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纯化的肺鳞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2
1
作者 邓瑰 李丹娟 +6 位作者 肖志强 李萃 姚慧欣 彭芳 李茂玉 张鹏飞 陈主初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82-1188,共7页
目的:筛选肺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分别从肺鳞癌原发灶组织和匹配的淋巴结转移灶癌组织中切割纯化鳞癌细胞;应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 目的:筛选肺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分别从肺鳞癌原发灶组织和匹配的淋巴结转移灶癌组织中切割纯化鳞癌细胞;应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LCM纯化细胞的蛋白质;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差异蛋白质点,Western印迹验证差异蛋白Rho-GDIα在LCM纯化的肺鳞癌原发灶肿瘤细胞(lung primary tumor cells,LPTC)和匹配的淋巴结转移灶肿瘤细胞(lymph node metastatic tumor cells,LNMTC)中的表达。结果:建立了LCM纯化的LPTC和匹配的LNMTC的2-DE图谱,质谱鉴定了22个差异蛋白质,与LPTC相比,8个蛋白质在LNMTC中表达明显增高。结论:22个差异蛋白可能与肺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为筛选肺鳞癌转移标志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肿瘤转移 蛋白质组学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二维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胃癌耐药相关蛋白质 被引量:7
2
作者 易红 杨轶轩 +5 位作者 陈主初 张桂英 张鹏飞 李建玲 朱果 肖志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7-276,共10页
胃癌多药耐药性是临床胃癌化疗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仍然不太清楚.为了寻找新的胃癌耐药相关的蛋白质,揭示胃癌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以胃癌细胞SGC7901和长春新碱诱导的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为研究对象,应用二维凝胶电泳... 胃癌多药耐药性是临床胃癌化疗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其分子机制仍然不太清楚.为了寻找新的胃癌耐药相关的蛋白质,揭示胃癌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以胃癌细胞SGC7901和长春新碱诱导的耐药胃癌细胞SGC7901/VCR为研究对象,应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分离两种细胞的总蛋白质,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MALDI-TOF-MS)及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lectrosprayionizationtandemmassspectrometry,ESI-Q-TOF)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蛋白质印迹和实时RT-PCR验证部分差异蛋白质在两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反义核酸转染技术分析HSP27(heatshockprotein27,HSP27)高表达与SGC7901/VCR耐药的相关性.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两株细胞系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质谱分析共鉴定了24个差异蛋白质点,蛋白质印迹和实时RT-PCR验证了部分差异蛋白的表达水平,反义寡核苷酸抑制HSP27表达能增加SGC7901/VCR对长春新碱的敏感性.研究结果不仅提示这些差异蛋白质如HSP27,Sorcin等可能与胃癌的多药耐药相关,而且为揭示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产生机制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胃癌 多药耐药 蛋白质组 二维凝胶电泳 质谱 免疫印迹 定量PCR 反义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发性肺腺癌转移相关分子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迎福 肖志强 +6 位作者 张鹏飞 李茂玉 李萃 彭芳 余艳辉 易红 陈主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8-457,共10页
癌细胞转移是人原发性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AdC)死亡率高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为了筛选潜在的肺腺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依据临床诊断选取无转移的肺腺癌组织和有转移的肺腺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 癌细胞转移是人原发性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AdC)死亡率高和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为了筛选潜在的肺腺癌转移相关分子标志物,依据临床诊断选取无转移的肺腺癌组织和有转移的肺腺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对两组肺腺癌组织中的癌细胞进行纯化,再利用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differential in-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分离无转移肺腺癌组和有转移肺腺癌组的癌细胞总蛋白,通过Decyder软件分析两组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Western blot验证部分差异蛋白annexin A1,annexin A2,annexin A3,B23和S100A9的表达.建立了LCM纯化的无转移和有转移的肺腺癌组织癌细胞的2D-DIGE图谱,质谱鉴定了20个非冗余差异蛋白质,其中12个蛋白质在有转移肺腺癌组中较无转移肺腺癌组表达上调,8个蛋白质在有转移肺腺癌组中表达下调.Western blot验证分析显示,差异蛋白annexin A1,annexin A2,annexin A3和S100A9的表达水平在有转移肺腺癌中较无转移肺腺癌增高,B23的表达水平在有转移肺腺癌中较无转移肺腺癌降低.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S100A9在有转移的肺腺癌中较无转移的肺腺癌中表达上调.首次应用LCM技术联合2D-DIGE及MS技术分析鉴定出肺腺癌转移相关蛋白质,为研究肺腺癌的转移分子机制、筛选预测肺腺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转移 蛋白质组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荧光差异凝胶电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肺鳞癌组织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萃 肖志强 +7 位作者 章晓鹏 陈主初 吴晓英 冯雪萍 张鹏飞 李建玲 易红 梁宋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7-368,共12页
采用以肿瘤免疫学与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研究技术有机地结合为基础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体系(serologicproteomeanalysis ,SERPA)筛选肺癌分子标志物.对10例人肺鳞癌组织,应用双向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 ,2 DE)... 采用以肿瘤免疫学与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研究技术有机地结合为基础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体系(serologicproteomeanalysis ,SERPA)筛选肺癌分子标志物.对10例人肺鳞癌组织,应用双向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 ,2 DE)技术对同一肺鳞癌组织的细胞总蛋白同时进行电泳后获得3张相同的凝胶,其中一块2 DE凝胶经银染显色作为平行胶,其余两块2 DE凝胶经电转膜将凝胶中的蛋白质转至硝酸纤维素(NC)膜上,然后分别与肺癌患者的自身血清以及正常对照血清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获取Western印迹反应图谱.经计算机图像分析识别差异反应的蛋白质,然后与平行胶比较找出相应的差异反应蛋白质点.获得了分辨率较高的人肺鳞癌组织与患者的自身血清以及正常对照血清的Western印迹反应图谱;图像分析共识别36±8个差异反应的蛋白质;在平行胶上找到了匹配的差异反应蛋白质点.对2 0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14个与细胞生长增殖、细胞代谢、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等有关的肺鳞癌相关抗原.通过血清蛋白质组技术对肺鳞癌组织进行的研究,建立了分辨率较高的人肺鳞癌组织与患者的自身血清以及正常血清的Western印迹反应图谱,成功鉴定14个肺鳞癌相关抗原,为进一步筛选用于肺鳞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肺鳞癌 血清蛋白质组 双向凝胶电泳 Western印迹反应图谱 MALDI-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磷酸化蛋白质组学方法初步研究喉癌相关基因LCRG1的功能 被引量:6
5
作者 章晓鹏 肖志强 +6 位作者 李萃 李建玲 余艳辉 欧阳咏梅 冯雪萍 张鹏飞 陈主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8-516,共9页
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喉癌相关基因LCRG1,对不表达该基因的喉癌细胞系(Hep-2)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软件分析推测,LCRG1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地研究LCRG1的功能,应用RT-PCR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经多次传代的Hep... mRNA差异显示技术克隆的喉癌相关基因LCRG1,对不表达该基因的喉癌细胞系(Hep-2)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软件分析推测,LCRG1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为进一步地研究LCRG1的功能,应用RT-PCR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实,经多次传代的Hep-2/LCRG1细胞,仍表达LCRG1,且LCRG1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抽提Hep-2/LCRG1和Hep-2/pcDNA3.1(+)细胞系总蛋白质,应用固相pH梯度(IPG)双向凝胶电泳(2DGE),结合抗酪氨酸磷酸化抗体的免疫印迹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Hep-2/LCRG1和Hep-2/pcDNA3.1(+)细胞系的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合免疫印迹反应、软件分析和质谱技术识别并鉴定了13个差异反应的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代谢等过程.推测LCRG1可能是通过调节这些蛋白质的酪氨酸磷酸化、去磷酸化状态,参与细胞增殖、代谢和凋亡等过程的调控,而发挥抑瘤作用.这为全面、真实地揭示LCRG1抑瘤作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RG1基因 Hep-2/LCRG1细胞系 Hep-2/pcDNA3.1(+)细胞系 双向凝胶电泳 MALDI-TOF-MS 免疫印迹 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 蛋白质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鳞癌患者与健康人血清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聂赣娟 周建华 +9 位作者 李茂玉 张鹏飞 段朝军 李萃 易红 汤参娥 冯雪萍 彭芳 陈主初 肖志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9-355,共7页
为筛选肺鳞癌的血清标志物,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Ⅰ期肺鳞癌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蛋白质点,电喷雾串联质谱(ESI-Q-TOFMS/MS)鉴定差异蛋白,然后应用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差异蛋... 为筛选肺鳞癌的血清标志物,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Ⅰ期肺鳞癌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蛋白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蛋白质点,电喷雾串联质谱(ESI-Q-TOFMS/MS)鉴定差异蛋白,然后应用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差异蛋白——结合珠蛋白-2(haptoglobin-2,HP-2)在肺鳞癌患者血清和健康人血清以及肺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建立了肺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的2-DE图谱,图像分析软件识别了10个差异蛋白质点,质谱鉴定了4种差异蛋白;蛋白质印迹分析显示,HP-2在肺鳞癌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但其表达水平与肺鳞癌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P-2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P<0.05).研究结果提示:HP-2是候选的肺鳞癌血清分子标志物,血清中HP-2水平对肺鳞癌诊断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肺鳞癌组织中HP-2表达上调可能是患者血清中HP-2表达升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血清 蛋白质组学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纯化的鼻咽癌间质和正常鼻咽间质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美香 肖志强 +7 位作者 彭芳 李国庆 张鹏飞 李茂玉 李萃 李峰 刘迎福 陈主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22-1133,共12页
间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寻找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性间质蛋白,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纯化鼻咽癌间质和正常鼻咽黏膜间质,荧光差异双... 间质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寻找与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性间质蛋白,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纯化鼻咽癌间质和正常鼻咽黏膜间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fluorescent two-dimensional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 2-D,DIGE)结合质谱技术分离鉴定间质相关蛋白.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验证了其中3个差异蛋白(CapG、L-plastin和S100A9),证实了2D-DIGE结果的可靠性.建立了LCM纯化的鼻咽癌间质和正常鼻咽间质的荧光差异蛋白表达图谱,高通量筛选与肿瘤发生相关的间质蛋白,共得到3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点,质谱鉴定得到20个差异蛋白.研究结果提示: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将有助于阐明鼻咽癌细胞和周围间质的关系.对间质蛋白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解析间质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并为从间质途径寻找肿瘤治疗靶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间质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蛋白质组学和RNAi技术筛选鼻咽癌细胞中p53功能相关蛋白质 被引量:4
8
作者 孙懿 易红 +6 位作者 杨轶轩 张鹏飞 李茂玉 李建玲 杨芳 肖志强 陈主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60-769,共10页
为了阐明鼻咽癌中高表达的p53蛋白聚集与失活的机制,高通量地检测与p53功能相关的蛋白质,首先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稳定沉默鼻咽癌细胞系CNE2的p53基因表达,然后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稳定沉默该基因对鼻咽癌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通过对稳... 为了阐明鼻咽癌中高表达的p53蛋白聚集与失活的机制,高通量地检测与p53功能相关的蛋白质,首先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稳定沉默鼻咽癌细胞系CNE2的p53基因表达,然后用蛋白质组技术研究稳定沉默该基因对鼻咽癌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通过对稳定干扰p53基因后鼻咽癌细胞系CNE2的蛋白质表达谱改变的研究,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和电喷雾串联质谱(ESI-Q-TOF-MS)验证鉴定了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在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中,有些是已经报道的p53功能相关蛋白质,如热休克蛋白27(HSP27)、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K(hnRNPK)、14-3-3σ等,其他可能是新的p53功能相关蛋白质,如eIF4B、TPT1、hnRNPH3、SFRS1等.部分差异表达蛋白质如HSP27、14-3-3σ和GRP75经蛋白质印迹分析技术进行了验证,同时pcDNA3.1-FLAG-p53质粒转染CNE2细胞引起了HSP27、14-3-3σ表达下调,GRP75表达上调.在鼻咽癌细胞中鉴定的2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大致可以分为5类,包括信号传导相关蛋白质、分子伴侣、与转录和翻译相关蛋白质、代谢相关蛋白和细胞结构相关蛋白质,涉及到细胞周期的调控、分子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黏附、细胞代谢等众多事件,它们可能作为p53功能相关蛋白质,为阐明鼻咽癌中p53蛋白聚集及失活的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鼻咽癌 蛋白质组学 RNA干扰 双向电泳 MALDI-TOF-MS ESI-Q-T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兰琴 黎欣 +5 位作者 张怡 彭芳 易红 许艳 李新国 王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6-294,共9页
目的:研究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相关的蛋白质。方法:应用双向凝胶电泳( 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寻找紫杉醇耐药细胞和敏感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使用Western印迹技术对其中2个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通过... 目的:研究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相关的蛋白质。方法:应用双向凝胶电泳( 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MALDI-TOF-MS)寻找紫杉醇耐药细胞和敏感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使用Western印迹技术对其中2个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通过对2组细胞总蛋白质双向凝胶电脉图谱进行分析,找到差异蛋白质点40个;通过质谱分析,24个蛋白质得到鉴定。这些蛋白质包括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nm23蛋白、prohibitin( PHB)分子伴侣蛋白、脂皮质素( annexin)、α-烯醇化酶(α-enolase)以及热休克蛋白( HSP)等。结论: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和敏感细胞系之间差异表达蛋白质24个,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参与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紫杉醇 耐药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支气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与浸润癌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晓英 陈主初 +5 位作者 肖志强 李萃 汪春年 李建玲 冯雪萍 张鹏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06-1017,共12页
为筛选支气管上皮鳞状不典型增生进展的分子标志物 ,采用改良的脱氧胆酸 三氯醋酸 (deoxycholate trichloroaeticacid ,DOC TCA)法提纯支气管上皮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 (two 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 DE) ,应用ImageMaster 2D分... 为筛选支气管上皮鳞状不典型增生进展的分子标志物 ,采用改良的脱氧胆酸 三氯醋酸 (deoxycholate trichloroaeticacid ,DOC TCA)法提纯支气管上皮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 (two 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 DE) ,应用ImageMaster 2D分析软件、Student’st 检验识别差异蛋白质点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spectrometry ,MALDI TOF MS)得到相应的肽质指纹图 (peptidemassfingerprint,PMF) ,搜索数据库鉴定差异蛋白质 .由此获得人支气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和浸润癌组织的 2 DE图谱及其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 (12 73 0 0± 4 3 31,132 6 0 0± 6 6 6 3) ,且两阶段间平均差异蛋白质点数为 5 6 0 0± 8 96 .取 38个差异蛋白质点进行PMF分析 ,鉴定出一些与细胞生长、分化或肿瘤发生等有关的蛋白质 ,随即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差异蛋白质EGFR、c Jun、Mdm2在两类组织中的表达 ,其结果也显示了类似的表达差异 .支气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恶性转化过程中存在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这些差异蛋白质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癌变过程 ,且EGFR、c Jun、Mdm2的免疫组化验证结果与质谱结果的一致性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蛋白质组学 人支气管上皮 差异表达蛋白质 免疫组化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方法识别nm23-H1为鼻咽癌的转移抑制蛋白和预后因子(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雪兵 胡蓉 +6 位作者 瞿家权 贺秋艳 陈瑜 李娇阳 叶旭 向亚莉 易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6,共10页
目的:筛选鼻咽癌(NPC)转移相关蛋白质,为鼻咽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筛选不同转移潜能鼻咽癌细胞系(5-8F和6-10B)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应用Western印迹对部分差异蛋白质进行验证;使用siRNA抑制差异蛋白质nm23-H... 目的:筛选鼻咽癌(NPC)转移相关蛋白质,为鼻咽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筛选不同转移潜能鼻咽癌细胞系(5-8F和6-10B)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应用Western印迹对部分差异蛋白质进行验证;使用siRNA抑制差异蛋白质nm23-H1的表达,分析nm23-H1表达水平对鼻咽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nm23-H1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在不同转移潜能鼻咽癌细胞系中鉴定了1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选择性证实3个差异蛋白质;siRNA下调nm23-H1的表达能增强6-10B鼻咽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组织中nm23-H1的水平显著低于原发性鼻咽癌;nm23-H1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淋巴结和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和复发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nm23-H1低表达的鼻咽癌患者预后差;多因素分析显示nm23-H1表达水平是鼻咽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nm23-H1是鼻咽癌的转移抑制蛋白和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蛋白质组学 NM23-H1 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细胞系5-8F和6-10B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向亚莉 易红 +4 位作者 李萃 张鹏飞 李茂玉 陈主初 肖志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8-984,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转移潜能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系5-8F和6-10B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筛选NPC转移相关蛋白质。方法:应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分离具有相同遗传背景、不同转移... 目的:比较不同转移潜能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系5-8F和6-10B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筛选NPC转移相关蛋白质。方法:应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技术分离具有相同遗传背景、不同转移潜能的鼻咽癌细胞系5-8F和6-10B细胞的蛋白质,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验证部分差异蛋白质在2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建立了5-8F和6-10B细胞蛋白质的2-DE图谱,识别了6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鉴定了15个非冗余的差异表达蛋白质。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证实了差异蛋白质膜联蛋白A1和14-3-3protein sigma在5-8F和6-10B细胞中的差异表达水平。结论:15个非冗余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研究NPC转移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转移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耐药肺腺癌A549/DDP细胞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瑞 谢云 +3 位作者 杨丁懿 贺礼理 彭芳 申良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54-860,共7页
目的:建立A549与A549/DDP两组细胞株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识别并鉴定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筛选肺腺癌耐药相关蛋白质。方法:收集A549与A549/DDP两组细胞株的总蛋白质,应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进行分... 目的:建立A549与A549/DDP两组细胞株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识别并鉴定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筛选肺腺癌耐药相关蛋白质。方法:收集A549与A549/DDP两组细胞株的总蛋白质,应用二维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进行分离应用,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差异蛋白质点。使用Western免疫印迹对其中4个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建立了A549与A549/DDP细胞蛋白质的2-DE图谱,识别了4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鉴定了2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Western免疫印迹证实了差异蛋白质热休克蛋白β1,膜联蛋白A4,丝切蛋白l和波形蛋白在A549与A549/DDP细胞中的差异表达水平。结论:23个差异表达蛋白质为研究肺腺癌耐药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二维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学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肺组织D4-GDI表达的影响及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阳卿 胡瑞成 +3 位作者 戴爱国 谭双香 肖志强 汤参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04-1211,共8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吸烟是导致COPD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吸烟导致COPD的机制及COPD的遗传易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具有高效和信息含量丰富的特点,为COPD研究提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吸烟是导致COPD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然而,吸烟导致COPD的机制及COPD的遗传易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具有高效和信息含量丰富的特点,为COPD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被认为在COPD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运用二维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对不吸烟者、非COPD吸烟者和吸烟COPD患者的肺组织进行蛋白质组比较,共鉴定出24种表达差异蛋白.研究发现,非COPD吸烟者肺组织ρ-GDP解离抑制因子2(D4-GDI)表达水平为不吸烟者的1.7倍,吸烟COPD患者肺组织D4-GDI表达水平接近非COPD吸烟者的2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blotting检测对肺组织D4-GDI表达水平进行验证,获得了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相一致的结果.结果首次说明:吸烟能够导致肺组织D4-GDI表达水平升高,D4-GDI参与了COPD的发病机制而且可能与COPD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蛋白质组学 二维凝胶电泳 质谱分析 ρ-GDP解离抑制因子2(D4-G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纯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癌变各阶段组织的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谷清 程爱兰 +4 位作者 易红 李茂玉 李国庆 李建玲 廖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38-547,共10页
为分析支气管上皮癌变进程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肺鳞癌早期诊断标志物,以人支气管上皮癌变各阶段组织为研究对象,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鳞状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肺鳞癌组织,再用... 为分析支气管上皮癌变进程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肺鳞癌早期诊断标志物,以人支气管上皮癌变各阶段组织为研究对象,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组织、鳞状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肺鳞癌组织,再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 LC-MS/MS)鉴定支气管上皮癌变进程中各阶段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共鉴定了1 036个蛋白质,筛选出102个与人支气管上皮癌变相关的差异蛋白质,在这些差异蛋白质中,有的在支气管上皮癌变过程中进行性上调,有的在支气管上皮癌变过程中进行性下调,有的呈阶段特异性改变.功能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蛋白质涉及代谢、细胞凋亡、增殖、分化、信号传导、转录、翻译、细胞黏附、免疫反应与发育等.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验证了其中2个差异蛋白(S100A9和CKB)的表达,证实了定量蛋白质组学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提示: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质与支气管上皮癌变相关,并可成为肺鳞癌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进一步研究差异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将有助于阐明支气管上皮的癌变机制,从而为肺鳞癌的早期诊断与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支气管上皮癌变 肺鳞癌 生物标志物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鼻咽癌细胞的甲基化沉默基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静 易斌 +7 位作者 易红 张鹏飞 李茂玉 李萃 阮林 陈主初 李建玲 肖志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0-417,共8页
为筛选鼻咽癌的甲基化沉默基因,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C)处理与未处理鼻咽癌细胞5-8F的蛋白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 为筛选鼻咽癌的甲基化沉默基因,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C)处理与未处理鼻咽癌细胞5-8F的蛋白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然后采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检测差异蛋白质nm23-H1在药物处理与未处理5-8F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检测nm23-H1基因在药物处理与未处理5-8F细胞中的甲基化水平.建立了5-aza-2-dC处理与未处理5-8F细胞蛋白质的2-DE图谱,识别了49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鉴定了3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包括nm23-H1在内的15个蛋白质在5-aza-2-dC处理后的5-8F细胞中表达上调,而18个蛋白质表达下调.Westernblotting和RT-PCR结果显示,nm23-H1在5-aza-2-dC处理5-8F细胞后表达上调,MS-PCR结果显示,在5-aza-2-dC处理5-8F细胞后nm23-H1基因甲基化水平下降,结果证实,nm23-H1基因是5-8F细胞中的甲基化沉默基因.15个5-aza-2-dC处理后表达上调的基因可能是5-8F细胞中的甲基化沉默基因,为筛选鼻咽癌甲基化失活基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甲基化沉默基因 蛋白质组学 甲基化特异PCR NM23-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息肉的2-DE图谱建立和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广湘 孙虹 +3 位作者 王天生 李萃 刘火旺 陈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建立鼻息肉及鼻黏膜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收集鼻息肉及鼻黏膜样本各7例,采用固相pH梯度2-DE,凝胶银染,扫描图像,ImageMaster2-DE软件比较分析等... 目的:建立鼻息肉及鼻黏膜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收集鼻息肉及鼻黏膜样本各7例,采用固相pH梯度2-DE,凝胶银染,扫描图像,ImageMaster2-DE软件比较分析等方法,识别差异表达蛋白质,通过质谱分析得到相应肽质指纹图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PMF),采用PeptIdent软件查询Swiss-Protand TreMBL数据库,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建立了鼻息肉和鼻黏膜蛋白质的2-DE图谱。鼻息肉和鼻黏膜3块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825±78和936±62;平均匹配点数为682±96和821±78,匹配百分率为82.7%和87.7%;同一鼻息肉的3块胶在蛋白质点位置上有较好的重复性,不同胶间蛋白质点在等电聚焦(IEF)方向偏差为(1.06±0.14)mm,在SDS-PAGE方向偏差为(1.45±0.21)mm。比较分析两种组织各7例样本的2-DE图谱,鼻息肉和鼻黏膜蛋白质点数为1458个和1617个,平均匹配点数为1026个。质谱分析差异蛋白质点40个,获取34张PMF,查询数据库鉴定出蛋白质24个。结论:建立了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鼻息肉及鼻黏膜2-DE图谱,识别鉴定出一些与鼻息肉病变相关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鼻黏膜 蛋白质组学 差异表达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的甲基化相关基因(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汤参娥 谭潭 +7 位作者 肖艳华 阮林 李萃 彭芳 李茂玉 张鹏飞 易红 肖志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1-648,共8页
目的:筛选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甲基化沉默基因,为揭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F-2D-DIGE)分离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 目的:筛选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甲基化沉默基因,为揭示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F-2D-DIGE)分离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C)处理与未处理的HL-60细胞的总蛋白质,Decyder和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识别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建立了5-aza-2-dC处理与未处理的HL-60细胞蛋白质的F-2D-DIGE图谱,图像分析识别了5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质谱分析鉴定了35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中32个蛋白质在5-aza-2-dC处理后的HL-60细胞中表达上调,3个蛋白质表达下调。结论:35个差异表达蛋白可能与甲基化相关,为白血病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 甲基化 荧光差异双向凝胶电泳 5-杂氮-2-脱氧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和老年人结肠上皮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杰 朱果 +7 位作者 陈主初 李明 程爱兰 阮林 刘迎福 袁伟键 张鹏飞 肖志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72,共10页
衰老的大肠上皮不仅多种生理功能下降,而且对大肠癌在内的多种衰老相关的肠道疾病易感性显著增加,但结肠上皮衰老及衰老的结肠上皮对癌症易感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为此,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青年人及老年人的正常结肠上皮的... 衰老的大肠上皮不仅多种生理功能下降,而且对大肠癌在内的多种衰老相关的肠道疾病易感性显著增加,但结肠上皮衰老及衰老的结肠上皮对癌症易感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为此,应用双向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青年人及老年人的正常结肠上皮的总蛋白质,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进行鉴定,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real-timequantitative)PCR检测部分差异蛋白,在青年人和老年人结肠上皮中的表达水平.得到了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青年人和老年人结肠上皮的2-DE图谱,质谱分析鉴定了17个结肠上皮衰老相关的蛋白质,免疫组化和real-timequantitativeRT-PCR证实了部分差异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提示,线粒体功能受伤、抗氧化能力下降是结肠上皮衰老的重要原因,4个差异蛋白质即guaninenucleotide-bindingproteinbetasubunit-likeprotein(Rack1)、stress-70protein、40SribosomalproteinSA和chlorideintracellularchannelprotein1可能与衰老的结肠上皮对癌症易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上皮 衰老 蛋白质组 肿瘤易感性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 免疫印迹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结合^(18)O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在胃癌标志物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志强 李茂玉 +5 位作者 张桂英 彭芳 姚慧欣 李美香 肖志强 陈主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建立一种更加精确地分离鉴定胃癌特异肿瘤标志物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首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胃腺癌细胞及胃黏膜良性上皮细胞,将裂解的样本总蛋白经过1DSDS-PAGE预分离,然后采用18O/16O分别标记两种样本酶切后的多肽... 建立一种更加精确地分离鉴定胃癌特异肿瘤标志物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首先采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胃腺癌细胞及胃黏膜良性上皮细胞,将裂解的样本总蛋白经过1DSDS-PAGE预分离,然后采用18O/16O分别标记两种样本酶切后的多肽混合物.结合纳升级液相色谱(Nano-HPLC-MS/MS)定量地鉴定胃癌细胞和胃黏膜良性上皮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共筛选出78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42个蛋白质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36个蛋白质下调.Western blot技术验证了其中几个差异蛋白(moesin,periostin,annexin A2,annexin A4)的表达,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结果一致.LCM技术结合18O稳定同位素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研究胃癌发生机制、筛选胃癌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了新的思路,亦为诸如胃癌等复杂体系蛋白质的分离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 定量蛋白质组学 18O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