Zhongshu and Yang Jiang:A Centennial Perspective,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的论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文学世界 杨绛 《围城》 宋诗选 槐聚诗存 钱瑗 诗学思想 研究中心 战争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对韩国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丹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57-161,共5页
本文在对韩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基础上,深入分析财税政策在其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总结归纳其主要经验,并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文化消费不足、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提出我国财税政策完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韩国文化产业 财税政策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中的暴力叙述 被引量:2
8
作者 耿潇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0,共5页
《星期六》是当代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当前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还集中在该作品的叙事或空间性上,鲜有文章以暴力为切入点来进行诠释。小说中作家以伦敦的城市空间为背景,通过描写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一天24... 《星期六》是当代英国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代表作。当前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还集中在该作品的叙事或空间性上,鲜有文章以暴力为切入点来进行诠释。小说中作家以伦敦的城市空间为背景,通过描写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一天24小时在伦敦都市的漫游体验,揭示了后现代伦敦都市空间无处不在的暴力现象,即直接暴力、凝视暴力、话语暴力和媒介暴力。论文拟借鉴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和福柯的权力理论,试图挖掘暴力产生的根源,并以此探讨当今伦敦的都市社会面貌和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尤恩 《星期六》 都市空间 暴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学习目标定向与学习动机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昕 刘森木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年第3期81-84,共4页
英语学习目标定向与英语学习动机各项变量之间关系紧密,其中掌握目标与英语学习动机变量中的积极的情感、积极的课堂情绪、自我评价、英语能力自我观念、内在价值和动机强度等呈正相关,和考试焦虑、消极的情感、消极的课堂情绪呈负相关... 英语学习目标定向与英语学习动机各项变量之间关系紧密,其中掌握目标与英语学习动机变量中的积极的情感、积极的课堂情绪、自我评价、英语能力自我观念、内在价值和动机强度等呈正相关,和考试焦虑、消极的情感、消极的课堂情绪呈负相关。而成绩目标则相反,它与英语学习动机变量中的积极的情感、积极的课堂情绪、自我评价、英语能力自我观念、内在价值等变量呈负相关,和考试焦虑、消极的情感、消极的课堂情绪、动机强度等呈正相关。此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和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结果一致,成绩目标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学校环境应该强调掌握目标,以培养英语学习者掌握目标的形成,才有利于他们对英语的最终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目标定向 掌握目标 成绩目标 动机变量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句语义关系对分句语气异类组配的选择性研究
10
作者 万光荣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并列、连贯和因果关系的复句,选择的分句语气异类组配频率高,组配范围大,组配顺序受限小;选择、条件、目的、让步关系的复句,选择的分句语气异类组配频率低,组配范围小,组配顺序受限大;递进、假设、转折和推断关系的复句,语气组配情况... 并列、连贯和因果关系的复句,选择的分句语气异类组配频率高,组配范围大,组配顺序受限小;选择、条件、目的、让步关系的复句,选择的分句语气异类组配频率低,组配范围小,组配顺序受限大;递进、假设、转折和推断关系的复句,语气组配情况居于上面两种情况中间。各语义关系复句的出现频率与语气组配的范围、频率、和顺序成正比,而各语义关系复句使用关联标记的强制性与语气组配范围、频率、和顺序自由度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类语气 语气组配 语义关系 关联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官新世界》中的感官世界
11
作者 舒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8-49,共2页
本文对日本电影《感官新世界》进行了解读分析。通过对电影中呈现出的重要道具——甜甜圈的含义、蒙太奇和戏剧化的画面处理、卓别林黑白电影式快镜头的运用等,解析了导演在影片中所采用的特殊拍摄手法,并阐述了影片通过这些影像特征所... 本文对日本电影《感官新世界》进行了解读分析。通过对电影中呈现出的重要道具——甜甜圈的含义、蒙太奇和戏剧化的画面处理、卓别林黑白电影式快镜头的运用等,解析了导演在影片中所采用的特殊拍摄手法,并阐述了影片通过这些影像特征所表达的女主人公的感情世界。整部电影所体现出来的爱情,在温馨甜蜜的同时,夹杂着难以言说的酸楚与悲痛;影片并非如同中文译名那样要表现情爱之"感官世界",而是讲述了爱欲中之"心灵沉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新世界》 感官 感情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丽丝·门罗与莫言文学的比较研究——以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为中心视阈
12
作者 李冰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Z期68-69,共2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与莫言写作风格各异,却有许多共同特点。二人文学作品均以自然与女性为主题,彰显出其作品的世界性。其次,两者都从作家的角度审视和关注当代女性的命运。此外,作品的具体表现方式又各具特点,展现出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与莫言写作风格各异,却有许多共同特点。二人文学作品均以自然与女性为主题,彰显出其作品的世界性。其次,两者都从作家的角度审视和关注当代女性的命运。此外,作品的具体表现方式又各具特点,展现出欧美生态女性主义与亚洲生态女性主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特点。本文选取门罗和莫言两位作家的代表作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探索东西方文学的世界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及其具体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爱丽丝·门罗 莫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相结合的文学课——英语专业文学教学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詹琍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9-161,共3页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文学教学:社会的角度,历史的角度,文学传统的角度等。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组成文学的"材料",即语言的基础上。但是语言仍然是学外语学生探讨文学的一大障碍。如何把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结合起来,帮...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文学教学:社会的角度,历史的角度,文学传统的角度等。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组成文学的"材料",即语言的基础上。但是语言仍然是学外语学生探讨文学的一大障碍。如何把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障碍仍然是文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一些基本的语言教学策略能够给老师提供一种把学生引进文学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探讨文学的意思,感受文学的语言组织;既然文学是由语言组成的,老师还可以在文学课上介绍一些语言模式,学生受到的语言基本规律的训练越多,他们就越能有系统地去探讨文学。总之,把语言教学和文学教学结合起来是可行的,语言教学是文学教学的第一步,是关键性的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教学 语言教学 教学策略 语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能力与文学能力的培养——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詹琍敏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7期161-163,共3页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困难不仅仅来自于语言,更多的是来自一些非语言的因素:他们不了解作者所用的一套约定俗成的准则规范(“文学语法”)。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是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关键。语言学家李特尔伍德(Littlew...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困难不仅仅来自于语言,更多的是来自一些非语言的因素:他们不了解作者所用的一套约定俗成的准则规范(“文学语法”)。因此,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是进行英美文学教学的关键。语言学家李特尔伍德(Littlewood)给文学做了个透视,找出了文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五个功能(或者说五个阶段),即:语言功能;文体功能;内容或文化功能;主题功能;了解社会发展史和文学发展史功能。这给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老师很大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能力 培养 语言 题材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外语教学中对语言输入的调整
15
作者 游晓琼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37,共4页
笔者在教初中英语时,发现学生学习某些语言现象会有较大的困难,如特殊疑问句、感叹句等。而不少学生在练习过特殊疑问句的句式之后,还是不能准确使用。这种模糊的概念和模糊的使用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 笔者在教初中英语时,发现学生学习某些语言现象会有较大的困难,如特殊疑问句、感叹句等。而不少学生在练习过特殊疑问句的句式之后,还是不能准确使用。这种模糊的概念和模糊的使用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会一直在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下使用该句式。在笔者看来,这种“似懂非懂”其实就是不懂语法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语言输入 初中 英语 语法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