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莫地平对过氧化氢诱导猪脑基底动脉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蔡志春 黎敏 +4 位作者 李健哲 陈颇静 王晨静 吴建华 方云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8期906-910,共5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猪脑基底动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去内皮离体血管环灌流的方法,建立H2O2损伤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H2O2(2×10-4mol/L)损伤组,维生素C(10-4mol/L)组,尼莫地平高、中、低剂量(5×10-...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猪脑基底动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去内皮离体血管环灌流的方法,建立H2O2损伤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H2O2(2×10-4mol/L)损伤组,维生素C(10-4mol/L)组,尼莫地平高、中、低剂量(5×10-6、5×10-7、5×10-8mol/L)组血管环对KCl、苯肾上腺素的张力;检测各组血管组织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1)H2O2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环对KCl、苯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明显增加;尼莫地平高、中、低剂量组呈剂量依赖性抑制KCl、苯肾上腺素对血管环的收缩反应。(2)H2O2损伤组MDA含量升高,SOD、CAT、GSH-PX活性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高、中、低剂量均能降低组织中MDA含量,增强SOD、CAT、GSH-PX的活性,与H2O2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通道阻断剂尼莫地平具有抗氧化应激作用,能预防H2O2对脑基底动脉血管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过氧化氢 基底动脉 氧自由基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方伟进 冯梅 +3 位作者 鲁长武 刘丽华 邱霓 熊燕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7-544,共8页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60 mg·kg-1制备糖尿病模型,通过饮水中给予PDTC 10 mg·kg-1,连续治疗8周。检测血糖...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一次性ip给予链脲佐菌素60 mg·kg-1制备糖尿病模型,通过饮水中给予PDTC 10 mg·kg-1,连续治疗8周。检测血糖、血脂和血清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用含有人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h DDAH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CMV-h DDAH2)体外感染糖尿病大鼠血管环,分别检测感染前后血管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最大舒张反应(Emax)、半数有效量(EC50)及血管组织DDAH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血糖明显升高,血清ADMA浓度从正常组的(1.14±0.26)μmol·L-1升至(2.18±0.52)μmol·L-1(P<0.01);血管组织DDAH活性也从正常组的(0.10±0.02)U·g-1蛋白降至(0.05±0.01)U·g-1蛋白(P<0.0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伤,表现为Emax由正常组的(93.6±4.4)%降至(50.8±4.9)%(P<0.01),EC50由正常组的(88±22)nmol·L-1升至(240±45)nmol·L-1(P<0.01)。PDTC治疗降低血糖和血清ADMA浓度分别至(13.2±3.5)mmol·L-1和(1.40±0.25)μmol·L-1(P<0.01),增加血管DDAH活性至(0.08±0.02)U·g-1蛋白(P<0.01),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使Emax增至(84.6±4.5)%,EC50降至(134±27)nmol·L-1(P<0.01)。糖尿病大鼠血管转染DDAH2基因后,血管DDAH活性及Emax和EC50的变化与PDTC治疗组相似。结论 PDTC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血管DDAH活性,降低内源性NOS抑制物ADMA蓄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 血管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慢性亚毒性有机磷酯类杀虫剂抑制抗氧化酶而致兔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熊小明 戴雯 +3 位作者 李鹏 吴树金 胡敏 刘立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32-1239,共8页
有机磷酸酯类(OPs)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之一.其除了抑制胆碱酯酶(AChE)活性外,也抑制对氧磷酶(PON1)的活性.其急性中毒主要与抑制AChE有关.最近,OPs对PON1的影响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因为PON1除了有水解OPs的功能外,也有抗低密度... 有机磷酸酯类(OPs)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杀虫剂之一.其除了抑制胆碱酯酶(AChE)活性外,也抑制对氧磷酶(PON1)的活性.其急性中毒主要与抑制AChE有关.最近,OPs对PON1的影响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因为PON1除了有水解OPs的功能外,也有抗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和降解LDL中的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因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起始步骤.将探讨OPs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作为研究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每天给兔灌胃敌百虫(18mg/kg)70天,可导致其离体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EDR)反应和eNOS活性显著性降低,血浆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一氧化氮水平、PON1和AChE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水平增加.OPs的活性成分——对氧磷在体外与兔胸主动脉环直接孵育也能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显著抑制EDR.研究结果提示,亚慢性-亚毒性剂量的敌百虫灌胃或对氧磷与离体血管环直接孵育,均可导致兔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OPs抑制氧化酶和诱发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百虫 对氧磷酶 一氧化氮合酶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立泊来德对AGEs所致新内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树金 杨青山 +3 位作者 宋涛 周寿红 刘玉辉 刘立英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1-537,共7页
为了观察Na+/H+交换蛋白1(NHE1)选择性抑制剂卡立泊来德(cariporide)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所致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内膜形成的作用,以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取标本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计算内... 为了观察Na+/H+交换蛋白1(NHE1)选择性抑制剂卡立泊来德(cariporide)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GEs)所致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新内膜形成的作用,以球囊损伤大鼠颈总动脉,取标本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计算内膜、中膜面积及内膜/中膜面积比.为探讨相关机制,原代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muscle cell,VSMC),[3H]thymidine检测VSMC增殖;RT-PCR及实时RT-PCR检测VSMC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s-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环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抑制蛋白κBα(I-κBα)的降解.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cariporide(0.1,10 mg/kg)能显著抑制AGEs所致新内膜增生(P<0.01).细胞实验结果显示,cariporide可以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GEs诱导VSMC中COX-2、MMP-2及MMP-9 mRNA表达,同时显著抑制I-κBα降解及NF-κB表达.结果表明,cariporide能显著抑制血管损伤后AGEs所致新内膜的形成,其机制与抑制NHE1活性从而抑制NF-κB活化,下调MMP-2、MMP-9及COX-2 mRNA有关.提示NHE1可能是AGEs致血管损伤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终末产物 CARIPORIDE 新内膜形成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溶血磷脂酰胆碱致内皮细胞粘附分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李健哲 陈颇静 +4 位作者 蔡志春 黎敏 王晨静 吴建华 方云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M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氟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待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加...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M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氟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待细胞生长到融合状态时加入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LPC)5mg/L作用0、12、24、48h,观察LPC对ICAM和MMP-9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10^-7 -10^-5mol/L)的氟伐他汀预先孵育20min,然后加入LPC(5nvdL)作用24h,用免疫细胞染色法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ett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蛋白和用RT-PCR检测MMP-9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LPC能明显增加ICAM-1、VCAM-1和MMP-9的表达,相关分析表明,NF-κBp65与ICAM-1、VCAM-1和MMP-9的表达呈直线相关关系。而预先应用不同浓度的氟伐他汀干预后,上述效应明显减弱,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LPC通过激活NF-κBp65而导致内皮细胞ICAM-1、VCAM-1和MMP-9的表达增强,而氟伐他汀对上述效应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溶血磷脂酰胆碱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核因子-ΚBP65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DPPH自由基所致兔离体心脏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李年生 熊小明 刘立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 :在兔离体灌流心脏观察参麦注射液对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离体兔心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 ,记录左室内压 (LVP)、左室内压上升速率 (+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心率(HR) ,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量... 目的 :在兔离体灌流心脏观察参麦注射液对DPPH自由基所致心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离体兔心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 ,记录左室内压 (LVP)、左室内压上升速率 (+dp/dtmax)、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心率(HR) ,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测量冠脉流量 (CF)和肌酸激酶 (CK)活性。结果 :用含 0 .2 5 μmol/LDPPH的K H液灌流心脏 1 0min ,LVP ,+dp/dtmax明显降低 ,LVEDP升高 ,冠脉流量中的CK值明显增加。用含参麦注射液(1 :32 0 )的K H液灌流心脏 1 0min ,可显著减轻DPPH所致的心功能损伤 ,减少CK的释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DPPH自由基 离体心脏功能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