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全球十大致死原因之一,传统肿瘤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随着针对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1/PD-L1)轴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发展...肿瘤是全球十大致死原因之一,传统肿瘤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随着针对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1/PD-L1)轴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发展,实体肿瘤内免疫代谢微环境的变化已被证实是免疫细胞功能天然抑制和免疫治疗获得性抵抗的重要调节因素。CD38作为一个新的靶点产生免疫抑制代谢物(如腺苷)的酶蛋白,可望与免疫治疗相结合运用于临床来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作为了解肿瘤免疫治疗响应的指示剂。展开更多
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最终的表达载体pEGFP-N1-MICA,脂质体法转染Tca8113-Tb细胞,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有限稀释法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Tca8113-Tb细胞系,RT-PCR、real time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ICA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PCR技术获取了MICA基因并成功克隆入载体,测序鉴定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相同。转染的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real 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到目的基因MICA在转染细胞中为过表达。结论 pEGFP-N1-MICA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与稳定转染Tca8113-Tb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肿瘤是全球十大致死原因之一,传统肿瘤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随着针对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PD-1/PD-L1)轴的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发展,实体肿瘤内免疫代谢微环境的变化已被证实是免疫细胞功能天然抑制和免疫治疗获得性抵抗的重要调节因素。CD38作为一个新的靶点产生免疫抑制代谢物(如腺苷)的酶蛋白,可望与免疫治疗相结合运用于临床来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作为了解肿瘤免疫治疗响应的指示剂。
文摘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最终的表达载体pEGFP-N1-MICA,脂质体法转染Tca8113-Tb细胞,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有限稀释法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Tca8113-Tb细胞系,RT-PCR、real time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ICA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PCR技术获取了MICA基因并成功克隆入载体,测序鉴定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相同。转染的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real 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到目的基因MICA在转染细胞中为过表达。结论 pEGFP-N1-MICA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与稳定转染Tca8113-Tb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