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大鼠心肌缺血-再灌诱导表达上调的新基因Mip1的克隆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袁灿 张华莉 +2 位作者 刘瑛 王秋鹏 肖献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 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RACE)技术相结合 ,克隆了一个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表达上调的新基因Mip1,并经RT PCR测序及多组织膜RNA印迹证实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MIP 1定位于大鼠染色体 1q12区 ,含 5个外显子和 ...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 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RACE)技术相结合 ,克隆了一个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表达上调的新基因Mip1,并经RT PCR测序及多组织膜RNA印迹证实 .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 ,MIP 1定位于大鼠染色体 1q12区 ,含 5个外显子和 4个内含子 ,开放阅读框 (ORF)为 182 7bp ,编码 6 0 8个氨基酸 ,其编码蛋白N端含KRAB结构域 ,C端含 14个连续的C2H2型锌指蛋白结构域 ,氨基酸第 2 77位至 2 93位为双向的核定位信号 ,多组织膜RNA印迹显示该基因在脑组织表达最高 ,其次是心脏 ,在其他组织表达较低或无表达 .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 基因 生物信息学 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 克隆 脑组织 表达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诱导表达上调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袁灿 吕青兰 +5 位作者 陈广文 刘瑛 王尧玲 刘海军 邹江 肖献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0-394,共5页
采用反复短时间结扎及松解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动物模型 ,运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诱导表达上调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 ,通过反向RNA点杂交对部分文库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初筛 ,选取表达差异最明显的 8... 采用反复短时间结扎及松解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动物模型 ,运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建立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诱导表达上调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 ,通过反向RNA点杂交对部分文库基因进行差异表达初筛 ,选取表达差异最明显的 85个基因进行测序 ,获得了 3 1个核编码基因和 18个新基因 (EST) ,核编码基因中有相当一部分与细胞保护或信号转导有关 ,新基因已被GenBank收录 .从已测序基因中任选 5个进行RT PCR检测 ,并任选 2个进行RNA印迹检测 ,均证实在缺血预适应时表达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缺血预适应 诱导表达 上调基因 筛选 鉴定 抑制消减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胆固醇酯聚集和凋亡(英文) 被引量:8
3
作者 袁中华 杨永宗 杨小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失衡和细胞凋亡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把猪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与 15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孵育 72h ,发现细胞内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由 2 6 2 %增加到 6 4 1% ,并且细... 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失衡和细胞凋亡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 .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把猪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与 15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孵育 72h ,发现细胞内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由 2 6 2 %增加到 6 4 1% ,并且细胞内胆固醇酯的积聚有剂量依赖关系 ,表明细胞已经转化为平滑肌源性的泡沫细胞 .另外 ,使用荧光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别发现 ,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孵育的细胞有典型的凋亡形态改变 .从实验可以推测 ,由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凋亡 ,除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因素外 ,也可能与细胞内胆固醇酯与总胆固醇的比值升高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酯 平滑肌细胞凋亡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组织特异性高表达核仁素转基因小鼠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艳娟 周斌 +4 位作者 蒋碧梅 童中艺 孙丽 李媛彬 肖献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28-1232,共5页
目的:构建并鉴定心肌组织特异性高表达核仁素(Ncl)的转基因小鼠,为从整体水平上研究核仁素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法将小鼠核仁素基因的全长cDNA插入含心肌细胞特异性启动子的Alpha... 目的:构建并鉴定心肌组织特异性高表达核仁素(Ncl)的转基因小鼠,为从整体水平上研究核仁素对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基因重组法将小鼠核仁素基因的全长cDNA插入含心肌细胞特异性启动子的Alpha-MyHC clone 26载体,构建Alpha-MyHC clone 26-Ncl重组载体,通过双酶切及基因测序鉴定其正确性;采用PCR鉴定阳性小鼠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转基因小鼠中核仁素的表达情况,采用组织切片及HE染色法观察转基因小鼠心肌组织形态;测量心脏重量指数和左室压最大上升速率,观察核仁素在心肌组织高表达后对小鼠心脏形态功能是否有影响。结果:PCR法观察显示获得4只阳性小鼠(51、52、56和86,其中52和86系繁殖良好),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鼠的核仁素表达量明显高于野生鼠,HE染色等结果表明核仁素对心肌形态学、心脏/体重比值及心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制备了心肌组织特异性高表达核仁素的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转基因小鼠心肌形态及心功能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素 转基因 心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F1抑制热应激所致RAW264.7巨噬细胞凋亡 被引量:2
5
作者 鄂顺梅 肖卫民 +4 位作者 王慷慨 王秋鹏 刘梅冬 刘可 肖献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对热应激所致Raw2 6 4.7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热应激(4 2.5℃±0.5℃)处理稳定表达小鼠HSF1基因的Raw2 6 4.7巨噬细胞1h,3 7℃分别恢复6,9,1 2,2 4 h,采用流式细胞术,hoech... 目的: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对热应激所致Raw2 6 4.7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热应激(4 2.5℃±0.5℃)处理稳定表达小鼠HSF1基因的Raw2 6 4.7巨噬细胞1h,3 7℃分别恢复6,9,1 2,2 4 h,采用流式细胞术,hoechst3 3 2 5 8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热应激后对照组(转空载体)细胞凋亡核百分率较热应激前明显升高,9 h达峰值(约为6 0%),此时荧光染色可见3 0%的细胞出现核固缩,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并于热应激后6,9,1 2 h均能检测到清晰的DNA梯状条带。与转空载体对照组相比,HSF1过表达能显著降低热应激所致凋亡及明显抑制DNA的断裂。结论:HSF1可以抑制热应激所致的Raw2 6 4.7巨噬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因子1 凋亡 热应激 RAW264.7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罗心静 莫选荣 肖献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17-1419,共3页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水平变化,并对其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指标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细胞外HSP70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患者、骨关节炎(OA...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水平变化,并对其与疾病活动性相关指标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探讨细胞外HSP70在RA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患者、骨关节炎(OA)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HSP70的水平,并与RA疾病活动性相关指标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者血清中HSP70含量(2.84±1.16)ng/mL明显高于OA患者(0.74±0.34)ng/mL和正常对照组(0.84±0.42)ng/mL(P<0.05),并且活动期RA患者血清中HSP70含量(3.31±1.09)ng/mL明显高于非活动期RA患者(1.89±0.06)ng/mL(P<0.05);RA患者血清中HSP70水平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RA患者血清HSP70的水平与血沉、CRP、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结论:细胞外HSP70可能参与RA的炎症过程,血清中HSP70水平在评估RA病情活动中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热休克蛋白70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因子1对内毒素所致G-CSF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秋鹏 张华莉 +6 位作者 袁灿 刘瑛 肖卫民 王慷慨 刘双 于凤秀 肖献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0-396,共7页
为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shockfactor 1,HSF1)活化和过表达对内毒素(endotoxin ,ET)所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 CSF)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处理RAW2 6... 为探讨热休克因子1(heatshockfactor 1,HSF1)活化和过表达对内毒素(endotoxin ,ET)所致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 CSF)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即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处理RAW2 6 4 7巨噬细胞,并通过热休克预处理诱导HSF1活化,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HSP70的表达观察HSF1的活化情况,RT PCR检测热休克反应(heatshockresponse ,HSR)对G CSFmRNA表达的影响;构建HSF1的pcDNA3 1真核表达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HSF1过表达RAW 2 6 4 7巨噬细胞株,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观察HSF1的表达,RT- PCR及Northern印迹进一步研究HSF1对G CSF基因表达的可能影响.发现LPS诱导巨噬细胞中G- CSFmRNA表达增多,并随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增加;与单纯内毒素处理组相比,热休克预处理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明显被抑制;建立的稳定表达HSF1的RAW 2 6 4 7细胞株中有HSF1蛋白的核移位;HSF1过表达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RAW2 6 4 7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热休克预处理能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HSF1过表达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G CSF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因子1 RAW264.7巨噬细胞 内毒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热休克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军美 常业恬 +1 位作者 胡冬煦 肖卫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9-82,共4页
为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左冠脉前降支阻断 3h后再灌注 3h的在体兔心的保护作用 ,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七氟醚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 +优降糖 (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阻断剂 )组、七氟醚 +优降糖组及单纯优降... 为观察七氟醚预处理对左冠脉前降支阻断 3h后再灌注 3h的在体兔心的保护作用 ,4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七氟醚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 +优降糖 (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阻断剂 )组、七氟醚 +优降糖组及单纯优降糖组。结果显示缺血预处理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心肌梗死面积与缺血面积的比率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5 ) ,凡加用优降糖的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各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各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七氟醚预处理对缺血 3h后再灌注 3h的在体兔心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激活三磷酸腺苷敏感的钾离子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