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分离和诱导分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泽灏 雷闽湘 +3 位作者 王爱民 陈卓雄 张军 汤叁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诱导分化条件.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内皮祖细胞接种于添加VEGF,bFGF,IGF-1,EGF的M199培养基中,观察细胞集落、梭形贴壁细胞的出现时间和特异性细胞标志表达情况.结果:第3~4天可观... 目的:研究人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诱导分化条件.方法: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内皮祖细胞接种于添加VEGF,bFGF,IGF-1,EGF的M199培养基中,观察细胞集落、梭形贴壁细胞的出现时间和特异性细胞标志表达情况.结果:第3~4天可观察到贴壁梭型细胞,第5~8天出现多个细胞团,第10天左右可见首尾相连形成条索状结构.贴壁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结论:成人外周血中的内皮祖细胞来源于单个核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诱导分化为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单个核细胞 内皮祖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2
作者 吴静 钟慧菊 +2 位作者 孙志湘 易红 雷闽湘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及其对红细胞醛糖还原酶 (AR)活性、血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方法 :6 4例DPN患者 ,随机分成灯盏花素治疗组 (灯盏花素 5 0mg·d- 1 )和甲钴胺对照组(甲钴胺 5 0 0 ...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及其对红细胞醛糖还原酶 (AR)活性、血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方法 :6 4例DPN患者 ,随机分成灯盏花素治疗组 (灯盏花素 5 0mg·d- 1 )和甲钴胺对照组(甲钴胺 5 0 0 μg·d- 1 ) ,共治疗 3周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DPN症状、体征、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NCV)、红细胞AR活性及血NO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DPN病人红细胞AR活性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NO水平明显下降 (P均 <0 .0 1) ,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后红细胞AR活性显著下降 ,NO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而用甲钴胺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灯盏花素缓解DPN症状及体征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甲钴胺 (85 2 9%vs73.33% ,2 0 .5 9%vs10 .0 0 % ,P <0 .0 1) ,两组均能显著提高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但灯盏花素组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甲钴胺对照组 (P<0 .0 1)。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红细胞AR活性 ,提高血NO水平 ,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及体征 ,使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提高 ,且其疗效优于甲钴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 被引量:7
3
作者 荆照政 林春花 +1 位作者 陈松 唐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14-616,共3页
关键词 丙戊酸钠 钠浓度 抗癫痫药物 血清 临床检测 治疗药物监测 LC 电喷雾 ESI-MS 衍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活化大鼠海马和额叶ERK-1/2信号传导通路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建玲 汤参娥 +1 位作者 陈主初 肖志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9-244,共6页
为探讨慢性服用丙戊酸钠对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外调控激酶 (ERK) 1/ 2信号传导通路活性的影响 ,阐明丙戊酸钠治疗躁狂抑郁症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 ,将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0只 .实验组大鼠用含丙戊酸钠的... 为探讨慢性服用丙戊酸钠对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外调控激酶 (ERK) 1/ 2信号传导通路活性的影响 ,阐明丙戊酸钠治疗躁狂抑郁症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 ,将 4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0只 .实验组大鼠用含丙戊酸钠的饲料喂养 ,对照组大鼠用常规饲料喂养 ,4周后取大鼠海马和额叶组织制备蛋白质样本 ,蛋白质印迹方法分析海马和额叶组织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激酶 (MEK)、ERK 1/ 2、MAPK活化的蛋白激酶 1(RSK1)、cAMP效应元件结合因子 (CREB)的磷酸化水平以及Bcl 2的表达水平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方法分析海马和额叶组织激活蛋白 1(AP 1)的DNA结合活性 .与对照组比较 ,丙戊酸钠显著增强海马和额叶MEK、ERK 1/ 2、RSK1、CREB和AP1的活性 ,上调海马和额叶Bcl 2的表达 .结果表明 :慢性服用丙戊酸钠激活中枢神经系统ERK 1/ 2信号传导通路、上调中枢神经系统Bcl 2蛋白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大鼠 海马 额叶 ERK-1/2信号传导通路 躁狂抑郁症 精神病 情绪稳定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白介素11对豚鼠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赖伏英 方芳 +3 位作者 孙黎 何群 陈朝晖 方云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0,共2页
应用抗血小板血清造成豚鼠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 ,观察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11(rHuIL 11)对豚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 ,结果显示rHuIL 112 0 0 ,10 0 ,5 0 μg·kg-1均可明显升高豚鼠的血小板计数 ,增加骨髓巨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CF... 应用抗血小板血清造成豚鼠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 ,观察人重组白细胞介素 11(rHuIL 11)对豚鼠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 ,结果显示rHuIL 112 0 0 ,10 0 ,5 0 μg·kg-1均可明显升高豚鼠的血小板计数 ,增加骨髓巨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CFU Meg)细胞集落数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说明rHu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人重组白细胞介素11 巨核细胞集落生成单位 骨髓 动物疾病模型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解毒颗粒对大鼠鼻咽癌变中端粒酶和端粒酶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唐发清 田道法 +4 位作者 陈朝晖 段朝军 吴尚辉 谌兵来 荆照政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气解毒颗粒防治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二亚硝基哌嗪 (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动物模型 ,观察益气解毒颗粒对大鼠鼻咽癌变中病理形态改变以及端粒酶和端粒酶RNA表达的影响。定期分批处死大鼠 ,取鼻咽组织作病理学检...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气解毒颗粒防治鼻咽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二亚硝基哌嗪 (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动物模型 ,观察益气解毒颗粒对大鼠鼻咽癌变中病理形态改变以及端粒酶和端粒酶RNA表达的影响。定期分批处死大鼠 ,取鼻咽组织作病理学检测 ,用PCR -ELISA和NestedRT -PCR法检测大鼠鼻咽组织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酶RNA的表达。结果 :灌服益气解毒颗粒大鼠鼻咽癌发癌率 0 (0 /5 ) ,明显低于盐水对照组 80 % (4/5 ) (包括原位癌和浸润癌 ) ;其端粒酶活性为 0 2 4± 0 1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0 93± 0 2 3(P <0 .0 5 ) ;维甲酸组发病率为 0 (0 /5 ) ,端粒酶活性为 0 2 7± 0 13;各组端粒酶RNA均为阳性。维甲酸组大鼠于 2 15~ 30 8d间逐步死亡。结论 :益气解毒颗粒能阻断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癌变 端粒酶 端粒酶RNA 益气解毒颗粒 大鼠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DNA表达芯片研究复方黄连对CNE1鼻咽癌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光平 唐发清 周金平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 :研究复方黄连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系CNE1细胞接种Balb/C裸鼠 ,待移植瘤形成后灌喂复方黄连 ,然后从移植瘤组织提取RNA ,经逆转录标记后的cDNA作为探针 ,与高通量cDNA表达芯片杂交并用激光... 目的 :研究复方黄连对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鼻咽癌细胞系CNE1细胞接种Balb/C裸鼠 ,待移植瘤形成后灌喂复方黄连 ,然后从移植瘤组织提取RNA ,经逆转录标记后的cDNA作为探针 ,与高通量cDNA表达芯片杂交并用激光共聚焦扫描仪分析基因表达。通过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半定量技术进一步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结果 :复方黄连处理移植瘤裸鼠 30d后 ,移植瘤明显减小 ,其抑瘤率为 2 9.5 %。同时 ,移植瘤组织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用该复方处理的CNE1鼻咽癌移植瘤组织有 147条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包括 10 2条下调表达的基因和 45条上调表达的基因。RT PCR半定量技术分析证实有 3条基因为真正差异表达 ,它们分别是MAD3,H731和CHK1基因。其中 ,MAD3和H731基因表达上调 ,CHK1基因表达下调。结论 :复方黄连可抑制CNE1鼻咽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并可影响其基因的表达 ,它对CNE1鼻咽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与其调节移植瘤基因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cDNA表达芯片 复方黄连 CNE1 鼻咽癌 移植瘤 基因表达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β*2等位基因与狼疮性肾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江林 刘稚然 +2 位作者 谢红付 施为 李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6,共2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98例SLE患者TNFβ等位基因,分析了TNFβ等位基因与SLE患者某些临床指标的相关... 目的:进一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98例SLE患者TNFβ等位基因,分析了TNFβ等位基因与SLE患者某些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携带TNFβ2等位基因的SLE患者的肾炎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携带TNFβ2等位基因的SLE患者(P<0.05)。结论:TNFβ2等位基因可能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Β 等位基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2等位基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江林 谢红付 +3 位作者 刘稚然 唐坤 施为 李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98例SLE患者TNF-α等位基因,分析了TNF-α等位基因与SLE患者某些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98例SLE患者TNF-α等位基因,分析了TNF-α等位基因与SLE患者某些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携带TNF-α2等位基因的SLE患者的肾炎发生率和抗SS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携带TNF-α2等位基因的SLE患者(P<0.05)。结论:TNF-α2等位基因可能与狼疮性肾炎和抗SSA抗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等位基因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中多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测定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荆照政 荆施展 +2 位作者 陈松 李建玲 肖志强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激光诱导荧光 (LIF)测定人尿中多胺 (POL)的新方法。方法 :样品用 5mmol/L的HClO4分离蛋白 ,样品中多胺与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完成衍生反应后 ,用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内标 ,在 15mmol/L的硼酸盐... 目的 :建立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激光诱导荧光 (LIF)测定人尿中多胺 (POL)的新方法。方法 :样品用 5mmol/L的HClO4分离蛋白 ,样品中多胺与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完成衍生反应后 ,用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内标 ,在 15mmol/L的硼酸盐缓冲液 (pH 8.5 )中 ,运用毛细管区带电泳进行色谱分离 ,以激光诱导荧光测定法测定多胺。结果 :多胺测定在 10~ 2 0 0 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6 ) ,最低检测限为 16μg/L ,日内变异系数 (CV) 3.5 1%~ 4 .6 1% ,日间变异系数 (CV) 3.74 %~ 4 .83%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6 .0 0 %~ 99.33%。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毛细管区带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测定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例Turner征核型和自然身高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朝晖 唐剑 +3 位作者 汤参娥 李宁 叶义言 赖伏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4-366,共3页
的 :分析Turner征的核型和自然身高情况 ,以供临床早期诊断。方法 :1982~ 2 0 0 0年以来 ,通过染色体G显带、C显带、N显带、高分辨等技术 ,确诊为Turner征者共 12 5例 ,分析其初诊时的核型和身高。结果 :本组核型主要为 4 5 ,XO(33 6 %... 的 :分析Turner征的核型和自然身高情况 ,以供临床早期诊断。方法 :1982~ 2 0 0 0年以来 ,通过染色体G显带、C显带、N显带、高分辨等技术 ,确诊为Turner征者共 12 5例 ,分析其初诊时的核型和身高。结果 :本组核型主要为 4 5 ,XO(33 6 % ) ;4 5 ,XO 4 6 ,X ,i(Xq) (16 % ) ;4 5 ,XO 4 6 ,XX(10 4 % ) ;4 6 ,X ,i(Xq) (8.8% ) ;4 5 ,XO 4 6 ,XY(8 8% )。身高落后在 14岁时达到最大 ,平均成年身高为 (137 8± 9.9)cm ,比相应正常标准矮 2 1.1cm。 4 5 ,XO个体比非 4 5 ,XO个体矮。结论 :生长受损可能主要发生在 14岁以前 ,提示应提早诊断 ,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ner征 核型 自然身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缺血再灌可诱导新基因的表达与克隆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光平 谌兵来 蔡维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 :发现和克隆短暂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内mRNA表达发生改变的基因。方法 :反复短暂结扎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引起缺血再灌 ,从受累心肌组织中提取RNA并用于mRNA差异显示。经克隆和测序其cDNA序列后 ,用Nor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其表达。结... 目的 :发现和克隆短暂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内mRNA表达发生改变的基因。方法 :反复短暂结扎猪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引起缺血再灌 ,从受累心肌组织中提取RNA并用于mRNA差异显示。经克隆和测序其cDNA序列后 ,用Northern杂交进一步证实其表达。结果 :克隆并确证两个cDNA(即W12和W2 8)为真正差异表达。它们在缺血再灌心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缺血的心肌 ,W12 ,W2 8表达水平分别为非缺血心肌的 2 0倍 (P <0 0 5 )和 1 9倍 (P <0 .0 5 )。另外 ,在猪心脏、肝、肺、肾、脾、肠、脑、骨骼肌等组织器官均可检测到它们的mRNA。DNA序列分析显示 ,该两个cDNA与已知基因均无同源性 ,表明它们代表新的基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克隆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琼 何剑 易红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TRAP -PCR -ELISA方法检测3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相应的 32例癌旁组织 ,9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和 9例正常肺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TRAP -PCR -ELISA方法检测3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相应的 32例癌旁组织 ,9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和 9例正常肺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率为 75 % (2 7/ 36 ) ,癌旁组织为 6 .2 5 % (2 / 32 ) ,肺良性病变组织为 11.1% (1/ 9) ,正常肺组织为 0 % (0 / 9)。肺癌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肺癌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端粒酶 诊断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糖尿病、慢性肾炎患者淋巴细胞端粒酶RNA的表达
14
作者 李宁 范学工 +1 位作者 唐发清 陈朝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46-447,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糖尿病 慢性肾炎 淋巴细胞 端粒酶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大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彭杰 张桂英 肖志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5,共5页
目的 :体外观察塞来昔布对大肠癌细胞株HT 2 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 ,流式细胞仪 (FCM)、吖啶橙 /溴化乙啶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Western印迹法等技术 ,研究塞来昔布对HT 2 9细胞... 目的 :体外观察塞来昔布对大肠癌细胞株HT 2 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 (MTT)比色法 ,流式细胞仪 (FCM)、吖啶橙 /溴化乙啶染色结合荧光显微镜、Western印迹法等技术 ,研究塞来昔布对HT 2 9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结果 :体外塞来昔布抑制HT 2 9细胞生长 ,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DNA直方图示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 ,凋亡率在 (7.31± 2 .37) %~ (4 8.30± 2 .86 ) % ;塞来昔布使G0 /G1期细胞比例升高 ,S期和G2 /M期比例下降 ,呈一定剂量效应关系。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比例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塞来昔布下调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CDK2 ,CDK4蛋白表达、上调细胞周期素依赖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 1WAF1/CIP1蛋白表达。结论 :塞来昔布抑制HT 2 9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可能与阻止细胞周期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大肠癌 细胞株 HT-29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CDK2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内毒素
16
作者 荆照政 肖志强 +1 位作者 任利成 黄晓元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测定脆弱类杆菌中的内毒素 (LPS) ,且对制备流程进行监控和对产品 (LPS)纯度进行检测 ,以便快速、高质量地提供科研用的内毒素。方法 :在样品中加入茶碱作内标 ,运用CZE在 30mmol·L-1的硼酸盐...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测定脆弱类杆菌中的内毒素 (LPS) ,且对制备流程进行监控和对产品 (LPS)纯度进行检测 ,以便快速、高质量地提供科研用的内毒素。方法 :在样品中加入茶碱作内标 ,运用CZE在 30mmol·L-1的硼酸盐缓冲液 (pH 8.0 )里分离测定LPS。毛细管柱内径 75 μm ,长 5 7cm。电压 2 5kV ,电流 16 2 μA ,检测波长 2 30nm。结果 :首次在国内运用CZE分离和测定了从细菌中提取的内毒素 ,LPS浓度在 1~ 5 0m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6 )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9 0 7%~ 10 1 0 0 % ,日内及日间变动系数 (CV)均小于 5 % ,最低检测限为 1 0mg·L-1。结论 :与鲎试剂法或凝胶电泳法相比 ,本法不受热源干扰 ,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可靠 ,能即时监控纯化流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 脆码类杆菌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尿17-羟皮质类固醇
17
作者 荆照政 唐发清 肖志强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77-579,共3页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技术分离和检测人尿内 1 7-羟类皮质类固醇 (1 7-OHCS) ,以解决微色谱柱 -分光光度测定尿 1 7-OHCS时 ,多酚类化合物对测定的干扰。方法 :标本用活性高岭土吸附尿内色素 ,以茶碱作内标 ,中性苯乙烯 ...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技术分离和检测人尿内 1 7-羟类皮质类固醇 (1 7-OHCS) ,以解决微色谱柱 -分光光度测定尿 1 7-OHCS时 ,多酚类化合物对测定的干扰。方法 :标本用活性高岭土吸附尿内色素 ,以茶碱作内标 ,中性苯乙烯 -二乙烯苯树脂微色谱柱吸附尿中 1 7-OHCS。乙醇解吸附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进一步分离并测定。结果 :运用CZE法分离了人尿 1 7-OHCS ,皮质醇浓度在 2~ 5 0mg .L- 1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4) ,方法平均回收率 96 .1 7% ,日内及日间CV均小于 5 % ,最低检测限度为 0 .3mg .L- 1 。结论 :与微色谱柱 -分光光度法相比 ,CZE法检测尿内 1 7-OHCS无干扰 ,方法简便、快速、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17-羟类皮质类固醇 色谱柱 分光光度法 毛细管区带电泳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再灌可诱导新基因的克隆及其基本特性
18
作者 王光平 蔡维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1-404,共4页
目的 :发现并克隆缺血再灌可诱导基因。方法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在猪的心肌组织 ,分离缺血再灌可诱导基因的cDNA片段 ,随后筛选猪心脏cDNA文库。经克隆、测序、杂交后 ,分析克隆基因的基本特性。结果 :发现和分离到一个缺血再灌上... 目的 :发现并克隆缺血再灌可诱导基因。方法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在猪的心肌组织 ,分离缺血再灌可诱导基因的cDNA片段 ,随后筛选猪心脏cDNA文库。经克隆、测序、杂交后 ,分析克隆基因的基本特性。结果 :发现和分离到一个缺血再灌上调基因的cDNA片段 ,通过筛选cDNA文库获得一个编码 6 0 8个氨基酸开放式阅读框架的阳性克隆子。序列分析显示该克隆子的DNA和氨基酸序列与已知基因、蛋白质氨基酸均无同源性。Northern杂交分析显示该基因在缺血再灌猪心肌组织的表达明显增高 ,并且在正常猪的心、肝、肺、肾、脾、肠、脑和骨骼肌组织均可检测到其表达。Southern杂交分析显示该基因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结论 :克隆的基因为缺血再灌可诱导新基因 ,它在缺血再灌的应答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克隆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基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辐射后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红 赖伏英 +1 位作者 孙黎 方云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辐射致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别用rhG CSF 10 μg·kg- 1 ·d- 1 和 30 μg·kg- 1 ·d- 1 二个剂量对辐射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鼠皮下注射 ,观察rhG ...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辐射致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别用rhG CSF 10 μg·kg- 1 ·d- 1 和 30 μg·kg- 1 ·d- 1 二个剂量对辐射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鼠皮下注射 ,观察rhG CSF对辐射小鼠脾脏重量、脾表面造血灶 (CFU S)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骨髓DNA含量及骨髓粒 单核系祖细胞 (CFU GM)的影响。结果 :rhG CSF二个剂量对钴6 0 照射小鼠有明显增加脾脏重量和CFU S数 ,加速小鼠骨髓DNA合成速率的作用 ;CFU GM细胞集落形成增多。结论 :rhG CSF对辐射所致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有明显促进其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钴放射性同位素类 辐射 小鼠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号染色体微卫星杂合性缺失与原发性胃癌的临床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明 徐龙 +3 位作者 赵毅 方红辉 陈朝晖 高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5-459,共5页
目的:研究19号染色体短臂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19号染色体短臂微卫星MSI和LOH的主要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SSLP-银染方法扩增7... 目的:研究19号染色体短臂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及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19号染色体短臂微卫星MSI和LOH的主要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SSLP-银染方法扩增79例原发性胃癌及正常组织标本中19号染色体短臂不同位置的7个点,PCR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运用Genescan软件和Genotyper软件分析MSI和LOH,然后进一步分析微卫星LOH与原发性胃癌的临床关系。结果:79例胃癌患者中,至少有1种微卫星发生LOH,其频率为31.18%(27/79),在所有微卫星中,D19S591和D19S565的LOH发生率分别为60.32%(38/63)和48.15%(26/54),高于其他微卫星的LOH。LOH高频率与原发性胃癌的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相关,且随着恶性程度增加LOH频率也增加(P<0.05),而MSI与胃癌临床病理之间相关性不大。结论:19p高频率的LOH与原发性胃癌的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相关,且LOH高频率提示在该区域可能存在肿瘤抑癌基因,其与胃癌的发生及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胃癌 杂合性缺失 微卫星不稳定性 19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