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浓缩生长因子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魏中武 黄谢山 陈灼庚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35-243,共9页
浓缩生长因子(CGF)是通过差速离心血液样品制备的最新一代血小板浓缩制品,与前两代血小板浓缩制品相比,相同体积中含有更丰富的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基质的拉伸强度和黏度更高,体内作用时间更长,拥有更为优秀的组织再生能力。因CGF由自体... 浓缩生长因子(CGF)是通过差速离心血液样品制备的最新一代血小板浓缩制品,与前两代血小板浓缩制品相比,相同体积中含有更丰富的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基质的拉伸强度和黏度更高,体内作用时间更长,拥有更为优秀的组织再生能力。因CGF由自体血液离心制得,取材方便,制备简单、高效,内含大量发挥骨诱导作用的生长因子和发挥骨引导作用的纤维蛋白基质,可激活血管新生,能有效诱导和加速软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缩短愈合时间,无交叉感染和免疫排斥风险,并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已在口腔种植及颌面外科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就CGF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最新的综述,望为CGF在口腔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口腔临床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珍珠粉人工骨修复兔股骨远端缺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娜 徐普 +3 位作者 陈灼庚 陈明炜 何海玲 张文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4-692,共9页
目的:探讨纳米珍珠粉人工骨在兔股骨远端骨缺损中的修复能力。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纳米珍珠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2)/透明质酸人工骨组、纳米珍珠粉/透明质酸人... 目的:探讨纳米珍珠粉人工骨在兔股骨远端骨缺损中的修复能力。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纳米珍珠粉/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rhBMP-2)/透明质酸人工骨组、纳米珍珠粉/透明质酸人工骨组、单纯珍珠粉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在兔股骨远端干骺线处制备直径为7 mm,高为10 mm的圆柱状骨缺损模型,按分组植入不同骨替代材料,通过大体标本、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来观察不同材料的成骨修复效果。结果:影像学检查表明:纳米珍珠粉/rhBMP-2/透明质酸人工骨组的骨修复效果优于单纯珍珠粉组和纳米珍珠粉/透明质酸人工骨组,3个实验组的骨修复效果均优于未放置任何骨替代材料的空白对照组;组织学结果表明:在骨缺损造模术后第4周、8周、12周,纳米珍珠粉/rhBMP-2/透明质酸人工骨组的骨修复速度要比单纯珍珠粉组和纳米珍珠粉/透明质酸人工骨组快,空白对照组的骨修复速度远落后于3个实验组。骨钙素抗体染色结果表明:纳米珍珠粉/rhBMP-2/透明质酸人工骨组的成骨效果优于纳米珍珠粉/透明质酸人工骨组(P<0.05);纳米珍珠粉/透明质酸人工骨组与单纯珍珠粉组的成骨效果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单纯珍珠粉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成骨效果差异明显(P<0.05)。Ⅰ型胶原蛋白抗体的染色结果表明:纳米珍珠粉/rhBMP-2/透明质酸人工骨组的成骨效果与纳米珍珠粉/透明质酸人工骨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纳米珍珠粉/透明质酸人工骨组的成骨效果优于单纯珍珠粉组和空白对照组(均P<0.05)。结论:纳米珍珠粉及其人工骨能够促进骨缺损的修复,而其中含有rhBMP-2的纳米珍珠粉人工骨对骨缺损的成骨修复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珍珠粉 骨替代材料 人工骨 透明质酸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缺损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浓缩生长因子提取液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魏中武 刘双喜 +1 位作者 陈灼庚 黄谢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1-908,共8页
目的:比较浓缩生长因子提取液(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 extract,CGFe)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platelet-rich fibrin extract,PRFe)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CGFe和PRFe。分别采用含CGFe(10%,20%,30%)与PRFe(10%,2... 目的:比较浓缩生长因子提取液(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 extract,CGFe)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platelet-rich fibrin extract,PRFe)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的影响。方法:制备CGFe和PRFe。分别采用含CGFe(10%,20%,30%)与PRFe(10%,20%,30%)的DMEM培养基培养MC3T3-E1。分别于培养的第1,3,5,7天,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法检测细胞中ALP的活性;采用定量RTPCR(quantitative RT-PCR,RT-qPCR)检测培养第3和7天细胞中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和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Osx)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1,3,5,7 d时,与对照组相比,CGFe与PRFe均能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第1天外,相同浓度的CGFe与PRFe比较,CGFe组细胞的增殖活性高于PRFe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1,3,5,7 d时,与对照组相比,CGFe组与PRFe组的ALP活性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第1天外,相同浓度的CGFe组与PRFe组比较,CGFe组的ALP活性高于PRF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3,7 d时,与对照组相比,CGFe组与PRFe组Osx和Runx2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同浓度的CGFe组与PRFe组比较,CGFe组Osx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RFe组,Runx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RF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GFe比PRFe更能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这可能与其增加ALP活性及上调成骨相关基因Os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提取液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提取液 MC3T3-E1 增殖 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 核心结合蛋白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